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和《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和《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盖竹柏影也( )
(3)晓雾将歇 ( ) (4) 四时俱备 ( )
10、用原文填空(3分)
(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之美的句子是:
答:
(2)《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答:
11、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闲人”即清闲之人,也就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之人。
B、(乙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句,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清的特点。
C、(甲文)表达了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苦闷心情。
D、(乙文)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心态。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
①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答:
②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参考答案
9、(2分)念----想到 盖----原来 歇----散 四时----四季
10、(3分)(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1、(2分) A
12、(4分)?张怀民也没有睡,一同走到庭院中。
?山,高耸入云;水,清澈见底(山峰高耸入云,溪流清澈见底)
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答谢中书书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