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几复》的诗词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赏析 诗词 黄几复

管理员

摘要:

《寄黄几复》的诗词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寄黄几复》的诗词赏析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寄黄……

《寄黄几复》的诗词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寄黄几复》的诗词赏析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赏析】

  这首诗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当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他的朋友黄介(字几复)任四会(今属广东)知县。他们都居住在滨海地区。前句化用《左传》中楚子对齐桓公所说的“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说明海天茫茫相距辽远。后句是说通信颇为不易。古人有雁足传书之说,但又说鸿雁南飞止于衡阳,而四会在衡阳之南。所以,想托鸿雁捎封信去也被谢绝。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两句所描绘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更加凸现了思念之情。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称赞友人为官清廉、从政有方。

  尾联“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瘅溪藤”赞美友人认真读书、好学不倦。诗人想象友人如今已白发萧萧,伴随着他的读书声的,是那从隔着瘴气弥漫的溪水边野藤上传来的悲苦猿啼。这里颇有为博学多才的友人偏居荒蛮之地不得重用鸣不平的意味。

  杨露禅是以为伟大的武术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推广太极拳事业。下面就来看看杨露禅简介。杨露禅出生于1799年,死亡时间有争议,一说是1875年,另一说是1876年。杨露禅是真正的武痴,从小便喜欢武术。他跟随师父学习陈长兴学习拳术,1840年前后学有所成的他回到家乡开始教授拳术。因为他拳术高超,难逢敌手,乡里人都被他震慑,对他非常尊敬之后,杨露禅因为一些原因被推荐到北京担任京师旗营的武术教师,也正是这一段时间杨露禅的名声大盛。但是杨露禅却淡泊名利,并不因为名声而有所改变,依旧潜心教徒,潜心钻研武术。可以说,人们之所以如此尊敬杨露禅,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武术高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谦逊明德等高贵的品质。

  晚年时期,杨露禅更是被请到王府教授贵族子弟武艺,这个时期,因为杨露禅教授的子弟都是社会权贵,而这些社会权贵对杨露禅也非常尊敬,所以一时间人们对于杨露禅以及他教授的太极拳都十分崇拜,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太极拳发扬光大最为明显的时期。以上便是杨露禅简介,通过杨露禅简介可以看出杨露禅的一生致力于将太极拳发扬光大,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教授徒弟以及钻研武功,即使名气大增之后,也依旧没有改变本心,非常难能可贵,这也是杨露禅能将武术修炼到极致的原因,因为他的心境单纯。

  杨露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太极拳家,他第一个深入推广太极拳,在中国武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杨露禅名声大噪的同时,他的.家人也备受关注。那么杨露禅妻子是谁呢?关于杨露禅妻子是谁这个问题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原因可能是因为杨露禅生活的清末时期动荡不安,这个时期很多事迹都没有办法及时的载入史册。但是关于杨露禅妻子是谁倒是有野史传说。其中一个比较受大家相信的是杨露禅妻子是他师父陈长兴的女儿陈玉娘。现如今的影视剧中也多以这个版本为题材。因为杨露禅自小就跟随师父学习,等学成归来已经人到中年,所以传闻觉得如果杨露禅有妻子,那么肯定是在学艺的这段时间娶得,而当时杨露禅能接触到的女子最大的可能就是陈长兴的女儿。二人日久生情也不是不可能的。

  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注释

  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蕲:祈求。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哲宗即位,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官,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神宗实录》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受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神宗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

  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因避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柔意和他亲近。他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宋元符元年(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受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岁。

  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竞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皖的山谷寺、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予是自号为山谷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