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发言稿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并使用发言稿的人越来越多,发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你知道发言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发言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亲爱的同学们: ……
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发言稿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并使用发言稿的人越来越多,发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你知道发言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发言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过年好!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老师发现新年里同学们又长高了许多,也更懂事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小学生应该记住的安全知识。我们芹池中心学校有一流的办学条件,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充分吸取知识的营养,长知识,长才干,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为创造美好的未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拼搏奋斗。在这里我想问问同学们,这一切的前提是什么?大家大声的告诉老师,是什么?对,是安全。
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在xx年4月份频繁发生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伤害事件后,教育部长讲了一句话,那就是“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学校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时刻高度重视。安全不保,生命不保,何谈学习,何谈成才,何谈价值,何谈幸福。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涉及到大家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如食物中毒、体育运动、网络交友、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打架斗殴、溺(ni)水、毒品等等,这些都时刻在威胁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以上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少年学生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做好安全工作,是我们每名师生的责任。下面我就针对同学们在校园的实际活动特点,重点讲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做好课间活动的安全。
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或引起同学间的矛盾纠纷。
二、做好劳动活动时的安全。
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同学们要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的特点,做好安全防范;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
三、注意交通安全。
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靠右行;公休和放假时要按时回家,不在外逗留,不乘坐超载车和无牌无证车辆,过马路时要先观察两边车辆情况,主动避让机动车辆,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我们要学会拒绝乘坐三无车辆。也要回家告诉自己的家长,不要把车辆开到校园里面来。
四、饮食安全。
不购买“三无”食品,不随便在外就餐,防止食物中毒;不在校门外和街头流动摊点购买零食,防止误食不卫生食品和过期食品,造成食物中毒。注意不喝生水,不要暴饮暴食。同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校外不能随意的相信别人,碰到有人问路时我们只能指路不能带路,不能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玩,遇到坏人时应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五、消防安全。
近年来,学校着火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我们有很多同学住校的情况下,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消防知识,重点要注意用电安全,不私拉乱拉电线,不随意充电,发现电器损坏后不要擅自修理,应向老师和学校报告,请专人修理,防止触电发生危险。在离开教室或宿舍时要关闭所有电源,不在宿舍内点蜡烛看书,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火柴、打火机、鞭炮等,以免发生火灾。(举例xx年11月14日上午7点,上海商学院一女生宿舍楼因违规使用电水壶,引发大火,造成4名学生死亡。起因为充电着火事件)。我校寄宿生中也存在有违章使用电器的现象,请大家警醒!汲取这些血泪的.教训。
六、网络、交友安全。
当今世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网络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积极的影响比如说催生了现代观念,拓宽了求知途径等。负面的影响一是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网络,易使青少年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二是网上交流的无约束性、隐蔽性,易使青少年道德行为感弱化。有一部分人一发而不可收,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