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景观设计 论文

管理员

摘要:

(优选)景观设计论文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景观设计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景观设计论文1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育人效果……

(优选)景观设计论文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景观设计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景观设计论文1

  摘要:为了提高高校育人效果,党中央提出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通过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升育人效果。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如果能够在景观设计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就能为该专业的课程思政提供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研究怎样让景观设计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结合实践教学总结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措施,有效提高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景观设计;教学改革;思政教育

  全国教育大会要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且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各个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改革,要求落实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价值观念、高尚品质、人本理念等德育功能,从而开展全程育人课程改革。

  一、景观设计课程概述

  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环境意识。景观设计就是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然后对自然景观和环境进行相应改造或重新排序,使其看起来更美观。该课程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景观设计理念和实践创新精神,对现有自然景观进行重新排序或增设、减少一些自然植物,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先明确设计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进行规划。该课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知识技能,因此对教学要求较高,课程讲师要注重利用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来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然后结合实例进行详细分析与讲解,就能发展学生实地考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使其符合设计主题,营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强的景观。

  二、景观设计课程实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对于大学生来说,思想境界、文化涵养的提升离不开专业课程教学。高校必须要坚持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教学要求,加强思政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职业道德、政治素养、综合素质等德育功能。加强专业学科的思政教育,可以实现教书育人合二为一,也符合培养工匠精神的时代要求。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设计者的思想将会直接体现在规划设计中,如果设计者没有高尚的工匠精神,他很有可能不会将全部精力放在怎样设计方面,而是将精力放在投机取巧方面,不仅导致设计出来的景观不美观,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风险,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环境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在设计时谨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不会出现过度干扰或砍伐情况,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1]。

  三、景观设计课程思政改革要点和内容

  (一)要点

  第一,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涉及的领域较为复杂。

  第二,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并存、科学与思想统一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内容。

  第三,要注重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

  第四,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想让学生获得发展,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主动性,使其能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并养成良好思维习惯,为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就景观设计课程来说,它的主要组成分为三个方面:基本原理、实地考察、实践设计[2]。

  基本原理就是理论性知识,主要包括景观设计的由来和发展、设计基本方法、设计元素、怎样设计等内容;

  实地考察是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可以分为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两种类型,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相关理论知识,以便能够顺利完成设计方案;

  实践设计就是通过设计项目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巩固相应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在设计中扩展思维,提高设计技巧。

  总的来说,本课程教学是以实践教学为主,通过让学生对实际项目进行设计,提升学生设计能力。比如,在设计纪念性主题景观时,学生要先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如果是红色纪念性景观设计,就可以去参观当地的革命纪念馆,深入了解我国人民当年艰苦奋斗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从而就能在设计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崇敬之情表达出来。在完成平面设计图后,学生还需要绘制空间效果图,可以利用先进的建模技术构建直观的三维立体图,然后分析怎样搭配才能增强空间效果,进而得出效果较好的景观设计图。在完成小组景观设计任务后,教师要对制作的设计图进行点评,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把握设计过程相关技能,教师要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首先,让小组成员进行自评,深刻分析小组制作的设计图的优缺点和在设计过程遇到的问题。然后,开展小组互评。接着,教师进行点评或要求企业优秀工作者对设计图进行整体评价,并选出三个最佳的设计方案。在完成最佳设计方案评价后,让各小组自选一个方案进行完善调整,看看在经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以及优秀设计者的指导下学生的设计能力是否提高。同时,学生也能在调查和设计过程中感受到革命烈士敢于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并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供助力。

  四、景观设计课程思政改革措施

  (一)优化教学模式景观设计这门课程需要着重强调教学的实践性,除了往常的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外,学校和教师还要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能够体验具体设计项目,完成整套完整的设计流程,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要聘请企业导师到校开展教学,通过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任务,让学生能够彻底沉浸在设计方案中。或者将学生带到企业实习,让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工作状态和氛围。

  (二)明确教学目标课程思政要求高校要将课程的专业知识与价值引导结合起来,通过将价值观和其他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首先,需要将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目标中,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思政内容,打造全面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爱国守法、创新实践的精神,完成成人、成才相结合教学目标。

  (三)深化教学内容原先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结合思政教育后,教师要将思想道德渗透到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从由简到繁解决问题。首先,给学生布置项目的.某个任务,通过任务分解教学方式逐步落实课程教学。然后,挖掘每个任务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同时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并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化课程思政功能导向。具体方式为选择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思政元素,强调思政渗透的低调性,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思政载体和教学方法。

  (四)优化课程建设根据往常景观课程教学发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优化课程建设。首先,要采用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性,结合思政元素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的引导。然后,需要强化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建设,不能只依靠教材开展思政教学,还需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实际景观设计项目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竞争精神、协作精神和正确运用设计技能,让学生对设计行业有一定的敬畏心理。

  结语

  总而言之,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展开全面思政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还能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思政不能是口号,高校必须要测定落实课程思政,结合专业课程特色开展教学,从而构建科学的全方位思政教育体系。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牢记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充分整合校内外思政元素,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xx,(3).64-69.

  [2]张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74-77.

景观设计论文2

  1 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1因地制宜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就是地形,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条件。不同的地形就会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地形的优势,不断挖掘自然美景为园林景观设计所用。地形的规划对景点的布置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景观设计必须根据地形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1.2地形与环境相协调

  园林中的地形是具有连续性的,园林中的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彼此不可能孤立存在。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地形与环境的协调性,可以有效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

  2 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文化不仅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文化既可以彰显文化的历史价值,同时还能使得文化景观设计更富有内涵。

  2.1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传承

  随着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文化元素,通过园林景观将我国优秀的文化展现给大家,让大家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使得文化在园林景观中得到发扬和传承。

  2.2文化在园林景观中得到升华

  不同的城市都会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独特的园林景观反应了社会生活和城市的人文坏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文化元素,可以真实地反应人们生活状态,并且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将文化升华,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价值。

  2.3园林景观与文化互融

  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文化不仅可以得到有效传承,还可以与不同地段的文化在社会交融中互相融合,将文化应用到当地的'园林景观中去,展现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景观文化的展现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从小环境融合到大环境中去。

  2.4园林景观设计与文化结合更有艺术感和价值

  我国文化多种多样、历史悠久,有着地域性、传统性和文化性,同时还有着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鉴赏价值,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通过共享文化,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在对方看来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将文化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人们在对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进行文化鉴赏的同时,也是对园林景观艺术的肯定,从而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感和价值。

  3 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发展道路上,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既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内在要求。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着很好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园林景观设计是艺术的延伸,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文化来提高景观的文化内涵,增加景观的鉴赏价值和意识感,同时使得我国优秀的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下去,促进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

景观设计论文3

  1.园林景观设计的简介

  1.1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大致有构园有法、功能明确、因地制宜、掇山理水、顺势通畅、植物造景等。

  1.2设计要点

  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就是做到美观、适用、经济的辩证统一且综合性较强,这三者相互依存且不可分割并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性质存在的差异而有所侧重相辅相成。

  1.3设计要求

  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要求有烘托相称、平衡相宜、有目的的对比照应、有节奏变化的联络、有力的画面镇定、适度的强调加深、藏露结合的逗引引导、高雅含蓄的暗示隐喻等。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绿化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绿化植物常见的分类有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竹类、水生植物以及多杆香樟等,举例来说大乔木有榔榆、朴树、重阳木、白腊、国槐、毛白杨、悬铃木、银杏等,而中乔木有枇杷、木瓜、红枫、樱花等,而小乔木则有碧桃、红叶李、梅花等;大灌木有榆叶梅、紫玉兰、珊瑚树、蚊母树等,中灌木有贴梗海棠、麻叶绣球、黄杨、金叶女贞、小叶女贞、南天竹等;小灌木有紫叶小檗、金丝桃等;藤本类有金银花、爬山虎、五叶地锦、木香、紫藤等;复轴混生竹有箬竹、苦竹、茶秆竹等,合轴丛生竹有佛胜竹、凤尾竹等,单轴散生竹有斑竹、紫竹、毛竹、青竹等;水生植物有芦苇、菖蒲、水葱、藕、睡莲等。就观赏性来说又分为观形类、观枝干类、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等,举例来说观形植物有黄山松、铺地柏、垂柳、合欢、五角枫、白皮松、雪松等;观枝干植物有竹子、梅花、梧桐、樱花、杏等;观叶植物有红叶李、枫香、金钱松、棕榈、七叶树、女贞等;观花植物有玉兰、木槿、紫丁香、牡丹、玫瑰等;观果植物有金银木、南天竹、山楂、木瓜、石榴等。而各式各样的绿色植物在对周围空气进行净化的同时,也各有千秋带给人美的享受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而植物绿化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点如下:

  2.1花叶结合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绿化需要结合观叶与观花植物从而对观赏期作一定的'延长,例如红叶李有着紫红的叶色且在秋季会变红,与观花植物进行组合搭配可以相得益彰且可以作为主景置于显要的位置上供人观赏。而常绿的树种其观赏的效果也存在差异,例如樟子松是浅绿泛黄而云杉则是灰绿色,通过对色度对比较大的树种进行选择搭配会使得观赏效果更佳。

  2.2层次分明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绿化就美学的角度来说要做到层次分明,从分层配置到色彩搭配都需要采用不同高度、花色、叶色的植物,为了使观赏期得到一定的延长也可以分层配置不同花期的植物种类。

  2.3四季过渡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绿化要避免雷同和单调,要体现四季变化即春日繁花似锦而盛夏绿树成荫,秋日叶色多变而寒冬银装素裹使自然的美能够融入其中并向世人展示。因此植物绿化要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配置,例如早春的时候配置丁香、连翘、榆叶梅、山桃等,而晚春的时候配置海棠、玫瑰、蔷薇等;在初夏的时候配置紫薇、野苹果等;在秋季的时候配置山里后、观果海棠、五角枫、火炬等;在冬季的时候配置云杉、油松等。而总体的植物配置效果应当是四季有绿而三季有花,在林木的配置中也是多以灌木和乔木为主且多铺设草坪。

  2.4生态效益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绿化造景除了是对园林形式美的追求,更要注重借此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有所改善从而对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作有效的降低,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园林景观空间弹性的部分就是植物绿化,它是一种视觉的艺术给人以无限的美的享受,也是硬质景观软化剂是原价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想使景观的效果达到最佳,就必须对植物造价的技术性、经济性、时间性、艺术性、科学性等做到充分考虑和有机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景观设计论文4

  一、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1.1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是公路环保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反应出公路形象。为了获得较好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因此必须树立绿色交通的理念,进行生态公路修建。因此道路绿化景观在施工过程要避免对自然的地形和地貌造成破坏,对当代环境进行保护,并且还要使其具有美感,使驾驶人员感到舒适,提升公路的使用价值,使公路发挥应有的功能。

  1.2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分析

  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内容主要有地形改造、铺装施工、建设工程设施、植物移栽等。道路景观施工设计中要保证道路的主要功能:确保行车视线清晰。做到以下几点:(1)道路交叉部位以及弯道内侧树木种植不能对驾驶员视线造成阻挡,确保足够的行车视距;(2)弯道外侧树木要进行整齐种植,不能对驾驶员视线造成诱导;(3)道路设计中有相规定的宽带和高度范围作为车辆行驶空间,因此树木种植不能进入此区域。(4)绿色植物选择要求为:较强的抗逆性、抗旱性、抗病虫害、方便管理;不对交通造成影响;树木根系发达、适合多次修剪等。

  二、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内容

  2.1施工前准备

  (1)对施工图纸和设计资料进行熟悉并审查;(2)认真做好四通一清工作,主要指供水通畅、供电通畅、道路通畅、信号通畅以及对场地进行清理;(3)清理场地,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场地进行平整不仅是对垃圾进行简单的清除,还包括清除杂草、清除灌木以及建筑垃圾,从而为不同地形施工创造基本条件。

  2.2道路绿化大树、草坪等景观施工

  道路绿化景观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大树移植工作,在挖掘树苗时,要防止对苗木根系造成损伤。常绿树木在移栽时要带土球。土球直径要为树木直径的8~10倍,确保土球保持完整,可以采用麻绳进行绑扎。由于苗木比较高大,运送过程中要将其倾斜放置。为了避免对下枝干造成损伤,要在运输车辆上放好支架。苗木在种植时要根据深浅要求,将苗木置入坑内。栽植深度要高于原地面,避免产生积水。带有土球的苗木要将草绳剪断,一边将其埋入一边将其夯实。裸根树木进行移植时,要保持根系舒展,不能使根部受到折伤,当填土到达坑1/2时,要提起苗木,再进行填土和夯实。树木栽植后,要制作三脚架保护树木。草坪也是道路绿化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并且对整条道路的景观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草坪类型,能够抗病虫害和易于管理。

  2.3营造微地形相关施工

  (1)同附近的自然地形和地貌进行结合。由于自然环境是最佳的绿化景观,因此要同道路绿化景观附近的自然地形和地貌进行有机结合,体现出当地的自然风貌和地形特点,从而做到返璞归真。(2)进行适当的景观构造。由于地形具有不同的高低、不同的大小、不同的比例以及不同外观,因此地表特征变化多样,这也为景观的多样提供了先天基础。如场景较大时,要构造平缓的绿地、较大面积的草坪,从而呈现宏伟广阔的场景;如场景比较小时,要打破整齐统一的景象,对微地形进行恰当处理,从而呈现更多的层次和空间,具有最佳的景观效果。(3)将建筑景观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形进行融合。人为的建筑景观要同自然的地形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从而使建筑同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将建筑和附近景观有机的融合,从而体现出自然的状态。

  三、结语

  城市道路建设中,道路绿化工作是其重要构成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质量直接对城市全部的景观和生态造成影响。因此要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组织,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力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环境取得更好发展。我们要不断研究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和施工技术,从而为我国城市绿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景观设计论文5

  1古典造园艺术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1.1灵感源泉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源泉,其古典造园艺术设计思想更是当代园林艺术的理论基础。中国古典园林作为风景式园林设计的典范,是设计师和工匠在特定的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高超造园手段,将建筑和山、水、植被等加以配置组合,形成源于自然环境,又高于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1.2文化传承

  园林景观设计师必须对国内优秀的风景园林景观案例加以深入研究,挖掘出富有本土文化特征的景观元素加以运用,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国味道”的风景园林景观作品。园林景观艺术是直观体验性艺术,观赏者无需接受专门的培训,就可以感受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同时,这种直观艺术受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可以使观赏者耳濡目染的感受到当时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2当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常见问题

  2.1不尊重自然环境

  许多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营造过程中对景观的功能性考虑不足,注重表现外表的美观。某些开发商为了追求表面的气势和美观效果,达到增加成交量的目的,不惜重金做面子活,为此增加了成本,加重了购房者的资金支出,也使得后期的物业管理面临巨大考验。

  2.2缺乏神韵

  现代居民小区已经成为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设置的休闲活动空间充足,有健身区、儿童游乐场地、休闲步道等,这些空间普遍尺度较大,且多以铺装为主,相对缺乏可供好友休闲小憩的私密空间。3.3施工时间短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传统建造技术已经被机器化大生产式的快速施工技术所淘汰,当代施工者往往依靠现代技术手段,使得传统建造技术开始失传,其精髓更难以再现。现代居住小区中经常可以看到其它建筑材料仿制木材建成的亭台水榭,虽然形似,却没有了木材的生动,传统工艺的风采不复存在。

  3传统造园艺术对现代居住区的影响

  3.1理解古典园林的内涵

  要设计具有中国元素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从观念上彻底改变,不能完全依赖新技术、新材料,更不能对现代西方园林的成功典范照搬照抄,要学习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艺术的造园理念和设计手法。

  3.2尊重自然原则

  大自然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遵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和谐。尊重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的核心精髓,采用尊重生态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以自然景致为主,强调设计师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化的表现。

  3.3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相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依山林而建,通过借景、比喻等方法将园内景观和周围自然生态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起到延展空间的作用,使各个区域之间相互连接、渗透,彼此呼应,形成一个整体。现代景观设计也要求设计师将视域作为设计范围,以地平线为空间参照,突出与本地区景观的融合。这与古典造园手法中追求无限想象的外延空间理念是一致的。

  4结语

  在新的社会生产环境下,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支撑下,要实现新的功能要求,应当着力学习,继承古典园林的精妙,而不是简单的对形式进行模仿,更不是用简单的工艺手段,制作简化的经典元素。这样不仅是对创造力的约束,也是对古典园林形式的人为视觉混淆,对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损害。

景观设计论文6

  1文化传承与人性关怀在景观设计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1.1维持景观原有的生命力

  对一个地区的景观进行设计,需要吸收当地的景观元素,汲取地方性的文化风俗,但要以保护和延续本土文化为前提,要维持景观原有的生命力。对景观的设计可以进行艺术性的创造与创新,但要坚决杜绝盲目照抄、夸张模仿等现象,一旦产生不伦不类的景观,就会丧失景观原有的文化内涵。正确的景观设计应该是以原有景观为基础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使景观更具生命力。

  1.2保护原景观的地形、地貌特征

  景观设计必须注重基础地形、地貌的维护与保护,这样一方面能够维护原景观的形态与面貌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是对环境保护的负责。要在全面理解与认知原景观所在地的地形条件、气候特点、植被类型以及环境特征等基础上开拓景观设计思路,通过借景、障景等方法增加景观的层次感、立体感,丰富原景观的形态,充实原景观的文化内涵。充分把握好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环保性,控制对景观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破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侵蚀。注重文化元素的人性化渗透所谓文化传承与人性关怀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体现出的是自然景观元素与人文景观元素的艺术化、人性化渗透。其中既要促进文化传承,又要照顾到人的感受,打造出一个文化气息浓厚、人性化的景观。

  2文化传承与人性关怀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保留特色景观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首先要保留、保护好当地的本土景观,才能彰显景观特色,体现文化传承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对自然景观还是对人文景观的设计,都应建立在保留本土特色景观的基础上。利用本土特色景观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言人,也是促进地方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例如,中国某些知名高校,从产生之日起经历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演变、发展,校园内部景观经历了多重改造与设计,逐渐走向现代化,然而,任凭时代如何发展,一些古朴的建筑依然矗立其中。如清华大学分校依然保留着“干打垒”式建筑,这一源自上个世纪60年代的古建筑之所以被保留至今,是因为它诉说着一段历史,传达着一种勤奋、刻苦、艰苦卓越的精神。在60年代国家财力匮乏、经济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全校师生齐心合力用双手搭建起来的建筑用作教学和宿舍,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一段历史的见证,是一种勤奋进取文化的传递和传承。因此,当前校园景观设计依然保留着这一古建筑,体现出文化传承的意义。

  2.2创造一片景观绿地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整个社会逐渐走向现代化、智能化,人们越来越对自然界、自然风光充满向往与渴望。到处散播的汽车尾气与噪音,反射出水泥味的建筑楼群,漫天飞舞的广告纸等都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景观设计更应该考虑人类的感受,设计出带有人性关怀的景观。特别是对于城市、都市地区的景观设计,应本着健康、环保的原则多融入自然元素,多添加自然风景,为久居现代化牢笼中的人们提供一个绿色的环境,提供一片生态化、自然化的天堂,让人们能够看见青山绿水、听到潺潺的流水与鸟鸣声、闻到芬芳的花香。现代大都市中应该增加绿地建设面积,扩大园林景观占地规模,丰富自然植物种类,延伸交通绿化面积,让人们走在城市里就仿佛进入恬静的田园间,享受大自然的抚摸与关怀。城市园林的设计与规划要围绕“生态环保”这一核心展开,视人类的健康需求为己任,采用健康环保的园林设计材料,丰富园林内部自然景观形式,并在合适的位置设计休憩区,为市民亲近大自然、享受自然风光提供便利条件。

  2.3加强历史文化的融入

  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为历史文化与风俗文化的传承,也就是说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将相关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为景观设计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人们在观赏景观、游览景色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文化熏陶,接受积极的文化教育,让景观浸泡在历史文化氛围中,激起后人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形成强烈的历史文化意识,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提高全体人民的历史文化艺术,使景观设计更具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例如,长春市著名的古遗址“伪满洲国皇宫”作为一个古遗址群落,是该市有名的人文景观景点。伪满皇宫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历史的见证,盘踞在长春市市区内,为外来游客与市民带来一道风景。伪满皇宫的设计遵循了文化传承的规律,将历史文化因素融入其中,在皇宫内的一些墙壁上设计了很多与末代皇帝以及日本侵略等相关的信息框,向人们昭示着一段悲催的历史、一段辛酸的往事,向参观的游客传达一种历史文化。同时,在伪满皇宫的旁边还修筑了东北沦陷馆,馆内设置了抗日英雄烈士墓、日本侵华罪人墙以及细菌实验间等。游客游览其中就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会让人在第一时间受到教育和启迪,收获不同寻常的想法和感受,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东北沦陷馆有效配合了伪满皇宫,是对伪满皇宫这一历史景观的有益补充,是对历史的再现,它时刻提醒着新中国的人们要珍惜眼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体现出一种人性关怀的力量。

  2.4渗透地方文化风俗

  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所以,地域性景观设计应该融入地方文化风俗,体现出自身的风俗特点与风格特征,以达到文化传承、风俗传播的目的。例如,北京地区著名的人文景观景点“四合院”,至今仍然受到全国游客的重视。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成为北京地区知名的旅游景点,是因为它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是一种地域风俗文化的渗透与传承。四合院多为坐北朝南,东南角设门,门如屋宇,广为一间,顶似卷棚。四合院的门前设置一堆石鼓,十分精致典雅,门内正中间的照壁有“平安”二字,十分显耀、引人注目,这两个字体现出北京市民对平安健康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北京四合院的这种景观设计风格渗透出强烈的地域文化风俗,是对老北京历史文化风俗的再现,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3结语

  景观设计不是单纯的毫无原则的设计,而是要体现一种文化力量的传播与传承,应该融入人性关怀的力量,这样才能体现景观设计的意义,实现景观设计的长远发展。

景观设计论文7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景观设计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其可以美化城市环境,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现代城市建设中,传统文化的植入可以体现景观设计的独特性,民族文化设计能够使景观符合当地民族的习俗,提高景观的受欢迎度。文章分析了广西民族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提出了广西民族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在园林设计中我国景观的艺术性充分体现了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观设计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性,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变化,景观设计也要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近些年,欧洲古典设计和西式园林设计在我国景观设计中被广泛应用,而民族文化的缺失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广西是我国壮族的主要聚集地,其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可以提高景观的观赏性,使景观更加贴近人们生活。

  一、广西民族文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

  广西是我国壮族人们的主要栖息地,其民族文化体现出独特的魅力。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壮族人们的智慧,是壮族文化含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传统文化提倡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睦共处,和谐统一的观念。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一致,是生态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铜鼓是壮族民族文化的代表,其在广西建筑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广西省内的建筑中,铜鼓文化很好的融入到了城市景观中。尤其是南宁市,铜鼓形象成为了城市的主要象征。

  1.广西传统文化在设计理念上的表现

  设计理念是设计成功的保证,是景观设计的主导思想。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现代设计的重中之重。传统元素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设计者景观设计理念的转变,是广西传统文化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设计者要根据景观周围的环境,根据场景所需进行合理布置建筑、雕塑、园林景观等,将壮族传统文化在植物景观中充分体现,可将花、草等设计成民族传统形象,充分体现民族元素的味道。景观设计想要彰显民族文化的理念,就要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运用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2.广西传统文化在装饰材料上的辅助表达

  由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在新型材料建筑中体现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关键。比如五象塔的整体设计中,其外表是灰色氟碳漆,而整体形象中又结合了斜斗拱和铜鼓等广西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了新型材料与广西传统文化的结合。五象塔的设计充分发挥了的广西杆栏式建筑的特质,强调用现代新型材料建造传统的艺术外形。灰色氟碳漆的颜色与周围环境一致,实现了景观与环境的结合。园林景观设计中,新型材料的选择要慎重,其要满足传统文化的需求,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只有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民族文化元素才能在不同的新型材料建筑中得以充分应用。

  二、广西民族文化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民族文化在自然景观中的应用

  景观设计要根据现场的环境和周边的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的场地和空间设计,设计要有独特的个性,同时要坚持生态发展的原则。广西民族文化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是景观设计中的崭新元素,是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完美补充。壮族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要考虑区域性,采用适合当地文化的元素进行地域特色展现。广西地区植被较多,建筑多以木楼为主。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场地的面积,其次考虑场地周边的环境,在场地合适的位置建筑木质景观,以体现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防止出现硬性拼凑的效果。如果景观设计区域有村落存在,设计者一定要保持村落原有的分布和格局,切不可贸然破坏。村落是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直接表现,其独特的民俗和历史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文化可以为景观设计提供特色元素。

  2.民族音乐文化的应用

  广西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丰富,背带歌、八桂情歌、十二月花歌等都是广西地区的特色节目。音乐可以直接抒发人们的情感,其是民族对大自然最直观的认识,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音乐部分的表现较为困难,可以举行专门的活动,通过表演形式展现出来。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配套音频播放系统,实现声音的展现。例如云南月族村的广场雕塑,其展现了

景观设计论文8

  关键词: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

  口袋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面积在1hm2以下,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公共、开敞、小而精是口袋公园显著的特点。随着城市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活动与景观需求度不断提升,口袋公园地位逐步上升。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建设、更新改造中,不断深入贯彻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根据《广州市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xx-xx年)》,全市近期拟规划新增公园共828个,其中800个为社区公园和街心公园。注重城市口袋公园景观优化设计,是推进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实践,本文以近年来广州市区已建成的口袋公园实例出发,围绕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展开讨论。

  1城市口袋公园的功能

  1.1交通功能

  口袋公园通常选址于靠近社区、文体设施、商业中心、主要道路周边的区域,交通功能是其首要功能。口袋公园的设计,应先解决交通流线的梳理问题,优先考虑行人快速通行的需求。不能使用传统公园曲径通幽、分级环路的手法,不可在口袋公园设计过于复杂的曲路及分支。

  1.2使用功能

  口袋公园利用城市中闲置废弃的场地进行改造,主要为社区增加可供休憩、活动的小型公园,以其体量小、选址灵活、高频使用的优势,充分活化城市空间。缝合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为市民提供绿色、舒适、放松、安全的空间,创造高景观品质的交往活动场地。

  1.3叙事功能

  口袋公园是利用城市周边向人们讲述故事的公共空间。在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同时,注重突出本地特色,将区域文化元素融进口袋公园,赋予其更多的文化特质。1.4完善功能口袋公园的建设以绿化景观为主。规划设计时,可以针对原场地现状内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在现场调研时发现场内有积水现象,应优化考虑排水,可设置雨水花园。若发现该区域视线郁闭、夜间照明不足,可以考虑改造为视线通畅的大广场,并安排照明。针对交通受阻的区域,可以重新规划流线,疏通社区疖瘤。

  2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2.1便民、惠民原则

  口袋公园应选择容易实施、周边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地点实行建设,在此基础上靠近社区、文体设施、商业中心等区域,方便人们活动和到达的场地为最佳。公园的选址应尽量考虑现状存在缺陷的公共场地或亟待改造的消极空间,经过设计人员的充分设计利用,成为可融入市民生活的口袋公园,为城市注入活力。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联合城市群体活动习惯,保证安全的同时确保总体布局的科学性,保障配套设施设置的适宜性。

  2.2精细化原则

  设计人员应联合口袋公园见缝插针的景观特点,全面提升设计精细化水平,重点关注细节设计。基于使用者角度,全面提升口袋公园美观性,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好用的休闲娱乐场所。

  2.3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口袋公园景观前,设计人员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确保城市口袋公园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内部色彩与细节的一致性,全面凸显城市魅力。

  2.4环保性原则

  通过设计城市口袋公园,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土地利用率。选择树种时,设计人员应优先选择本地树种,以此满足发展需求。口袋公园铺装设施应优先考虑透水材料,配套服务设施选择更耐久的`材料,减少维护成本,全面确保口袋公园的环保性。

  3城市口袋公园景观发展趋势

  3.1人性化——安全、高效、无障碍

  口袋公园供公众使用,市民可利用此作为通行或休憩场所,公园在任何时间均可供公众通行、休憩。因此,在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强调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充分体现公园的可达性、可留性。设计人员必须掌握公园周边情况,有效结合城市道路与口袋公园,避免产生治安死角。将为市民服务作为核心,对口袋公园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口袋公园景观布局的合理性。

  3.2交互化——全民共享、参与性强

  在保障设计安全性的前提下,切实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和习惯,合理布局活动场地,注重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提升。提升使用者的体验,增强市民活动的参与度。部分城市专门打造了宠物为主题的口袋公园,为一些没有固定活动场地的宠物主人们,创建一个官方聚集点,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3流量化——形成话题

  口袋公园的建设应与街道、社区、办公区等各类城市空间有机结合,使口袋公园成为流量热点。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居民生活习惯、城市文化,精心挑选讲故事的主题。以大新路口袋公园为例,口袋公园所在地历史上是一条手工艺人聚集的老街,因此,设计展现宝石盒主题,展现清代史籍记载的“珍奇多聚大新街,翡翠明珠次第排”景象,吸引较多历史文化爱好者。

  3.4节约化——更好的造景手法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是未来城市绿地的发展基本方向,优先选择城市废弃地和消极空间,挖掘空间的价值,满足市民的人性化需求,使消极空间更好为人们所用。景观设计遵循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倡导用节约和可持续的理念,维护人地关系和谐,促进城市发展。

  4城市口袋公园设计难点分析

  口袋公园因其“城市消极空间”的出身限制,在设计上有诸多的难点。第一,口袋公园面积太小时,场地难以做出大开合的空间变化,空间易被切割,不便于人们活动。第二,设计工作人员在思考方案时,过于注重形式,设计整体主题未考虑公园属性,强行在小场地做平面构成,易导致尺度失衡。第三,警惕流于表面的文化符号,口袋公园的选址并非在某些历史街区,设计人员应花费时间、精力溯源其背后的内涵。例如,广州城区里的“建设新村”“淘金”等口袋公园,是老一辈人挥洒汗水、热火朝天建设广州的历史见证。因此,这两个点的口袋公园的设计元素更多强调了羊城的发展印记,脚踏实地的调研精神值得参考与学习。

  5城市口袋公园设计实践分析

  5.1项目背景

  根据《白云区主干道绿化提升工作方案》可知,xx~xx年,白云区开展主干道绿化景观提升,主要从片、线、点等方面着手,对白云区4个重点片区、26条主干道、31个重要绿化节点、精细养护的11条接管道路等进行绿化提升,打造高品质的舒适城市绿化空间,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5.2口袋公园景观设计

  江夏地铁站口袋公园位于设计之都片区,城市主干道路交汇处,面积约为3000m2,服务范围约为0.8~1.5hm2,周边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区域现存问题有绿地植物老化凌乱、交通流线紊乱、整体空间和周边环境融合不到位,机动车随意穿行,威胁行人安全。

  5.3设计思路

  基于游园现状进行改造,优化广场园路,增加休息亭、雕塑小品等设施,全面丰富功能,以锈钢板异形花池凸显设计之都的时尚气息。在规划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技术,将江夏地铁站口袋公园打造为多功能游园,使其兼备文化性、生态性、惠民性的特点。(1)多选择新型材料与折线形景观。(2)合理选择下凹绿地营造雨水花园,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净化雨水,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3)根据行人使用习惯,利用异形种植池切割广场形成口袋公园道路系统,利用彩色透水沥青绘制折线图案引导流线。在中心广场上设置风雨廊并配置座椅设施,满足来往江夏地铁站的市民短暂停歇的需要,江夏地铁站口袋公园改造后如图1所示。

  6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设计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人员必须明确景观设计理念,优化口袋公园空间布局,提出具体的景观设计控制措施,对园区道路设计进行优化,全面落实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方案,以此体现口袋公园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最终将水泥森林改造为有温度、有格调的花园城市。

  参考文献

  [1]安格斯布鲁斯.口袋公园[M].潘潇潇,符瑶,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王莉莉.城市微更新中的景观营造——奉贤南桥口袋公园调研及改造实践[J].上海城市管理,20xx,28(1):83-88.

  [3]聂震雅,邱路.“口袋公园”在南昌社区提升中的设计策略研究——以青山湖区党建文化“口袋公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xx,10(11):185-186.

  [4]刘羽,姚梦,陈经纬,等.商业区口袋公园设计探究——以武汉市中山大道商圈为例[J].城市建筑,20xx,16(24):89-92.

  [5]吴斌,朱黎玲.移步换景“见缝插针”的景观设计“口袋公园”里的智能停车库[J].城乡建设,xx,30(4):60-63.

景观设计论文9

  1景观设计中的文化传承途径分析

  园林景观所包含的元素较多,主要有人文元素和自然元素,例如自然元素中的山水、瀑布等;人文元素中的建筑、雕塑等。文化传承其实就是将自然景观元素以及人文景观元素艺术化地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从实现的途径上来看主要有,契合时代发展主题的途径,整体规划设计途径以及突出场地特色的途径。其中,以契合时代发展主题途径为例进行分析,人和自然以及城市是不能分开的,而城市的居民也比较渴望能接近大自然。将时空景观赋予了现代人生活体验,这样民众就能得到多样化的体验以及多层次的需求。

  2影响文化传承与人性关怀景观设计的因素分析

  在文化传承以及人性关怀基础上的景观设计影响因素是多样的,每个景观项目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以及场地特点,在使用的需求层面也不同。首先,原场地特征、景观元素的提取、选择因素的影响,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元素。其次,使用者和设计师在观念上的差别造成的影响。还有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地方景观元素的影响以及地方景观风格的影响等因素。

  3文化传承及人性关怀景观设计的方法探究

  景观的设计能够将文化传承以及人文关怀充分地融入,设计方法上主要是采取改变的方式,也就是通过增添或是减少的方式凸显景观元素的特性,并采取夸张形式或者是色彩制造高强度视觉冲击力,这样就能将场地的文化内涵得以有效体现。另外,还可通过保留的方法凸显场地或者是景观的历史身份及特点,或者是在原场地的`景观元素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却在场地的身份证明上比较重要,这样就要对其实施再现的方法。这些层面的景观设计方法是比较生态的方式,不仅能够节约材料,而且在加工生产运输等方面节约了能源。可通过合理地将本土文化元素应用在景观设计当中。由于文化元素是文化体系当中有着代表本文化特点产品及精神的总称,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所以,能够强调环境和景观形式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倡文化传承以及人文关怀,形成新的文化观念。要能充分地将场地原地形加以利用,以此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我国园林设计当中的设计手法,如对景、借景等都是对原地形的利用,从而减少生态破坏,可适当在设计中融入水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尊重本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或者是地区文化积淀的焦点,同时也是当地历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地方文化比较鲜明的地方。例如,风土民情类型的景观、名胜以及重要的建筑等,都是地方景观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从一个方面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加以反映,所以,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将象征性的手法加以应用,把具体的景点或者是景观元素在场地当中微缩化地体现。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的“一峰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设计手法正是这一设计的最好例子。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保护文化生存的土壤,首先,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这是当地社会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所以,保障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保护。保护过程中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要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机结合。总言之,要在能够基于文化传承及人性关怀的景观设计原则上实施。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文化传承和人性关怀基础上的景观设计,是促进城市化良好发展的战略目标,只有将当地的文化内涵在景观设计当中加以体现,才能将本地的文化得以传播和传承,从而形成良性发展。

景观设计论文10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众多高校都在城市的边缘建立了新校区,同时校园广场的设计也成了校园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校园广场的设计,旨在传承本地的历史传统,结合校园独特文化,以师生文本,构筑具有现代意义,集文化、艺术、休闲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景观。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广场;校园景观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大学校园及其在校人数也在不断扩充,新建院校及高校新校区的建设如火如荼。但是大规模的高校数量及在校人数,使得高校在文化营造特别是校园广场的建设上出现了较高的要求。校园文化广场不但承接着校园师生聚会、文娱的功能,同时也体现着该校的校风及文化传承。欧美国家对于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的探索已经初具成果,尤其是在生态建筑和生态社区的设计方面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国内一部分学校也在摸索和尝试新型校园文化技术的应用。现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进行探索和分析。南阳理工学院主要文化广场周围主要是学生教学区、休息区和体育运动区和一个餐饮区,四周以道路景观贯穿,将这几个区连接在一块。

  中间的栗河将该区域一分为二。该学校文化广场以音乐作为设计元素,结合周边环境的映衬,凸显对艺术的崇尚和热爱,同时又有水的动感,像一曲跳动的音符,生机盎然而又妙趣横生。以音乐为主题,结合校园文化,充分考虑地质地貌等原始生态,把科技、安全、生态、艺术、人文结合起来运用到设计中去。打造出以人为本、以生态学为出发点、景观与科技共存、教育与管理并存的校园生态环境。校园文化广场与单元建筑、道路、环境协调相统一。该校园广场的设计引入了很多的设计手法: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3)校园广场轴线手法的合理运用。

  1平面布局与功能分析

  从自然生态的布局上来说,中国人居住环境的理念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而该广场的设计同样从自然生态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地形条件,沿河景观,把生态放在第一位回归自然,注重追求创造宜人的、富有情趣的绿色休闲空间,保护与再现特定环境场所的景观特色及空间结构特征,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和体现。南湖音乐广场设计在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的条件下以吉他为造型元素,将音乐符号溶于其中,动静结合。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中间景桥将整个广场一分为二,一半是以绿地景观为主,另一半以水景观为主,而中间的雕塑广场又将两个区域合二为一,组成一个整体。四周模拟成道路环绕。左边的主入口的广场是以音乐喷泉为主,以绿地进行环绕分割,使人们在坚硬的混凝土地上享受着喷泉随着音乐起伏带来的美妙感受。而沿河景观采用曲线组成,有曲线美之称。而在音乐喷泉广场的下方则是绿地景观,也就是所谓的小游园设计,运用音乐符号元素构成,与整体相呼应。临湖景观的设计、音乐喷泉的设计音乐动感区域的设计,将整个广场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

  2主题建筑结构

  广场周围主要是教学楼、体育场,因此为了降低建筑密度,在广场设计上没有明显的建筑物,多为连廊、花架、景观桥、雕塑和景观亭来突出广场的意境。景观亭子主要运用木结构,顶棚配置稻草,与诸葛亮三顾茅庐中的茅草屋相吻合,营造一种汉魏主题风格的味道。水面以木质平台为主,材料主要为防腐木,上下相呼应,与水面相互映衬,配上景观石,构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画面。

  3水景的布置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从地域分析,溧河贯穿整个区域,而且南部有一块南湖,因此有充足的水资源可以利用,同时有利于水景的整体布置。水体设计分为小水体设计和大水体设计。

  首先从南湖的水景规划出发,鉴于南湖面积较大,而且水资源四季丰富,因此在湖面进行大水体的设计符合本地区的现状。其次在水景设计时坚持宜“曲”不宜“直”的原则,在进行湖面的设计时进行了曲线设计,不仅增加了意境,而且进行了变换。亲水平台与水面喷泉相互结合,旱水相结合,则是水体设计的又一重要原则。

  4植物的配置

  针对植物的配置,首先要了解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南阳市地处中原,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的进退与四季的替换较为明显。冬干冷,雨雪少;夏炎热,雨量充沛;春回暖快,降雨逐渐增多;秋季凉爽,降雨逐渐减少。因此植物的配置则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确定。植物分为乔木、灌木、地被。大乔木中心广场以银杏为主,游园里以皂角和五角枫孤植效果更佳,五角枫秋天叶变红,则效果更好,银杏叶子变金黄,更增加了秋天的金黄。

  沿溧河则以垂柳为主,配上灌木和植被,形成三层景观效果。行道树则以法桐为主,灌木则以花灌木为主,地被则以喜荫而且生长好的草被植物为主。同时广场游园区内达到四季有花,而且设计了一个牡丹园和花17百草园、果园,要特别注重花灌木的搭配,主要花灌木有百日红、桂花、碧桃、紫叶李、樱花、红枫、杏树、梨树、紫丁香、山楂、腊梅、石楠球等。而灌木则以大叶黄杨和金叶女贞进行搭配,因为耐修剪而且可以随季节修剪成各类造型。

  5地面铺装

  在开敞的城市多维空间中,地面铺装直接影响到景区的环境质量。良好的步行环境,通过地面铺装的形式,质感和色彩的处理,能使行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舒适、愉快的感觉。就功能而言,步行环境的设计主要是提供一个不易磨损的路面系统,使行人能安全、有效、舒适地步行到目的地。

  6道路的设计

  景观道路的设计在一方面对道路的交通起作用,另一方面它对环境的美化,环保方面都起到一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场主要交通流向分为行人路线、车行路线、消防通道和停车场。该广场交通便利,能够满足师生出行的需要。在园区主要道路上进行了无障碍化设计,满足老人和残疾人出行的需要。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广场设计校园生态环境的设计下手,融入音乐元素,结合校园的文化,充分考虑地质地貌等原始生态,把科技、安全、生态、艺术、人文结合起来运用到设计中去。打造出以人为本、以生态学为出发点、景观与科技共存、教育与管理并存的校园生态环境。

  本次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绿色环保问题、污染问题、文化与生态结合问题、自然生态的复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噪音的控制与削减、校园布局结构及道路交通的规划等。满足师生生活、学习、休闲的需要。校园设计中文化广场的设计是校园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反映了校园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说明在任何一个环境设计中,整体的得失都比局部的好坏重要得多。校园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虽然只是校园设计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但它的设计手法却与校园的总体布局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校园设计正是通过对校园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校园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校园整体性环境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 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石丹.中国园林史略[J].建筑师.

  [4] 徐祖同.园林生态技术的应用途径[J].园林,1994.

景观设计论文11

  文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古镇作为旅游的新兴目的地而得到了社会分广泛关注,古镇的客流量明显增多,对古镇建筑、景观的设计、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保证古镇景观质量、实现古镇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立足于生态设计文化理念,深入研究古镇建筑景观设计的相关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古镇建筑景观水平的目的。

  1对生态设计文化的思考

  1.1生态设计文化的基本内容

  与传统设计理念项目,生态设计文化更加强调自然式设计,就是尽量通过能接近自然的设计方法,通过植物群落的设计、地形起伏等,从形式上表示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学术界最早将生态设计文化理念应用到实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奥姆斯特德在设计纽约中央广场时,根据当地的地形、水系特点等,设置了一个长达3.4km,宽800m的广场。该广场在建成之后,为紧张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并为纽约市创造了一定的`生态效益,推动了城市的良性发展。

  1.2生态设计文化的应用原则

  在应用生态设计文化过程中,需要尊重以下几点原则:

  1.2.1尊重场地历史原则

  尊重场地历史原则主要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尊重场地的历史,在不破坏场地原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设计。例如,在广东佛山粤中造船厂旧址改造中,俞孔坚教授带领团队将其改造成为著名的中山岐江公园。在该公园设计中,尽量的保留了场地的原始生态元素与文化元素,包括厂房的烟筒、龙门吊等都经过改造成为了公园的特殊景点,并且对于原场地的部分驳岸形式不做任何处理基本保留,对某些地带的植物群落全部保留为公园景观所用。这种改造方法尽可能的尊重了原有景观,避免对场地做过多的修正。

  1.2.2生态优先原则

  在景观设计中,要尽量使生态环境不会受到人类活动而产生变化。这种设计原则更多的体现在湿地、滨水公园等场景中。例如,美国学者在设计查尔斯顿滨水公园时,留用沿河一侧的河漫滩,并尽量扩大其范围。这种设计方法不仅保证了沼泽地,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2生态设计文化在古镇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2.1合理布置水体景观

  与现代城市相比,古镇的迷人之处就是古街所呈现的宜人尺度,在这个“尺度”中,水景观往往能配合古镇的街道、建筑共同构建一个优美的景观,“以水景带动街道”已经成为古镇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生态设计文化下,所设计的水体景观应该充分考虑到古镇的及拿住特点,为了缓解游客局促、压抑的感觉,尽量布置一些相对活泼的水体,包括溪流、喷泉等。对于古镇的水源,考虑到历史小城镇的选址多为依山傍水之地,因此在选择水体源头时,应该借助这一自然优势,将自然中的活水引入到景区内,在古镇内建立一个“活”的水体景观,提高古镇环境质量。

  2.2营造生态驳岸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高古镇生态质量,在建筑景观设计中要避免选择浆砌石、混凝土等僵化的驳岸方式,虽然这种驳岸方式有助于提高防洪水平,但是会明显降低景观的与类型。因此在驳岸处理中,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改进:①尽量减少对岸边环境与水体的影响,采用简化处理方法,避免过度处理;②采用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材质作为护坡,并利用粗糙的石块表面,为生物创造栖息空间;③在岸边种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其空间。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净化水质,还能美化滨水环境,呈现景观的自然风貌。

  2.3利用废弃材料创造历史景观

  古镇作为历史小镇,其具有丰富的文化的内涵,并且体现了历史、时间的色彩。因此在设计中,要尽量还原古镇的历史文化,让“时间”的特色能体现在古镇装饰中。在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采用一些青砖灰瓦,毛石材等装饰性弱的“旧”材料,可以体现景观的历史感,有助于历史印象的加强;在对城镇景观进行更新中,尽量使用残砖、枯井等景观装饰古镇景观,更好的展示古镇风采。

  3结论

  生态设计文化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对相关人员而言,在景观设计中,必须要尽量还原古镇景观,让古镇所具有的自然文化气息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古镇景观的可观赏性,还能保证古镇环境,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李璐.公共建筑室内景观设计生态化分析[J].建筑知识,2015(06):72~73.

  [2]陈可石,李静雅,朱胤琳,等.文化景观视角下“四态合一”的古镇复兴方法与路径———以黔东南下司古镇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4(05):48~53.

  [3]冯光澍.基于生态文化构建的景观规划设计———以黄姚古镇相思林、荷塘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13(12):101~105.

景观设计论文1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脚步的加快,交通事故频发成为阻碍道路发展的主要问题,道路交通安全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将城市道路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交通安全影响的景观设计,将我国某省会城市作为实例,选择三条道路分析道路环境的影响,并给出了合理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保障交通安全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人员进行道路景观及环境设计提供帮助。

  关键词:城市道路环境;交通安全;景观设计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人口密度逐渐增加,城市交通量随之增加,促进了城市道路建设。在城市道路良好的发展背景下,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并没有降低,反而对城市居民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局限,道路景观及城市景观缺失了整体风貌。由此可以看出,城市道路规划人员需要注重城市道路景观品质对交通安全造成的影响,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一、城市道路环境及景观设计对交通安全影响的分析

  在城市道路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不同的空间形态设计使得道路周围的景观特征有所不同,对司机造成的影响有所差异,从而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本文将我国某省会城市的道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道路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首先,A道路。A道路主要包括城区路段以及延伸路段这两部分,城区路段周围有较多的宾馆及商业建筑,建筑楼层在6~20层之间,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建筑特点,不同建筑的轮廓线和天际线相交,使得道路司机产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反差,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道路的识别性,将司机的视觉集中于正前方;延伸路段的一侧为住宅区,一侧为空地,即使道路两侧种植了行道树,但是仍旧不具备城区路段的包围感,司机从城区路段驶向延伸路段时,从封闭转变为开放,很容易使司机的视觉出现涣散,加大了交通安全风险。然后,B道路。B道路的城区路段被建筑景观以及绿化景观包围,道路的围合感和层次感相对较强,绿化带的设计降低了过宽道路的空旷感,高低不同的乔木和灌木设计可以有效防止迎面来车造成视线干扰,提高了交通安全性;延伸路段主要为绿化景观,环境较为单一,很容易使司机产生视觉疲劳,再加上道路的视线相对通透,使得迎面来车对司机造成视线干扰,对交通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最后,C道路。C道路为该城市的景区道路,道路两侧的植被设计具备较强的层次感和科学性。为了与地形相配合,C道路采用直线、竖曲线以及平曲线的线性设计,使道路过渡更为自然,具备较强的诱导司机视线作用。通过自然的设计,消除司机的不安感,使司机的视线更为平顺,提高司机的操作便捷性,能够更容易地控制方向盘的偏差,保障交通安全[1]。

  二、合理创建城市道路环境,保障交通安全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道路景观会对交通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对于城市的交通事故高发区域,政府部门需要合理设计道路景观,创新良好的城市道路环境,保障交通安全。具体而言,政府部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城市道路景观的动态性。城市道路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使道路景观出现变化,从而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政府部门需要注重城市道路景观的动态性,加强对沿道建筑的控制和管理。首先,道路两侧的建筑需要具备完整性,其轮廓线在变化的同时,需要有一定的秩序,建筑的高度需要与道路的宽度相配合;然后,道路需要与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错落有致的设计,建立小型城市广场,使城市空间更具动态性,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最后,规划人员需要按照交错式排列的方式进行道路两侧建筑的设计,使城市道路更为曲折,避免司机产生视觉疲劳。另外,城市规划人员需要重视沿道建筑立面的天际线,确保与司机的心理活动规律相符合。比如,对于过于开阔的延伸路段,规划人员可以通过种植行道树的方式,在绿化带中种植相对高大的乔木,集中司机的视线,保障交通安全。

  (二)简化轮廓线。对于城市道路的延伸路段,规划人员需要避免其出现“第二次轮廓线”,尽量将“第二次轮廓线”和原本的“第一次轮廓线”重合。具体而言,规划人员需要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两侧的路灯、广告牌以及报刊亭等要素,确保道路两侧要素的在材质、形式以及色彩方面相互兼容,共同营造整体城市空间。与此同时,规划人员需要将道路设计和地形地貌融合在一起,根据道路附近的自然景观,在道路出现曲折时,人工设置视觉要素,确保司机能够始终保持道路环境变化的新鲜感以及警觉性,以此保障交通安全。另外,对于两侧建筑较少的空旷道路环境,城市规划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围墙或者加强绿化的方法,提高道路的围合感和封闭感,将单调及空旷的视野阻挡在司机的视觉焦点之外,集中司机的视线。与此同时,在道路两侧种植的行道树具有视线诱导作用,可以使司机产生连续的线形视觉,从而保障交通安全[2]。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景观会对司机的视觉和心理造成影响,从而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城市规划人员需要认识到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性,注重其动态性,进一步简化城市轮廓线,通过科学合理的道路景观设计,提高城市道路的围合感及封闭感,为司机带来视觉诱导,保障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大山,陈昕,杨家盛,王珂.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影响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8,20(02):23-28.

  [2]唐川杰.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7.

景观设计论文13

  摘要:在当前的城市之中,园林景观意境成为一种相对比较独特的城市风景,而与一般的风景区相比,园林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在开展园林设计工作时,设计者的审美能力与审美需会直接影响到园林给游客带来的审美体验。很多园林设计者会根据城市体现出的现代化观感来设计园林,在园林之中引入西方审美元素。但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审美价值并不低于西式园林,本文从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入手,谈一谈当前的园林中的景观系统的审美设计情况。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儒家文化

  在对现代园林进行设计时,设计者不仅仅需要将具有直观美感的景观添加的园林之中,同时还要提供一些具有意韵的特殊景观,使园林的审美品位得有提升,使人们在园林之中既可以拥有优质的视觉享受,同时也可以获取完全不同的心理体验,使身心都可以保持愉悦。在审美设计环节,不少优秀的园林设计者都应用了儒家思想,提升了园林的整体审美水平,本文对先关的设计情况加以研究。

  1、外在审美形态分析

  中和是儒家文化体系之中一种重要的为人处世原理,很多现代园林都具有一种恬淡、温和的美感,而不会从视觉方面来冲击游客,儒家文化之中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影响着景观设计工作,大部分古典园林以及具有古典风格的现代园林展现给游客的都是一种含蓄内敛的美,从景观的色彩来看,园林景观大多为浅色系,并不会突兀地应用大红等色彩鲜明的颜色。为了应用节制式的设计方法,景观设计人员需要优化园林内部景观的空间设计工作,使局部景观与整体景观可以保持一个和谐的韵律,如与假山相配的流水,流水的柔和中和了假山的坚毅,使此处的整体观感更为舒适和谐。受到儒家文化中的寓情于景的表达方法的影响,现代园林的大部分景观都具有一定的景观,其审美内涵极为丰富,游客会在观赏到景观后产生一定的共鸣,感受到景观富含的哲理化的理性美感。中和之美可以被看做儒家文化最高的审美境界,设计者于园林景观之中还有极大的设计空间。

  2、审美本质研究

  从审美本质这个角度来分析儒家文化,会发现将美与善合一是求审美本质,其审美的基础就是伦理道德,因此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开展审美活动均无法脱离道德,设计人员可以将儒家的伦理道德附加到园林的景物之中,使道德观在园林的山水之中体现出来,这种“比德”的创作原则在文学创作过程之中也有所体现,应用最多的“比德”设计元素主要是竹子、梅花、松树以及柏树,借助松树以及柏树具有的耐寒的特点,设计者可以在园林中种植松柏,使游客在四季都可以观赏到这种常绿植物景观,进一步体会君子应有的不畏环境艰难的精神。而笔直翠绿的竹子则具有真君子的气节,观赏者也可以轻易地体会到,而初春的红梅与白雪共同构成了既具有视觉性美感又具有深刻意韵的景观。孟子看重水,认为水具有多种君子才具有的品质,因此在园林之中,可以充分应用水元素,水元素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流动化的形态上,不仅仅奔流不息且能够随所处的环境变换形状,还具有极高的包容性,这些都是自然景观具有的品格之美。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儒家文化的审美本质,可以了解到,“悦心”在儒家文化系统之中同样重要,而园林的使用功能使其能够满足“悦心”审美需求,人们既可以在园林之中稍作休憩,消除工作与生活之中的疲惫感,同时还可以在园林中进行情感交流活动,现代园林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交空间,而“悦心”设计要素要求设计者的设计成果可以使景观欣赏者获得愉悦的'欣赏体验。园林景观的美感不仅仅只在景物之中有所体现,其还能够借助景物延伸到更为深远的审美空间之中,在观赏景观的同时,欣赏者可以顿悟一些生活哲理,精神与物质需求均可以被满足,顿悟之后会自然而然地生成愉悦感。

  3、审美功能

  园林设计的真正内涵不仅仅在于精神,而更应该展现在园林的功能上。相对较为感性的来说,大概内容包括为:兴和观,群和怨四个方面。主要激起人们内心的感情,表达相应的亲切感,,强调景观与人的交流,展现出情感的共鸣,从而能够符合人们对生活情趣的需求,对审美标准的满足,对人们的生活行动产生相应的影响,从而体现出它的实际作用效能。游于艺术主要是表达人们对于内心礼乐的交流,可以根据园林的艺术特点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进行提高,将人们的种花草行为进行改善,通过相应的实用功能,在精神文化建设的不断渲染下,使儒家思想的内涵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帮助人们将积极的处世观念有效形成,将思维模式进行改进。

  4、结语

  本文从儒家文化被应用到园林的景观系统的设计情况进行了研究,儒家文化具有极为深刻的内涵,其不仅仅会影响到很多文学家的文学创作,同时还会给艺术设计也带来一些新的影响。设计者在应用儒家文化元素时,需要选用灵活的设计方法,注重文化在园林之中渗透,使游客可以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魅力,而不会觉得突兀。在应用儒家元素进行设计时,要避免突显出该文化系统的教育性,毕竟人在观赏景观时心态是轻松愉悦的,设计人员还可以对一些古典园林进行借鉴,以人文设计理念来完成园林的景观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尤艳,李思.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与儒家文化思想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8).

  [2]魏娜.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4).

  [3]马婧,骆伟.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儒家文化理念及体现方式分析[J].建筑知识,2017(09).

景观设计论文14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探讨了休闲式酒店园林的设计理念、园林布局、主题景观设计创意和造园特色等,用尽乎白描写意的园林表现手法营造出休闲式酒店园林情景交融的意境。

  关键词:休闲式酒店;园林设计;景观布局

  1设计背景

  张家界湘电国际酒店是一家以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主题的四星级商务酒店,酒店建筑布局为层层院落深进的园林式风格,建筑物依山就势,借景抒情,和张家界自然风光巧妙融于一体。由于酒店的升级,原有的园林景观仅仅停留在绿化上面,只是通过种植一些常有植物和草皮达到绿化的效果,未能充分利用酒店优越的地理环境,各个院落设计空间内外渗透不够,建筑与景观未能有机地融合,内部园林景观无序,主题不够鲜明,文化内涵未充分释放,远远达不到休闲式酒店的要求。如何将酒店内园林景观与张家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地方文化特色有机融合,成为其园林设计关键的节点所在。

  2酒店园林景观设计的主旨

  本工程园林景观设计范围为酒店内部空间、主题园林景观、景观带绿化布置、屋顶平台绿化设计以及连廊等;根据酒店内园林景观现状,考虑到所处的位置、建筑风格、庭院空间、绿化现状等,拟在设计体现张家界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特色为主,特别是将张家界本土的水和石引入园内,在园内自然生成富有张家界野趣的溪流和山石,来与整个风景区巧妙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3园林景观设计

  3.1张家界乡土景观的挖掘

  张家界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峰密岩险,谷深涧幽,汇峰、谷、壑、林、水于一体,有三千多座奇峰异石,八百溪流蜿蜒纵横,景色奇、秀、幽、险;景区内植被丰富,花草树木种类繁多,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蓝本”。

  金鞭溪位于景区东部,因靠近金鞭岩而得名,全长7.5km,自老磨湾至水绕四门经索溪注入澧水。溪流穿行于峰峦幽谷之间,溪水明净,跌宕多姿,小鱼游弋其中,溪畔花草鲜美,鸟鸣莺啼,树木繁茂,千峰耸立,构成极为秀丽清幽的生态环境,被称为“世界最美的峡谷”,“最富诗意的溪流”。

  3.2景观布局构想

  以张家界景区特定地理环境、地质景观为设计参照,以本地植物、山、石、溪流为造景素材,根据酒店建筑层院落深进的风格,充分利用空间高差进行合理设置和景观布局。在酒店内景观构思设想上,以金鞭溪为蓝本,自五栋至大厅,营造一条贯穿整个酒店的潺潺溪流,溪流流经的每个院落都有相应的景观主题,且溪流完全效仿自然,蜿蜒曲折,水质澄清透明,若隐若现。每个院落透过四季景观特征的表现,充分展现各个庭园空间不同的园林意境和韵味,从而让宾客充分享受远离喧嚣城市,亲近自然的愉悦心情,以达到休闲生态园林酒店的终极目的。再通过水池、溪流、园路、花草树木、亭台、山石等景观元素以及园林小品等造园手法,辅以现代背景音乐系统、光电照明系统,使酒店园林真正体现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自然山水与人文特色合二为一的美好境界。在各景点适当位置以景石形式突出景点的人文内涵。

  3.3景观布局顺序

  景点布局以五栋楼为起源,接外部山泉作为水源构建一条溪流,连接整个院落,直至酒店大堂,四、五号楼楼梯地段为溪流的源头;该院落以跌水、乱石丛表达“源”的理念,体现溪流的发源;二四栋三号楼前地段为溪流的中段,该院落以栈桥、干涸的河床、浅滩表现“寂”的理念,体现石与水的文化,餐厅前长庭地段为溪流的末段,该段以宽广溪流、深潭表达“纳”的理念,体现一种海纳百川的意境。大厅内为溪流的结尾。

  3.4各院落园林景观设计

  3.4.1起源(四、五栋间院落)

  在楼梯处堆石造山,营造“水自天上来”的氛围,寓意溪水源头自山上而来,楼梯下设浅池,上铺鹅卵石引导起源水流,细小的溪水分两道蜿蜒向前。溪水曲折、婉转,中途流经人工堆砌的山谷最后在三号楼附近拐弯流入主题景观区。

  3.4.2宁静悠远(三栋前部院落)

  此处庭院面积不大,地处宾馆中部,显得格外静。当细流经过之前的酝酿到达此时已较为成熟。整个庭院陆地部分铺设小碎石,一条近似干枯的河道连接着前面的细流,将水引入一小潭之中,小潭中设三个涌水口,仿地下水涌出,一条木栈道穿插其中,全院野趣横生,令人虽置身闹市,仍能体验山野之幽。

  3.4.3树大荫浓(四、二栋间院落)

  院中那棵生长了几十年的桂花树是全院的灵魂,以院中的桂花树为主体分别设计峰回路转景石和园中小憩石凳休息区。充分考虑了院子的可进入性,使空间更加人性化,更具有一种书香气息。

  植物运用上主要有:桂花、玉兰、红枫、南天竹等,随园景肆意点缀,突出表现休闲式园林的随意和轻松。3.4.4蓄(二栋前部院落)

  水流经过不断地积累到达此处已非常成熟,最后通过二栋门厅美人靠下部的跌水瀑布在二栋前积聚成了一个大的水面。依据地形又将水面做成三层跌水,水流从滚水坝跌下。水面中央设小亭,通达小亭的.汀步用本地的红砂岩组成,水面一直延伸到走廊的方亭中,将方亭突出走廊的部分做成水榭的形式,周边设美人靠。水岸自然蜿蜒,用真石堆砌成自然驳岸。

  植物运用上主要有:桂花、龙爪槐、芭蕉、杜鹃、荷花、马蔺等,从而将此园点缀得满园春色,情景交融,令人美不胜收。

  3.4.5海纳百川(餐厅前部院落)

  此处绿地地形狭长,自然形成落差,水流由二栋前大水面流经原由长亭改造的风雨桥,形成一段自然曲折的溪水,最后在自然高差处奔流而下,最后止于一深潭中,形成海纳百川的自然景观。岸线自然堆砌,石头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植物运用上主要有:桂花、桃花、海桐、鸢尾、芦苇等,通过多种不同风格的植物和水景,将此景观映衬出江南小镇诗情画意的意境,并充分体现出主景观的大气磅礴与韵味深长。

  3.4.6大堂

  大堂作为迎接宾客的地方,同时又在进入西餐厅的门口,正对大门,该处布置小型水池,自然岸线,水池内养红锦鲤,在原有的墙上凹坑内布置堆石,内设流水。

  3.4.7迎宾小亭和连廊

  迎宾小亭内直立墙面布文化石,底部堆石,和大厅风格布局保持一致。原有连廊进行整修,靠内部墙面取消,靠外部把原有的窗面形式,改为江南园林院落院墙的景窗,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

  3.4.8其它小块绿化及屋顶绿化

  需要种植绿化的屋顶,内布50cm厚种植土,种植天鹅绒,马蹄金等,屋顶边凌空时,围绕顶边种植迎春,让其自然下垂。

  其它小块绿地在院落内部的小庭院空间内,布置丛竹、芭蕉、苏铁等,从而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典园林氛围。

  4结语

  休闲式生态酒店与现代功能型酒店最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良好的生态性和自然性方面,园林景观主题区别突出表现在“雅”与“静”上。因此,其景观园林比现代功能型酒店有更高的要求。园林景观建筑空间的流动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所在,张家界湘电国际酒店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正是在把握本土特色的基础上,糅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造园手法,将张家界自然风光与人文内涵巧妙地结合到一处,将动之美与静之美深蕴其中,从而给所到宾客一种如沐春风、自然舒适的惬意感受。该景观改造自2007年初施工完毕后,以其自然、野趣和富含中国传统文化趣味得到了甲方和四方宾客的大力赞赏。

  参考文献:

  [1]陈国平,景观设计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韩靖,梁雪,张玉坤,当代生态型建筑空间形态分析.世界建筑,2003(8).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景观设计论文15

  近年来,地域文化发展迅速兴起,成为现代不同城市发展的重要符号与标志,对于提高区域影响力具有巨大作用。选择有效的地域文化传播载体,对于提高地域文化的发展水平极为重要,因此,园林景观即成为当前地域文化发展大环境下的文化传播最佳选择。做好园林景观设计不容忽视,需要其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度解析,将地域文化的特点及时展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进而为地域文化发展指明方向。

  1地域文化和园林景观的简述

  地域文化泛指2个不同的概念,首先是以地理区域划分的历史文化遗留,即称为地域文化。不同地理区域的地理文化必然有着一定的差距,基础的区分单位受到地形及地理结构与种族群落的影响。其次是秦朝时期的历史文明与艺术传承,该概念的指向性并不广泛,仅包括了秦朝时期及秦朝之前的阶段,所以概念的不同容易产生不同的理解,需要在对概念进行有效区分后,再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利用园林工艺和技术工程等方法,将区域地形、植物种类、局部建筑进行计划性的改造,在人为手段的参与下,使城市景观的设计更加合理,也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观赏性,并且能保留其日常使用功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是以设计为主要表现手段,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生态环境,通过设计人员的创作灵感,建设出美好的人类生活环境。

  2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2.1园林景观设计的创作来源是地域文化

  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强化自然环境的艺术气息,使其勾勒出一幅自然的风光美景。早期的园林景观设计创作过于重视功能性,往往忽略了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则考虑更为全面。主要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在保留原有园林景观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具有古典气息的地域文化,使园林景观设计生机盎然,提高了园林景观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使园林景观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均有所提升。对于区域的园林景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延续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将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提升至新的高度,进而成为物质文明社会的一颗璀璨明珠。

  2.2园林景观设计是展现地域文化的媒介

  园林景观设计用途决定了其成为文化传递媒介的`基础,园林景观的观赏性较强,是各地区游玩的最佳景区,游客的流向性强,分布较为广泛。将地域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为地域文化的良好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有效提高了地域文化的知名度,为区域的发展创造机遇,从而使地域文化的发展不再受到环境的制约,进一步促使各地方的文化通过园林景观设计而融会贯通。在此期间,园林景观设计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对于提高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与城市形象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园林景观设计中表现地域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3.1园林景观的奇特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均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进行深度挖掘,使地域文化的特点能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以展现,从而保持园林景观的奇特性,让园林景观在投入使用后,游览的游客能够深刻体会到其中所蕴藏的寓意,进一步为地域文化的融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即要突出地域文化的设计宗旨与主题,又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有所体现。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保持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优化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结构,使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能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完美融合,并保障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能够在长期发展中经久不衰,打造百年工程,让城市的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体现在地域文化方面,在园林景观的维护与管理方面,也要不断加大投入,使其能够达到预期设计的效果,进一步保障地域文化课持续发展的原则,能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4地域文化在园林设计中所体现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样式越来越缺少城市地域特色,各城市的园林景观也失去了其灵动、绚丽的色彩。因此,需要在城市的园林景观中植入地域文化,一方面能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特色城市的建设。

  5结语

  现阶段,经济水平的发展使地域文化越发受到重视,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将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成为促进区域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于生态化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融入需要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并在主体的设计结构中,着重体现人文艺术与文明艺术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得到良好地展现,进一步为区域的文化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宏俭.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1(3)

  作者:杨楠 单位:大庆油田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