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P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报告 摘 要: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进出口贸易大幅提升,使得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商务英语教学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ESP理论和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然后结合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以……
基于ESP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报告
摘 要: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进出口贸易大幅提升,使得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商务英语教学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ESP理论和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然后结合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以ESP教学模式为理论导向,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师资等方面探讨了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 ESP教学 商务英语 教学现状 问题及对策
一、 基于ESP理论的教学模式
(一)ESP的产生及概念
(二)ESP教学模式概述
从Strevens提出的ESP的四个绝对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ESP和EGP(English for Genera Purpose 通用英语)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ESP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综上所述,ESP教学模式是指以语域理论为指导,以培养特定专业的学生所需的英语能力为教学目的,将英语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马蓉,20XX)。它不但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一种教学原理、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的整体。
二、 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实际上,以上的三种观点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目前,国内学术界就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已经达成了以下共识:商务英语属于ESP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为理论指导,以英语语言为工具和载体,以商务知识为内容和中心,涉及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新型交叉学科。伴随着2007年教育部批准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三所院校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英语已经拥有了独立的学科地位。
三、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作为ESP的一个重要分支,商务英语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比较独立的学科,目前在教学法、教材、师资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而在中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外贸活动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的教学热潮才逐渐发展起来。目前,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的教学和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粗略统计,截止到20XX年,全国已经有800多所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课程,为我国的国际商贸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外贸类大学中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形式存在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如对外经贸大学)。另一类则以商务英语课程形式存在于各个大学或学院的课程体系中(以商学院居多)。就第一类而言,商务英语在课程设置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系统化。一般的模式为:大学一年级以普通英语课程为主,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培养;大学二年级以普通英语课程为主,商务类基础课程为辅,注重英语在一般商务环境中的应用;到了三四年级,课程以商务专业类课程为主,增加些高级写作或口译之类的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体现ESP理论下的商务英语教学目标,是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大多数院校缺乏既精通商务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教学的“双语”教师,往往选用英语出身的教师来授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缺乏商务知识和相关授课经验,老师们多数也是边学边教,授课往往力不从心,学生自然学不到系统的商务知识。可见,“双语”教师的培养迫在眉睫。同时,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下,老师往往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讲解单词、课文,多数学生感到空洞、乏味,因而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缺乏积极性,自然不会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在综合性大学和高职类学校所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中,往往是一些用英语讲授的国际营销、国际贸易或国际企业管理等热门课程,这些课程还会根据招生情况进行调节或删减。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又缺乏专业方面的英语基础知识,没有过渡类的课程,起点过高,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显著。同时,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知识讲解得比较零散,没有整体性,往往给学生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印象。结果多数学生在修完课程之后仍然只能看懂一些商务英语术语,进行简单的商务交流,与社会需求的优秀的复合型商务人才相去甚远。可见,这样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并不科学。 四、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对策分析
根据20XX年4月19日全国商务英语研究会审定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稿)的指导意见,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的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解决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如前所述,在一些经贸类大学,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已经比较系统化(如对外经贸大学),有了很大进步,但这种改进覆盖面不大,力度不够。商务英语专家Nick Brieger认为,商务英语应包括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文化背景。因此,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学生所学的课程应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一个渐进过渡的过程,体现多层次性,不能只学了一点商务英语的皮毛就直接进入双语教学。此外,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在必修课之外,还可以开设涉及金融、法律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选修课;同时,多邀请相关成功人士进行讲座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
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复合型人才,更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交际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能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轻松地崭露头角,成功地建立商务业务关系,增强自信心。因而,商务英语教学不应只是老师一味地讲解词汇、句子或阅读技巧,这种被动的教学方法只会造成“高输入,低输出”。ESP教学模式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满足学生所需要的特定专业的英语能力为目标。商务英语是ESP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交际能力,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尤为重要。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学生的口语课可以从“单相表达”向“双向表达”过渡。另外,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向学生呈现商务英语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机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也不容忽视。商务英语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商务英语的培训班或研讨会,给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当然,教师自身也要在课下多“充电”,提高自己的能力。
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需要大量的商务英语人才。相信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支撑下,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必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商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