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之教学设计论文 摘要:以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为出发点,结合“职业人”培养理念,在分析目标岗位典型工作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案,并探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工作过程;网络操作……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之教学设计论文
摘要:以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为出发点,结合“职业人”培养理念,在分析目标岗位典型工作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案,并探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工作过程;网络操作系统;教学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又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其人才培养的模式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据此制定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人”培养方案,并全面启动了工学结合课程方案设计。笔者以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开设的Windows系列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培养“职业人”的重要环节
要把走进校门的高中毕业生全方位地打造成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是一项相当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该过程贯穿于日常的职业素质培养和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因此,从管理人员到任课教师,人人责无旁贷。而教师的责任尤为重大,这不仅体现在为人师表的工作作风中,更体现在每一门课直至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把“职业人”的培养理念贯穿于日常教学,学生才能潜移默化,逐步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因此,围绕工作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进行课程教学,因岗施教,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现状
网络操作系统,也称服务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和灵魂,网络中的资源管理和应用都离不开网络操作系统。该课程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延伸,实践性极强。为满足企业对网络管理和维护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普遍开设了网络操作系统课程。
我院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小型网络服务器的规划和设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服务配置方案,具备基本的中小型网络构建能力,并掌握常见的网络服务,能处理简单的网络故障。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简单地按教材顺序实施教学,也就是把一个个知识点串接起来,教师真正成了“教书匠”,这样容易造成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脱节。教师的工作不应当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用好教材;课程教学也不等同于简单的单元组合,不能按部就班。高职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师就更有责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必须联系实际,开动脑筋,对课程内容进行精选、扩充与整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过于强调实际操作,忽视理论教学。对高职学生来说,过硬的技能当然重要,但是,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学校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学生不仅要具有初次就业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职业发展能力。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再加上适度的理论知识和相对较宽的知识面,高职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才能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才不至于在工作岗位上徘徊不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简介
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变以往按知识体系进行的课程教学设置,将实际工作的真实过程和场景引入到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具体地说就是企业中某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之一,它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所需知识为核心,教学方式以情境教学为导向,教学环境以真实职业情境为代表。因此,要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岗位需求,因为企业对某类人才的需求正是对相应岗位的任职要求。通过对目标岗位的调查研究,归纳出其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总结出所需的职业技能,再分析出各种技能对应的知识点,做出课程项目设计,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后实施教学,整个流程概括如下:工作岗位(群)→工作任务→职业技能→知识点→项目设计→任务分解。
这样,确定好教学目标、重构好教学内容后,下一步就是研究出与之配套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连接知识与能力、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有了好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授课内容。
(二)分析典型工作过程,合理设计教学项目
“职业人”应具有相应职业岗位(群)的基本技能。目前,我院网络技术专业目标岗位群主要分成三大类:网络设计与组建,网络管理、维护与应用,网站建设与维护。根据我国网络发展现状,许多企业已经从“网络搭建”时代开始进入“网络运行维护及应用”的时代。而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就是保证网络24小时正常运行,也就是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内容涵盖了其中所需的许多核心职业技能。
网络管理员不仅需要有宽广的背景技术知识面,更要熟练掌握系统和设备的配置和操作,以便在系统或网络发生故障时迅速判断出问题所在,给出解决方案,使网络恢复正常运行。这些职业技能通过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分课程、分阶段进行逐步训练。
网络管理员所需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管理、网络应用系统管理、网络用户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而维护网络正常运行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网络操作系统管理。为便于学生理解,我们从应用的角度将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划分为系统管理、网络服务和用户管理三大任务。据此,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各个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技能与课程项目设计及对应知识点如表1所示。
教学过程虽不能等同于工作过程,但合理的、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设计,可以将职业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在课堂教学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教学方法
(一)重视案例讨论和情景模拟
对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应当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法。针对每一项基本职业技能和其中所涵盖的知识点,我们都依据实际工作过程精心设计了教学项目和案例,很好地模拟了企业工作过程。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我们采取了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项目课等多种授课方式。比如在项目课中,首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调研途径,了解岗位工作过程,写出项目实施报告,再到课堂上充分讨论,给出各自的解决方案,然后教师再进行综合分析讲解,最后进行实践。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对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对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仿真实验与真实工作环境相结合。在学习一些具体知识点时,以Virtual PC虚拟机为实验环境,这样可以高度仿真局域网操作环境,做到一人一组,防止滥竽充数,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很好的帮助。但在进行综合操练时,我们则使用能够模拟企业工作环境的局域网系统,因为如果一直局限于虚拟机环境,学生一旦到了实际工作环境就会不知所措。
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是繁琐的,网络环境又是复杂多变的,从事该岗位需要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责任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更注重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坚韧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二)做好课程规划,树立全局意识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笔者认为,在网络操作系统教学中应抓住两条主线:一是如何实现网络资源的最大共享;二是如何在共享基础上保证安全可靠。这也是网络操作系统的两大目的。这样,学习时就能够把散乱的知识点都归结到这两个出发点,做到内容前后呼应。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也会以此为目的进行探求解决,做到心中有数。
在具体知识模块的讲解上,同样要教会学生树立全局意识。我们在许多教学案例的组织上都体现了这种思想,下面仅以域结构规划为例进行说明。
在讲解域的概念时,如果只是告诉学生为何使用域和如何安装域,那么在进行实际网络规划时,学生就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不同规模企业作为域规划的设计案例,分别说明了域、域树和域林的使用:对于小公司,最好使用含有两个域控制器的单域结构;如果公司需在异地建立子公司,为维护连续的名字空间,考虑使用域树;当企业进行兼并时,则可以新建一颗域树,组成域林。这样,学生在遇到企业网络规划时,就会首先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来规划域结构,然后再结合域控制器、成员服务器与独立服务器的规划,设计好一个企业网络服务器的全局结构。
(三)加强职业能力培养与资格认证
“双证融通、工学结合”是我院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它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IT职业资格认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组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及“网络安全”一系列网络相关课程的学习,鼓励和辅导学生参加网络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使他们明确目标,增加就业信心。另外,由于高职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为了人尽其才,激励多数,我院也非常注重特长生的培养。为此,学院加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重视从企业一线引进能工巧匠,鼓励现有教师考取专业证书、参与企业应用技术研究等。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下,每位高职教师都应担负起自身的责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应注意到,网络行业发展迅猛,职业教育教学必须紧跟目标岗位工作过程和方式的变化,实现与就业市场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张迎春.”Linux”课程分析与项目化改造[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1):62-63.
[2]王诗文.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2中):76-78.
[3]洪致平.现代服务业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J].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5.
[4]齐彦力,刘少坤.网络操作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5]二代龙震工作室.Windows 2000 Server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