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连除》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解决问题连除》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解决问题连……
《解决问题连除》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解决问题连除》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解决问题连除》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研究报告单、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小朋友们正在观赏花卉种植区,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每个花架4层,2个花架一共摆了96盆花。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利用情境,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1.独立尝试,探索问题
谈话: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把一些信息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一些吗?
请学生们独立思考,把你的方法写在研究报告单上,写完后跟小组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整理信息,实际上就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汇报交流,归纳方法
展示交流整理信息的各种形式。根据学生生成合理安排交流顺序,组织学生思考评价。
(1)派代表上台展示算法,并用学具进行演示。代表先说算式,师板书,再讲思路。边说思路边用笔在图片上划一划。
(2)提问:谁听懂了他的意思?他的这种方法是先算的什么?你能上来指着图说一说吗?
(3)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吗?学生汇报,师同时板书:
①4×2=8(层)
②96÷4=24(盆)
③96÷2=48(盆)
96÷8=12(盆)
24÷2=12(盆)
48÷4=12(盆)
(4)刚才,我看见有人是这样写的:96÷(4×2)=12(盆),可以吗?说一说综合算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还可以怎样列综合算式?每一步求的是什么?3.比较提升。
(1)小结: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我们得出了这样3种方法。(课件出示3种方法)。
(2)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预设:答案相同,都用除法计算(揭题)
不同点预设:方法不一样。方法怎么不一样?第一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师评价:真了不起!同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像这样要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可多了。
《解决问题连除》教学设计2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3页例4和做一做。在学生会用连乘的方法解决两步问题的基础上,本课时教学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例4的编排思路与例3大体相同,让学生更加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正确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解答。在“回顾与反思”环节,给出了检验的方法,不仅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还要检查解题过程是否合理,凸显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
(二)核心能力
通过独立尝试、交流讨论不同方法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在“回顾与反思”环节,理解检验的方法,凸显自我反思意识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独立尝试、讨论交流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会列出综合算式解答连除问题。
2、在回顾与反思过程中,知道检验的方法,体会解答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反思意识。
(四)学习重点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理解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解题策略。
(六)实施资源《解决问题(连除)》名师教学课件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口算63÷7÷9720÷8÷9240÷8÷3 2。120÷(2×4)810÷(3×3)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女生进行集体舞表演的图片。提问:在这个精彩的表演中,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呢。想不想一起来研究呢?
请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大家发现的信息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60人,分成2队,每队有3个小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点评大家提出的问题)
现在我们一起解决“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收集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在尝试交流中,形成个人解题方法。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想法。
(2)在交流分享中,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谁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列式的?
预设1:先求每大队有多少人,60÷2=30(人)再求每个小组有多少人,30÷3=10(人);
预设2:先求一共有多少个小组,3×2=6(个),再求每个小组有多少人,60÷6=10(人);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出示课件演示,并将算式板书在黑板上,追问每一步算式的含义。
【设计意图】
教师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考虑到个别学生的需求,允许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在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思路,并了解到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发展创新意识。对比两种方法,说一说它们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第一种:分了再分,先分成2队,每队再分成小组。连续用除法计算。
第二种:先乘再分,先算出一共有多少组,再一次性等分。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追问,使学生理解不同解题策略背后的依据,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深刻,又加深了对每种方法的进一步理解。
(3)在引导下,正确列出综合算式。你能用综合算式表示出两种思路吗?试试看。展示交流,适时追问。
①为什么第二种方法需要用到小括号?它的作用是什么?
②如果不用会怎么样?
强调:在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合理的使用小括号。
(4)回顾反思,检验结果。
①检验结果是否正确。解答得对吗?怎么检验?(把结果作为已知条件,先算出一个队有多少人,再算出2个队有多少人,与总人数比较)。
师:我们可以把结果当成一个已知条件,带入原来的情境,看推出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条件,这种检验方法更有效。
②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小结:同一道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
重视“回顾与反思”环节的落实,不仅可检验解答结果正确与否,还让学生通过回顾梳理解答的过程,体会到有些问题的解法是多样的。提升学生的反思意识。
3.巩固应用,拓展深化
(1)53页的做一做。有一种杯子,6个杯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学生独立解答后,分享交流。
(2)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几本书?
第一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与问题;
第二步:独立思考,写在练习本上;
第三步:同学间互相交流并汇报;
第四步:结合不同的列式,说说你的思路。
(3)灵活练习
在400米游泳比赛中,运动员要游4个来回,这个游泳池的.长是多少?正确的解答算式是()。
A.400÷4B. 400÷4÷2C. 400÷(2×4)
第一步:学生读题,独立思考;
第二步:学生选择正确的算式;
第三步:追问,第一个算式为什么不正确?说说正确算式的想法。
【设计意图】
变化练习形式,使学生既可以从算式入手,回归原题进行选择,也可以从题中进行分析,做出正确选择,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
4.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我们的思维。今后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关系理清思路,分析解答,还要特别注意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养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
(三)课时作业
1、一辆出租车一周(7天)收入1260元钱。如果每天工作9小时,平均每小时收入多少钱?
答案:1260÷7÷9=20(元)
解析:先求每天的收入再求平均每小时的收入。
【考察目标1】
2、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答案:954÷2÷3954÷(2×3)
解析:可以先求每天售出的票数再求每场售出的票数,也可以先求两天共办几场,再求每场售出的票数。
【考察目标1、2】
3.把问题和相对应的算式连起来。阳光小学的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8个教室,一共安装了168台电扇。一共有多少个教室?168÷3平均每层安装多少台电扇?168÷3÷8平均每个教室安装多少台?3×8解析:认真审题,明确每个信息与问题的关系,再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
【考察目标1、2】
4.结合你熟悉的情境,编写一道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解析:观察生活,寻找合适的情境编题,进一步熟悉这类问题的特点。如:分了再分,装了再装。
《解决问题连除》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页的内容,练习十二的第6-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及数量关系,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进行解答。同时学习解题的检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及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进行解答。
教学关键:
通过不同数量关系、分析思路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讲故事引入:文彦博树洞取球。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多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点题探究新知
四(三)班这场团体操有60人表演,平均分成2个大圈,每个大圈又平均分成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多少人?①从图中分析。提问:
(A)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B)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应先求什么?
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a)根据已知条件,把60人平均分成2个大圈,可以求出每个大圈有多少人。把求出的'每个大圈(60÷2)人当作条件与已知的每个大圈平均分成5个小圈,就能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因此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每个大圈有多少人。
(b)根据已知条件,平均分成2个大圈,每个大圈有5个小圈,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小圈,把求出的一共有(5×2)组当作条件与总人数60人,就能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因此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一共分成多少个小圈。
三、分组讨论探究新知
1、4人一组先相互交流探讨:要求出每个小圈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什么?
2、安静独立地思考,再解答。先分步再列综合算式。想一想有几种方法解决
《解决问题连除》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两步计算问题的解决,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体验两种分析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2、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3、使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除应用题。
教学重点:
1、通过两步计算问题的'解决,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两;
2、培养学生有意识地
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一次能运3吨货物。仓库有54吨货物。用这辆卡车几次能运完?怎样列式?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你能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来解答这个问题吗?怎样分析与解答呢?
(二)解决问题
分析与解答:再将每队30人平均分成3组,可以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60÷2=30(人)30÷3=10(人)60÷2÷3=10(人)
请列出综合算式。
再将60人平均分成6个组,求出每组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