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景观设计 论文

管理员

摘要:

景观设计论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景观设计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景观设计论文1  一、文化与园林景观之间的联系  园林景观……

景观设计论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景观设计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景观设计论文1

  一、文化与园林景观之间的联系

  园林景观设计是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其功能首先是满足人们对景观的使用,形式、功能和意义是景观的三个要素,而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多偏重于形式与功能,忽略了最具生命力的景观文化要素。景观的形式是景观外在的表象,景观的功能是景观最根本的要素,而景观的意义则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没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就没有景观的灵魂,就不存在景观的生命力,文化应用于景观是现阶段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景观的文化意义表达要受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制约,同时景观与文化之间存着辩证的关系。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自然与人文的相互融合,能够增添园林景观的意境美,给人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情绪共鸣,让人们意犹未尽。事实上,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即使没有可以的去追求文化表现形式,但是就园林的选址和整体结构塑造而言,都是一种文化的选择。文化与园林景观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首先,文化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得以传播,其是园林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就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通过观赏园林景观,人们能够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感受园林景观设计所体现的民族性、地域性特色。而且我国很多的古典园林,都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艺术品被保留下来,其文化价值不容小觑。其次,园林景观通过文化融合而增加了特色魅力,园林景观的设计和结构塑造都需要通过文化融合来体现其观赏价值。

  二、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协调好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既要体现人文气息,又要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大规模的改造,充分地利用原有的自然格局对园林景观进行修饰,塑造出一个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循环系统。

  2、景观设计与地域民俗风情相融合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改善生活,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所以,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先选择本土的文化元素,挖掘能体现当地人们生活习惯以及民俗风情的文化传承,并结合地域特色,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民俗风情充分融合起来,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增加园林景观的个性化色彩。

  3、山水与艺术相统一性的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就园林结构的塑造以及景观的.布局来说,往往讲究“诗情画意”,体现艺术文化特色。我们通常所说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就是通过山水与艺术的统一,在山水之间点缀以艺术文化,往往能够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格局美,营造一种独特的意境。在园林景观的布局以及塑造等方面,往往会对诗情画意的格局进行刻意的营造从而产生一个诗情画意的小世界,这也是园林景观中体现文化布局的重要魅力之一。

  三、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1、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选择

  通常情况下,园林景观设计在地域选择方面与风水学有很大的联系。尽快风水学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因素,但是从风水的起源来说,风水学也是地理文化相关经验的一种延伸。就园林景观整体结构设计而言,依山傍水,依靠自然风光为园林景观的优选地域,而且山水层次分明则更具审美效果,能够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能减少景观结构设计的成本,体现总体布局的自然美。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境塑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境的塑造,需要充分的融合文化,体现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景观与情感的共鸣,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舒缓人们的情绪,营造一种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比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文化长廊,通幽小径以及观景窗等,无一不是文化元素的体现,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实现景外有景、曲径通幽的艺术欣赏价值,不同的观赏位置有不同的观赏效果,营造一种清新自然而又富有文化内涵的意境。而同样地,通过对比、物象以及联想的方式,也能够塑造出不同的文化意境,不同的文学表达形式,往往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境界,来保证多样性的实现。

  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布局

  在我国,很多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布局看似曲曲折折,但行走其中却显得结构分明,而且富有层次美感。当然,这些园林景观布局,很多都是受到音乐以及小说结构等文化因素的影响。通常来说,一些大型的园林景观往往设计成一种中心环绕、万物归一的格局,气势宏伟而又充满文化气息,这主要是受文化方面的高起点以及大视角的影响,整体的规划都体现一种脉络清晰的文化纲领和结构特色,中国著名的颐和园就是典型的案例,具体的雕琢装饰等都将文化元素注入园林景观,丰富了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在观赏过程中让人们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四、结语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将文化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不仅能够体现园林景观的艺术欣赏价值,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丰富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发展进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文化软实力。

景观设计论文2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并有着鲜明的特色,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就成为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的发展途径,这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原则以及要求加以阐述,然后就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注意事项和具体的应用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研究,能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传统文化元素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为保障设计的整体质量就要注重方法的创新,而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就有着其重要性。通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探究,就能为具体的设计工作提供相应参考。

  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原则及要求

  1.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原则

  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就要注重遵循相应的原则,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深入的理解,对其文化内涵有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其和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紧密结合,发挥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过程中,要注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地域的园林景观的设计都有着其独特性,当地的文化也有着不同,所以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时候,就要充分注重因地制宜,能和周边的环境融为一起,应用的恰到好处材料良好的设计[1]。现代景观设计当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要注重对意境的营造,不能将设计停留在感官上,更重要的是要能从心理上与观赏者达成共鸣,所以在文化的意境营造环节就显得比较重要。

  1.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要求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要按照设计的要求,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终究要将现代园林的包容性充分体现出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不断的解放,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也会存在着不同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就要以时代发展要求为基础,设计中要更多的展现传统文化的特点,这样才能将设计的特色加以突出[2]。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注重人性化以及生态化,并充分注重设计责任功能的体现,从传统园林束缚当中能摆脱出来,这样才能保障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最大化体现。现代园林景观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就要充分注重对古典园林指导性的理解,将传统文化元素当中的要点加以科学应用,并在和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结合的过程中,也要能注重对其继承发扬,和现代的生活园林意境的营造也要相符合,只有从这些层面得到了重视,才能保障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质量。

  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注意事项及方法

  2.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注意事项

  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进行结合,就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性,不能照搬照抄,这是阻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在很长时间中设计人员的崇洋媚外的心理都比较严重,不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到了改变,对传统文化也更加的重视,这就要求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科学应用,优化园林景观的设计,避免存在拿来主义的设计弊端,将新的设计理念应用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要注重对成功经验的借鉴,能够对一些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比较成功的经验加以借鉴,这样就有利于从中获得启发。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包容性以及同化性的特点都比较突出,在和现代园林景观进行有机的结合下,就能促进其设计的整体质量[3]。同时要注意,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过程中,要能够有选择性的加以继承,对传统的文化精髓要有深刻的了解,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发展,这样保持文化的活力。

  2.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方法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要在选择上以及应用的方法方面加强重视,如对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就可将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分景以及障景等方法加以应用,这是对古典园林中的设计方法进行的应用,能够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注重场地空间以及植物围合元素的科学应用,能保障现代园林景观空间设计的层次性加以突出,这对传统文化特色的氛围营造就比较有利[4]。景观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要注重推敲,将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的恰当性要能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保障景观设计的整体质量。现代园林景观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元素中的色彩加以科学应用,也能起到优化设计的效果。传统的色彩中黄色以及红色等都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中国色彩,如红色的应用就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文化景观气氛,具体的景观建筑过程当中,对于亭台楼阁的建造中色彩的应用,就要注重铺装以及墙面等科学的选择,色彩当中的青花蓝主要是用于点缀效果的,木色就是自然的色彩,将这些色彩能够结合实际的园林建筑的需求进行应用,就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文化内涵加以良好营造。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就要充分注重传统符号的应用,一些植物符号以及动物符号等,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如仙鹤就象征着长寿,梅兰竹菊等植物就象征着人的高尚品格,这些符号元素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加以应用,通过简化的方式或者直接的植物栽植的方法,就能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表达,就能将园林景观的设计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2.3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发展要注重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传统才能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当前我国的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诸多的挑战环境下,就要注重以传统文化为基础,采用多种的形式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积极促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只有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为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发展指引方向。具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就要注重设计理念的创新发展,不能只注重利益而不注重设计的质量,要能够沉下心来搞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能科学的加以应用,发挥其积极作用,只有如此才能推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良好发展。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注重层次化和地域性,丰富空间的层次感也是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比较常用的手段,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就能有助于实际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效果良好呈现。

  3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形式也是多样的,这就需要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充分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的应用,促进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质量。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对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研究,能为具体的应用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婷.中国传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xx(08).

  [2]刘音.论中国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西部皮革,20xx(18).

  [3]卢伟.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xx(24).

  [4]吴保霖.论中国传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和应用[J].农业与技术,20xx(01).

景观设计论文3

  1公路设计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1.1水源的保护措施

  第一,衔接问题。这一问题是非常的重要的问题,公路与桥梁的衔接是不可避免的。长期以来这是一个难点,很重要很关键,但是总会遇到问题,正是这样的原因我们应该加强制度的制定,对于衔接的部位制定详细的责任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追究责任,机械设备油污泄露会流入河流,与此同时也要注重辅助工程,这部分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这样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材料问题。由于特殊的特性,材料腐蚀是不可避免的考虑问题,一般的工期都是比较长,一旦下雨等天气就会出现材料流入河流,这样就会造成极大的污染,大大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这样就要求我们进行材料放在离河流比较远的地方,与此同时建立临时排水渠,避免水体污染。

  1.2路面周边地表植被的保护措施

  第一,合理选择公路横断面。公路的设计应该立足于实际的情况,更多的进行现场的勘察,更多的与当前的情况进行结合,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以保护水源为前提开展这项工作,这样才最后确认公路横断面的尺寸以及位置,避免后续问题的发生。第二,绿化带保护。当前的公路建设为了更好的发挥效果,在中央都会构建绿化分割,这样能够很好的进行车辆进行双向行驶,提供非常明显的标记。这些植被的种类以及搭配一定要科学合理,构建和谐的氛围,对于过往的车辆都是一种很好的欣赏,排解大家的压力与烦闷的情绪。第三,加强周边绿化。为了更好的进行道路的维护,一般的都会在路边进行绿化植被,这一部分能够很好的防治水土流失,与此同时能够很好的进行景色的提升。这一方面长期以来不被人们重视,现阶段我们我们已经深深地注意到了这一方面,设立专门人员进行维护保养,这样才能够保护长期的绿化健康。

  1.3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

  施工过程当中的环境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对于环境而言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材料的堆放。施工材料对于环境而言都是有一定的污染,这样对于储存的位置而言就是非常的重要,应该远离人们居住的地方以及水源事物;第二,对业对方的周围一定要进行地面洒水,避免灰尘过大,降低环境污染;第三,针对于运输的车辆一定要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对于环境的破坏。

  2公路设计中景观设计

  2.1公路景观设计的前提

  (1)因地制宜:根据公路的.实际状况,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的实际的情况进行树种的选择,与此同时也要关注美观的效果。在很多的地方原来都是有绿化的,一定要最好最大的利用,避免大面的浪费,这方面绿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一定要做到规划详细。(2)遵守自然:设计人员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来作为理论依据对自然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进行模拟,尽可能的减少人工操作的投入,这样可以保持其所具有的自然性良好,而且采用不同的绿化手法进行协调弥补和美化公路建筑,对周围的环境破坏和后果程度也是各不一致的。(3)经济可行:经济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般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多的方面都是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施工的企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这样就需要我们在整个的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涉及到的初步的投入的费用,以及后期的保养费用,成本问题也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2.2公路工程中的景观设计

  (1)桥涵:在对桥涵进行建设时,要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尽可能的保持河流、农用灌溉以及排水系统等的原始状态,对于不同的地形特征要针对性的进行设计,选择最恰当合理的工程形式,把可能造成的破坏减少到最小。(2)隧道:公路设计中,隧道的施工是常见的中形式,它的出现大都是集中在高挖方地区。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上,按照早入洞、晚出洞的原则进行规划,洞顶部位是零填挖方式;依据隧道所在的地质地形特点合理选择洞门,同时也要对其排水系统有合理设计,把污染水和清洁水的排出相互分开来。(3)平面交叉:在公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的一方面就是居民的正常出行,要把公路建设区域内的公路网和路线相交叉的地方按照既定的间隔设置平交,给附近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平面交叉进行设置时,要尽可能的满足路网和所建公路的有效衔接,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实现通达和集散的功能作用。

  3结语

  公路工程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当前形势下,公路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兼顾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并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晓程.基于环境保护的公路景观设计方法初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xx(06).

景观设计论文4

  摘要林业的科技示范园在我国林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林业的科技示范园中,集中了我国科研人员在林业种植、经营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并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在林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过程中,景观设计能够增加科技示范园的外观美感和示范效果。对林业景观设计的内涵进行探讨,介绍我国林业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一些在林业科技示范园的景观设计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林业;科技示范园;景观设计

  由于现代林业的高速发展,林业的生产方式也已经从过去单一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全方位、多功能的生产方式。现代的林业科技示范园,就是人们将新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一种方式,引入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目的是提高我国林业的发展水平,形成新型的林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据林业专家学者的看法,良好的景观设计在林业科技示范园当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能够为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林业景观设计的内涵

  林业的景观设计能够让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取得统一,达到三者综合程度的最大化[1]。林业的景观设计,要结合林业科技示范园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对现有的森林布局或者即将扩展的森林布局进行规划和设计,最大化地实现林业科技示范园的价值。在加拿大,林业研究人员考虑如何利用景观设计增加科技示范园的外在美感,以及砍伐对森林产生的影响;在英国,林业研究人员则是考虑如何配置景观设计的各项因素来达到保护森林的效果,也有一些学者致力于研究森林景观的结构改造与优化,让森林资源能够符合人类的多种目的;在我国,主流专家学者认为,林业景观设计,就是根据设计理论、设计规划和一定的设计方法,来对森林景观进行优化和改造,满足人们审美情绪、生活需要等多方面需求。

  2我国林业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林业景观设计的概念传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起步相对比较晚,理念也不是很成熟。但我国学者对于林业景观设计的研究也有着其特色。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景观设计更加重视森林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风景林和森林公园来说,林业景观设计对美学价值的考虑比较多,而在林业科技示范园等场合,林业景观设计则更加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国的林业景观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森林景观的分类、森林景观的空间布局、森林景观的规划方法和森林景观的模型研究[2]。

  3科技示范园的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3.1景观设计要具有普遍性

  林业科技示范园的景观设计,要为各种森林资源的生产经营提供示范和参考价值。林业景观设计首先要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对森林景观的布局进行规划和统筹,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对一些自然原因或者人为原因所造成的干扰具有抵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森林资源的价值,让我国林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3.2景观设计要遵循原则

  对于林业的科技示范园来说,景观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2.1展示性原则科技示范园是对我国林业生产经营起到示范作用的,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选择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使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如一些特殊的树木种植方法;也可以选择一些品质优良、具有地域特色的珍稀树种,研究其种植与搭配,推广到其他的森林资源当中。

  3.2.2景观性原则科技示范园的美观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各种景观的搭配一定要讲究形式上的美感,通过各类植物的搭配,形成根据不同天气、季节的变化效果,提升科技示范园的观赏价值。

  3.2.3保护性原则科技示范园的景观设计,要根据科技示范园所在地的天气条件、土壤条件、物种条件和水资源条件,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避免由于自然灾害、有害生物和人为破坏而导致的森林生态系统紊乱。

  3.2.4生态性原则对于森林资源来讲,其中具有多种不同物种,如乔木、灌木地被、草坪植物和藤蔓植物等。这些植物通过合理搭配,能够构成自我循环的森林生态系统,并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让其中的各种物种能够健康生长。3.2.5适地适树原则不同的树木具有不同的生长条件,对生长环境的阳光、水分和土壤质量都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天气条件、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含量,并结合科技示范园的种植主题,在不同区域种植不同树种。

  3.3景观设计要结合传统

  国外的林业景观设计理论是经过漫长阶段的发展所总结出来的,是符合各国的国情与文化背景的。例如,英国学者提出主动设计方法和美国学者提出的视觉管理系统,都是各国在实际林业生产经营中所得出来的宝贵经验[3]。所以,我国在进行林业科技示范园的景观设计时,也可以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成果。例如,我国的园林文化与山水画,完全可以应用到景观设计当中,增加林业科技示范园的外观美感,形成我国在景观设计上的独特文化内涵。

  3.4景观设计要与时俱进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应用更为多样,已经从最开始的树木砍伐变成了生态保护、净化空气、提供植物资源与动物资源、旅游娱乐等多种功能。所以,林业的景观设计人员也要与时俱进,对景观设计观念进行转变,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弥补我国在森林景观设计当中的空白部分,对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进行修改与调整,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林业景观设计体系。

  4结语

  林业科技示范园能够将林业研究的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我国林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人员要遵守森林景观设计的各项原则,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精髓,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需求,设计出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林业科技示范园。

  参考文献

  [1]孟娜,车生泉,王玲,等.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特征定位及功能分区研究——以山东高青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xx(1):271-277.

  [2]田雪慧,欧雅丽.农业科技示范园景观评价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xx,60(10):56-58.

  [3]张懿琳,高洁,罗建勋.现代林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初探:以南部林博园为例[J].四川林业科技,20xx,36(4):128-131.

景观设计论文5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

  文化和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无可取代的核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设计中,应该在景观元素和设计手法上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意的营造。

  1.1景观设计定位

  1)明确园区的功能和性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性质不同,需要明确景观主要功能和性质,如工业遗产类产业园,艺术社区产业园,综合消费类产业园等。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根据自身的特色,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不同类型的园区应该有所区别,弄清它的主要功能和性质,也是景观设计符合产业园本身的需要。

  2)明确园区使用主体和消费者对空间的需求。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的主要使用者是创意阶层,他们有着独特的工作方式。另外,在一些对外开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消费者也是使用者,需要考虑到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活动需求。为了营造能激发创意阶层的创造力的环境氛围,在创意产业园区内的物质环境空间可分为两部分:创作空间和交流空间。首先,创作空间种类要多样,需要室内室外兼而有之,同时不仅需要安静独立思考的空间,也需要交流协作的空间。需要设立激发创意灵感的景观元素,例如一些娱乐设施,趣味景观小品等。此外,创作空间还需要有人性化的环境,在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将内庭、回廊等户外空间引入工作环境中,这样可以减少人们长时间在密闭的工作空间内产生的压抑、烦躁和疲劳感,继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交流空间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正式交流空间一般在会展中心、培训中心等,要求有较大的室内空间尺度,为各类创意人士和普通大众提供广阔的互动交流空间;非正式交流空间种类很多,包括一些室内的特色餐厅、咖啡屋、酒吧、书吧等,当然还包括步行道广场、庭院等户外空间场所。创意阶层的人员通过面对面交流,思维得到放松、活跃和激发,从而产生创意和灵感。

  1.2景观设计表达

  1.2.1多义性规划原则规划园区空间

  多义性空间一般具有功能的多元性和功能转化的灵活性,也就是指创造的丰富空间能够满足不同活动的不同需求,或者是多种功能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重新的组合和调整。具体做法是:

  1)同点多时混合使用。对于同一个地点,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人群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同一空间通过多时段、不同层面、多种功能地混合使用,可以促进活动的不断发生。

  2)多种活动的混合。产业园区应该提供能够满足多样变化的活动空间,这样才能提供与城市大众生活相联系的机会。城市公共空间吸引各类人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不同人群活动的彼此交融和沟通。

  3)场地资源的共同享用。通过场地共享使人的活动集中,使场地中的人可以看见别人的活动,这样的场地更容易使人停留,从而激发各种活动的产生。

  4)交通可达。交通可达指到达一个目的地可以选择的路径数量及其便捷程度。场所的可达性高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使用它。

  1.2.2原场地元素的利用和改造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在工业建筑为形态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就包含着先天的旧工业文化和后天的创意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的厂房等建筑物,管道、烟囱等构筑物或是铁轨、码头、机械等设备这些具有明显识别性的元素,记录工业时代的奋斗故事,它们所象征的工业精神与文化应该被艺术地重塑和表达。从场地中提取原有的元素,如原厂房的钢构架、断墙、铁轨、机器等,进行艺术地再创造,例如利用原厂房改造成使用功能建筑,铁轨成为道路装饰,断墙或机器重新装饰成为空间小节点的主景。让这些元素成为园区的“标志”,唤起造访者的记忆与共鸣,同时又具有新时代的功能和审美价值。

  1.2.3新元素的植入

  保留原场地元素是营造场地文化的重要手段,但还应该为了塑造园区的新功能而进行再创造,这就需要植入新的景观元素,这些景观元素应该具有时代性和产业的主题性,这样才能和原场地元素一起创造出特色鲜明的空间特征。新的景观元素可以独立设置,成为主景,有的可以和原场地元素组合,形成复合型构成元素,彰显场地文化与特征。

  1.2.4植物配置设计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一般不具备大面积绿化的场地,所以植物规划往往是“见缝插绿”,这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植物配置设计最大的特色。在原有植物尽可能保留的基础上,增加植物种类和数量。原有植物能够增强场地的成熟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着场地的历史。植物种植上也需要像其他类型的元素一样,采用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一棵树成一景,一种植物成一季。在需要突出植物的空间中,选用形态个性、色彩变化的树种,在需要隐藏植物,但是需要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空间,就需要选用形态规整,色彩和枝叶均质的植物,以融洽植物和大环境空间的关系。

  二、结语

  1)传承文脉精神。应该深度发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历史文化特征,塑造具有园区文化的环境,使人们获得认同感。同时也要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所在城市或区域的文化提炼,传承区域文脉精神,形成大区域文化氛围下特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脉精神。

  2)营造创意氛围。创造力产生的源泉,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灵魂就是创意。所以,创意氛围的营造可以增强园区的艺术气息,同时也将增加园区自身的艺术魅力,这将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

  3)发挥艺术魅力。景观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上所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更是如此。艺术的设计手法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与改造、雕塑小品的主题表达、功能性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和植物配置的生态设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重视生态设计。良好的生态环境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设计不仅仅是保留原有的植物,还要考虑通过保留、调整、增添营造合理的生态体系,发挥植物造景的功能,改善促进生态恢复等。

景观设计论文6

  摘要:校园景观设计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反映一所学校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递学校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探讨校园景观设计在整体规划和建筑造型上结合其本校的校园文化,构造出一个具有求真、务实精神的大学校园。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景观设计;湖北工业大学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校园,是提供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区域,是为国家培育各类人才的场所,重视校园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发挥“行不言之教”的教育功能,体现校园文化,为师生营造一种自由、开放、舒适的思想承载平台。校园景观连接着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仅仅只是包括自然的山水景观、人为的雕塑、景观小品等,还赋予其独特的自身语言,它是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最直观的物质形式,设计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心理和情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显著的影响,设计时必须既考虑大学的整体形象,又要有人文内涵。

  1校园景观设计和校园文化的关系研究

  1.1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前提

  景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性在大地上的反映,了解人、人性以及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律是景观设计的先决条件。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前提,湖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教导学生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工作学习上求真务实、讲究实干精神,是工科类学生应具有的文化底蕴。体现在校园景观上,以工业文化长廊为例,运用圆雕、浮雕及模型再现等多种公共艺术手法并将工业文明的信息自然地融入到景观道路中,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工业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工业文化气息。

  1.2校园景观为校园文化的`体现提供实物载体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属性。如何将意识形态展现出来,则需要设计规划者通过景观设计予以表达和整体规划。校园景观不仅仅只定义为教学楼、宿舍、食堂和马路,还应深入对人文观念的理解。我校坐落在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江城武汉,主校区位于武昌南湖之滨,学校临街处修建牌坊,东门入校处可见采用现代钢混结构修建的教学楼,大楼中间下面架空,并设有3条出入通道,上部用箱型突出,校名刻在上部箱型突出部分,两旁延伸分别建有一排建筑,结构对称,功能简洁。学校内外道路笔直通过校门隔开,遥相呼应。建筑风格朴素,颇有庄子所说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质朴建筑审美观,这一点也与工科类院校理性和严谨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校园依河而建,巡司河环绕整侧校园,门区各个要素与桥体、河流、大门、道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沿河路上,树木郁郁葱葱,夏日可以遮阳蔽日。步行交通与绿化相结合,并放置人文雕像,校训石碑等,塑造出层次丰富的道路空间。行走在校园当中的师生可以移步换景,感受校园文化和人物风采,设计者将学校的发展目标隐含在景观设计中,做到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由此可见,校园文化需要景观设计来体现。

  1.3校园文化和校园景观设计相互促进

  景观设计应挖掘学校自身特点,创造出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景观,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和审美要求,使师生产生一种浓厚的爱校情怀。我校的景观构成要素如垃圾桶、休息座椅、指示牌等均统一设计、遍布校园各处,设计风格反映出校园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与此同时,在特定区域修建工业文化雕塑(代表人物及其发明),让广大师生能够从校园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工业文化是工科学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底蕴,体现了校园文化和校园景观设计的相互促进。

  2展望

  我校还需改进的地方是新建建筑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融合情况。大学校园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场所环境,它应体现出创新性、时代性,是创造出结合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校园景观,让师生充分了解我校的校园历史和文化是师生爱校敬校的精神动力,从而打造出更多具有工业文明的标志性建筑,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希望我校的“可居性”、“可游性”、“可观性”、“可学性”方面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赵丽芳,熊燕.人文内涵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以中南大学“伯云园”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xx,(7):117-119.

  [2]梁晶.工业文化与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接与融合[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xx,27(6):67-68.

  [3]聂昕.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园林绿化,20xx,11:1506-1507.

  [4]湖北工业大学校门浅析,文库.

景观设计论文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也越来越追求设计的美感,艺术美学是现代水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理论指导,可以为人们带来好的水景观视觉感受。对水景观设计来说将会有更宽广的发展平台。

  1现代水景观设计中的特色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色,水景观在设计时,不仅要秉承绿色设计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避免对自然造成破坏,还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设计中要加入有区域特色的元素。在进行水景观设计之前,对水景观建设的区域进行背景调查,根据当地的建筑特点进行设计,可以使水景观设计更符合当地人们的喜爱。切记不能盲目地对其他国家的水景观设计进行模仿,应多结合环境自身的条件,发掘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积极探索发现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并将这些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水景观的设计当中去。

  2科技美学视域下现代水景观设计的科技元素

  科技美学是指导物质文明生产建设的交叉学科,将美学应用与科学技术,属于应用性学科,它包含了自然、人文、美学、心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在考虑设计功能的同时也兼容了审美观念的体现。综合了景观、景观审美与观赏者等要素,以砖、瓦、钢筋、混凝土作为工业材料进行水景观的建筑。

  2.1使用新型材料

  新型材料可以达到特殊的光影效果,在水景观建设中使用新型材料可以创造出非凡的艺术表现体,拥有不一样的质感和视觉享受。使水景观的设计更具艺术感,满足人们对水景观建筑的美的需求。

  2.2采用先进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出现了较多的新技术,为水景观的设计融入了多元的设计灵感,增加了水景观的表现手段。例如,混凝土覆盖技术的运用,可以对裸露山体进行处理,形成魅力的自然景观;光纤照明系统在水景观中的运用,可以使水景更加的绚烂夺目;近年来流行的音乐喷泉也是如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控制喷泉水流,达到与音乐配合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3建筑美学视域下现代水景观设计的空间布局

  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领域内审美的新兴学科,是建筑学与美学的.分支。建筑美学以美的规律为基础,以建筑实用性为出发点,平衡建筑审美与科学性的联系。以建筑艺术发展与鉴赏、建筑艺术审美及其功能为主。当前比较侧重城乡环境关系、建筑审美效应与水上园林的关系等。景观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水工程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迅速得到提高,使用功能的侧重使原有的水景观建筑开始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建筑美学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和序列设计的使用,设计时比较注重环境自身的设计意境。主体建筑与其设施要确保牢固,结构造型要和谐稳定,各个建筑结构之间的比例要协调,具有统一性,不能过分突出。我们要把建筑美学的法则在水工程建筑中进行使用,丰富水景观的造型,增强艺术美感,形成美的视觉感受,充分利用水的流动性、可塑性、倒影等特点,进行设计,增强水景观的趣味性,避免呆板和千篇一律的水景观建筑出现。

  4生态美学视域下现代水景观设计

  生态美学在后现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是美学与生态学的融合,从生态学的哲学、科学、伦理等层面出发,在自然美学的基础上解析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生态美学是一种动态美,可以促进生态物质的循环,有利于传播弘扬中国生态美学文化。对现代水景观设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铺垫和指导的重要作用。

  4.1循环使用水资源

  我国目前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大部分城市都存在着缺水情况,少数地区缺水情况十分严重。随着工农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缺水问题越发严峻。生态美学不提倡以人类为中心,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应利用水景观设计区域周边的雨水资源,使用处理过的废水为水源,减少用水量。生态美学思想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引导人们意识到水资源危机,增强水忧患形成文明的节约用水意识。

  4.2避免破坏水域自然形态

  自然水体是大自然作用的结果,包括地表径流、降雨、水流、波浪、生物等对水岸线的作用促使水体变化,从而引起水域生态的改变。在进行水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自然水域的整体状态,避免破坏水域自然条件。尽量不要改变水域的原有流向,减少人工化学材料的使用。如果必须进行人工建设,则要在人工模拟的环境下进行自然生态系统的创造。

  4.3保护水环境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时,过于注重经济的增长,忽略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开发扩建的时候占用河道,随便开采水资源,对水环境造成了破坏。个别工厂偷偷将污水直接排放到水道、河道之中,造成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在进行水景观设计时,要反对污染环境,实施景观建设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要把水景观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体化进行发展。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注意保留湖泊、河流等水景观的地下水补充功能。在进行水流设计、布设水生植物时要注意保留水体自净能力的处理,要进行利用污水净化的水景观建设。

  5结束语

  水景观设计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基于人们对景观设计要求的提高和审美的变化,设计时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的利用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技术,在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符合区域特色的水景观建筑的设计。生态美学是把态学整体论方法作为基础的,通过人的体验、感受、领悟,就能让人发现大自然对人的唯美意义。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是需要传统园林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的,它是自然和人文相互结合的产物。本文针对美学视域下的现代水景观设计艺术进行了分析,讲述了水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水景观的设计展现出独特的水文化,在显现自然风光的美的前提下实现景观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娱乐休闲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我国水景观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

景观设计论文8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育人效果,党中央提出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通过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升育人效果。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如果能够在景观设计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就能为该专业的课程思政提供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研究怎样让景观设计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结合实践教学总结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措施,有效提高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景观设计;教学改革;思政教育

  全国教育大会要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且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各个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改革,要求落实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价值观念、高尚品质、人本理念等德育功能,从而开展全程育人课程改革。

  一、景观设计课程概述

  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环境意识。景观设计就是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然后对自然景观和环境进行相应改造或重新排序,使其看起来更美观。该课程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景观设计理念和实践创新精神,对现有自然景观进行重新排序或增设、减少一些自然植物,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先明确设计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行规划。该课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知识技能,因此对教学要求较高,课程讲师要注重利用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来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然后结合实例进行详细分析与讲解,就能发展学生实地考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使其符合设计主题,营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强的景观。

  二、景观设计课程实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想境界、文化涵养的提升离不开专业课程教学。高校必须要坚持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教学要求,加强思政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职业道德、政治素养、综合素质等德育功能。加强专业学科的思政教育,可以实现教书育人合二为一,也符合培养工匠精神的时代要求。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设计者的思想将会直接体现在规划设计中,如果设计者没有高尚的工匠精神,他很有可能不会将全部精力放在怎样设计方面,而是将精力放在投机取巧方面,不仅导致设计出来的景观不美观,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风险,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环境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在设计时谨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不会出现过度干扰或砍伐情况,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1]。

  三、景观设计课程思政改革要点和内容

  (一)要点

  第一,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涉及的领域较为复杂。

  第二,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并存、科学与思想统一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内容。

  第三,要注重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

  第四,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想让学生获得发展,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主动性,使其能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并养成良好思维习惯,为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就景观设计课程来说,它的主要组成分为三个方面:基本原理、实地考察、实践设计[2]。

  基本原理就是理论性知识,主要包括景观设计的由来和发展、设计基本方法、设计元素、怎样设计等内容;

  实地考察是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可以分为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两种类型,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相关理论知识,以便能够顺利完成设计方案;

  实践设计就是通过设计项目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巩固相应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在设计中扩展思维,提高设计技巧。

  总的来说,本课程教学是以实践教学为主,通过让学生对实际项目进行设计,提升学生设计能力。比如,在设计纪念性主题景观时,学生要先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如果是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就可以去参观当地的革命纪念馆,深入了解我国人民当年艰苦奋斗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从而就能在设计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崇敬之情表达出来。在完成平面设计图后,学生还需要绘制空间效果图,可以利用先进的建模技术构建直观的三维立体图,然后分析怎样搭配才能增强空间效果,进而得出效果较好的景观设计图。在完成小组景观设计任务后,教师要对制作的设计图进行点评,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把握设计过程相关技能,教师要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首先,让小组成员进行自评,深刻分析小组制作的设计图的优缺点和在设计过程遇到的问题。然后,开展小组互评。接着,教师进行点评或要求企业优秀工作者对设计图进行整体评价,并选出三个最佳的设计方案。在完成最佳设计方案评价后,让各小组自选一个方案进行完善调整,看看在经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以及优秀设计者的指导下学生的设计能力是否提高。同时,学生也能在调查和设计过程中感受到革命烈士敢于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并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供助力。

  四、景观设计课程思政改革措施

  (一)优化教学模式景观设计这门课程需要着重强调教学的实践性,除了往常的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外,学校和教师还要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能够体验具体设计项目,完成整套完整的设计流程,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要聘请企业导师到校开展教学,通过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任务,让学生能够彻底沉浸在设计方案中。或者将学生带到企业实习,让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工作状态和氛围。

  (二)明确教学目标课程思政要求高校要将课程的专业知识与价值引导结合起来,通过将价值观和其他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首先,需要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目标中,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思政内容,打造全面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爱国守法、创新实践的精神,完成成人、成才相结合教学目标。

  (三)深化教学内容原先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结合思政教育后,教师要将思想道德渗透到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从由简到繁解决问题。首先,给学生布置项目的某个任务,通过任务分解教学方式逐步落实课程教学。然后,挖掘每个任务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同时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并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化课程思政功能导向。具体方式为选择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思政元素,强调思政渗透的低调性,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思政载体和教学方法。

  (四)优化课程建设根据往常景观课程教学发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优化课程建设。首先,要采用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性,结合思政元素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的引导。然后,需要强化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建设,不能只依靠教材开展思政教学,还需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实际景观设计项目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竞争精神、协作精神和正确运用设计技能,让学生对设计行业有一定的敬畏心理。

  结语

  总而言之,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展开全面思政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还能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思政不能是口号,高校必须要测定落实课程思政,结合专业课程特色开展教学,从而构建科学的全方位思政教育体系。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牢记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充分整合校内外思政元素,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xx,(3).64-69.

  [2]张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74-77.

景观设计论文9

  1概况

  北坦路位于莱城区西部,西为泰钢工业园区,东为莱城区,南起老城区凤城西大街,北接北部莱城工业园区,是老城区与新城区连接的重要交通要道。北坦北路是北坦路向北延伸的部分,南起鲁中西大街,北至嬴牟西大街,全长3146米。其中鲁中大街—汶源大街段长1122米,道路规划红线35米,主路面宽16米,两侧分车带各宽1.5米,自行车道各宽3米,人行道各宽2米,路两侧绿化带各宽3米;汶源大街—赢牟大街段长20xx米,道路规划红线宽40米,主路面宽16米,两侧分车带各宽1.5米,自行车道各宽3米,人行道各宽2米,路两侧绿化带各宽5.5米。

  2设计目标

  北坦北路作为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道路,在设计时不仅满足其交通功能,还结合城市及北坦路特点进行道路的景观和绿化统一规划,充分体现北坦路特色。

  3规划原则

  3.1尊重当地环境

  本方案规划根植于北坦北路所在地域,注重当地乡土文化,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选用当地乡土植物材料,以适应本地生长、降低管理与维护的成本。

  3.2自然环境的高效利用

  景观的创造与景观序列的划分,充分结合道路沿途的不同景观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景观,形成各路段的景观特色。

  3.3种植规划原则

  配置上遵循多样性原则,以高大乔木为主,通过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形成群落式种植,从而提升生态效益。突出植物造景功能,创造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绿荫护夏的景观效果,丰富莱芜市的植物景观。突出地方特色,加大乡土树种在绿化中的比重。选择树种:常绿乔木:雪松、侧柏、油松、白皮松、云杉等。落叶乔木:合欢、银杏、国槐、刺槐、白蜡、垂柳、栾树、元宝枫、水杉、玉兰、紫叶李、樱花、碧桃、丁香、紫薇、红枫、鸡爪槭、腊梅等。灌木:金银木、珍珠梅、连翘、迎春、丰花月季、海棠、无花果、枸杞、石楠、铺地柏、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红叶小檗等。地被:二月兰、千日红、大花萱草、红花三叶草、金鸡菊、金盏菊、常夏石竹、麦冬、阔叶麦冬、地被菊等。藤本:紫藤、美国凌霄、金银花、地锦、多花蔷薇、扶芳藤等。竹类:早园竹、淡竹、箬竹等。

  4设计构思

  4.1注重生态性

  北坦北路沿线有几个工厂,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在进行道路绿化设计时,应在适当丰富绿化层次、提高绿化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抗污染树种,引入“环保、安全、自然、生态”的概念,把整条道路建成生态廊道。

  4.2注重景观性

  北坦北路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在进行景观规划和绿化设计时应结合道路两侧山丘、河流、洼地造景,合理配置植物,使道路景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4.3打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观链

  充分利用北坦北路沿线的山丘、河流,在现有山坡处作起伏地形,将现有河道开挖整理,形成自然山水景观。利用低矮花灌木、宿根花卉、时令花卉组成的大色块花境的色彩、季相、层次变化与地形的起伏相结合,与山水自然景观相呼应。突出道路绿地的生态性。模拟植物群落搭配形式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采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北坦北路作为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道路,来往车辆多、噪音大、污染重。利用乔木、灌木、球类、地被合理搭配形成复合植物群落,同时选择刺槐、国槐、构树、悬铃木、侧柏、臭椿、龙柏、石榴、腊梅、紫荆、紫薇、玉兰等吸收粉尘、汽车废气、抑菌、杀菌、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噪音,而且可以降尘、减少污染。另外,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养护管理费用;将反映莱芜传统文化(冶炼、战争、戏曲等)的雕塑、景墙、钢构架等样品适当布置在节点、较宽的绿化带中,与周围绿化相结合,体现蓬勃发展的新莱芜。

  5具体设计

  5.1鲁中大街—汶源大街段

  此段是老城区的干道,为原有道路的改造。路两侧绿化带根据现有道路两侧的建筑情况布置,宽窄不一。绿化带植物配置采用乔木群与灌木群间隔搭配,形成高低错落、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在汶源大街节点东南角、西北角,以常绿树雪松、黑松为背景,其前面组团式栽植银杏、女贞、玉兰、樱花、紫叶李、碧桃、榆叶梅等,树下满铺铺地柏形成对比强烈的空间层次,凸现简洁、大气。汶源大街节点东北角,现有地势高于道路,可适当整理堆山,形成小山丘。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成林的乔木穿插配置,并加以规则式种植,中层种植小乔木及低矮花灌木,沿路以色叶灌木组成色块,形成富有动感的线条花带,营造浓烈的`迎宾气氛;1.5米宽分车带主要栽植行道树法桐和不同球类、花灌木,与绿化带内的行道树法桐形成林荫通道。

  5.2汶源大街—赢牟大街段

  此段为新建道路,连接老城区干道与北部工业园区道路,该段绿化景观不仅要与老城区相呼应,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分车带中,采用行道树法桐、花灌木丁香、黄刺玫、榆叶梅、美人梅、红王子锦带、红瑞木等相搭配,利用植物季相的变化形成四季景观;路两侧绿化带中植物配置层次明确,上层为落叶大乔木,中层为开花小乔木及常绿灌木,下层为修剪整齐的常绿灌木及色叶灌木,底层为草坪、低矮灌木、草花形成多彩地被,景观效果较好。整体上构图简洁、优美而大气。龙潭大街以南的绿化带较宽,大约10米左右,可适当增设卵石、片石小路,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健身需求。并适当设置休息广场、座凳、景石,配置观赏性强的乔木、各种花灌木、球类,沿路栽植低矮花灌木与时令花卉组成的花带,使人置身其中既有绿荫成廊之感又再现林间缀花的生态意境。乔木选择:银杏、国槐、栾树、女贞、榉树、朴树、苦楝、臭椿、五角枫、枫香、广玉兰、玉兰等。灌木选择樱花、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紫薇、黄刺玫、木芙蓉、红枫、梅花、腊梅、红瑞木、棣棠、竹子、南天竹、红叶小檗、小龙柏、铺地柏、金叶女贞、春鹃、夏鹃、金丝桃、海桐、狭叶十大功劳、棣棠、绣球花等。草本地被选择大花美人蕉、吉祥草、麦冬、葱兰、金边吊兰、紫花酢浆草、紫鸭趾草、狗牙根、结缕草等。其中降噪效果好的植物选择:银杏、玉兰、丁香、丛生大叶女贞、红王子锦带、棣棠等。

  5.3北坦北路四个节点

  北坦北路有龙潭大街节点、雪湖大街节点、赢牟大街节点、莲河节点等四个节点。其中莲河节点位于北坦北路以西,新旧两条莲河河道相汇处,面积约1万平方米,地势开阔,河道较宽,水面浅,规划建成湿地公园。设计临水亭廊、观景平台、休闲垂钓平台,沿河木栈道、沙滩、广场等由园路连接,适当布置景墙、雕塑、景石形成局部小景。植物配置上除保留现有的垂柳、毛白杨等植物外,适当搭配水杉、枫杨、雪松、盆景松、玉兰、栾树、合欢、女贞等大乔木,紫薇、木槿、紫荆、紫叶李、榆叶梅、红王子锦带、珍珠梅、丁香等花灌木,千屈菜、菖蒲、水葱、梭鱼草、大花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与球类、地被植物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湿地植物群落。其他节点可根据周边环境,结合北坦路绿化风格进行植物配置,同时适当设计休息广场、亭、花架、座凳等为行人提供休闲场所。节点中可局部做微地形处理,这样既有利于排水,又可丰富林冠线。游步小道贯穿地形,利用竹子形成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同时形态各异的野花散落在小径两边形成花溪漫道。作者简介:张艳霞,大专学历,莱芜市园林管理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管理、规划、施工。

景观设计论文10

  【摘要】旧城区中的街道、风貌建筑往往具有不可恢复性,而且他们也反映了城市历史的文化与地域人文精神。对旧城区的改造,满足了人们对城市新功能的需要。有效、完美、经济地解决景观设计的历史问题,是现代设计师必须认真研究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人文内涵景观塑造城市历史现代科技标志性建筑文化气质

  时代的进步正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人居城市建筑中的景观建筑同样成为了城市生活中体现历史文脉的重要部分。城市的发展进程的扩大,老城区和在其基础上重新建立的新城区,现代化交通体系、电力、排水等的设备完善了这个社区的现代化水平,而在这些区域内的城市景观却往往被设计师所遗忘。旧城区中的街道、风貌建筑往往具有不可恢复性,而且他们也反映了城市历史的文化与地域人文精神。对旧城区的改造,满足了人们对城市新功能的需要。有效、完美、经济地解决景观设计的历史问题,是现代设计师必须认真研究考虑的问题。但由于在习俗、历史、资金、文化等方面的局限,改善景观设计上的难度是十分巨大的。如何充分地再利用旧城区原有建筑,使历史性这一重要的因素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之中,已摆到了国内外建筑规划设计及其相关专业方面专家学者的面前。

  科技的发展使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人类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舒适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在城市里享受着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一切好处。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的生活空间,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提高了人们生活、工作的效率。社会的进步正朝着快节奏、高效率发展,人类正在走向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城市空间艺术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也有了跨时代的飞跃。信息化社会的城市,远非工业化的城市所比。如果我们感悟一下文化名城北京、金融中心上海的昨天与今天,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城市已不再是简单的生产聚合体,而是人们居住、生活、工作、休闲的艺术化了的空间。带有现代科技的景观造型,包括静与动、声、光、电等一体化的现代设备,使具有丰富历史性的城市景观,给人在心灵上的碰撞要远远超过一些哗众取宠的景观设计。

  城市历史性街区的整体规划,更多的运用了历史城市原有的整体规划轴线。巴黎同北京一样,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世界文化名城。不同的是,至今,巴黎市中心区最古老的区域仍旧保持着古城的历史风貌。这一点完全归功于巴黎人近二十年对巴黎老城区景观不懈的修复。曾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对历史名城的景观维护有着自己的见解,它说:“在巴黎有许多古老的建筑,我们的任务是维护它们,最重要的部分是巴黎市中心,也是全市最古老的部分,这需要我们最谨慎地从事,将它们一个建筑一个建筑的恢复过来。这里不能建新房,只是维修旧建筑。”因此,巴黎的城市景观气势雄伟,可借鉴性强。

  城市景观以其实体而承载了精神的、象征的、历史的内容,并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标志。北京的天安门,使人联想到千年古都,端庄厚重、稳定团结、均衡、权威;而提到上海的外滩,就会想到近代的十里洋场,商业繁荣、自由和谐、多元共存。因此,一个城市景观的生命力,更多的在于“建造者”是否能给予她更多的历史性因素。建设一种和谐的社会不光是在社会制度上,还要在文化和艺术中,包容城市不同时期的各种文化特色,对景观性、标志性建筑的保护会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气质,不但满足了精神上的需要,也有利于人们更和谐的生活。

  重视城市景观塑造的历史性是城市在改造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因为没有特色的城市是一个平淡的城市,没有特色的城市是一个缺乏魅力的城市。无论是安排整体规划,还是修造单体建筑、城市雕塑,包括确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都要重视体现城市景观的历史性特色。要使人们感知到一个城市的特别之处,而不是步入一个城市觉得似曾相识。在实施城市更新、加快城市建设时,一定要处理好新景观的建设与历史景观保护的关系。历史文化名城把足以代表名城的`格局、历史风貌的名胜古迹,足体现历史价值的街区建筑,作为保护的主要内容,使历史名城的保护成为实施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护、挖掘和利用,使其成为新的城市景观,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的生产力。在这方面上海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修葺一新的外滩楼宇,风格独特的淮海路步行街,无一不体现上海的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新近落成的上海新天地,在城市景观的历史性上作了有益的尝试。历史民居整体外观的复原保存,现代景观设计与历史风貌的优雅组合,显示了设计师的大胆创新。但更为明确彰显的,则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历史性因素。与其说是设计者的成功,不如说是:注重历史性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成功。

  在注重城市景观设计历史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到与其相关的许多因素。例如,自90年代以来,从规模、速度和内容方式上来看,全国的旧城改造均呈现出了崭新的态势。近年来,旧城改造之所以在一些大、中城市方兴未艾,是有着深层的社会经济背景的。这就出现了经济方面的制约,试想:一个地处贫困地区,经济极不发达的历史古城,对它的景观改造工程谈何容易。同时城市的更新与保护常常又是许多历史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其中不仅有技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长期积累的社会、经济、政治的问题,使更新过程更加复杂。我们认为,对城市发展结构性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和解决这个矛盾。由此可见,在注重城市景观的历史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其可操作性。

  历史性因素与城市景观设计应当遵循内在结构与外在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进行,应当根据原有城市结构的特征,逐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城市景观,使城市风貌得以延续和继承。这就要求一方面在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掌握城市发展规律,谨慎决策,切忌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在城市景观设计的行为中,确保历史性因素的注重,不断汲取前人及其他城市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从而在逐步调整旧城原有结构的同时,建造城市景观,维护城市历史风貌。

  参考文献:

  [1]张绮曼郑曙旸《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刘森林《波特曼与“中庭”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周武忠《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

景观设计论文11

  一、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1.1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是公路环保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反应出公路形象。为了获得较好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因此必须树立绿色交通的理念,进行生态公路修建。因此道路绿化景观在施工过程要避免对自然的地形和地貌造成破坏,对当代环境进行保护,并且还要使其具有美感,使驾驶人员感到舒适,提升公路的使用价值,使公路发挥应有的功能。

  1.2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分析

  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内容主要有地形改造、铺装施工、建设工程设施、植物移栽等。道路景观施工设计中要保证道路的主要功能:确保行车视线清晰。做到以下几点:(1)道路交叉部位以及弯道内侧树木种植不能对驾驶员视线造成阻挡,确保足够的行车视距;(2)弯道外侧树木要进行整齐种植,不能对驾驶员视线造成诱导;(3)道路设计中有相规定的宽带和高度范围作为车辆行驶空间,因此树木种植不能进入此区域。(4)绿色植物选择要求为:较强的抗逆性、抗旱性、抗病虫害、方便管理;不对交通造成影响;树木根系发达、适合多次修剪等。

  二、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内容

  2.1施工前准备

  (1)对施工图纸和设计资料进行熟悉并审查;(2)认真做好四通一清工作,主要指供水通畅、供电通畅、道路通畅、信号通畅以及对场地进行清理;(3)清理场地,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场地进行平整不仅是对垃圾进行简单的清除,还包括清除杂草、清除灌木以及建筑垃圾,从而为不同地形施工创造基本条件。

  2.2道路绿化大树、草坪等景观施工

  道路绿化景观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大树移植工作,在挖掘树苗时,要防止对苗木根系造成损伤。常绿树木在移栽时要带土球。土球直径要为树木直径的8~10倍,确保土球保持完整,可以采用麻绳进行绑扎。由于苗木比较高大,运送过程中要将其倾斜放置。为了避免对下枝干造成损伤,要在运输车辆上放好支架。苗木在种植时要根据深浅要求,将苗木置入坑内。栽植深度要高于原地面,避免产生积水。带有土球的苗木要将草绳剪断,一边将其埋入一边将其夯实。裸根树木进行移植时,要保持根系舒展,不能使根部受到折伤,当填土到达坑1/2时,要提起苗木,再进行填土和夯实。树木栽植后,要制作三脚架保护树木。草坪也是道路绿化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并且对整条道路的景观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草坪类型,能够抗病虫害和易于管理。

  2.3营造微地形相关施工

  (1)同附近的自然地形和地貌进行结合。由于自然环境是最佳的绿化景观,因此要同道路绿化景观附近的自然地形和地貌进行有机结合,体现出当地的自然风貌和地形特点,从而做到返璞归真。(2)进行适当的景观构造。由于地形具有不同的高低、不同的大小、不同的比例以及不同外观,因此地表特征变化多样,这也为景观的多样提供了先天基础。如场景较大时,要构造平缓的绿地、较大面积的草坪,从而呈现宏伟广阔的场景;如场景比较小时,要打破整齐统一的景象,对微地形进行恰当处理,从而呈现更多的层次和空间,具有最佳的景观效果。(3)将建筑景观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形进行融合。人为的建筑景观要同自然的地形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从而使建筑同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将建筑和附近景观有机的融合,从而体现出自然的状态。

  三、结语

  城市道路建设中,道路绿化工作是其重要构成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质量直接对城市全部的景观和生态造成影响。因此要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组织,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力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环境取得更好发展。我们要不断研究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和施工技术,从而为我国城市绿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景观设计论文12

  在现代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构成艺术,它被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形成。在园林设计中,已经渗入了构成艺术。我国在构成艺术应用方面,起步较晚,通常都是在广告设计和家居设计等领域内应用,很少人研究园林景观设计范围。因此,就需要对构成艺术深入认识,对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手法及应用规律进行探索。平面构成艺术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被广泛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其中,点、线、面是应用最多的艺术要素。在数学范畴中,点主要是表明位置关系,不会涉及到面积和方向;而线则是具备一定的象征性含义;面则是通过首尾相接所形成的,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够对其进行改变。具体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环境是不同的,那么点、线、面也会体现不同的含义。

  1 园林景观设计中平面构成艺术的运用

  1.1 园林景观设计中点的运用

  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属于最小的单位,它不仅有位置,还有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等;它们有着不同的大小和色彩,此外,具体的景观元素也可以被看作为点。点不但可以将具体的位置表明出来,还可以将形状和大小给表现出来。独立的点,也可以构成一个形象,通过点的聚散和量比,在视域中,可以构成连续的视觉形状。在平面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造型要素就是点,它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在一个空间范围内,我们可以用点来看待所有形状的物体,点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将人们的注意力给最大限度地吸引过来。要想将点转化为面、或者线都是可以的。按照一定的规律,连续排列点,就成为了线。我们以圣地之门公园为例,它营造了 2 条长长的树阵,让人产生较好的感觉,并且可以将这个主题突出来。通过研究发现,集合一系列的点,可以让人感觉到面的效果。在排列点时,如果采用的是不同的疏密程度,那么就会有明暗区分显示出来;如果采用的是均匀的密度,那么形成的效果就有着严谨的结构。

  1.2 园林景观设计中线的运用

  线的集合,主要是表现位置和长度,从简单角度来讲,点位移的轨迹就可以看作为线。在景观设计中,线性要素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长短、粗细和位置不同等等,在方向、材质以及色彩方面,也会有差异出现。线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如直线、曲线、斜线等是我们经常所见到的,具体到园林景观设计中,线性要素指的就是所有具备线状性质的景观要素,线性要素有着不同的形状,就会展示出来差异化的个性,通常情况下,用直线,可以将刚劲有力表示出来,而柔和感的体现,平行线则是不错的选择。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需要充分重视线所具有的视觉上的主观创造力,否则最终设计效果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按照线性排列无数个点,就会有线形成,和单纯的点相比,线有着更加明确的方向,线在园林景观造型和构图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线性结构的作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强化设计平面所具有的力感。根据相关专家的理论,线条承载着创作者的力量和能量。直线,往往让人感觉到一些单纯、坚硬、明快等,直线的方向感较强,力度比曲线要强,很容易融合建筑物的轮廓线。斜线也属于特殊的直线,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和景观平面中的直线方向所对比,如果将斜线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可以有效对比于稳重的构图形。通过斜线的应用,有尖角形成,可以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较为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空间整体。

  折线也是直线中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就是改变同一方向的线,然后继续延伸,折线景观要素,可以营造一种景观,另外一个方面分担作用也可以发挥出来。比如,甬道边的花台,通过折线的运用,将其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小空间,这样不同人群对独立休息空间的差异化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在一个较大的空间中,私密性可以得到一点满足,同时,如果采用简单的直线造型,难免会有一些单调。

  1.3 园林景观设计中面的运用

  面是用线条围合起来的视觉空间,主要是按照矩阵来排列点。相较于其它视觉因素,它的'封闭性较强,通常是由形来确定,它的呈现则是借助于现实中不可模糊的实在物形态,限度和边界也是存在的。面通常可以划分为 2 种,一种是规则的面,另外一种则是不规则的面,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

  平面中圆,主要是结合某一定点,线段旋转一周,形成了轨迹,它是无数切线所形成的几何图形,外围封闭的,这种形象的主要特征就是内守、浑然和张力。正圆形有着较为完美的形状,如果使用,设计作品反而会显得不够生动;因此,通常会将椭圆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这样正圆所导致的缺乏变化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方形面是由直线构成的,而直线则代表着刚劲挺拔,它将以阳为刚的性质给表现了出来,但是正方形有着统一的四边长度,变化性不够,应用起来较为单调,因此,通常将长方形应用到园林设计中。长方形的应用,可以让人感觉到一种平稳安定的感觉,比较的单纯;众所周知,三角形有着较强的结构稳定性,让人比较的敏锐和稳定,并且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倒三角则可以将不稳定的运动感受带给人们。将不规则的曲线以及直线组合起来,可以形成任何的形状,我们将其称之为自由形,自由形的审美属性差异较大,和几何图形相比,可以更加的灵活,并且没有含有较多的理性东西,因此,就具有更加浓厚的人情味。此外,自由形的洒脱性和随意性也更强,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园林设计实践中。

  2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现代艺术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就是平面构成艺术,它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被广泛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其中,点、线、面属于应用较多的艺术要素。在具体应用中,通常会综合不同的造型要素,以便营造出丰富的效果,将作者情感以及设计风格给体现出来。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总结设计经验,积极借鉴其它成功经验,以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好地运用构成艺术。

  参考文献

景观设计论文13

  1屋顶花园景观设计问题分析

  1.1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本土气候和文化风情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的目的之一在于制造出美观和艺术感,因此,应当根据本土自然气候选择适宜的植被,而在空间布局上应当追求本土独有的文化风情,以此创建独具特色的屋顶花园景观。但是显然,目前很多设计者在设计屋顶花园景观时忽视了这一要素,过于推崇国外或国内优秀的造园方法,将各类要素不予处理便融合在一起,不仅无法达到美化目的,还破坏了建筑群整体统一的美感。

  1.2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建筑群形态

  屋顶花园景观为建筑群的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映衬,构建出一种美观效果。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屋顶花园景观给人感觉过于呆板,缺乏活力,在设计方面表现力薄弱,空间构成也较为单一。分析根源,缘由有二:其一,建筑结构空间本身特质过于单一,如若设计者专业素养不高,可能会难以配合这种单一空间组成形式开展设计。其二,景观设计方案本身过于单调,未能融入生态元素等,仅仅对屋顶花园进行了简单的表面设计。

  1.3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提前制定明确设计标准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建筑物中建设屋顶花园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屋顶花园推广到的建筑类型主要包括住宅楼、酒店以及办公楼等。在本质上,屋顶花园的建设不仅仅只是实现屋顶、阳台以及中庭的植物绿化,其角色已经出现了转变。基于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屋顶花园时,若没有一个清晰的设计定位,不仅降低了设计的质量,而且难以将屋顶花园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体现出来。

  1.4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方案付诸实践过程中缺乏规范操作程序

  一是由于我国的屋顶花园建设的历史较为短暂,从而导致关于其技术和理论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二是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屋顶花园建设的水平,而我国社会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仍是发展中国家。三是我国的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缺乏相应的交流和互动,同时,因研究条件不高而制约了屋顶花园绿化的技术。四是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在对要求较高的复合型屋顶花园进行设计时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设计的质量,进而不利于屋顶绿化的发展。

  2应对策略浅析

  2.1以正确设计理念为指导,完善屋顶花园设计理论

  其一,适宜性生态设计理念,即依据本区气候条件和种植地为屋顶选择正确的植被。其二,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屋顶花园景观设计为一种舶来品,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也说明该种设计方式的可行性,但是并非意味着需要普遍沿用国外的流行元素,增大成本支出,这无疑是缺乏考量的行为。为确保该种舶来品可以彻底融入我国城市建设,还需落实屋顶花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全局出发,根据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2.2选配富有特色、适宜本区生长发育的植物

  第一,它处于高处,可选择喜光、根系发达的植物。第二,它具有一定的承重量,宜选择重量较轻的花卉或草本植物。第三,屋顶土层薄,蓄水功能弱,需选择抗旱能力强的植被。

  2.3根据建筑群形态和功能合理立意布局景观设计

  针对屋顶花园景观设计未能综合考量建筑群形态及未能提前制定明确设计标准问题,可以通过提前根据筑群形态和功能合理立意布局景观设计来完善设计方案。

  (1)立意方面:因地制宜。结合建筑群形态和功能,设计出同周边环境和谐一致且充分体现建筑功能特色的.花园景观。

  (2)布局方面,采用自然式手法布局花园景观,体现其与建筑协调融合的特征,抑或采用规则式手法着重对景观效果的装饰和排列,丰富景观层次,弥补空间上产生的束缚之感。当然,为了丰富景观布局上的艺术感,可以使用园林小品或构建层次分明的景观变化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因为屋顶承重限制,在选择园林小品时,不适宜重量或体积过大的小品,亦或者换用园林小品的使用材料,如假山采用更为轻盈的火山岩。

  3结语

  综上所述,屋顶花园景观是迎合当前建筑业极速发展和人们感官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设计理念。介于我国引入实践较短,因而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几点建议。而欲真正实现屋顶花园景观设计的大范围应用,还需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和推广。

景观设计论文14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众多高校都在城市的边缘建立了新校区,同时校园广场的设计也成了校园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校园广场的设计,旨在传承本地的历史传统,结合校园独特文化,以师生文本,构筑具有现代意义,集文化、艺术、休闲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景观。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广场;校园景观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大学校园及其在校人数也在不断扩充,新建院校及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大规模的高校数量及在校人数,使得高校在文化营造特别是校园广场的建设上出现了较高的要求。校园文化广场不但承接着校园师生聚会、文娱的功能,同时也体现着该校的校风及文化传承。欧美国家对于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的探索已经初具成果,尤其是在生态建筑和生态社区的设计方面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国内一部分学校也在摸索和尝试新型校园文化技术的应用。现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进行探索和分析。南阳理工学院主要文化广场周围主要是学生教学区、休息区和体育运动区和一个餐饮区,四周以道路景观贯穿,将这几个区连接在一块。

  中间的栗河将该区域一分为二。该学校文化广场以音乐作为设计元素,结合周边环境的映衬,凸显对艺术的崇尚和热爱,同时又有水的动感,像一曲跳动的音符,生机盎然而又妙趣横生。以音乐为主题,结合校园文化,充分考虑地质地貌等原始生态,把科技、安全、生态、艺术、人文结合起来运用到设计中去。打造出以人为本、以生态学为出发点、景观与科技共存、教育与管理并存的校园生态环境。校园文化广场与单元建筑、道路、环境协调相统一。该校园广场的设计引入了很多的设计手法: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3)校园广场轴线手法的合理运用。

  1平面布局与功能分析

  从自然生态的布局上来说,中国人居住环境的理念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而该广场的设计同样从自然生态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地形条件,沿河景观,把生态放在第一位回归自然,注重追求创造宜人的.、富有情趣的绿色休闲空间,保护与再现特定环境场所的景观特色及空间结构特征,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和体现。南湖音乐广场设计在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条件下以吉他为造型元素,将音乐符号溶于其中,动静结合。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中间景桥将整个广场一分为二,一半是以绿地景观为主,另一半以水景观为主,而中间的雕塑广场又将两个区域合二为一,组成一个整体。四周模拟成道路环绕。左边的主入口的广场是以音乐喷泉为主,以绿地进行环绕分割,使人们在坚硬的混凝土地上享受着喷泉随着音乐起伏带来的美妙感受。而沿河景观采用曲线组成,有曲线美之称。而在音乐喷泉广场的下方则是绿地景观,也就是所谓的小游园设计,运用音乐符号元素构成,与整体相呼应。临湖景观的设计、音乐喷泉的设计音乐动感区域的设计,将整个广场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2主题建筑结构

  广场周围主要是教学楼、体育场,因此为了降低建筑密度,在广场设计上没有明显的建筑物,多为连廊、花架、景观桥、雕塑和景观亭来突出广场的意境。景观亭子主要运用木结构,顶棚配置稻草,与诸葛亮三顾茅庐中的茅草屋相吻合,营造一种汉魏主题风格的味道。水面以木质平台为主,材料主要为防腐木,上下相呼应,与水面相互映衬,配上景观石,构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画面。

  3水景的布置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从地域分析,溧河贯穿整个区域,而且南部有一块南湖,因此有充足的水资源可以利用,同时有利于水景的整体布置。水体设计分为小水体设计和大水体设计。

  首先从南湖的水景规划出发,鉴于南湖面积较大,而且水资源四季丰富,因此在湖面进行大水体的设计符合本地区的现状。其次在水景设计时坚持宜“曲”不宜“直”的原则,在进行湖面的设计时进行了曲线设计,不仅增加了意境,而且进行了变换。亲水平台与水面喷泉相互结合,旱水相结合,则是水体设计的又一重要原则。

  4植物的配置

  针对植物的配置,首先要了解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南阳市地处中原,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的进退与四季的替换较为明显。冬干冷,雨雪少;夏炎热,雨量充沛;春回暖快,降雨逐渐增多;秋季凉爽,降雨逐渐减少。因此植物的配置则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确定。植物分为乔木、灌木、地被。大乔木中心广场以银杏为主,游园里以皂角和五角枫孤植效果更佳,五角枫秋天叶变红,则效果更好,银杏叶子变金黄,更增加了秋天的金黄。

  沿溧河则以垂柳为主,配上灌木和植被,形成三层景观效果。行道树则以法桐为主,灌木则以花灌木为主,地被则以喜荫而且生长好的草被植物为主。同时广场游园区内达到四季有花,而且设计了一个牡丹园和花17百草园、果园,要特别注重花灌木的搭配,主要花灌木有百日红、桂花、碧桃、紫叶李、樱花、红枫、杏树、梨树、紫丁香、山楂、腊梅、石楠球等。而灌木则以大叶黄杨和金叶女贞进行搭配,因为耐修剪而且可以随季节修剪成各类造型。

  5地面铺装

  在开敞的城市多维空间中,地面铺装直接影响到景区的环境质量。良好的步行环境,通过地面铺装的形式,质感和色彩的处理,能使行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舒适、愉快的感觉。就功能而言,步行环境的设计主要是提供一个不易磨损的路面系统,使行人能安全、有效、舒适地步行到目的地。

  6道路的设计

  景观道路的设计在一方面对道路的交通起作用,另一方面它对环境的美化,环保方面都起到一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场主要交通流向分为行人路线、车行路线、消防通道和停车场。该广场交通便利,能够满足师生出行的需要。在园区主要道路上进行了无障碍化设计,满足老人和残疾人出行的需要。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广场设计校园生态环境的设计下手,融入音乐元素,结合校园的文化,充分考虑地质地貌等原始生态,把科技、安全、生态、艺术、人文结合起来运用到设计中去。打造出以人为本、以生态学为出发点、景观与科技共存、教育与管理并存的校园生态环境。

  本次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绿色环保问题、污染问题、文化与生态结合问题、自然生态的复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噪音的控制与削减、校园布局结构及道路交通的规划等。满足师生生活、学习、休闲的需要。校园设计中文化广场的设计是校园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反映了校园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说明在任何一个环境设计中,整体的得失都比局部的好坏重要得多。校园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虽然只是校园设计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但它的设计手法却与校园的总体布局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校园设计正是通过对校园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校园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校园整体性环境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 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石丹.中国园林史略[J].建筑师.

  [4] 徐祖同.园林生态技术的应用途径[J].园林,1994.

景观设计论文15

  摘要:如今居住区的文化特色和景观设计等,已经成为判定一类城市综合化建设质量的核心标准,而当中的景观设计理念,正是凭借民族文化优势发展的,其主张以自然为基础、人员为核心,布置清新优雅且生态适宜的居住区环境,借此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因此,需要房地产开发商家多加关注。本文分析了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贯穿融入文化特色的必要性,并就现代居住区文化特色和景观设计融合应用的路径做了重要论述。

  关键词:居住区;文化特色;景观设计;应用细节

  近年来,我国不同区域原始居民数量骤降,各类新建的现代居住区也开始呈现出趋同的迹象,至此居住区文化特色逐渐消失。长此以往,不仅模糊了居住区自身的可识别特性,同时,不利于传承周边城乡的特殊文化。因此,尽快理清现代居住区文化特色和景观设计的融合应用细节,显得尤为紧要。

  1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贯穿融入文化特色的必要性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依靠其特有的文化,但这部分文化的衍生却历经极为漫长的蜕变过程,并且时刻经受自然生态和人文因素2方面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条件,人文因素则容纳政治、历史、宗教和艺术等,宏观角度观察认证,它们都是居住区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客观表现,需要在景观设计中予以淋漓尽致地凸显。现代居住区设计的一切景观,都要在迎合城市空间布局、地形和气候等要求基础上,蕴藏主流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最终全面满足当地居民在历史沿革期间衍生出的生活习惯。归结来讲,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融入文化特色要素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

  (1)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审美需求。

  (2)经过文化基因植入以强化居住区的可识别特性。

  (3)凭借独到的景观艺术欣赏功能,持续丰富居民的视觉感官效应,并维持居住环境的多样性。

  (4)透过景观设计和文化特色的融合,激发居民强烈的归属和责任意识,有助于维持该类群体安定和谐的生活交流秩序。

  2现代居住区文化特色和景观设计融合应用的路径

  2.1文化特色非物质形态要素和景观设计的融合

  地域文化特色,其可以说是城市改革发展的灵魂,尤其贯穿到居民区景观设计环节中,该类文化特色的非物质形态需要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予以全方位呈现,确保居民可以长期保留原有的优良生活习惯和精神信仰。因此,作为现代专业化居住区景观设计主体,切勿盲目关注甲方规划需求,同时,针对居住区居民生活内容和习惯做出系统化校验,目的是了解该类居住区域居民存在和不同于其它区域的需求。这部分文化特色的非物质形态将透过公共空间塑造加以呈现,即该类空间中的景观设计风格和环境氛围,都不允许和统一的地域文化精神内涵发生冲突。如私家园林的景观设计风格,契合吴语区居民隐逸于山水的精神需求。北京原始居住区主要包括四合院和胡同,居民一切生活都在房前和树下开始,因此,在现代居住区公共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环节中,理应着重借鉴传统活动场所的位置,为居民设计开放传统的文化交流广场景观,方便他们随时聚集于此下棋、聊天或是晒被子,使得居住区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特色得以有机传承。

  2.2文化特色物质要素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交接

  人眼不容易清晰观察到4000m以外的景观,一旦人眼和景观的距离达到500m时,视线就变得模糊,缩减至250~270m时,看到的景观轮廓才算清晰,维持达到几十米范畴时,便可以识别花木等自然景观。依照人的视域范畴,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想要有效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必须选定一类人眼识别能力最强的区域范畴。

  2.2.1居住区建筑类景观设计方面。尽管建筑设计工作是建筑师的核心职责,不过作为现代专业化居住区景观设计人员,应注意针对相关物质文化要素加以引导控制,确保彰显出标准的地域文化特色。再就是基础设施的定位工作,尽量保持低调状态且位于配角位置。至于景观设计形式,则可考虑在居住区盛行的宗教或是传统民俗活动之中抽取特定符号,设计尽量内敛。整体上确保映射出居住区整体的文化氛围,最终顺利地表达出特有的现代城市性风格。

  2.2.2居住区自然类景观设计方面。在配置植物过程中,保证结合小品建筑,进行特定场所传统文化氛围衬托,同时,结合活动场所位置有序地布置一些树冠较大的树种,并且想方设法维持活动空间整体和景观设计的协调美观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尽快创设出富含地域文化特色和存在多样化景观的现代居住区,需要设计主体预先针对居住区所在的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准、民众生活习惯等要素加以全方位把控。之后深入性挖掘居住区的传统人文内涵,提炼出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物质形态,并在居住区内部不同类型景观中予以整体性设计。相信长此以往,势必为我国现代居住区合理化规划建设,城市经济协调化发展以及居民各类生活、文化和审美需求满足提供不竭的支持服务动力。

  参考文献:

  1许景.基于人性化设计观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xx

  2靳红霞.居住区景观的绿色设计[D].北京建筑大学,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