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问题刻不容缓论文 近日,我们对县这一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县虽在综合经济实力、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农民增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突……
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问题刻不容缓论文
近日,我们对××县这一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县虽在综合经济实力、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农民增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民自身素质低,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由于县内自然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差,大多数年轻农民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务农的基本上都是45岁以上的女人和中老年人,并且在这些留守人员中,大多数只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表现出文化素质整体偏低、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生产积极性不高。在这种低文化水平的前提下,生产出的农产品只能是科技含量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2、农资价格上升快,削减了“减、免、补”惠农政策效果。近年来,××县虽然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和保护政策来减少农民支出、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农资价格上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直接补贴、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减、免、补”惠农政策效果。20xx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678元,比20xx年只净增612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农资价格上涨影响极大。
3、农业产业化发展慢,规模经营还未起步。近几年,××县虽然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影响,农业仍是一个脆弱的产业,种植、加工、销售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基本上是单个小农户以传统的小农经济方式进行生产和销售,农民的.增产增收没有实现量和质的飞跃,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4、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少,融资难问题突出。××县是一个人口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一些小本种植、加工收入,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453元,全县尚没有一个乡镇的农民收入能达到初级小康乡镇2500元的收入标准。另外,××县农民融资的渠道主要是农信社贷款和民间借贷两种形式,在这两种形式中,一是由于借贷成本高、贷款手续复杂以及农民缺少法律认可的有效抵押物,信用贷款难度大;二是由于社会诚信低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等因素,民间借贷利息负担沉重,大多数农民只能“望贷兴叹”,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5、金融支农乏力,信贷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县支农的主力军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虽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增税等方面做出了大量贡献,但相对于×ד三农”经济发展而言,还是显得势单力薄。20xx年,信用联社在××县人行支农再贷款1亿元的基础上发放了24353万元的支农贷款,这些贷款只满足了小额农户的贷款需求,而未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农业、乡镇企业等“大额农贷”资金需求,对农民增产增收的助推作用不大。
6、农民务工空间小,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快。20xx年,全县总人口××万人,人均耕地××亩,过多的人口和过少的耕地严重制约了“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解决这一问题,××县虽然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但由于县内乡镇企业大都处于不景气状态,又加上用工单位的待遇问题,出现了务工人员相对过剩而用工单位却一时招收不到工人被迫停产的“两难”局面;另外,又由于城市下岗人员增多,加上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缺少一技之长,农民进城务工的困难增大,致使农民收入增长又多了一重阻力。去年××县输转劳务人员14.5万人(次),占全县总人口的25.45%,属低劳务输出县。
二、对策建议
1、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一是增强西部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科技兴农的意识,转换办法观念,扩大农村教育投资规模;二是允许并支持开设民办学校,鼓励民间融资办学,增强农村办学的活力;三是保证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防范学龄儿童失学;四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与农业生产和乡村工业相适应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开设职业技能课程,培养技术型人才;五是继续抓好农科教建设,倡导“绿色证书工程”。
2、积极实施公共财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使农民走向富裕。一要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特别是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要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三要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切实保障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科研投入;四要进一步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和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基层基本财力需求的保障力度,同时加大扶贫开发和财源建设力度,使扶贫资金、支农资金向财政困难县倾斜,向财政困难县财源建设产业倾斜,促制才政困难县转变观念,广辟财源,实现财政自立;五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把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及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各级政支出范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普照农村。
3、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一是要明确土地的所有权,稳定土地的承包权,搞活土地的使用权,允许土地流转、转让、租赁;二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农业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转变为农业集约式的增长方式;三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农民以土地为股份进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可以脱离农业,转向其他产业;四是要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要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进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为农民增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职能,扩大其业务外延,将农发行经营网点由县市下伸到乡镇,进一步贴近农村、方便农民,并允许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建立发展基金等途径扩大农发行资金来源渠道;二是尽快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通过立法形式,规定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按一定比例投入“三农”资金,要求各类商业银行按一定比例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农村信用社债券;三是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将邮政储蓄新增存款中农村的资金,返还给当地农村信用社用于放贷;四是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将农信社职能进一步定位在为“三农”服务上,强化其为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方面的职能,在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保证“三农”生产的资金需要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的所需资金;五是尽快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试点为降低运转费用,可委托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保险公司开办此项业务;六是除了重视正规金融外,还要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农村民间金融、合作金融等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资金投向农村建设。
5、大力拓展农民工转移空间,积极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一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将农民工和城市产业工人同等对待;二要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让农民工尽快找到工作;三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使农民工劳有所得;四要切实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让农民工享受到《劳动法》保护;五要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六要认真解决务工农民的子女上学问题,让农民工子女有学上,有书读,真正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之中,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