《开元盛世》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开元盛世》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开元盛世》说课稿1 说课内容: 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 第20课 开……
《开元盛世》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开元盛世》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开元盛世》说课稿1
说课内容:
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 第20课 开元盛世
说教材: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唐玄宗开元年间的空前繁盛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在隋唐史乃至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为使学生对“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和盛世全貌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在隋唐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开元盛世》一课主要内容包括“开元之治”,盛世经济的繁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盛唐民族、对外交往和科技文化,同时也为分析对比“唐朝的衰落”作铺垫。
说学生:
我所讲的这节课面对的是初一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去做,动口去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而我所讲的内容偏重经济方面,理性强,学生理解难度大。为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思维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从而完成知识的“认知—理解—内化”。
根据以上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的新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能力与方法:通过课前让学生分组搜集资料, 进行信息加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图片、史料展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对比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据以上教学目标,围绕开元年间政治、经济两个中心,设计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用杜甫诗《忆昔》创设情境,学生通过想象对开元时期的特点有所了解,引导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开元盛世”是怎样取得的?社会繁盛到何等景象?导入新课
一、开元之治
回忆唐太宗、武则天时期政绩,使学生认识到他们统治时期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打下基础。给出史料1“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zhun ,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通过简单解释过渡到唐玄宗开元时期统治;史料2“贞观之风,一时复振”,突出玄宗初年励精图治。设问:玄宗与太宗统治时期有哪些相同地方?列表对比,前后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其中穿插:唐玄宗走马任姚崇、考核县令、捕蝗图,补充扩展,增加生动性。通过比较,概括玄宗改革政策影响: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盛世经济的繁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盛世最重要的反映在经济繁荣方面,盛唐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
1、农业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和种茶、饮茶的普及。
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根据学生对直观形象事物容易接受的特点,我分别展示出:曲辕犁与直辕犁对比简图、筒车与翻车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这两种农具的先进性,从而突破难点。
种茶、饮茶的普及,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由准备好资料的学生介绍茶的历史,唐代茶文化的形成,陆羽和《茶经》。
2、手工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和陶瓷业技术的提高。
丝织业:前后联系,古代丝绸之路的得名,唐前丝织业情况,通过地图列举丝织业中心,联系北京史,幽州丝织品。展示唐代贵妇着装图,整体感觉。展示不同类型丝织品图片,补充文字资料、小故事,引导学生概括唐代丝织业特点,体现这一时期丝织业技术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陶瓷业:唐代制瓷业与制陶业正式分离,比较陶器与瓷器的不同(图片)通过地图列举制瓷业中心,结合图片“南青北白” .重点:彩釉陶“唐三彩”,由学生介绍“唐三彩”烧制过程,因何得名,欣赏不同类型图片。
3、商业的繁荣:主要通过对长安城的繁盛来体现,是本课又一重点。出示长安城平面示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概括长安城的布局特点。通过题目设置情境,设计问题,使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对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加深了解,想象体会长安城的繁盛,它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政治、经济情况归纳,自然而然地推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即 “开元盛世”。
课后作业:
1、动手制作曲辕犁或筒车的模型,或橡皮泥捏一个仿唐三彩。
2、 “如果你是唐代居住在长安的人,你会看到或经历什么?”为题让学生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通过动手动脑,巩固本课内容。
《开元盛世》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开元之治》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开元之治”、“盛世经济的繁荣”和“唐朝的衰落”三个小子目,全方位的介绍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全盛的时期。在“开元之治”一目中介绍了唐玄宗执政初期的政策措施;而在“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中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为我们叙述了“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在“唐朝的衰落”一目中,为我们叙述了在唐玄宗执政晚期,唐朝由盛如衰的历史发展曲线。这一课上承《“贞观之治”》,梳理了唐朝中兴的历史脉络;下启《科举制的创立》,引出出现“繁荣开放的社会”主要原因之一的科举制,在这一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首先,学生在学习《“开元盛世”》这一课前已经经过了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中历史的体例和学习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归纳能力。因而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运用已学会的历史学习方法来学习和分析“开元盛世”这一历史时期。
其次,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较为浓厚,但是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还有待加强,课堂上要注重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多媒体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分析历史发生的原因、影响等。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开元盛世”,掌握“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
2.知道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了解唐朝衰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开元盛世”出现的背景、唐朝的历史发展曲线等问题,掌握历史问题探究、分析及表达能力。
2.通过对“开元盛世”相关史实、史料的探究过程,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空前绝后的“开元盛世”,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中华历史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
农业工具的改进。
五、说教学方法
教法:
1.问题探究法。结合材料和课本,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
2.情景再现法。如播放电视剧《唐明皇》的片段视频,设置情境,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3.归纳法。在巩固提高的环节,通过设计表格填充,归纳总结唐玄宗执政各个时期唐朝的发展,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开元盛世”,完成本课内容的归纳,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概括及将知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
学法:
1.自主学习法。在“唐朝的衰落”这一部分,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对教材中的小字部分进行阅读,了解唐朝由“开元盛世”走向衰落的史实。
2.合作学习法。在“开元盛世”的表现这部分的学习中,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法,按角色各自领取角色任务,开展合作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对本课进行导入。
采用播放电视剧《唐明皇》片段视频的方式导入课程,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对“开元盛世”的盛景心向往之,由此顺利进入本课的第一目教学。
环节二:新课教学
在新课教学环节,我充分利用本课“一个主要历史人物、一条唐朝盛衰曲线、三种盛世表现”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度,我采用阅读材料的方法,并适时播放相关视频,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认识,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效率。
(一)“开元之治”
1.“开元之治”——“开元盛世”的背景
要了解“开元盛世”,就难以绕开对“开元盛世”背景的探究,探究历史发生的背景是历史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在此环节我精心挑选了有关唐玄宗“开元之治”的相应措施的史料,学生通过分析史料,提升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开元之治”是与“开元盛世”的关系。
首先我课件展示有关“开元之治”的三则历史材料,提问:这三则历史材料分别反映了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措施?这些措施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我适时的给予方法的指导,最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来给予总结,对答案进行完善。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在对“开元盛世”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为了从各个层次、多个方面来学习和理解“开元盛世”,需要对“开元盛世”的表现进行了解。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按学生的意愿将其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对应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的身份。并且代入身份对课本中阐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段落进行阅读讨论之后代表交流发言。
1.农业技术的进步
农民组的学生阅读课本,讨论交流后据此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在此过程中要注重讲授“曲辕犁”和“筒车”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突出难点。
2.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者组的学生阅读课本,讨论交流后据此发言,教师ppt播放图片引导并进行总结。
3.商业的繁荣
商人组的学生阅读课本,讨论交流后据此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两汉时期和“开元盛世”时期商业、城市状况的对比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角色交流、讨论环节的加入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认真思考历史问题,进行交流学习的兴趣。同时讨论环节的设计,也符合新课改有关课程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
(三)由盛入衰——唐朝的衰落
在这一目的教学中,我会牢牢把握本课“一条唐朝盛衰曲线”的特点,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小字,了解唐朝由盛入衰的相关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唐朝在一个皇帝的执政过程中由盛极一时转向衰败的发展历程以及由盛入衰的原因。
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小字内容,教师总结。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注重帮助学生从整合的角度去梳理本节课的所学知识。我会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开元盛世的表现,从而帮助学生总结本课的所学知识。
环节四:小结作业
最后我设置了:“对比唐玄宗初期和后期的执政风格,思考为什么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的开放式作业。开放式的作业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收集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一、“开元之治”
1.“开元之治”——“开元盛世”的背景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的进步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