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等学校农业基础科学专业教学思考与构建的论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基础科学 专业教学 高等学校 构建 人文

管理员

摘要:

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等学校农业基础科学专业教学思考与构建的论  摘要:当前,探索高等学校农学专业人文精神的培养机制,对于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单纯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到了寻求人……

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等学校农业基础科学专业教学思考与构建的论

  摘要:当前,探索高等学校农学专业人文精神的培养机制,对于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单纯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到了寻求人文精神回归的时候。基于此,立足于高等学校农学专业课堂教学实际,分析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并针对我国高等学校农学专业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现状,从时代、学校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明确了完善高等学校农学专业中的人文精神培养机制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高等学校农学专业的人文精神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等学校;农学;思考与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4-0050-03

  新世纪下,高等学校成为科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源泉,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术造假、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规范缺失、心理承受力弱等现象是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真实写照。学生的道德水平下滑,明显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人生目标日益趋于庸俗化,这一现象令人担忧。高等学校应该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体,在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和经济、法律等应用社会科学的各个专业中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当前,在高等学校农学专业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1~5]。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就曾经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现在社会普遍是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再加上现在社会市场经济的转型,所带来的功利思想在年轻人心里根深蒂固,这使得人文精神、道德水准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而高度专业化的模式比较注重对专业知识的重视,却往往忽视了对伦理道德和人文价值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人文精神缺失以外,我们的一些学生还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如何在专业教育中渗透进人文精神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关注的话题。科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拓宽了人的认识领域,发展了人的智慧,解放了生产力,但是随着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并开始对自身面临的众多社会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时候,科学教育的局限性便呈现在人们面前。就高等学校农学专业培养目标而言,它主要是培养具备作物生产、病虫害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但实际上,比专业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形成独立、自信的人格特征,促进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格内涵的发展,这才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与理论基础

  (一)内涵

  人文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人文精神的内容也不完全相同。从广义来讲,人文精神就是追求人的存在的合理性与生命价值意义的精神。它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即尊重人、追求人的价值、促进人性的完善与实现人的尊严。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内涵具体表现为对人的尊重与对生命的尊重精神,对个人的价值与存在意义的探索精神,自信独立与建设性的批判精神等[6~7]。

  (二)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发掘人潜在的人性及追求自我实现,也就是说,人类具有自我实现的性向和自我发展的潜能欲望。因此,在此理论基础上,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与情感。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在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基于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来重新建构知识。在具体形式上表现为,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多向交流,重视合作学习和交互学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将学生学习的过程认为是情感交流与思想碰撞的过程,这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学说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创立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有力地支持了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自我意识与人文情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的发展需经历三个阶段,由依附性到独立性到自由个性,加强高等学校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二、有效融合人文精神与农学专业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世界各国在社会变革过程中,都在不断调整其过多关注的科学精神培育的教育价值取向,转而融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提出新的培养目标[8~11]。因此,在高等学校农学专业教育中渗透进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高校是培养农业人才的主要基地。当前,党和国家对农业问题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涉农、支农、惠农政策,我国农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信息化发展、农产品标准化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会导致农业高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发生转变,有效融合人文精神与农学专业课堂教学将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最直接的体现。单纯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到了寻求人文精神回归的时候,从而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集聚智慧,获得心智的提升,使他们不仅要具备创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维以及熟练掌握跨学科知识,同时也应该要具有爱心、责任心、崇高的道德水准,人与人和谐共处、共赢的健全的人格。endprint

  (二)农业院校发展的要求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农业院校的基本职责所在。目前,农业高校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校定位上以农、林、生物科技等应用技术为主。随着我国农业高校改革的深化,农业高等院校也设置了一些人文学科,而且多数农业院校都把自身定位为多科性或综合性的'大学。这一目标实际上也要求人文精神必须渗透进农学专业课堂,从而将他们的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农业院校的发展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增强大学生的学农、爱农和从农的人文精神理念,这不仅是地方农业院校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农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由之路,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征的要求。

  (三)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农业高校的学生特别是农科专业的学生在生源上大多来自农村,贫困生也比较多,在知识结构上所学基本上都是以纯理科专业为主。作为农业院校的学生,在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更应该接受人文教育,从而促使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以说,加强农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农学专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农业院校学校人文精神教育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教改实验探索已势在必行。

  三、当前农学专业课堂教学人文精神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学理念过时

  目前,高等学校方面对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问题重视不足,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如何开展人文精神培养教育的定位不清。在教学观念上,高校教师往往只是把学生当作专业知识的灌输对象,受传统传道、授业思想,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中心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的个性没有在专业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扬。过分专业化的教育,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化的培养和教育,使得学生一进入学校以后就限定在某个专业领域内进行学习,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

  (二)专业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使用的农学专业类教科书内容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人文的内容非常少,例如有关农业发展历史,农学古典著作的介绍非常少,缺乏人文性。虽然近几年出版的高校教材中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但多数教师在课堂讲授时依然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知识来源渠道单一,范围狭窄,基本无法涉及人文精神的内容,高校教师对于人文精神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识不够。

  (三)评价考核标准不合理

  目前,学生专业课学得好与坏,往往体现在一张试卷上,这也直接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局限在教师讲授的范围之内,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过度强调了书面考试的作用。这种评价标准也直接导致学生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获得,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专业学习之外,学生往往热衷于职业技能培训、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而且即使学校开设了相关人文课程的选修课,他们也提不起学习参与的热情。

  (四)校园人文氛围缺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校要创造优美的环境,温馨和谐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才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但是当前部分高等学校不重视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历史文化积淀单薄,文化氛围较弱,图书馆藏书不足,相关的校园人文活动开展较少等,这也导致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热土的缺乏。

  四、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等学校农学专业教学思考与构建如何对农业院校师生的人文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有效融合人文精神与农学专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统一,把握好专业培养与人文精神培养的统一,把握好学校制度体系和学校运行机制的统一,把握好学生思想重视与学生行为主动的统一,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组建人文精神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专门研究机构

  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在农业高等院校开展相关教育仍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议农业高等院校可以设立相关专门的部门,建立完整的人文精神培养与专业教育结合的目标体系,制定切合实际的操作方案,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文教育。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念

  从高等学校走出的农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观念,较强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高校的每一位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观念,重视人文精神在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的高级人才,成为现代科技的实践者、创新者,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三)完善教学内容及方法

  高等学校的农业专业教学内容要扩大,可在专业教学中加入一些农业历史等教学内容,挖掘农业专业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专业发展对于历史、社会、自然、经济、伦理等方面的影响,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与求知欲,从而取代“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同时也可根据情况,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人文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体会自然科学专业教材中蕴涵的人文内涵,使得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同时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平等对话,充分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改变“教师只在台上讲,学生只在下面听”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开展科技讲座,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精神素质。

  (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是进行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融合的主导力量,教师具备了较广的人文知识及较高的人文素养,将能通过教学实践,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的人文觉醒。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说教更深远。高等学校要加大对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培训,不仅要加强人文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而且要重视非人文专业教师素质的提高,使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大学教师在教学和学术科研的工作之余,可以积极参加学校内或校外组织的多种多样的人文教育活动,引发大学教师提升自身人文涵养的积极性和动力。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整体建设要提升文化品位、突出人文特色。其次,学校还可以定期地邀请一些具备深厚人文素养的著名学者、专家开展系列的人文讲座,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环境中,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这些讲座和大学生的社团活动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的有效途径,力争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陶冶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洪珊.关于高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J].纺织教育,2007,(3):18-20.

  [2]甄宏君.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107-109.

  [3]陈林元.农林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实施途径[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6):12-14.

  [4]曾学龙,周晓燕.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3):24-26.

  [5]赵式坪.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再认识[J].教育与职业,2007,(9):82-83.

  [6]张胜春.关于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J].辽宁教育,2005,(2):19-20.

  [7]李岩.寓人文精神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2):108-109.

  [8]陈莹.农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综合模式的构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5):110-112.

  [9]尹君.农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88-290.

  [10]蒲素.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8):32-34.

  [11]黄平.论社会实践的功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思[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