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社会实践 调研 家乡 报告 发展

管理员

摘要: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2篇)  辛苦的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你梳理过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吗?该好好总结一下过去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了!可是实践报告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通用12篇)

  辛苦的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你梳理过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吗?该好好总结一下过去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了!可是实践报告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1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完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北京的农村到各地的农村,都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农村在我国的新时代发展中一直都是不可忽略的部分之一,所以时刻关注农村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为全面了解掌握农户的家庭经济和生产经营情况,建立完善农户档案,推进新农村信用建设,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更好地为新农村经济发展而服务。

  二、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家乡的发展状况来了解家乡的变化及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从中感受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带给中国农民的好处。

  三、调查方法

  1、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对比目前的家乡,找出两者的区别,分析原因。

  2、走访老人,询问他们对家乡这几十年变化的经历及感受。

  3、各处走走,比较家乡与自己记忆里的区别。

  4、到家乡周围调查,看看家乡周围的变化。

  四、调查结果

  1、经济发展

  我的家乡在XXXXXXXX,村民努力勤奋,朴实待人,经济发

  展态势良好。改革开放以来,我村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耕地不再是农民 获得财富的唯一途径,务工、个体私营、公司、合作社等新的形式层出不 穷,并且它们已经日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 迅速,农民工日益崛起。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以 此成为谋生的主要手段。 目前,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以务工收入为主、种地为辅。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行,农村农业经济也在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正在逐渐提升至新的层次。

  2、村容村貌 这两年村容村貌的变化是最大、最明显的,主要体现在

  村级公路的修建、房屋的更新和村容的整治几个方面。 村级公路的修建,由乡里统一出资修建了通过村里与各个村子连接的柏油路,并通上了公交客车,因此外出再也不用走几里路才能坐车了,村内的道路由村里出资也由原来的土路修成砂石路,再也不怕一下雨就出不了门了。

  房屋的更新,俗话说:“看一个村子的穷富关键看房屋”初步统计这两年全村翻盖新房16座,整个村子的房屋全是砖混建筑,两幢土坯草房于前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在村里彻底消失,新房都有上下水设施。村容的整治,近几年村里下大力

  气整治村容,村干部挨家串户说服,将柴草垛和粪肥堆移到院内或移到村外,不允许堆放在村里道路两旁,解决了既影响交通又影响美观的问题,并对一些道路进行取直修理,走在宽阔的村路上心情特别舒畅。

  3、教育医疗

  教育和医疗问题是最贴近农民的问题,也是乡亲们最关注的问题。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现在孩子们都能上起学了,从2006年起彻底免除了学费,根据政策规定,邻村几个特困户家庭的孩子凭特困证明还享受了免费提供课本的待遇,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调整在春节前也进行了补发,但是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仍然不强。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情况,全村人基本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特困户由村里出资也按时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真正体验到农村合作医疗的益处。

  五、总结感想

  家乡的经济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发达起来。以前,人们一个月的收入一般都极少,能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已经很不错了。而现在,人们一个月的收入不知道是以前的多少倍,不仅能维持家里的生活,还有钱多出来买车买房和一些珍贵的东西。还有,人们的住房和食物也变得好起来,和以前的简直是无法比较,就连最基本的交通工具也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早的时候,人们外出只能靠步行,慢慢地有了用牛、马等动物拉的车,到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了。

  无论是经济上的进步,还是教育医疗的改革,都给我的家乡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使家乡人生活越来越好,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相信我的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繁荣。感谢党和政府给予我们幸福的生活。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共产党。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2

  一、调查背景

  xx市xx镇xx村是我美丽的家乡,村内有条小河,养育着当地人民。改革开放以来,xx村经济和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大家周围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大家热爱自己的家乡,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因此我们大家利用休息时间对村里的环境污染状况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借此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找到改善家乡环境的对策,为家乡的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二 调查过程及结果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大家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资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村里选点实地观察并采取水样;到几家企业调查了排污及治理情况;走访了村里的一些居民,了解了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及对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并作出准确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大家自身的能力,我们大家对家乡的环境现状、影响、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评价。

  (一)实地观察过程及结果

  本次实地调查,我们大家进行了大气和水污染状况调查。观察表明,唐坪村大气状况尚属良好,晴天时大气能见度比较高。个别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如附近河段水色浑浊,散发出臭味,水样ph值测定表明,其ph为酸性。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大家了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体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

  据调查,很多人认为,目前唐坪村的环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时候村里的空气质量也不能尽如人意等等。被访者普遍认为,确实应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被访者就如何保护我们大家的环境纷纷提出了意见和看法,他们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为把我们大家唐坪村建设得更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还是十分重视的,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是很强的。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大家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改变目前这种环境状况,光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也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大家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大家也懂得了:我们大家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大家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大家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地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大家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

  (三)改进意见

  为此,我们大家建议从我们大家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2、慎用清洁剂,选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防止造成富营养化。

  3、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地点。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6、多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

  7、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大家的家园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让我们大家以这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而行动起来吧!

  通过这次自我组织活动,我们大家深入了解了环保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次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3

  《关于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应老师要求我们对某某乡镇 “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以小学和初中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为了更清楚家乡的农村教育状况,我为此在家乡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以走访调查及座谈的形式为主,走访了共三个中小学,调查了小学生25人,初中生34人,老师及校长19人。通过调查,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并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教学问题

  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看来,事实上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公共教育经费短缺,导致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2、师资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

  3、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中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4、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二)教师问题

  调查发现,相当大数量的教师对生活表示不满意(51.8%)和比较不满意(7.8%),感到压力很大。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不合理的农村教育编制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

  2、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实施更新壮大着新课程改革,但谁都清楚高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生存。面对动辄“下岗”“走人”的内部管理体制,老师们为了保住“饭碗”,感觉压力很大。

  3、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谈恋爱的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另外我发现,还有几个关于教师较为集中的问题是:

  1、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中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

  2、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三)学生问题

  学生主自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在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或学习主动性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学生的学习目标大部分是家长、老师压出来的,成绩认可高,重视分数的达80%。在所学课程中,选择英语最薄弱的学生比例最高,占了47.67%。然而对于“你想如何提高”这一问,我原先设计了“自己复习巩固”,“请家教”,“参加培训班”和“其他”四个选项,结果有56.3%的同学选了其他,询问后发现学生们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长指导,向同学、老师请教等等。调查表明,46.1%的农村学生在平时能努力学习,并持之以恒,但也有34.5%的农村学生平时学习没有规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学习来应付考试。

  通过和学生们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但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四)家长问题

  在回答“你觉得所在地区教育状况如何”的问题时,75.36%的家长选择“一般”,5.8%的家长认为“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当地教育状况并不满意。如栾卸村,拥有生产康必得的集团公司,当地农民收入较高,但由于很多家长不满足于当地教育,就将孩子送往城里上学。

  当问及“您对孩子在校表现情况了解程度”时,只有17.5%的家长表示很了解,而选择“基本不知道”的占20%。然而在回答“对孩子学习上关心程度”时,却有58.75%的家长表示很关心。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对孩子在校表现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说对孩子学习很关心呢?对此我询问了部分家长,原来很多家长认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即是对孩子学习关心的全部表现。

  对家长问题的一些思考:

  1、家长没有家教意识。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

  2、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3、影响大于学校。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考出去“将来出息会大一点”,“将来不再去忙土地”。但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调查却发现没有一个家长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农村基

  (五)基础教育学校“空巢”状况

  1.现状:农村的小学和初中由于招收不到学生、生源的缺失,所以学校空巢严重、学校撤并! 例子:校长老师的访谈或者真实的数据(师生流失);农村基础设施与教育水平;家长的想法等

  2.原因:

  1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新生人口剧减,提倡晚婚晚育,老龄化加剧,学龄儿童少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

  2国家经过教育改革教育发展迅速,农村的基础教育学校愈加多与日益减少减少学龄儿童不相适应!

  农村人口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观念”影响大!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与完善,养儿防老观念愈加淡薄,少了后顾之忧!

  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育水平低下、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分散、国家经费投资巨大且整合难度大,为了提高教育水平、便于整合师资力量、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效性所以撤并学校!

  经济的大发展农村进程务工热潮带走了一批学生、而且农村愈加对教育的非常重视想方设法给孩子一个好机会上好的学校以便改变命运、光中耀祖!

  由于农村条件差、工作压力大老师不愿去农村;托关系找人去好一点的地方教书!

  (六)农村留守儿童困境:

  1.现状:父母进城务工,孩子留在农村上学无人照顾!

  例子:留守儿童的数据

  1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由于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3)学习问题。无人监管,逃学上课不学习沾惹社会恶习后辍学等

  3)生活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不懂照顾自己致使生活混乱,容易受到社会习气的影响!

  2.对社会的影响: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不利于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村的形成!

  原因: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监督缺少关爱与落后的教育水平使得留守儿童人身体、心理、学习、生活问题严重对于他们成长成才和对建设和谐社会影响巨大!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查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主要抓以下几点:

  (一)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二)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在我们当地,学生家长及教师对此却不以为然。原因还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不紧密,就业渠道不畅。调查中一位校长说到,他曾经去青岛考察过,青岛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的都是紧缺人才,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职业教育很受欢迎。因此实行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农村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私立学校应该是一种补充、激活农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们当地农村,私立学校几乎没有。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独家经营,始终处于“老大”地位,传统、封闭、死守教条,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

  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含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1.6亿。然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反而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在农村,虽然绝大多数家庭通过各种途径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数孩子因家庭贫困,未圆上高中、考大学的梦想。现代社会倡导人们关注弱势群体,这些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们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助他们圆自己的读书梦想!我呼吁各级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应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的迫切性,给予农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中小学去,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结语 :我们应时刻抓住时光带来的机遇,尽力弥补农村基础教育的短板,有计划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顺着时代潮流,着重培养有思想的新型人才,然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经济发展的支持!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4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关心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中小学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建设,使得农村教育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呈现了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就此问题,我于2013年1月23日对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月山镇奇隆小学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做如下的分析报告。

  一.基础设施建设完备

  本人曾今也是在这所小学就读的,当时的教学楼十分的破旧,窗户上玻璃有许多都是破碎的,学生用的课桌都破烂不堪,操场更是千疮百孔,每逢下雨的时候都满地的泥泞,学生很容易滑到。而现在呢,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教学楼已经重新装修了一遍,并且墙壁上还画上了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形象;窗户已经换成了不锈钢制的;学生的课椅也都换上新的了;学校的操场铺上了水泥同时还建起了篮球架;而这次最让我欣喜的是学校还办了幼儿园,校园里添置了许多的儿童玩具。

  二.教学方式呈现多样化

  在调查的过程中,一位江老师说,现在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学校开辟了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之路——小班化教学。为此,学校围绕“小班化教育”这一专题进行了研究。为了使小班化教育真正体现出其强劲的教育生命力,学校进行了一系列课程体系的改革及教学环境的改变。首先,调整课程结构。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立足点。学校一至四年级全部实行小班教育,同时继续开展双语教学——英语童年、棋类——益智陶情、经典国学——陶冶情操、信息技术——点击快乐、参与实践——体验生活等特色教学活动,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参加外教英语课。其次,创设适合小班教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条件,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活动非常多,使学生的灵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他们发散思维、独立思考,这样学生不再是死学习而是轻松快乐地收获,在自己亲手操作的过程中学得的知识记忆才会更加深刻,才真正是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老师灌输式的教育,符合当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代背景。

  三.学生生活呈现多彩化

  以前家庭条件较差,学生学习用具只有笔、本子和书包这些基本的物件,买参考书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因为参考书只有县城里才有的卖而且价格很贵。现在不一样了,几乎每人手里面至少有三到四本参考书,而且到处都有卖的,很方便买,甚至出现了

  参考书太多而不知如何选择的情况,而且这个现象十分普遍。学习用具也是遍地开花,各色各样的学习用具到处都是。学生们的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飞跃。而且学校为了使学生轻松学习,几乎每个班级里都配备电视和多媒体设备等,从此,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死学习了,更有了一份愉悦与轻松,课间时学校广播台播放音乐,学习之余听听音乐,学习的紧张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时常老师会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们观看一些励志电影,对于学生们是一个难得的文化熏陶与心灵历练的机会。这样,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就不只是书本知识了,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与认同、社交处事的学习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这样培育出来的才是新一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四.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缘、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农村教育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只有做好了农村教育才能真正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我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5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XX.01.15~20XX.02.15

  调查地点:江苏省泗洪县

  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理念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出。

  然而,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尽相同。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家乡地区(江苏省泗洪县)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街头问卷与网络问卷结合) 调查对象:随机调查

  一.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都不相同,在此次随机调查中我发现,家乡人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打工和种地;当然,由于环绕成子湖,渔民们捕鱼为业;此外,还有基层服务工作者如医师等依靠工资生活。不同人群经济能力不一样,调查之后发现贫富差距还是很明显,县城中基础建设完善,人民生活条件较好,乡下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家庭条件较差。

  二.文化发展状况

  此次调查主要在农村展开,参与填写问卷的好多人都只是小学初中毕业,(部分人员由于仅参与过扫盲班或未接受过素质文化教育无法参与问卷调查填写)很少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并且,大多数人对于文化的概念仅仅局限于学校。只有部分人员提到文化活动,他们的建议是增加文化活动,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同时,较多人提出家乡应建设一所较好的中小学。总体而言,家乡文化建设相对落后,有待加强。

  三.个人看法及建议

  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有待提高,经济与文化并未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比文化发展迅速,县城发展比乡村发展迅速。外出打工是乡村人普遍的选择。于是,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等现象颇为普遍,使孝亲敬长成为一部分人难以实现的梦想。好在如今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兼顾文化发展,努力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在寒假期间,县政府的“春风行动”让人暖心。由政府牵线搭桥的大型企业招聘会在春节前后举行,乡镇公交免费送达,数万个岗位对外应征。号召泗洪人回乡就业创业,带动泗洪经济发展,使家人团聚,创造美好新生活。乡村文艺汇演、元宵灯会等节目也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此外,建议关注农民生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希望多多举办文化方面的活动。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6

  一、我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结构调整彰显成效。近年来,各县市都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力促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农业方面着力提质增效,推进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新型农业建设,产业链条继续延伸,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工业方面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工业结构已由能源开采加工为主导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方面积极扩大产业规模,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打造新型服务业。

  二、经济发展的不足

  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特色。我县产业是典型的资源主导型产业,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单一特征,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并且与其它兄弟县市之间产业雷同严重,经济主要靠煤炭拉动。

  三、经济发展的建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战略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汶上作为经济欠发达县,经济总量小、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质量不高,面临着加快速度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崛起,必须坚定产业兴县不动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民生和谐,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加速发展,探索走出一条速度、结构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1. 坚持以新型产业化为主导

  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围绕培育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提升一产,优化二产,繁荣三产,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节能环保、效益良好、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2.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科学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新风光产业园、LED、太阳能光伏组件、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优势技术和优势品牌,抢占新兴产业的发展先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立足做优做强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三大百亿产业,依托如意天容、万发服饰、金成机械、祥远机械等行业龙头企业,规划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端延伸,加快传统产业向特色产业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要求,实施农业六大工程,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一批优质、高效、精品、生态农业。壮大大汶河现代农业、利生面业等企业规模,扩大奶牛、生猪、芦花鸡等特色养殖和山药、白莲藕、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打响生态和绿色品牌,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3. 构筑转型升级平台。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项目集群、产业集聚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快形成互为配套、集群发展的产业布局。加快县经济开发区机械电子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节能产品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加快完善次丘、康驿、白石等乡镇产业协作区,大幅提升产业协作配套和集群发展能力。加快联想化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全面拉开发展框架,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按照煤盐结合,高端发展的产业定位,采用国内外先进、绿色、环保新技术,大力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倾力打造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化工园区。

  4.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牢固树立突破靠产业,产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的理念,坚持招商选资,提高招商门槛,紧紧围绕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大、节能环保类大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确保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每个乡镇至少新上3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

  5.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引领

  牢固树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理念,围绕儒释圣地、生态水城城市发展定位,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力打造跨越转型的强力支撑。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设施;加快推进城区道路与环城路的互通连接,力争实现县城到中心城镇二级路连接,乡镇之间三级以上公路连接。改善教育、文化、娱乐设施,推进绿化美化工程,确保绿化有层次、亮化有特色、美化有品位。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7

  我们的家乡坐落在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檀江河畔。檀江不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而且土地丰腴。它面积宽广,人口众多。一代名将蔡锷故居、大学士魏源故居均在境内。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家乡檀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新农村的建设。在暑假期间,我对檀江做了一个具体的调查。

  一、物质方面

  首先说吃,爸爸生活在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没开始复苏,人们还不能吃饱穿暖。豆腐,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鱼一年也不能吃上几次。到了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六七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其次谈谈穿吧,看着现在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情况。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蓝、绿、灰。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他们都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而骄傲。鞋子却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底儿做的。

  在住房方面,六十年代的住的都是茅草房,烧的都是木材,对环境污染不是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楼房。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通常挤在一个屋里。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担忧。而且屋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客厅中有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各种家电应有尽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们檀江与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改变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貌。檀江水库大桥的使用,使檀江的公路更畅通了,而且也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水库新闸的竣工不仅提高了防洪能力,还设计了一条生态鱼道,它也成为檀江的又一景观。

  出行方面,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已经进入家庭。在以前,因为这里没有医院,人们看病只能进城去看。进一次城,要先走四十几里地到邵水大桥去坐车,再坐一个小时左右的公共汽车,才能看医生。现在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公共汽车、出租车、火车构成了立体交通网,日行千里已不是梦想。

  说完了吃饭穿衣、住房和出行问题,我们来谈谈医疗方面。在以前由于经济落后,村子的医疗水平很落后,村内连赤脚医生都没有,小病都要进城去看。现在人们看病再也不用进城了,因为村边建起了乡村医院,使农村医疗卫生情况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经济建设方面

  30多年前的檀江跟现在可是完全不一样,它是一个交通闭塞的村子,很荒凉,人口也很少。人们只会种些麦子、白薯和稻子,还要靠天吃饭,家家一到春天就会挨饿。

  现在,由于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需要,檀江人发展起了观光农业。村民们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后,建起的农业观光园、采摘园、钓鱼山庄。放眼望去,十几座蔬菜、水果大棚、钓鱼塘一字排开,错落有致。大棚外虽是冰天雪地,但大棚内却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草莓、白菜等果蔬长势喜人。满棚的草莓枝繁叶茂,鲜嫩可人,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正在笑迎八方客。

  为了解决剩余劳动力再就业为题,村里建起了草编场。草编场有着神奇的魔力,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通过工人们的一双巧手,可以把普通的树枝和稻草变成美观实用的家具和装饰品。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村里建起了蘑菇种植基地。基地里种有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人们喜爱的各种菌类。昔日身价昂贵的它们,早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了。

  三、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1、自然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于我们的村子来说,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檀江境内有条河檀江河,近年来由于河的上游工厂和养猪场的污染,以前的碧水已不复存在,从远处看就像一条黑绿色的带子摆在河床上。河水变成了黑绿色,这就害苦了那些鱼类、藻类。现在再也看不到鱼、蟹等动物,只能闻到恶臭。

  2、白色垃圾危害严重。由于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支柱产业形成难,农民收入增幅不快,支柱产业没有形成是重要原因。

  3、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檀江贫困村在产业的选择上,没有结合本村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实际,不考虑市场因素,凭个人主观臆断,盲目鼓动群众发展,一年一个产业,一年一个品种,从而导致村内的产业品种杂、规模小、效益低,在遭遇市场冲击后,产业宣告失败,最终利益受损的只有群众。性塑料餐盒等,造成大量实用科技推广难。

  4、一是对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少,缺乏长效的培训机制。近几年国家对老区在科技培训上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笔费用真正用于农业实用科技推广方面的并不多;在培训方式上也仅仅局限在培训几个村干部上,农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二是科技培训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目前,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量,主要依靠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然而由于乡镇农业技术部门待遇差,贫困地区工作环境不理想,致使乡镇农业技术力量匮乏,没有技术人员来具体从事技术推广工作,这一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农业新型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三是科技培训主体严重不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农民外出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已成为老区贫困群众增加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而打工经济在广大农村应运而生。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老区贫困村有一定文化的轻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实用新型技术在这些地方无法推广,从而造成了老区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白色垃圾。这些生活垃圾都是不可降解的,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它们被人们随手丢弃后,随风飘扬,影响环境美观。

  以上就是我们所调查的上庄在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认为30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空前绝后的,现在与30年前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但目前的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善环境建设。禁止河上游工厂和养猪场将废水排入河中,通过政府调控,恢复自然景观,使河水保持在以前的水平,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

  2、减少对料袋的使用。针对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盒的情况,政府应下大力气从根本上治理。多生产可降解的塑料袋和餐盒,提倡环保布袋的使用,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政府部门应多开设一些“农民文化站”,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农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开设特种养殖和种植讲座,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4、开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上庄是北京的牛奶、水果、蔬菜供应基地,农副产品只限于粗加工,很难获得高收益。政府要引进科技含量高的加工企业,通过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价值,提高农民的收益。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8

  一、基本情况

  石家河乡地处县城南部山区,地域面积108平方公里,共有35个行政村,7975户,28735口人,耕地面积28257亩。有华兴铸造、中江禽业、华龙碳素、纸箱厂、彩印厂等骨干企业10多家。辖区内设初中1处,学区小学6处,在校生2146人,在校职工207人。乡镇级卫生院1处,在职职工29人。政府机关在职80人,全乡财政供养400人,其中的政府113人,教育253人,卫生34人。 2006年,全乡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9.6万元,国税完成361.9万元,地税完成76.1万元,一般预算支出510.8万元,其中教育支出64.1万元(不含县局代发工资),农、林、水、文体广播支出130.6万元,卫生支出8.7万元,行政支出120.7万元,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35.5万元,其他支出151.2万元。

  2007年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8.3万元,完成31.2%,国税完成117.3万元,地税完成12.9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96万元,占预算的74%。

  二、现状及问题

  1、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上级接连出台一些政策性增支项目,本乡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也不断加大,出现

  了负债、支出的增幅远远超过收入增幅的现象。靠本乡的地方收入和政策性转移支付已很难保证收支平衡,只能依靠上级财政补助。

  2、乡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而这些都离不开投入。财力的投入不足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滞后又会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的后果就是:发展越慢,财政越差;财政投入不足,发展潜力更差。

  3、财源结构单一。长期以来,本乡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第三产业为补充。由于历史及地理、交通等原因,石家河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骨干纳税企业。工业基础薄弱,税源主体不佳,造成了乡财源的后劲不足和发展乏力,抗风险的能力较差。

  4、政策性开支带来的支出压力大。一是增资政策带来的压力。近几年,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增资政策,涉及面广,增资额度大。尤其是今年,人均月工资平均增长242元,全年财政增支达118.7万元,地方性各种补贴全年增长增支59.4万元,养老保险全年增长增支34万元;二是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计划生育投入、最低生活保障、优抚等,都需要乡财政配套资金,这些方面每年至少需要支出120万元,乡财政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落实措施,改变现状

  1、招商引资图发展。石家河地处山区乡镇,地理位臵、交通条件比较差,工业基础落后,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相对比较难,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本乡确立了“对外依托城区平台猛促招商,对内发挥资源优势生态招商”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让客商了解临朐及石家河的投资环境、优惠条件和待遇,一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让前来投资的客商放心、安心、顺心。近几年,向城区引进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4个,总引资额4.5亿元。临朐鑫德远东艺品、旗胜新科技、春远有色金属等规模企业已经投产达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落户乡内的中江禽业有限公司、香炉子山果品基地、五维山林等项目,为壮大支柱产业、建设生态石家河奠定了基础。

  2、广开渠道抓财源。加快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大力扶持私营企业的发展,逐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其对财政的贡献率;大力发展含税农业,以财政体制和财税政策为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黄烟、肉鸭、建筑园林等支柱产业,逐步提高产业化水平,提高创汇增税能力;加强砂资源和矿山管理,有效杜绝国家资源、税收的流失。

  3、借助外力搞建设。贫困的乡镇保吃饭都有困难,搞建设凭自身力量的确是“画饼充饥”,近几年,本乡借助外力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山东桓台五维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80万元建成鳄鱼山庄;沂源果品销售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建成明海果品基地;潍柴、潍坊城市信用社、北京金王集团等投资100多万元分别建成潍柴希望小学、春蕾希望小学、金王希望小学等。如果不是借助外力,单靠乡镇财力,以上建设项目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4、严格控制消耗性支出。一是按照“保工资,保吃饭”的财政开支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控制招待费、车辆燃修、水电、话费等一系列消耗性支出;二是按办公室岗位确定基础包干,超支部分由个人负担;三是以岗位定办公费、交通费,实行基数包干到人,超支不补,结余留用。通过严控硬挤的办法,让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效益。

  5、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对全乡的预算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严格控制支出,专款专用,堵塞预算外资金管理漏洞,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壮大财政实力。

  6、加强财政干部自身建设。创新理财思路,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开展财税工作;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财政队伍素质;加强廉政建设,依法理财,用扎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热情的服务,树立财政部门的新形象。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9

  一、调查原因

  还没放假的时候,就有同学问我:“胡双,你们暑假社会实践做什么?”我会告诉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小学教育这方面的,在我家乡做。”很多时候,别人只关心你做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而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潢川县一个普通的村子。家乡所在的镇——双柳树镇(又简称双柳)——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不多,但一个典型的特点是,整个信阳地区是河南省劳务输出大军的主力。表现在我们村就是,每年村里大约95%以上的青壮年都会到江浙一带打工,他们仅在春忙秋种、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看看。外出务工的大潮使得双柳人渐渐富裕起来,条件变得好了,但是家乡在很多方面的情况却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更糟糕的是,有些甚至比以往更坏了,比如环境,比如村小学的教育问题。

  我们村的小学叫做彭畈小学。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学生400人左右。每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上,窄小的操场上总是挤满了活泼可爱的孩子。那时,学校有不少年轻、富有激情与活力的老师,他们给我们讲过《三国演义》,办公室有过钢琴声;那个时候,村小的毕业生和镇上中心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基本上没有差距。而现在,彭畈小学20XX-20XX学年在校学生人数不到80人,只开班到三年级,今年秋季开学以后可能连三年级也开不下去了。学校有八个老教师,我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在教,现在还是他们留在彭畈小学,年底之前还有两个要退休了;学校校舍十多年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曾经狭窄的操场,现在反而种上了树,树下杂草丛生;无情的蜘蛛网默默查封着这所历经沧桑的小学。无独有偶,彭畈小学的变迁在双柳并非个案,其他村的情况与之相似,也是也不容乐观。总之,整个双柳的基础教育现状令人痛心疾首!

  我在家乡的田间地头长大,走在家乡的路上,要是无知无觉、没心没肺也就罢了,可是有所挂念,有所关心,关心则乱。于是,一眼望去,不懂事时看到的大好形势,在我现在的眼中却有很多难解之痛,比如环境、土地、教育、卫生、医疗,到处都是问题所在。我是彭畈小学的学生,而今却目睹它的衰败,于心何忍呢?走在家乡的路上,流连于红砖灰瓦的门前,听着大妈大婶茶余饭后的闲聊,讨论着家乡这些年发生的变化,思索着自己关心的问题所在,你就觉着如果力所能及的话,真的应该做点什么,即使力量卑微。我渴望了解问题背后原因的所在,这种渴望源于对家乡的关心与热爱,源于发自内心的一份希望,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呢?

  二、调查结果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青年毛泽东历时32天,游历湖南五县之后得出的`一份“社会实践报告”。当年,尚处幼年的共产党缺乏革命斗争经验,不了解农民运动情况,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主要持责难态度。持相反意见的毛泽东遂决定亲历亲为,在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重点考察了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的农民运动,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这份报告对于指导近代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可谓是实践出真知的标杆之作。

  其实,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就非常注重读“无字的书”。用今天的活来说,就是向社会学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XXXX年夏天,毛泽东就曾与萧子升一道,利用暑假时间,不携分文,游学湖南诸县,接触社会,了解百姓,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一个多月的游学,途经5个县,行程近千里。回校以后,毛泽东写了许多笔记和心得,第一师范的同学和老师们看了都赞誉毛泽东是“身无半文,心忧天下”。这样的游学,毛泽东有过多次,收获很大;了解了社会,观察了民情,对他以后进行革命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正处于大学时代的我们与毛泽东的年龄相仿,虽然所处时代背景和生长环境大有不同,但这不应该成为逃避实践的借口。我们有必要向毛泽东学习,不光读“有字的书”,更要读的“无字的书”,从无字之书中的东西必然与课堂上的高数物理不同。然而,“无字的书”并不是那么好念的,我知道认真进行社会实践的困难,逃避总不是办法,只有努力面对。

  具体到我们团队的社会实践主题来说,选择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是因为我们意识到了双柳在这方面确实存在的问题。农村小学的在校学生人数为何逐年锐减?教师的流动为何变得越来越困难?政府相关应对政策的执行程度呢?对于这些摆在眼前的问题,在街坊邻居的口口相传中,我们或许能够管中窥豹、略知一二。但这种情况下获得的答案,其真实性、可信度有多少?又掺杂了多少主观因素?不得而知。要想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只有扩大信息的获知渠道,在更加广泛和有效的区域内收集普通居民的声音,把这些声音汇总起来,综合分析,得出结果。所以,我们选择深入群众,走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

  比如村小学生人数减少这一问题,我们之前能够想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由于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降低,当地适龄儿童总人数减少;二、村小教育质量越来越差使得乡下学生大量转入双柳镇第一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完小)。但在走访的过程中,除了自己能够想到的原因,我们还获知:一、双柳外出务工现象很普遍,很多家长会将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在外地上学;二、近年双柳树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富裕起来的家乡人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努力让孩子往“高处走”。这些信息更加接近实际,是在教室空想所不能得到的。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和技术限制,我们并不能准确获知上述几种原因影响村小学生人数减少的权重。

  社会实践只进行了不到七天。但这七天,我们对家乡农村小学的了解程度却比过去十多年更多。我们走访了潢川县教育体育局、双柳树镇中心校、双柳树镇第一中心小学、双柳树镇第二中心小学、彭畈小学、天桥小学、曙光小学,我们在中心校和完小的档案室获得了很多有效的统计数据,我们挨家挨户做了200份左右的问卷,累计走访人次近400人。我们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找到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唯有实践,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三、调查收获

  对于课题本身来说,我们对村小学生人数减少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结构严重不合理的因素做了多方面了解,我们还看到了农村小学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我们主要了解了双柳五所小学的基本情况,并与这些学校的校长或者教师进行交谈,走访了小学周边居民,了解他们对当地小学教育的认知情况。(具体结果见本次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使得我们看到了现有教育体制下的弊端,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所应当肩负的责任。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情况,有些是我们能够掌控和了解的,有些是我们能够了解但无力改变的。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对双柳农村小学教育的看法更加实际而深入,但在如何解决这些已发现的问题方面,我们仅能依据调查结果给予建议,至于能否有效执行,主要还是在于政府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大概就是这样了,这也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不足之一。

  在课题之外,更多的则是对于“豫东南”团队成员的锻炼,譬如交流沟通、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分配分工等等。记得第一天我们在彭畈小学做问卷调查,第一个调查对象是个大婶。她认字不多,问卷看不懂,这可难倒了我们。为了保证走访和调查能够进行下去,我只得亲自出马,一边和她聊天,一边把问卷内容融入家常话中,折腾了十多分钟,总算打开局面,完成了第一份问卷,真不容易。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立刻商讨对策,决定变换问卷调查方式,在乡村不单纯做问卷,而是和老百姓们一边聊天,一边了解我们想要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乡下的走访和问卷调查才得以维持。

  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最考验大家的就是交流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和办公室的领导谈话也好,和坐在门口择菜的阿姨聊天也罢,实际情况总是要求我们必须揣摩对方的心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从而确定自己该怎么得体地表达,怎样消除他们的疑惑和戒备之心,怎样才能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你会发现,万事开头难,打开局面之后,大叔大婶们很愿意敞开心扉,坦诚相待。上至部门领导,下至目不识丁的平头百姓,我们都能与之相谈甚欢,这种情况下能不开心吗?

  身着东南大学文化衫,带着耀眼的小红帽,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路人的目光很快就聚集到我们身上。他们或许是出于好奇,但对我们来说,那些目光意味着期待,意味着压力。走在家乡的路上,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东南大学。令人郁闷的的是,东南大学在我们那里的知名度太低,在走访的过程中,好多人要么以为东南大学在福建,要么以为东南大学是一所不知名的二三流学校(竟有人询问今年高考300多分能不能上我们学校!)。因此,在向别人做完自我介绍后,我们总要给东南大学加上好多注脚。一路走来,我们不敢说多好地表现了东南大学在校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但我们可以拍着胸脯,很负责地说:“咱绝对没给东大丢脸!”本站

  在走访的过程中,有位叔叔反问我们:“你们现在做的有什么用呢?政府又不管你们事儿,说白了你们也就是自己了解了解情况,其实就是无用功。”这番话一直触动着我,虽然直白难听,但却是事实。说实在的,即使在教育这个冲突不是很剧烈的领域,调查到最后,已经很明显地涉及到了政府部门的作为和利益问题。对此,我们基本上无能为力,仅仅能够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反馈过去,期望他们能够有所改变。或许我们现在还无力改变现实,但我们至少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收获了友谊,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

  四、感谢致词

  “豫东南”是一个团队,胡长国、黄开东、付杨、彭晓燕,我们一起顶着炎炎烈日,穿街过巷,出谋划策,共同努力。感谢所有人的付出与汗水。大家都晒黑了。在乡下跑的那几天,黄开东一家会在中午把我们叫去吃饭。清凉解渴的西瓜,丰盛的午餐总令我们感到特别不好意思。在联系完小档案室和双柳树镇中心校时,黄开东的妈妈彭仁玉老师为此劳心费力不少,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重量级帮助,感谢已经不足以表达了,好人一生平安吧。除此之外,在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热心群众,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不可能进行得如此顺利!再次,一并道一声谢谢和珍重了!

  虽然短暂,注定是铭记于心的经历!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10

  一、调查背景: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五周年,也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十五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总结农村改革经验,特别是发现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之间的关系,对于开拓新的改革思路,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特区到土地承包责任制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从经济到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到“三农”决策到关系千家万户的教育问题,三十五年的风雨历程带给我们的是翻天覆地切切实实的改变。

  因此对于家乡的发展变化,我在暑假期间做了一份调查报告,调查地点为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坎市镇洽溪村,主要以问卷调查和走访村民的方式取得调研成果。

  洽溪村交通便利,省道203线穿境而过,距离镇中心约4公里,是革命基点。新中国成立前属于抚市。由于地理环境依山傍水,旧社会以木船航运为业,拥有木船30余艘,从业船工69余人。坎市至峰市航道全长65公里。从清康熙年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300多年,祖祖辈辈从事撑船运输。中国人民解放军王水平将军、坎市公社社长王道清等都是撑船高手。航运结束后,洽溪人民转入亦工亦农亦办汽车运输,同时向山林开发,多渠道打造幸福生活。19xx年土地改革时,划归坎市。19xx年3月,洽溪单独建立行政村。全村总面积2475.1亩,其中耕地面积有204亩,林地面积2271.1亩,现共有120户人家,总人口488人。

  二、调查准备过程:

  暑假回到家我就开始准备调查报告,所以准备时间比较长,准备的也比较充分。首先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不断走访村里的村民,主要是中年村民以及老年人。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xx年7月13日----20xx年7月29日

  2.调查对象:永定县坎市镇洽溪村村民

  3.调查单位:洽溪村两委

  4.调查目的:通过对于村民的调查走访,充分了解洽溪村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变化。以及

  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调查报告交予洽溪村两委进行研究,着力推进洽溪村的发展。

  5.调查方法:调查问卷,走访。由于实际情况制约,并不能对所有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在

  四百多的村民中随机挑选了100名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只进行了小规模的采集。在走访中,对村民进行具体咨询访问的方法,并且不限定人数身份,以增强调查的可信度。

  四、问卷调查表以及统计

  问卷调查题1,您的职业是:

  问卷调查题2,您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问卷调查题3,您觉得这几年您的家庭收入有明显变化么:

  问卷调查题4,您认为您所在农村今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问卷调查题5,您认为村里最什么变化最大:

  问卷调查题6,您的出行工具是什么

  问卷调查题7,洽溪村的旁边众旺化肥厂是否影响了您的生活:

  问卷调查题9,您认为洽溪村发展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问卷调查题10,您认为洽溪村什么方面最需要改进

  问卷调查题11,在洽溪村建设中您最关心的事

  五、调查走访

  调查走访的主要内容为走访村里的村民,与其进行聊天式的调查。因为时间比较长,走访人数比较多,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洽溪村这几年的发展变化对于村民的生活影响。涉及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因此就不在调查报告中一一列出调查走访内容。还有一方面的调查走访是参观访问了洽溪村的两委办公室,并且对洽溪村的村支书进行了一次访谈。主要提及的也是洽溪村这几年以来的主要发展变化,其中不仅仅涉及了村里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还涉及了在村里发展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突出问题。六.分析与结论分析:从调查统计结果且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总结出我村村民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让人不自觉的感叹家乡三十五年来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我认为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变化:

  1、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瓦房宽敞明亮。甚至在村里的一些地方只能在城镇里见到的别墅也为数不少。现如今的大瓦房坚固耐牢,在走访中一些村民戏言:“刮风下雨咱不怕,就是地震了也不慌”,由于经济的发展,村民也更注重自己的居住条件了,在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搬进了砖瓦房。

  2、交通出行的便利。近年来村里不断对村道进行整改,以适应不断增多的交通工具,村道四通八达。摩托车、电动车来去自由,面包车、小轿车也是比较多的。早些年的河道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由于交通的便利,所以到最近的城镇也不需要多少时间,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便利。

  3、生活方式的改善。这几年大家都摒弃大鱼大肉传统吃法,讲求吃得健康绿色。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村民餐桌上的内容不断升级换代,往前几年,年年过节吃上鸡鸭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4、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轻松自在。在调查走访中我发现在我们村里家家有彩电,很多村民家中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电锅、音响等。

  5、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减轻农民病顾之忧。这个主要是从洽溪村村支书口中了解到的情况。一直以来村民都害怕家里人出现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和孩子生病。但家中有人生病住院花钱的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村中好多村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最近几年国家出台好政策,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村民通过入农村医保,受惠颇多。

  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总体说来,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水源问题亟待解决,村中至今有许多地方未安上自来水。村民吃的水大部分都是自家的井水,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洗衣服等的用水绝大部分都被污染,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2、污染问题。由于村里有着一个化肥厂,所以这几年污染问题不断加重,村民的生活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空气受到污染,水体也受到了污染。但是为了发展经济,所以都在牺牲环境。

  3、煤炭资源丰富,但是滥采的现象很严重,资源严重浪费。

  4、大量农田被荒废,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外出务工村民的增加导致劳动力的减少,很多肥沃的水田被荒废,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5、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这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村民的青睐。

  结论:在这次调查访问过程中,我的感悟;良多,这次的这个学习任务让我成长不少,我深切期望村庄可以很好的发展,村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能够解决困扰乡亲们的水源问题,家家户户安上自来水;希望村庄可以减少化肥厂的污染,充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改变当前农业生产单一情况,实现多种经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村民过上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我们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人,从长辈那里了解到以前的艰苦好困难,更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这次的调查我不仅看到了建国六十年来农村的变化与发展,内心深处更加懂得了感怀与珍惜。中国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11

  一、我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2.结构调整彰显成效。近年来,各县市都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力促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农业方面着力提质增效,推进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新型农业建设,产业链条继续延伸,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工业方面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较快发展,工业结构已由能源开采加工为主导转变为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方面积极扩大产业规模,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打造新型服务业。

  二、经济发展的不足

  2.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特色。我县产业是典型的资源主导型产业,表现出明显的产业结构单一特征,产业链条短,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并且与其它兄弟县市之间产业雷同严重,经济主要靠煤炭拉动。

  三、经济发展的建议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战略转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汶上作为经济欠发达县,经济总量小、基础相对薄弱、发展质量不高,面临着加快速度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崛起,必须坚定产业兴县不动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民生和谐,在发展中加快转变,在转变中加速发展,探索走出一条速度、结构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1. 坚持以新型产业化为主导

  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围绕培育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提升一产,优化二产,繁荣三产,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节能环保、效益良好、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2.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科学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新风光产业园、LED、太阳能光伏组件、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尽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优势技术和优势品牌,抢占新兴产业的发展先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立足做优做强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三大百亿产业,依托如意天容、万发服饰、金成机械、祥远机械等行业龙头企业,规划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向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端延伸,加快传统产业向特色产业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要求,实施农业六大工程,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发展一批优质、高效、精品、生态农业。壮大大汶河现代农业、利生面业等企业规模,扩大奶牛、生猪、芦花鸡等特色养殖和山药、白莲藕、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打响生态和绿色品牌,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3. 构筑转型升级平台。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项目集群、产业集聚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快形成互为配套、集群发展的产业布局。加快县经济开发区机械电子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节能产品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加快完善次丘、康驿、白石等乡镇产业协作区,大幅提升产业协作配套和集群发展能力。加快联想化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全面拉开发展框架,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按照煤盐结合,高端发展的产业定位,采用国内外先进、绿色、环保新技术,大力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倾力打造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化工园区。

  4.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牢固树立突破靠产业,产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的理念,坚持招商选资,提高招商门槛,紧紧围绕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大、节能环保类大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确保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每个乡镇至少新上3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

  5.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引领

  牢固树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理念,围绕儒释圣地、生态水城城市发展定位,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全力打造跨越转型的强力支撑。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设施;加快推进城区道路与环城路的互通连接,力争实现县城到中心城镇二级路连接,乡镇之间三级以上公路连接。改善教育、文化、娱乐设施,推进绿化美化工程,确保绿化有层次、亮化有特色、美化有品位。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家乡发展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篇12

  20xx年春节期间,根据《全市机关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春节回乡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利用春节回乡时机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针对家乡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活情况、通讯和卫生、乡村清洁和绿化作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一是道路通行更加顺畅。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进村道路建成了水泥路面。走在平坦宽阔的水泥道路上,再也不担心雨天走亲戚时满脚泥泞的烦恼,村里呈现了“路通、宽敞了”的新面貌。二是实现了每家每户通水通电。每家每户都用上了大功率电器和自来水,彻底摆脱了无水无电的落后境况。三是实现了全民娱乐,全民运动。村里增建篮球场及部分健身器材,村民们可在平时空闲之余娱乐健身。

  (二)群众生活情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有所增长,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由之前仅靠青壮年外出务工变成有人开始养殖畜牧,收入门路较之前广。留守人员有所减少,创业人员逐渐出现。

  2、每家每户基本都安装了卫星电视,能够与外界接轨,接收各地电视台,了解世界各国时事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与众不同文化习俗。

  3、大家电拥有率、家用车辆购置率达到60%。如今村里拥有冰箱、洗衣机、农用车辆的家庭越来越多,50%的家庭拥有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更有3%的家庭已经拥有了小面包车。

  4、沼气池是我村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重大标志。由原来的粪池改进为沼气池,不仅减少了用电烧柴等资源,还能通过化粪池解决腐烂作物以及牲口排泄物无处安置的问题,改善周边环境,由杂、乱、脏变成了齐、净、美,渐渐与新时代新农村接轨。

  5、全年人均生活性支出相较于前几年有了一定的改善。一是基本生活支出不断增加,更注重生活质量,由原来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吃健康。二是教育支出比重不断下降,因为有了小学、初中全免学杂费的政策,村里不仅实现了适学儿童全部上学,更减轻了村民的负担。三是随着农村医保的普及,减少了村民们高昂的医疗费,进一步降低了农村生病死亡率,降低了农民的医疗卫生支出。四是社会保险支出由无到有,使农村建设有了质的飞越。

  6、三留守人员占比分别为留守老人占70%,留守妇女占5%,留守儿童占25%。在此之前,由于我村公路不通,很多人外出打工,致使村里大部分为老人,专门管理田地,儿童留给老人照看。

  7、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落实情况,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持肯定态度。在村委及市集可看见挂有相关宣传标语、横幅,整体民风得到改善,村民们比以前节约,减少了生活中各种浪费,更杜绝了过节送大礼等铺张浪费。

  8、文化气息愈加浓烈,延续传统文化。以前没有的科技设备也加入到其中,使得过新春佳节更热闹,各种传统活动也举办得风风火火。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交通还不够便利,没能实现全村硬化,通信还没解决,网络没有连接到组户,村民没法更全面接收外界信息。

  第二,文化教育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只有村口一所学校,篮球场等各方面教学设施落后,教师数量少,有些组离学校路途远,偏僻,致使很多人文化程度低。

  第三,空有充分土地资源,没能形成产业链。由于道路、通信等多方面落后,农作物科技含量低,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村民都满足于自给自足,没能好好利用当地资源。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首先,政府增强对农村的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充分发挥村级党员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团结一致共谋致富之路。

  再者,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改变发展思路,多方法多渠道提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