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遇伯乐原文翻译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伯乐 原文 翻译

管理员

摘要:

骥遇伯乐原文翻译  《骥遇伯乐》选自《战国策》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骥遇伯乐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遇之,下车攀而哭……

骥遇伯乐原文翻译

  《骥遇伯乐》选自《战国策》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骥遇伯乐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君亦闻骥乎?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伯乐遇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幂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译文:

  您也听说过千里马的事吗?千里马正值盛年,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拉着车子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

  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

  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响亮得就好像金石发出来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他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注释

  【骥遇伯乐】骥(jì):千里马。伯乐:姓孙,名阳,秦穆公时期的人,是春秋时有名的养马能手。

  【齿至】牙齿长齐了,到了服役的年龄。

  【服】拖,拉(车)。

  【蹄申】申:通“伸”,伸展。僵直。

  【尾湛胕溃】湛(zhàn):同:“沉”。胕(fū):同“肤”,皮肤。溃:乱流。胕溃:意为皮肤上的汗水乱流。

  【漉汁】:口鼻中流出的白沫。

  【中阪迁延】中阪:指半山坡。阪:山坡。迁延:步履艰难。

  【负辕不能上】拉着沉甸甸的车子上不了坡。负:拉着,辕:车把子。

  【攀】牵。

  【解纻衣以幂之】解下自己身上的麻布衣盖在马的身上。纻衣:麻衣。幂(mì):覆盖,披。

  【俯而喷】俯:低着头。喷:喷气。

  【若出金石声者】发出像金石一般的声音。

  【若】像

  【彼】代词,它,这里指马。

  寓意

  千里马的特长,是奔驰绝尘,日行千里,却不见得会负重拉马。这则寓言就是以这匹千里马拉盐车的故事来感叹怀才不遇者的苦恼,并说明在用人的时候要学习伯乐的精神,知才善用,并关心他。它也告诉人们,千里马是瑰宝,而伯乐尤可贵。如果没有伯乐,实际上也就不会有千里马。

  《战国策》

  西汉时,宫廷的密室中藏有很多战国时的史料,但这些珍贵的史料却错乱残破不全,一些残简上的字只剩下一半,如“赵”字只剩下了“肖”,此类错误屡见不鲜。朝廷便将编校整理这些史料的任务交给了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宫廷密室所藏战国史料,分别名为《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刘向以国别划分,把6种书的资料,分别编入12国中。因这些材料大多是记述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所以,刘向将其定名为《战国策》。然而,《战国策》里并非尽是策士的说辞,还有诸如“豫让刺襄子”、“荆轲刺秦王”之类记载,所以,不能仅视为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游说之辞的汇编,它还是一部上接《春秋左氏传》,下接陆贾《楚汉春秋》的战国杂史。答案补充 《战国策》中所收游说之士的纵横之论,反映了战国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重大活动,生动记载了纵横家们的机智善辩、聪明智慧,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纵横家们在当时的社会大舞台演出了一幕幕生动感人,有声有色的活剧,《战国策》为后人留下了那段历史的宝贵材料。受战国纵横家们的智慧、谋略的影响,至西汉时还涌现了陆贾、边通、主父偃、徐乐、邹阳、严助、庄安等一批纵横家。

  《战国策》语言流畅犀利,笔调辛辣,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文中,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阐述自己的论点,是论辩文的典范。其中很多寓言和比喻后来成了著名的典故,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等。

  《战国策》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形象,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初著名散文家贾谊、晁错、司马迁,宋代的苏洵、苏辙、苏轼的散文都受到《战国策》的影响。《战国策》中运用的工整的对偶和排比句法及主客对答、抑客申主的写法,亦为汉赋所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