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有所 答案 翻译 阅读

管理员

摘要: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阅读答案与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悬令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廓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令内之。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 ”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树槐悬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昧墨与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辜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今君穷民财力,以羡馁食之具,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悬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之明者也;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

  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

  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悬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昧墨与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

  B. 昧墨与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

  C. 昧墨与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

  D. 昧墨与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犯槐者刑”的“刑”是“施刑”的意思,和《齐桓晋文之事》中“刑于寡妻”中的“刑”意思相同。

  B. “不损禄,不益刑”中“损”“益”意思相反,这与《谏逐客书》“损民以益仇”中的“损”“益”用法相同。

  C. “而害明君之义也”的“害”是“损害”的意思,和《屈原列传》中“争宠而心害其能”中的“害”意思不同。

  D. 享国,即享有其国,指帝王在位年数。如《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齐景公喜爱槐树,在槐树旁种了一棵树,上面挂了一面牌子,写着“犯槐者刑,伤之者死”的法令。

  B. 犯槐者的女儿认为齐景公的法令是因为个人的恼怒损害公法,违背了君王立政的宗旨,对国家无益。

  C. 晏子认为齐景公治理国家,没能展现自己的美德,却犯了“暴”“逆”“贼”三大忌讳,必须改正。

  D. 经过晏子的劝谏,齐景公幡然悔悟,下令赶快停止守槐之事,废除相关的法令,释放冲犯槐树的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

  (2) 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

  14. 犯槐者的女儿劝谏晏子和晏子劝谏景公的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0. B

  11. A

  12. A

  13. (1) 我难道是沉溺在美色中的人吗?为什么年老了还有女子投奔我呢?虽然这么说,这件事一定有原因吧。(4分)

  (2) 如果没有大夫您教导我,我几乎要犯大错,从而连累到国家。(4分)

  14. 犯槐者的女儿:以景公所为违背立政根本以及预想的后果打动晏子(归谬法)。(1分)

  晏子:先指出“暴”“逆”“贼”是守国之大殃,(1分)然后将景公的行为对号入座,使景公无可争辩,不得不承认错误(演绎法)。(1分)

  【参考译文】

  景公有一株心爱的槐树,命令官吏们小心地守护着它,树旁立了一根木桩,上面悬挂着牌子,写着他的命令:“触碰槐树的人应受刑罚,损伤槐树的人应处死刑。”有个人没有听过这一命令,喝醉酒后误撞了这棵槐树。景公听说后说:“这是第一个触犯我命令的人。”派官吏拘捕了他,将要治他的罪。

  那个人的女儿前往晏子家中,托守门人传话说:“我是一个家背靠着外城居住的女子,有话请转达相国,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甘愿在相国的后庭里充一充数(做侍妾)。”晏子听了这话,笑着说:“我难道是沉溺在美色中的人吗?为什么年老了还有女子投奔我呢?虽然这么说,这件事一定有原因吧。”于是传令把那个女子带进来。那女子进了门,晏子远远望见她,说:“奇怪呀!从她脸色上看,心中一定有深深的忧伤。”于是上前问那女子说:“是什么事情让你忧伤呢?”女子回答说:“国君种了棵槐树,旁边悬挂着命令,触碰它的人判刑,伤害它的人处死。我的父亲迟钝愚昧,没有听到命令,喝醉酒后触碰了槐树,违犯了命令,官吏将要对他治罪。我听过这样的道理,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设置政令,不随意削减俸禄,不私自增加刑罚,也不因为私怨而破坏国家颁布的法令,不因为保护禽兽而伤害人民,不因为保护草木而伤害禽兽,不因为保护野草而伤害禾苗。我们的国君因为要保护他所喜爱的树木,就要杀死我的父亲,让我成为孤儿。这个命令已经对人民实行,成为国家的法令了。虽然如此,但我听过这样的话:勇敢之士是不会凭着人多势强去欺凌孤单弱小的人,英明仁慈的君主更不会违背正确的事理而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就好比亲手烹饪鱼鳖的人那样,只要除去它们的腥臊部分就可以了(不应该把好肉也去掉)。又好比黑暗中跟人一块待在闹市,却让人端正地坐着,人们都会手足无措。现在国君向百姓发布的命令,如果有利于在国内建立良好的秩序,而且对后世也有好处,那么我父亲被处死也是应该的,我为他收尸也是合理的!(但是)现在的命令却不是这样,因为碰了一下树木,就要治我父亲的罪,我担心这样做会伤害明察是非的官吏所执掌的法令,也会损害英明君主的道义。邻国要是听说出了这件事,都会说我们的国君喜爱树木而看轻人命,怎么可以这样呢?希望相国明察我的话,来正确裁决违反君主禁令的人。”

  晏子说:“太过分了!我将替你向国君解说这件事。”派人送她回家。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晏子向景公报告说:“我听过这样的道理:榨尽百姓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的嗜好贪欲,就叫作贪婪残暴;推重自己喜好玩赏的东西,把它们抬高到与君主的权威相似的地位,就叫作悖逆正道;随心所欲地处以重刑或死刑,罚不当罪,就叫作残忍暴虐。这三种行为,是治理国家的大祸患。现在国君耗尽人民的财力,来置办漂亮的饮酒膳食用具,准备了众多的钟鼓乐器,修建了极度豪华高大的宫室殿堂,推行这么大的暴政。您推重观赏玩乐的东西,为喜爱的槐树悬挂上特别保护的命令,乘车经过的人要加快车行速度,步行经过的人要快步离开,槐树的威严竟然和君主相当,这分明是悖逆民心的做法。触碰槐树的人要判刑,伤害槐树的人要处死,这分明是罪与刑不相当,轻罪或无罪却处以重刑或死刑,这是对人民最严重的残害。君主您享有国家,没有向人民展现出仁义道德的行为,可是暴、逆、贼这三种邪僻的行为在国内却很盛行,我担心这样做是不能够治理国家、爱护人民的。”景公说:“如果没有大夫您教导我,我几乎要犯大错,从而连累到国家。现在得到了大夫您的教导,真是国家的福气,我接受您的教诲了。”

  晏子退朝以后,景公下令立即免除看守槐树的差役,拔掉悬挂令牌的木桩,废除伤害槐树治罪的法令,释放因触碰槐树而被拘捕的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