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要主义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下是个高速互联网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互通为人……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要主义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下是个高速互联网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互通为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我们面临的选择之多大大超过了我们对此进行管理的能力,以至于我们无法将重要之事筛选出来。除了选择数量之大之外,干扰我们作出明智决定和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也在增长。因此满世界都是方向不明、轻重不辩的人们,盲目地追求更多,让本来已经负重过度的生活和事业雪上加霜。
英国学者格雷格·麦吉沃恩撰写的《精要主义》这本书,为人们拨开云雾,重新梳理出精要主义的核心要点。即精要主义是一种自律、系统的方法,用于主动自觉地决定个人贡献峰值所在,然后斩除一切障碍和冗余,轻松自如地执行那些最重要的事。他的基本价值主张:若要最大限度成就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揽。而其中所谓的精要,就是精华、精髓、重要本质之所在。
精要主义的核心思维模式是选择、甄别、取舍。精要主义追求的是更少,但更好。精要主义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精要主义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设计规划,而不是依循默认设置,它并不是应激性地作出选择,而是有意义地区分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精减非精要之事,然后排除障碍,从而为精要之事提供清晰顺畅的实现路径。
精要主义的实现方法和路径是探索、排除、执行。精要主义在真正行动之前会系统地探索和评估多个选项,来确定自己做出选择的正确性。精要主义者在探索上花费尽可能多的时间,倾听、辩论、质问、思考。它的最终目的是从无意义的多数里识别出有意义的少数。排除非精要之事意味着对有些人说“不”,并且是经常说“不”,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勇气和同情。因此,淘汰非精要之事不仅是心智的训练,也是情感的训练。排除就是摆脱无意义的多数。让我们赢得时间去做真正重要的事。精要主义的执行不是逼着自己去执行,而是把时间省下来创造一种方法,用来扫除障碍,使任务执行起来变得尽可能轻松自如。执行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好不费劲。
几点启迪:
1、思维影响决策能力,从而影响决策结果。当面对取舍时,非精要主义者的思维是求全求多,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做到统筹兼顾。认为努力越多,成就就越大。而精要主义关注的是,心中最想要的是什么,只要最想要的东西,舍弃除了最想要的东西之外的东西。他们不会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平均用力,而是从小处着手,庆祝进步。他们摒弃好高骛远,鄙视华而不实,努力追求在重要领域中的每一个微小而平实的进步。因此,他会主动作出权衡取舍,而不是坐等别人的驱使,集中精力始终坚定关注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有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2、承认失败,让成功开始。人都会犯错,犯了错时,只有承认自己犯了错,才能让这个错误留在过去。而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否定错误,就会始终漫无目的地原地打转,无法取得任何进展。承认错误,没有什么可羞耻的,因为我们真正承认的,是自己现在比过去更聪明了。
3、经历是最好的老师,不要以爱的名义轻易剥夺他人应该由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爱而轻易替他们完成。如果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我们不加区别的全部代劳,这种行为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纵容他们。因为一旦替他们承接了本应由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我们做的一切就变成了剥夺他们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孩子就成为什么都不会做的人。
4、不断反思,超越自我,走出精要主义成功后的悖论怪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和在要事上心无旁骛,可以帮助人们取得成功。成功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选择项,而更多的机会和选择项却导致了分散和更多时间的占用,人们被千头万绪之事牵扯得越来越无法集中精力。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原本可以实现的个人贡献峰值。成功所带来的后果最终瓦解了最初指引我们走向成功的那个真正清晰的目标,让我们偏离了最本质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初曾是成功的源泉。一旦偏离精华本质,对成功的追求最终就成了失败的催化剂。这种悖论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要不断地回到那个有助于实现个人贡献峰值的精要目标上去,运用精要思维,像精要主义者那样思考、行动和生活。(熊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