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古语名言(精选270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经典的古语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典的古语名言(精选270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经典的古语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8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9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9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9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9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9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9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9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9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9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0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10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0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3、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10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05、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10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07、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0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0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1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15、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18、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1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20、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21、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12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2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2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12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27、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128、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2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30、养心莫善于寡欲。
131、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13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3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3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35、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13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3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38、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39、仁则荣,不仁则辱。
140、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4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4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43、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4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4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46、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4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4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4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50、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151、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52、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53、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54、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15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56、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157、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15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59、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16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161、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162、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163、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16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16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166、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167、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168、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169、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170、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17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172、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173、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174、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175、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176、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177、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178、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179、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18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丘
181、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182、知耻近乎勇。——孔子
18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
184、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子
185、民无信不立。——孔丘
186、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孔子
187、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18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8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190、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19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19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19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9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19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9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197、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19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9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20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20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20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20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20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20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206、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08、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0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14、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16、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2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21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22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22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22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2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22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22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226、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22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228、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22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230、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论语》
231、与朋友交,严而有信。——孔丘
23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23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23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23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中庸》
236、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丘
237、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论语·子路》
238、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丘
23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24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24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24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243、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24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
24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246、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24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248、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249、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论语》
250、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25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25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丘
25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论语》
25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论语》
25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256、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孔子
25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孔子《论语》
25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
259、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丘
26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26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论语》
26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论语》
26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264、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孔子
26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266、不贰过。(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孔子《论语·雍也》
267、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268、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269、“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
270、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