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买书不如抄书的作文 在我年轻的时候,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可是那时候既买不到心仪的好书,也借不到想看的名著,抄书同样很难,不是想抄就又得抄。 印象中我家有一本《红岩》,前面缺少好几页。那一本被我翻烂了的书,现在早已经没了踪影……
借书买书不如抄书的作文
在我年轻的时候,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可是那时候既买不到心仪的好书,也借不到想看的名著,抄书同样很难,不是想抄就又得抄。
印象中我家有一本《红岩》,前面缺少好几页。那一本被我翻烂了的书,现在早已经没了踪影。中学在宝应,新华书店有个租书的小门脸,一分钱一天。大多数时候我负责采办家中饭菜,所以会有一点赚头。那段时间,租了不少书,为了只花一分钱,每天一本。工作了,有了自己的工资,单位也有个小小图书馆。所以,借书和买书,都有了可能。同样,八十年代初期,好看的书不多,最经常做的事儿,就是买杂志。买了好多杂志。
最潇洒的一次,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本《辞海》,改革开放后的第一版。为此,过了一个月窘迫的生活。最无用的购买是《圣经》,买回来到现在还没有看完。那也是恢复出版的第一版,挺贵。那时候最渴望的事,谁能帮我从图书馆办一张借书证,可是,没有。
像很多同时代年轻人一样,我有专门的摘录本,随手记下喜欢的名人名言。记得看《约翰克里斯多夫》,感觉整套书都是金言警句。去了几次新华书店,没买到。现在这套书的版本很多,我总以为,还是当年我看的傅雷翻译的最好。同样,在那时期,还认识了《飘》里那个坚韧、顽强,不择手段的郝思嘉,我比较喜欢的女主角。那些书都是借来看的。具体和谁借的,想不起来了。
印象最深的两本书,是一次性借来的《唐诗一百首》和《宋诗一百首》,两本很单薄的小册子。除了诗,还有简单的作者简介与诗的简介。由于借书的人明确规定,三天后一定要还。于是,为了得到这两本书,我开始了生命史上的第一次抄书。用单位的稿纸。很薄的格绿子纸,稍稍用劲会刺破。我废寝忘食地抄,终于在人家拿书之前,抄完了这两本书。不是原书复制,简化了解释。
本来以为,抄书的过程会记下很多。事实上,当时光顾着埋头抄书,没来得及细读品味,没有背下多少。这两本稿纸抄写的书还在。前段时间整理个人物品,赫然发现了它们,我几乎忘却的辛劳。翻开看看,忆起了当年的一笔一划。苍蝇爬样的字,留下了青春的热情。后来买了“三百首”、买了“诗经”,买了宋词元曲等等。每一本好像都没有认真去看,床头翻阅的调剂。当然,中外名著那时期买了不少。后来,这些都成了女儿的启蒙读物,算是超值的收藏。
现如今,扬州图书馆不要太方便哟。办证不要钱,二十四小时自助借还,新出版的书林林总总。可是,因为网络,坐下来好好读书的心情,找不到了。装帧漂亮高档的各类书籍,摆在新华书店的橱窗,期待匆匆过去的脚步稍稍停留。还有人抄书嘛?打开手机,随时随地就可以阅读。阅读,从来没有有过这样便捷和浩瀚。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偶尔还有坐下来摊开一本书阅读的想法。
仅仅过去三十多年。已经过了三十多年。借书买书唾手可得,只有抄书,不会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