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比较赏析 导语:《湖心亭看雪》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它与《记承天寺夜游》对比赏析,欢迎阅读! ……
《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比较赏析
导语:《湖心亭看雪》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它与《记承天寺夜游》对比赏析,欢迎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比较赏析1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宋神宗元丰六年初冬的一天夜里,因“乌台诗案”死里逃生,贬至黄州已四年的苏轼,做着“团练副使”这样有职无权的闲官,百无聊赖之余,只得“解衣欲睡”。不料却有明月解其心意,毫无势利之心,入门来邀,心情顿时“欣然”。初冬的夜必是清凉逼人,可作者兴致却很高,觉得如此乐事还得与友人共享方可,于是去寻张怀民。这种“寻”的急切心理,也体现了与怀民情谊之深,怀民的“未寝”也早在意料之中,但欣喜之情还是难以抑制的。在如今这种境遇之下,还有一个朋友能在这样的夜里和自己携手赏月,也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与之相较,张岱少年富贵风雅,却有抗清的责任感,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但国破家亡的哀痛始终萦绕于心,这一点从文章开头以亡国年号记事,结尾客自“金陵”可见一斑。西湖之景历来以春日风光为佳,而张岱却在大雪三日,寒气逼人的深夜独往湖心亭看雪,意在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至于随行的舟子更是不可为伍,文字之间流露的是孤傲脱俗的风骨。然而令张岱欣喜惊叹的是到亭上居然能见到同道中人,真是奇遇!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惜的是他们只是他乡游子,知己难逢却易散,真是惘然!
苏轼和张岱都可谓命运多舛,失意孤独,可他们眼中、心中的月色、雪景却毫无阴霾之气,是那样的纯净空灵。
月色溶溶,所有月下的景物都被化为水中之景,透明清澈的流水,摇曳多姿的藻荇,或浓或淡的光影,是眼神恍惚了,还是进入了梦境?初冬的夜因为这片月色变得如此清亮,如此透明,如此多情。作者寥寥数语,以水作喻,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如水晶宫般的世界。
大雪漫漫,云雾霭霭,一扫往日西湖莺歌燕舞春日融融的景象,别人眼里的冬日雪景或许是肃杀冷清得逼人,可张岱却用一支丹青妙笔,或浓或淡地轻轻点染,就给我们营造了另一种冰雪世界。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却有着“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似有若无,依稀恍惚,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张岱与苏轼不同的是,他终生未出仕,尤其是明亡之后,更是钟情山水,但故国之思带来的哀痛在文字间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但这种流露没有局限于对个人命运的惆怅,而更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天地苍茫,自己不过沧海一粟,是多么渺小。人生如雪泥鸿爪,知己难寻,不如孤高自赏,即使有志同道合者,也不过是匆匆过客。前尘往事虽令人感慨,但细细想来都如眼前雪景般如烟似梦。
这两篇小品文均以简练的笔墨描绘景色,却毫无雕琢之气,“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用苏轼自己的话说就是“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这种师法自然描绘景物,并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流露在字里行间的行文风格,才真正体现了“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原文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挐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注释
1、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2、俱:都。
3、绝:消失。
4、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开始。
5、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6、拏:通“桡”,撑(船)。
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
》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0、惟:只有。
11、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12、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13、而已:罢了。
14、毡:毛毯。
15、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16、拉:邀请。
17、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18、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19、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20、及:等到。
21、舟子:船夫。
22、喃喃:低声嘟哝。
23、莫:不要。
24、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25、更:还。
26、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比较赏析2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1、承天寺:故址在黄冈县南;另一说,在福建省泉州市(有的书上这么说)。
2、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寄居承天寺(黄州?何来另一说:承天寺在泉州?疑!)。
3、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清澈。
4、闲人:当时苏轼被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一种挂名的官。官衔上还加有“本州安置”的字样,更近于流放。故自称“闲人”,实际上隐藏着一种郁郁难平之气。
赏析
读后,仔细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过卵石,弹出一支清新的曲调,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回神凝思良久,才渐渐领悟。
这里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警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来自结尾的“精”。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罢了。总之,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月下抒情)
《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比较赏析3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们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ráo)一小船,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们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们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们!”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líng)人们,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gèng)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们、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乘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西湖雪夜雾气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苏堤),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两三个人们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们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们)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们。”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们,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们啊!”
湖心亭看雪
①祯五年
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们鸟声俱绝。是日更定
③矣,余拏
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们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们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们
⑨”拉余同饮。余强
⑩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们,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们。原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是日更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4.【挐(ráo)】即“桡”,撑(船)。
5.【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6.【雾凇沆砀】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这时因为天寒,凝成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们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7.【上下一白】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一白,全白。一,全;都。
8.【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9.【焉得更有此人们】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们。焉得,哪能。更,还。
10.【强(qiǎng)饮】尽力地喝。强:痛快。强饮:痛快的喝。
11.【白】古人们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12.【客此】客,做客。在此地客居。
13.【舟子】船夫。
14.【喃】象声词。
15.【相公】旧时对士人们的尊称。
16.【更】还。
17.【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傻,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文章主题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们的雅趣。湖、山、游人们,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们生渺茫的慨叹。
赏析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们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们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们为痴,殊不知这三人们正是性情中人们。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们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们拍案叫绝。
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们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还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全文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们以愉悦的感受。“痴”字(以渔者的身份)表达出作者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