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祭祖作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祭祖 风俗 作文 家乡

管理员

摘要:

家乡的风俗祭祖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祭祖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家乡的风俗祭祖作文……

家乡的风俗祭祖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祭祖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风俗祭祖作文1

  除夕前一天,家乡有个规矩,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祖。

  那一天早晨,大约才五、六点钟的样子,人们早早起了床,准备祭祖的供品,供品不能提前做,一定要今朝做了今朝供,把不新鲜的食物给先祖吃,是对祖先的不敬,会给家人招晦气,来年必定不是圆满的。

  午时,家家户户要准时在先祖的牌位前上供。这个时候,村子里就充满了供品和香火的气息,像泉水一般涌到村子里的各个角落。这个时候,苦的不是大人们,而是那些孩子们,他们的`嘴哪能管得住啊!孩子们望着香喷喷的供品,口水也不知不觉往下淌,反反复复哀求着父母给自己吃一口。但回报他们的是一句“还未到时候呢”。可怜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供品,一直呆呆地望着,到结束了也没有吃上一口呢。

  下午两点,就是烧纸钱的时候了。说是烧纸钱,其实也不完全是烧纸钱,还要在一张白纸上写下旧年不顺心的事,将它烧给先祖看,保佑写的人来年福气满满,一帆风顺。

  临近黄昏,村子里的人包括孩子,都要做同一件事情——做河灯,河灯的样子也有讲究,必须要做成梅花的样子,腊月毕竟是梅花开满村,梅花必是最佳之选。大人们用铁丝编织成一个梅花的模样,这就是河灯的框架,再将油纸糊在铁丝上,中间留出一点儿,留着放蜡烛用。最后的点睛之笔是上色,粉色混合着淡淡的白色,轻轻往油上涂,力度必须轻,不然难免会把河灯弄破。孩子们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梅花”在他们手里变得奇形怪状,有的像凋零的梅花;有的花瓣就孤零零的只有几片;有的甚至连花瓣都没有,就只有一个空荡荡的骨架,这个时候难免需要长辈来救场子。

  夜幕降临,村子的人们在河灯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点燃了河灯。长辈说明亮的河灯是为了欢迎先祖归家的。点点灯光,星罗棋布,像星星一般,在河水中流动,小村一下子变得亮堂了。长辈们在河边向先祖祈祷,不懂事的孩子们则在河边玩耍着。

  烟花在黑色幕布般的夜空绽放,寓意着为迷路的先祖找到回家的路,一天的祭祖便告一段落。

家乡的风俗祭祖作文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老家湖北,春节的传统习俗更是数不胜数。而众多习俗中,最令我难忘的习俗是祭祖。

  年三十早上六点整,长辈纷纷起床,大家都是一脸的庄严肃穆,开始准备祭祖用的东西:鱼,寓意年年有余;肉,代表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苹果,寓意来年平安吉祥。

  太阳渐渐升高,我们来到了祠堂。我抬头一看,惊呆了:整座祠堂内金碧辉煌,屋顶上的瓦片分配的井然有序,大殿中央屹立着三座栩栩如生的神像。它们分别是山神、土地神、财神。神像后面画着双龙戏珠。奶奶慢慢地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将供品放好。随后向后退了几步,双手合十,腰微微弯曲,郑重地朝神像拜了三拜。其他长辈也纷纷效仿,但我和小五不以为然。我头一仰,嘴巴一撅:“哼!迷信!就算真有,来它几个,我打它几个。”奶奶听到这样的话,顿时火了,眼睛瞪得溜圆,脸都变了颜色,一改平时慈祥的神态。吓得我俯首称臣,只得效仿奶奶。

  奶奶开始烧纸钱了。烧纸钱,就是烧给过世人用的钱。烧纸钱虽说是封建迷信,但在农村却还是非常的'流行。不为别的,只因这是农村爷父先辈们对后人的一种另类教育,教育后人如何缅怀先人、知晓家族史及其延续思想的途径,也是先人们重男轻女思想典型显示。在我看来,并不一定说烧纸钱就是孝,它传的是一种孝的精神。真正的孝,是孝在眼下。就如老话说,与其死后多烧纸,不如生前多孝顺。生前父母不孝敬,死后何必哭鬼神。父母生前敬孝方为孝,父母死后尽孝徒枉然。但这些话,只在我的心里飘过,我可不敢跟奶奶去理论。

  我们出祠堂时,村子里就充满了供品和香火的气息,像泉水一般涌到村子里的各个角落。原来,家家户户要准时在先祖的牌位前上供。这个时候,苦的不是大人们,而是那些孩子们,他们的嘴哪能管得住啊!孩子们望着香喷喷的供品,口水也不知不觉往下淌,反反复复哀求着父母给自己吃一口。但回报他们的是句“还未到时候呢”。可怜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供品,一直呆呆地望着,到结束了也没有吃上一口呢!

  祭祖是我们湖北独有的风俗,它承载了湖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值得被大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