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作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作文 记忆

管理员

摘要:

记忆作文3篇[推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忆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记忆作文 篇1  外婆已经去世五余载了,近……

记忆作文3篇[推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忆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忆作文 篇1

  外婆已经去世五余载了,近来常常躲在时间的光影里想念她的音容笑貌。

  外婆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温厚的,“走路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照灯”,有着中国普通劳动妇女最珍贵的品质勤劳和善良。一辈子与人为善,妯娌间相处更是和睦,从没有发生过争执。我的童年很多最简单快乐的时光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勤劳的外婆,家里永远都是明窗净几,记得那时候外婆家窗子是很大的,窗外生长茂密的竹子,窗户里放着大大的桌子,坐在在桌子旁,看那些黑白照片,和朽掉了的书;或者玩桌子上的不倒翁,窗外凤尾森森,院落里外婆忙碌的身影。日子过的像方糖。所以至今迷恋大大的窗户,觉得视野开阔,心情愉悦。

  在我的记忆力无法磨灭的,是外婆那双神奇的脚,神奇是在我小的时候见到外婆的脚脑海里闪现的词语,那是怎样一双脚啊,很像竹笋,“三寸金莲",李后主的一句话称赞话,促成了裹足的风俗。我原是不懂得那双脚是缠裹出来的,只是觉得很好看,尤其是鞋子小巧玲珑,只有手的三分之二大,冬天里外婆穿着青色裤子在足踝处还要一圈一圈缠上裹腿布,愈发显得脚小了,十多岁的我对这双脚很是着迷,我一直想看看这双脚到底什么样,可是外婆一直不给看。

  在后来一个夏天,外婆的脚因为长着鸡眼,常常踮着脚走路,常常用圆形模样的药膏来敷,帮外婆敷药时候终于有机会见庐山真面目了。天,没法形容当时的心情,眼前看到完好仅仅是两个脚趾,其余三个脚趾都是断的,小脚趾直接被踩在脚心上......,外婆说当时裹脚时候痛的'死去活来,终究没敢再看一次;瞬间庆幸自己是出生在新社会,要不我也在劫难逃啊;因为那个年月里缠足是必须的,“三寸金莲”很长一段时间等同于女性容貌,甚至比脸面重要,真的是一种不敢恭维病态的美。

  外婆是心灵手巧的,常常捧着针线筐,遥远到觉得是个古董一样的针线筐。线、碎布、什么东西都有,还有老花镜,那个有琥珀镜架的老花镜,我再也没有见到。很喜欢帮外婆纫针,那是当时我最大的用处,很有成就感。外婆喜欢剪纸,挂在中堂大幅山水卷轴上常常贴着她剪出来的图样,有些图样我看不懂,问她,她也不知道,现在想起来不觉莞尔。

  每当我和伙伴游玩后傍晚回家,走到家门看到夕阳的余晖,照在外婆如雪白发上,那个裹着小脚的干净的老太太,那个带着老花镜,坐在门旁忙着针线活,脚旁边放着琳琅满目的针线筐,暮色沉金;直到今天我还清晰的记得这个场景;当时的那种感觉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可惜我的拙笔始终没有绘画出那个画面,直到后来我去洛阳龙门石窟和敦煌见到佛像后才重温那种感觉,踏实、安详、神秘。

  在第二故乡的某个下午正在洗刷用了很久的很喜爱的一个砚台,砚台莫名碎了,不到两分钟,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外婆去世的消息,记得当时握着手机半天没回过神,情何以堪。知道人生会有生老病死,只是有些事情来得突然,即使你有十二分的准备,也会措手不及;经过离乱经丧后,不再说永远这个词,在我的意识里永远是让人黯然神伤的。

  只是每当我看见小脚的老太太,总是让我想起我那慈爱的外婆,一位把花白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老太太,一个喜欢穿白、蓝色衣服的老太太,一个经常穿着白色袜子黑色鞋子小脚的老太太.....,一位隔着岁月篱笆依然让我怀念的老人家。

  二〇〇九年

记忆作文 篇2

  东方之珠——香港,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这次,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香港,参加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举办的交流活动。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参观了许多地方,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参观启基学校了。

  一走进启基学校,那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壁画一下子把我们吸引住了。听介绍的老师说,这些画都是六年级的同学在毕业前夕画的,是留给母校的礼物和祝福。看,这些壁画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极富有童趣:有的是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有的是在海洋里互相追逐的鱼儿;有的是春天怒放的花朵;有的是在大森林中嬉戏的小动物们…… 这些多姿多彩的画看得我连连按下闪光灯, 也使我手痒痒的,恨不得也马上在雪白的墙壁上留下我的“涂鸦”!

  启基学校的同学们个个是小淑女、小绅士,他们一见到我们,都微微鞠躬和我们打招呼,并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学校的各个角落。他们那亲切的笑容、温和的话语,使我那原本紧张、忐忑的.心情放松了不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在短短的两天访学、交流活动中,我们和不少同学成了好朋友呢!我们一起聊天,一起互相学习剪纸和武术,一起……

  转眼间,我们的香港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天,但是留给我的记忆却是终身难忘的。

记忆作文 篇3

  记忆中的窗子

  文/渡衣

  记得以前学过一篇课文,有一句话铭记在心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因流泪水而愈益精明”,那时候对窗子的认识与理解很模糊,觉得窗子很是平凡不过的,没有作者说的那么神秘,与伟大,只是墙壁上普普通通的一个缺口,没有什么值得追忆与探索。

  然而,工作之后,住进了一间屋子,慢慢的发觉窗子原来那么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个缺口,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是一副会动的画面,展现着生活中的点滴,那里面有大自然赠与我们的画面。像一盏明灯一样照亮我们的.心灵,如同阳光般驱散了心中的忧愁,它让我们的心灵感受着外面的大千世界,经历着人世的悲欢离合 ,一个好的窗子,就如同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

  一个房子没有窗子,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眼睛,生活在漆黑中,没有阳光,没有雨露,没有微风,,没有生活的气息,一切都是死气沉沉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是那么宁静,只有那些孤独与寂寞相伴。

  我住的是在七十年代修建的一个独栋老房子里面,有一个阳台,下班之后,站在阳台上望去,下面是操场,阳台的斜对面是一条河,每当放学之后孩子们在操场上蹦蹦跳跳,每天上课,下课,吃饭,无忧无虑的欢笑着,简简单单幸福的生活着,每当看到这样的画面,心情就会愈加舒畅。

  回想起来,对窗子的理解与感受还停留在那些文章中,因为以前都没有特意的去观察过,小时候生活的房子是一座平方,门前就是一个院子,出入很方便,除了睡觉,吃饭在屋子里,其余大多时间都在屋外。只觉得通过窗子看到的世界很狭隘,是很小的一部分,不全面,有一种压抑和拘束的感觉,不喜欢通过窗子看外面。

  直到后来上班以后,没有了孩时的贪玩,住的楼房比较高,也觉得上下楼麻烦,没有事情的时候一般不下楼,有时闲暇时,只是站在阳台上,或坐在窗子边看看外面的风景,才觉得以前对窗子的看法实在是太幼稚了,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与窗子相依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