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笔记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养 笔记

管理员

摘要:

(经典)教养笔记教养笔记1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正在攀登架前跃跃欲试,但试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正想着是否给予帮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灵巧的身影,我本能地大叫起来:“乐乐,小心点!”乐乐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无所适从。而后他缓缓地垂下头,身体慢慢地……

(经典)教养笔记

教养笔记1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正在攀登架前跃跃欲试,但试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正想着是否给予帮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灵巧的身影,我本能地大叫起来:“乐乐,小心点!”乐乐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无所适从。而后他缓缓地垂下头,身体慢慢地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老师,我错了。” 乐乐的声音怯怯的。“你哪儿错了?” 博文的紧张让我有点莫名其妙。乐乐不敢直视我:“我不该上攀登架,我不该,我……” 乐乐受惊的样子让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境:当伟伟兴高采烈地尝试新发明的游戏时,我总是替他捏一把汗:“伟伟别玩危险游戏!”当枫枫登梯爬高时,我总是一脸的紧张:“枫枫,不许!”当浩浩在水池里探索物体的沉浮时,我总是对他说:“小心,休息一会儿。”……为了孩子的安全.我总是“好意”地限制他们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动作。今天,我的“好意”显然阻碍了乐乐的尝试,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我的“好意”是在保护孩子的安全,还是在限制孩子的发展?

  带着反省和内疚。我紧紧地抱住了乐乐:“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爬得很高,但胆大还要心细,不要紧张,去玩吧!”轻柔的话语消去了乐乐僵硬的表情,紧紧的拥抱消除了他的胆怯与戒心。“加油!加油!”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为博文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励声中,乐乐十分敏捷,稳稳当当地到达攀登架顶部,他自豪地向我们挥手,脸上洋溢着自信。

  乐乐快乐的神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小心点”“别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好意”,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压力,影响孩子的自主发展。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教师既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又暗中关注,适时支持,让孩子体会到自主探索、成长的快乐。认可。

教养笔记2

  怀着对这本书的好奇,我打开了这本书,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儿童技能教养法,第二部分就是关于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分步介绍,第三部分介绍了儿童技能教养法如何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第四部分介绍了此方法在团队里的运用,最后一部分作者提醒了我们实施此方法的关键点。

  学习了《儿童技能教养法》,我想着是时候用一用了。于是我让班里的三个调皮的孩子分别给自己起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外号。他们分别起的是“钢铁侠”,“蜘蛛侠”和“蝙蝠侠”。我告诉这三个调皮的孩子要想当“钢铁侠”,“蜘蛛侠”和“蝙蝠侠”,上课必须坐端正,认真听讲,要给其他同学做榜样。接下来的每一节课,当他们忘记怎么表现时,我就叫“钢铁侠”葛一葛请坐端正,“蜘蛛侠”张洋铭请认真听讲,果然孩子就用端正的坐姿证明了自己是多么想做“钢铁侠”,多么想做“蜘蛛侠”。真想不到,这样一个小小的外号竟然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儿童技能教养法真是神奇啊。

教养笔记3

  午后14:30分,又到了孩子们起床的时间了。午睡房里,老师和阿姨都在忙着帮助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的托班孩子穿衣服,有几个能干一点的小朋友还在自己动手穿鞋子呢。和其他孩子一样,刘焱已经在老师的帮助下穿好了衣服了,正坐在那里用两只小手使劲的拉着鞋后跟,希望自己也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可以把小鞋子穿进去,可是,都已经把全身的力气都用上了,满脸涨得通红的他还是没能把脚上的这双鞋子给穿上,眼看着其他的小伙伴都一个个穿好鞋子排队去洗手吃点心了,小刘焱心里可真急呀!……

  根据我对他的接触和了解,刘焱在班上是一个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由于平时在家什么事情都是妈妈包办的,于是养成了他一种懒惰的习惯.再加上鞋子有点小,要靠自己的力气把一只胖乎乎的小脚塞进去,可真是有点难为他了.

  “治表先治本!”结合小刘焱自己不会穿鞋的实际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步措施,以帮助他早日学会自己动手穿鞋的本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生活自理能力.

  一、由于刘焱是托班下学期的新生,在幼儿园独立锻炼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相对存在着欠缺,对穿鞋子的基本技能还没有掌握,所以我采取了实际的措施教他如何双手配合在一起,可以更快的穿上鞋子的好方法。这些技能的掌握,使他可以在接下来的穿鞋活动中不再临阵慌乱,坐以待毙了。

  二、为了加深如何穿鞋的记忆,以及加强技能的提高,我特意让孩子进入了生活区-----娃娃家,在里面添设了给娃娃穿鞋子的小肌肉锻炼活动。如此一来,这样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轻松的在游戏中快乐地巩固好穿鞋的知识技能,真正的把“从玩中学”发挥到了极点。

  三、该名幼儿平时在穿的鞋码都比较小,根据这一实际现象,我通过和家长在来园接待中,及时的把这一问题和家长作了一个反馈的交流,让孩子的妈妈在下次给孩子穿鞋时,要选择大小合适脚码给孩子穿着,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理发展和发育。

  四、建议家长在平时多创造让孩子自己动手练习穿鞋子的机会。

  小小创可贴,浓浓师幼情

  一不小心,我的左手大拇指处划破了。一条口子虽长,但不深,星星点点地流着一点血。我毫不介意,拿纸巾擦了擦血,正打算继续给孩子们讲故事。

  谁知道眼睛特别“亮”的杨杨竟然发现了:“姜老师,你的手流血啦!”声音虽然轻,但关心之情洋溢其中。在他的呼喊声中,孩子们都将目光转向了我的手指,并且纷纷嘟囔着:“姜老师流血了”、“真的流血了”、“我也看到了”……看到孩子们关切的眼神,我笑着说没事的,希望就此结束这件事。没想到,孩子们可不想就此罢手。

  细心的朱朱说:“老师,你怎么不用创口贴啊?”

  王芷欣紧跟着说:“姜老师,用了创口贴就不疼了。”

  雯雯还指着自己手腕上的“伤疤”说:“我上次也弄开了,妈妈给我贴了创口贴。”

  ……

  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真不少,这时的我不得不佩服他们了:“老师没有带创可贴,就不贴了吧,没有关系的。”

  “那我明天给你带个创口贴吧!”小朱朱真的很有爱心哦。

  “我也给你带!”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抢着说了。

  我感到心里一阵阵暖流涌起。“不用了,姜老师家里也有的,明天我自己就贴好了哦!”于是我又开始和孩子分享故事了。

  第二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在活动室门口接待孩子们。“姜老师,给你一个创可贴哦!”小朱朱递给我一个创口贴。说实话,我被感动了,原来他昨天不是随便说说的,原来小朱朱确实把这件如此小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姜老师,我也给你带了创口贴!”调皮的小宇竟然也有这份细心,他爷爷还跟我说:“昨晚一回家就说要带创口贴了!”原来小宇心里是有我的,可惜平时还因为他的调皮我老是生他的气,我不禁脸红了,有些后悔。

  “姜老师,我帮你贴上吧!”天真可爱的杭杭拉着我的手,非要亲手贴上她带的创口贴。我蹲下来,头一次像一个孩子一样,享受着被人照顾的感觉,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甚至让人迷恋的感觉啊,而给我这种感觉的竟然是一个不满4岁的孩子!看着她认真的表情、细心却显笨拙的动作,我忍不住在她的头上亲了一下,多可爱的孩子啊!

  ……

  一样的`早晨,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是,今天的我竟然收到了十几张创口贴,十几张来自于孩子手里的创口贴。看着这一张张小小的创口贴,我有种流泪的冲动。这岂止是一张张小小的创口贴,我看到的是在这小小创口贴背后的浓浓深情,是孩子们对我的一种关心、一份关怀、一片爱意!

  我最亲最爱的孩子们,衷心地祝愿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谁在家里是喂着吃饭啊

  晚饭是小油卷,我们一边给孩子们添饭,一般告诉孩子们一口饭一口菜地吃,眼看着有的宝贝光吃菜,小油卷没动,我说,肯定在家都是喂着吃的,所以很多宝贝不会自己这样一口饭一口菜的吃。

  鞠老师说:不会吧?在家还喂着吃?“

  我问:”孩子们,谁在家是喂着吃饭的?"

  唰唰唰,呵呵,有举手的呢!

  鞠老师无语,笑了!

  我问举手吕振毓,在家谁喂他吃饭?回答:”奶奶。“

  奶奶这几天病了,谁喂啊?”爸爸“

  ”谁喂你吃啊?崔天硕“ “我妈妈。”

  “王浩宁,谁喂你吃饭啊?” “我妈妈。”

  ......

  其实即使不听孩子们说,我们也能观察出,哪个孩子在家一定是喂着吃的。因为孩子在进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表现,比方说,掉饭粒、一口饭一口菜、用勺子的方法、吃饭的快慢、两只手的协调能力、吃饭(特别是米饭的时候)的方式等等,都能看出孩子在家是不是自己吃饭。

  所以,当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时候,,一切的活动都在培养孩子的能力,我们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我们更希望家长朋友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为孩子的将来想一想,不要怕孩子累,更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孩子的能力比我们想的都好很多很多。放开手脚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困难就在于我们大人是否愿意把我们的爱放大。把我们的心放大。

  小班随笔:“老糊涂”和“小糊涂”

  周四是我们班新来小朋友王佳浩入园的第三天,这个小家伙适应能力特别强,从来到我们班的第一天起,佳浩就没有一点不开心,他很自然地和我们班的小朋友们融在了一起,老师告诉他一些基本的要求,上课、入厕、洗手、进餐、饮水等等,午睡佳浩也特别乖,不哭不闹很自然地入睡。这天午睡起床后,孩子们都陆续穿好了外套准备吃水果,只有佳浩没有穿外套,老师让他快穿上外套,他说找不到了,老师问他放在哪里了?他说放在桌子上了。

  我就开始帮他找,整个卧室活动室反反复复找了许多遍,我们的小床是双层的,我连床底下都反复找了很多遍,没有找到,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儿,因为天气不好,上午也没有带孩子出去,后来我担心是顽皮的孩子会把佳浩的衣服丢到窗子外面,又在卧室每个窗子了外面进行了寻找,仍然没有,再后来,赵老师说是不是佳浩换了衣服,因为前两天佳浩穿的是一件近似灰色又有点墨绿的融融外套,我就是认着那件衣服在找,赵老师在孩子们放衣服的地方找到一件红色加黑色的夹克外套问是不是佳浩的,他说不是,他说他的衣服有帽子,可是有几个小朋友非常肯定的说那就是王佳浩的衣服,可是佳浩哭着不让老师给他穿那件衣服,赵老师怕佳浩着凉感冒哄着佳浩说先暂时穿着,老师再帮他找,我又开始翻腾卧室,最后出了一身大汗,仍然一无所获,我在想:这如何向家长交代啊!孩子的衣服在班里都能找不到了!

  这时我才想起来打电话问一下佳浩的妈妈是不是给佳浩换衣服了,结果不说大家也明白了……孩子一上午穿着红颜色的衣服,我还认着灰颜色的找,佳浩明明穿了没有帽子的衣服,他却一定要有帽子的衣服,唉!一个“老糊涂”和一个“小糊涂”!(为此我也在反思自己的观察太不仔细,午睡放衣服也需要更有序,才可能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干净的小手——小小的洗手环节

  洗手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三五个孩子在玩水;忘记关水龙头了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要这样,那样的”,可效果总不佳。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特点的关系,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于是在之后的一次洗手时,我也加入进来,并有节奏地念起了《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在到自己的小毛巾上擦擦干。我动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儿纷纷跟着我学了起来。“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有节奏快慢的变化中,通过动作表演儿歌内容,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并能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我们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你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们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去动脑筋,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这点固然重要,但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这样,幼儿才能体验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自觉行为。仅仅一个洗手的习惯,我们也要考虑很多。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我们在努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孩子们更多更强的独立能力。

  教师应做有心的人,从孩子长久发展的利益考虑,我们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更要亲自参与到幼儿的实践活动,体验孩子们的需要,制定的常规制度应随时调整,并改变教育方式,形成真实的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小班教学:各种位形的摆放

  教学活动中,我经常把孩子的座位摆放成竖形和马蹄形来进行教学。

  有一次语言活动,我安排孩子坐成横的三排,我则坐在他们的前面,在上的中间时,出示挂图后,我发现两边的孩子为了看清图片,不由自主的站起来观看,提醒后效果也不佳,课后我坐到孩子的位子看,发现看不清或只能看见一点点。

  后来,我和其他的老师谈到座位的摆放,把孩子们的小椅子围成两个半圆形 ,安排他们坐下,老师就坐在他们的中间,在以后的语言活动中,我采纳了,效果果然比三排要好。由于座位是两个半圆形 ,老师坐在中间,每个孩子都在我的视野掌控中,一旦孩子有什么小动作都能及时的阻止并给予纠正。

  由于小班孩子好动的特点,还要根据不同性质的活动安排孩子们不同的座位,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们吸收知识,也能更好的帮助老师维持活动过程中的秩序问题。

  幼儿园教学反思:哭,有时是件好事

  早晨,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幼儿园。可今天的丹丹却在座位上不高兴。班上的小朋友去跟你说话,你也不理,我忙过去问你:“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呀?”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伤心地哭起来

  “今天该我拿小图书和小朋友分享了……可是我忘带了。”

  我说:“没关系,老师原谅你,明天记住带过来好吗?”你使劲点点头。

  我对你能为忘带小图书这件小事如此重视而表扬了你。

  你的哭不是因为你娇气,也不是因为胆小,而是一种幼儿特有的责任感的体现。现在的孩子最缺的就是责任感。“图书事件”虽然小,但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你对待事情认真的态度。我也从中受到启发:培养孩子责任感应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教养笔记4

  最近琥珀妈妈在学习《全脑教养法》这本书。

  今天来分享一下我对觉知之轮的感想吧!

  第七感,是一种向内观看的能力,是丹尼尔西格尔《第七感: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的新观念》中的核心概念,最基本的意思:

  一是了解自己的心理,

  二是了解他人的心理。

  通过“觉知之轮“模型来洞察自我的心理。

  觉知之轮,顾名思义,是用一个自行车车轮来代表内心。

  圆心位置是本源,并辐射至外围,外围代表了我们能够注意到或者意识到的任何事物(包括思想和感受、梦想和欲望、记忆、对外界的感知等等)。

  本源是“执行大脑”的部分,意识驻扎于此,关注外围的各种事物。

  我来说一下我通过绘本和觉知之轮来了解自我的。

  前天晚上我跟儿子读刚从大V店小书库回来的绘本《外婆变成个老娃娃》。

  故事挺简单的,就是小米是由外婆从小到大带大的。

  忽然有一天她发现外婆忘了关火。

  而后面陆陆续续的,外婆忘记别人找她零钱,忘记回家的路。

  后来妈妈带她去看医生,知道外婆病了,以后还可能会忘记所有人。

  外婆的病越来越重,小米很怕外婆忘记她,所以她承担起照顾外婆的任务,把外婆当成一个小娃娃来照顾。

  最后外婆谁也不记得,就只记得小米。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那天晚上我是一边读这个故事给我家宝宝听,然后我一边不自觉地掉眼泪的。

  然后今天我用觉知之轮来分析了一下,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导一下。

  最开始的时候,看到绘本,我看到了健忘,就联想起我妈妈身体不太好,经常说心悸,要吃这个药那个药。

  然后过年这段时间,就我知道的,就已经有4个老人不在了。一下子就想到了死亡的问题。

  而在后面看到这一页的这句话,她走路跌跌撞撞,还经常把小便大便拉在身上,妈妈不得给外婆用起了尿布。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外公的生前,他临终前,就是包着尿布,只靠打营养针来维持生命的。

  然后我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有对外公的思念,还有对父母现在身体状况的忧虑,还有不能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的愧疚等等。

  然后画了觉知之轮以后,我发现了一个事实,就是我的所有情感,其实都来源于我察觉到父母已经老了这一件事上。

  父母老了,虽然看着还是那样年轻,可是不得不承认:

  每当天气变的时候,他们的关节会痛。

  稍微吃多一点,胃就会受不了。

  眼神也没有以前好了,看手机也必须得带上老花镜。

  记忆也真的没有以前好了,东西煮着自己走出去做别的事情,做着做着就忘记关火,东西烧糊。

  这一些小小的细节,都是在告诉我:

  不知不觉,我长大了,可是我的父母却已经垂垂老矣。

  因为不在他们身边,没有能亲身照顾,所以看到这本绘本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愧疚,没有能照顾好他们。

  以上就是我今天学习的觉知之轮的感悟,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悟呢?

教养笔记5

  在幼儿园,调皮的孩子会经常做出一些不贴合规则的事情,会经常犯一些小错误。经过班上老师的教育,孩子经常是当面说得很好,转身却又忘了。

  如:贝贝在我们班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有一次,孩子们去上厕所的时候,班里有个孩子流鼻血了,我就上前去看看。等我再回到厕所的时候,贝贝正和一个小朋友打闹呢,我当时很生气,应对这样的孩子,是就应批评呢还是心平气和地听他怎样说。我看着他低着头,明白他已经认识到自我的错误了,就说:“你明白自我错在哪里了吗?以后还这样吗?”他立刻回答:“老师,我明白自我错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我又说:“那咱们两个有个约定,以后再上厕所和进行其他活动的`时候,不能再和其他小朋友打闹了,”他点了点头。

  午睡的时光到了,我发现贝贝在厕所的表现就很好,很有秩序的和小朋友们小便、洗手。我看到以后,及时地在小朋友面前表扬和鼓励了贝贝,他脸上立刻露出自豪的笑容。

教养笔记6

  小班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总会听到不断的告状声:“老师,__在玩水!”“老师,__把袖子弄湿了”“老师__把我的衣服弄湿了”……每天这些事情总是重复不断发生。过去,我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洗手时要把袖子卷起来,不要玩水,不要把自己和别人的衣服弄湿了,水要小一点……”可问题不见效,另我很头疼。

  我想,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于是,我调整了策略。

  这天,在孩子们洗手时,我也加入进去了,还给洗手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挽起袖口,洗洗小手,我们一起来洗洗手,洗洗手啊,洗洗手啊,甩甩抖抖,甩甩抖抖,水珠飞起来了,宝宝的手干净啦!

  我边念口令边洗手,当我说到甩甩抖抖时,时而快抖,时而慢抖,夸张地动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纷纷跟我学了起来。有的小朋友甚至一边随儿歌的内容进行表现,一边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到了动作之中。

  让洗手的环节趣味化,游戏化,让幼儿在儿歌的强弱,节奏快慢的变化中,通过动作表现儿歌内容,表达自己对儿歌欢快的感受,能促使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现在,就连以前幼儿最爱敷衍的挽袖子,甩手,摘毛巾等环节,孩子们都愿意主动完成了。

  教师应做有心人,引导幼儿建立适合其年龄特征,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尤其是如何引导幼儿由“要我怎样做”变成“我要怎么做”,值得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深思。

教养笔记7

  观察资料:上午吃点心的时候,发现星期天过来的宝宝们有点乱哄哄的,不怎样安静了。

  我正准备教育他们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个宝宝坐的很神气,安静地在等待,于是我大声地表扬了他一下。就是那么一下表扬,班里开始有一些宝宝也跟着坐好了,我就继续表扬那些宝宝。这个时候又有一批孩子坐好了,我又表扬了他们,就是这样的表扬下去,不一会儿啊,班里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坐好了,就连班里平时几个最调皮的宝宝也坐的`很好。

  观察反思:赞扬是照在孩子心灵的阳光,没有这种阳光,他们就无法发育成长,一次鼓励和表扬,胜过一百次的批评和指责。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只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就得立刻表扬!我们只是多费一下口舌而已,却肯定了孩子的价值!

教养笔记8

  陈禾老师的这本书,其实算得上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最早知道他,我还是个童书小编辑,没有孩子,没混微博。那时候的微博母婴还叫新浪育儿,而陈老师是很红很红的育儿专家,有着30W的粉丝(这可是四五年前了),被多个平台、多家出版社竞相追捧。

  陈老师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也是一个原因,当时我已经有了红豆,离开童书出版,一半全职一半创业地allin混迹育儿圈,也算是跟陈老师继续有交集。

  这本书讲的都是我很熟悉的内容,所以看得很快,也不是很细,但从头到尾萦绕心头的.感受,都是来自长者的谆谆教导,絮絮叨叨,事无巨细,很不得将所有关于育儿的道理一股脑全教给你,有时候难免会觉得有点说教。

  是的,如果作为一本育儿书,这本书一点都不友好,道理太多,细节太少,几乎没有故事,换句话也可以说,干货太密集,吸收空间没有留出来,确实像来自长辈的教化,想把我所知所学全部告诉你。这也是陈老师所提倡的,育儿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一步需要建立框架,调整自身,了解孩子,然后才是具体的方法策略,应对技巧。

  如果是新手爸妈,想要给自己的育儿哲学选一个锚定点,那么这本研究了两万个案例总结出的长者智慧特别适合入门,但如果想找一本更具体、更细节,也更“现代”的育儿书,这本书就不合适了。不过,陈老师也说会继续写具体的实践和方法,期待一下。

教养笔记9

  如今的孩子由于受家庭的溺爱,经常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想怎样就得怎样。”“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晨晨总是不让别的小朋友拉我的`手,好像这是他晨晨的专利。就算别人已经拉好我的手了,他硬是要把别人的手扯掉,让他自己拉,这时他的脸上才会露出满意的笑容。我还发现江丰宇小朋友玩桌面游戏时玩耍时,经常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到我身边来告状,我开始以为是别的小朋友欺负他呢。问了和他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说:“江丰宇抢玩具,他不给我们玩,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淇淇还说:“老师,我都说要告诉老师了,他还是不给我玩。”听了孩子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他把玩具都揽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分享积木。

  我让孩子们收好玩具,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晨晨和江丰宇的这件事,把他们俩请到我的故事中,我利用故事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孩子知道会分享的孩子,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会得到大家的排斥。还运用了《找朋友》这首歌,让小朋友知道周围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爱心。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好处。从那以后,晨晨和江丰宇都不再霸道,学会了与别人分享。

  现在,孩子们抢玩具、抢拉手等等的行为已经很少见了,小朋友能够知道谦让,能够学会说“对不起!”也学会了大度地说“没关系!”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师要做幼儿心理保健的有心人,抓住一切尽可能的机会,促进和维护孩子的健康和发展。

教养笔记10

  守望

  常常有一些孩子喜欢追随在老师的身后,问长问短,这些大多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乐于交往,也善于交往,也愿意主动与人接近。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孩子,总是喜欢在远处张望,这些大都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羞于与人亲近的孩子。

  其实,透过每一天出去活动时的排队就能够看出来。因为,每一天下去晨间锻炼或者是中午出去散步时,老师都会要求小朋友排好队再下去,而且这时候的排队是没有队形要求的,小朋友们能够任意排到队伍当中去。那些热情的、大胆的孩子常常很快的跑到老师的身后或者争着来拉住老师的手,也经常会出现几个孩子为排在第一个而争吵的状况。而那些不善于表达、内向的孩子即使她也想和老师在一齐,她也不敢这么做,她们只会远远的,默默地看着其他小朋友争相跑到老师身后。尤其是像王莹这样新来的、内向沉默的小朋友,每次排队她都看着多多、伊伊这样的小朋友为谁排在第一个而争吵,她就默默地排到队伍的中间,沉默不语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和老师。我想,她就应能注意到,我每次睁大眼睛看着他,每一天早上主动热情地与她打招呼,可她此刻除了能默默地和我说再见意外,没有感受到她对其他人的大胆交往。

  有一天下楼去游戏的时候,和往常一样,多多、茜蕾、伊伊这些小朋友又很快地跑到我的面前,"老师,我是排第一个的.。"多多着急的说。"老师,我想排在你后面。"伊伊也大声地说。"这天,我请王莹排到老师后面,好不好。多多,你到中间当队长,伊伊,你去队伍最后当队长,帮老师看着前面的小朋友吧!"王莹很快地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我主动拉着她的手出发了。

  到了楼下操场上,我们要做切西瓜的游戏。又到了拉成圆圈一齐做游戏的时候了,许多小朋友又开始挤在老师身边,多多第一个及在我身边,王莹每次都不是挤在我的身边,而是在距离我几个小朋友的位置,我笑着看看她,她也默默地看着我。但是挤在老师身边的话能够拉着老师的手做游戏,许多小朋友都是很愿意这样做的。在这次户外游戏中,王莹就这么一向默默地看着我,我每次也都是对她笑一笑,这时候,她也出现了一点害羞。

  第二天早上下楼去晨间锻炼,我有主动把王莹叫到了我面前,依然排在第一个的位置。到了场地上,我先带领孩子们绕操场小跑了两圈,小朋友们就一个个自己锻炼去了。中午吃完饭,看着时间还早,我准备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个步。又到下楼排队的时候了,孩子们又开始从各个方向往老师这边走了,忽然,我看到了穿着红色衣服的王莹,她这次居然主动站到老师面前来了,我分明看到她嘴角有一丝笑容,依然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心中陡然有些兴奋,我的努力最后看到了一线成功。

  此刻我也会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小朋友们面前间接地或直接的表扬她,就一向这么耐心地等待着她的主动。

  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透过支持以恒的努力,我相信以后她会慢慢走进老师,再慢慢走近小朋友中间去。

  学会耐心、细心地守望,时间会悄然给予我们最甜美的微笑。

教养笔记11

  今天上午,中班的孩子们进行跳绳比赛。比赛结束时,胜负定出,胜的队欢欣跳跃,输的队神情黯然。输队中,同哲蹲在地上抹起眼泪来。因为已到离园时间,所以我只{是安慰他几句,就忙着迎接家长。回家的路上,我眼前一直浮现着同哲被奶奶接走时红红的眼睛和郁郁寡欢的神情。不知怎的我的心里沉甸甸的,就像压上了一块石头。

  “不能让孩子输了就哭!”心底有个声音告诉自己。

  下午,我早早来到幼儿园等待同哲的到来,过了好久,才见他耷拉着头,一语不发地走进幼儿园、走进活动室、走到痤位边坐下来。我微笑着蹲在他的面前,轻声问:“怎么了?同哲,还在为上午比赛时输了不高兴吗?咱可是一个男子汉,不能因为这一次输,就哭,输了怕什么,只要继续努力,输就会变成赢!……”

  下午教育活动时,我和孩子们又围绕着“输或赢”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孩子们畅所欲言、

  尽情讲述着自己会如何面对输赢。其间,我也会适时加入一两句进行引导。渐渐地,我发现同哲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同哲,你来说说吧。~输了不能哭,要坚强、要相信自己,只要再努力、再加加油,我们肯定会赢!”说完,同哲叉作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耶!”“哈哈哈……”班里响起了欢乐的笑声,我也开心地笑了。因为,我相信“输”的阴影已影响不到我的孩子们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真心希望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输时不哭,学会坚强,有愈挫愈勇的劲头……

教养笔记12

  熙熙是个闲不住的孩子,每天早晨入园进入教室,他不会呆在一个区角玩,也不会在一个区角把一样事情做完。他在美工区先做了热带鱼,可热带鱼才做了一半,看到别人在画渐变花,他又去画画了。

  可才画了一朵花,颜色还没有涂好就又不想操作了;这时,他又往建构区走去,一开始他很认真,但没做几分钟,他就有点儿坐不住了,我连忙走过去,对他说:这是你搭的房子吗?,他说是的。我说:“你看,你做的.这房子真漂亮呀,你怎么这么棒呀!(因为还未做好)于是我故意说:要是能在上面装饰一下的话,就更漂亮了,你说是不是?听了我的话,他说:老师,我肯定做得非常漂亮的。

  我朝他笑笑没说话,看到我这样,他又安静的坐下来做他的作品了。他做的特别的认真,我在晨间谈话的时候在全部幼儿面前表扬了他,他脸上露出了笑容。我认为他的散漫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

  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反而会使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是个不好的典型,从而更加导致他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养笔记13

  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想说的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用我爱的杠杆撑起孩子的心”。

  霖霖是我们班这学期末新来的孩子。才来几天我就发现这孩子很聪明想象力很强但他的画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略逊于其他小朋友,而且不听从老师安排,喜欢自行其是;小手闲不住,不是乱揪别人衣服,将衣服上的装饰物扯下来,就是在别的小朋友脸上方抓一抓、挠一挠,虽然没惹出什么_烦,但是班里的小朋友及家长已是怨声载道。我和搭班的刘老师因为他没少给小朋友处理了案子,也没少给家长作了解释。

  要想解决掉这个“心头大患”,我的特效药就是用爱去感化孩子。我首先要做的`是查清病灶,以便对症下药。经了解才知道原来霖霖一直由奶奶照顾,霖霖爸爸是家中的独生子,奶奶把这个孙子宠得上了天,对孩子百依百顺,加上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便形成了如今的小散兵。后因奶奶生病,所以现在才由姥姥照顾。据孩子姥姥讲,在原来那个幼儿园,因为班上孩子较多,教师无法分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去约束他,只要他不对教学活动影响太大,一般任其自然。但为了防止他对别的小朋友的伤害,经常是单独让他坐老师旁边,或是坐到教室的最后面,还让其他小朋友离他远一点,从而使他与小朋友更加疏远,让他与小朋友更加对立。姥姥把我们老师当成了救星,希望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他的外孙子,改掉现在的坏毛病。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又对其进行了家访,想更深入的了解他在家的一些表现,以便于家长和老师做好配合,对孩子的教育步调一致,起到效果。在家访中,我了解到霖霖这孩子特爱拼图,散乱的中国地图他一会就等恢复原样。而且拼起来不厌其烦,注意力能集中二三十分钟。我在班里向小朋友宣布了霖霖是班里的拼图大王,并让他当场演示。在小朋友热烈的掌声中,霖霖脸上露出了最灿烂的微笑,这微笑里我看到他的成功感、自豪感,也领略到他的幸福感。趁机我让他当小老师,教其他小朋友玩拼图。我偶尔一句“小_,小_”的称呼他,让孩子们羡慕不已的同时,把霖霖当成了自己的偶像,霖霖也已小老师自居更加懂事可爱起来,告状声越来越少了,孩子们围着霖霖谈笑风生多了,霖霖越来越招人喜爱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知道“鼓励”这两个字对孩子的分量有多重。鼓励,它是一种不逊于血浓于水的真爱,这份情感对孩子来说是“灵丹妙药”,对老师来说是对职业的一种誓约,对孩子的一个守诺。

  我会经常轻轻地揽着他,告诉他老师也很想做他的朋友,并且带着他在身边做着欢乐的游戏,慢慢地我感觉到了自己手心里握着的小手也用力地回握着我;在他还和小伙伴们还产生隔阂的时候,我依旧开心地做着他的“大伙伴”,鼓励他融入“小伙伴”的温情中;在他面队手工活动显得“手足无措”的时候,我还是鼓励他,鼓励他通过不断的尝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当他有了一点点进步时,我会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高高把他抱起,让其他小朋友羡慕不已;还会将好吃的糖果放进他的手心,让他与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加强与小朋友的情感交流;还会给他小红花、小奖贴,让他饱尝进步带来的硕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霖霖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他变得爱画画,有耐心,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相处,懂得遵守规则,不随意动手打人,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小朋友对他已是非常认可,主动与他一起游戏、玩耍,这就又不断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不良行为。渐渐地,我看到了他脸上绽放出最美的笑容,那是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候的笑容,也是他打开自己的心扉迎接新世界的笑容,更是他对成长过程用心的诠释的笑容。我知道,我已用我的杠杆——爱撑起了霖霖这颗心。

教养笔记14

  星期一早上,我一早就来到教室,看着一个个孩子高兴地入园,情绪个性好,他们的笑容就能给我带来好情绪。但有一个小魔王却能把我的情绪从高山带到低谷去,那是我们班上的“调皮大王”王路平,平时他总有使不完的精力,每一天爬高爬低,把玩具扔满地,还会在上课的时候发出尖叫声,就是他所谓的动听歌声。我对着他但是苦恼极了,不知该如何让他乖乖地坐着上课。所以,每一天的好情绪一遇到他的捣蛋就会变成坏情绪啦。

  王路平来到幼儿园,他像往日一样,跟我说声老师好后,还拉着我讲他星期天的.开心事,说到高兴时还要亲着我来说。我边听心里期盼着他这天能乖一点,别惹什么麻烦。王路平讲完后,走回位置坐了下来。

  小朋友们都在玩玩具了,王路平却坐在我的身边,一会问我渴吗一会问我累吗渴了给我斟水,累了给我捶捶背。我心里想:这天王路平真好!上课了,我发现王路平的脸蛋红红的,但眼睛却认真地看着老师,还用心地举手,没有唱他的动听歌曲,也没有捣乱,我一连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他两次,他十分高兴。我心里特纳闷的。下课后,我走到王路平身边,摸摸他的头,老天啊,好烫啊,我明白了,原先王路平发烧了,难怪这天这么安静,他是没啥力气动来动去了。

  当王路平妈妈来接他去看病时,王路平不愿走,他对妈妈说:“老师这天表扬了我两次哦,我不走,我还要表扬!”我鼻子一酸,抱着王路平说:“王路平乖,你回来后老师还要表扬你!”王路平这才听话地走了。

  这是一个渴望被老师表扬的孩子,因为他平时给老师与小朋友添了麻烦,我没办法看着他的捣乱来赞扬他,但是,当孩子生病了,却表现得那么讨人喜爱。这是我的疏忽。

  晚上,王路平妈妈打电话来对我说,王路平愿意天天生病,我想对王路平说:“老师愿意天天找到你的优点,天天表扬你。”

教养笔记15

  满足孩子的心愿

  在一个受尊重、被爱惜的环境里,孩子将没有匮乏感。

  在孩子的各种愿望中,发掘并支持他真正的心愿,

  让孩子体会:这是由我创造的人生,我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如何判断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一种真正的“心愿”呢?

  那是一种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深深期待。不是只想去吃个虾仔煎、想去游乐园玩那类可以轻易满足,甚至可以被替代的.要求,而是有种深度,甚至愿意为它付出代价,做出相当的努力的期待。父母若能认真看待孩子的心愿并协助他们去达成,亲子间的信赖感将更为强固。

  以上是《亲密是教养的起点》中的一段文字,在后面的文字中,作者介绍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小时候作者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又特别节省,所有需要透过物质、需要额外花费才能达成的事,最好一开始就打消念头,因为若有这种想法,最后得到的反而是伤害。家里希望孩子节制,而非满足孩子的需欲。家里一次煮蛤蜊,三个人只煮了七颗,当时的作者多么想吃到其中的三颗,一想到自己只能吃到其中的两颗,甚至只能吃到一颗,真是痛苦又纠结,索性连一颗都不吃了。婚后,作者的夫人十分慷慨豪迈,知道他喜欢吃蛤蜊,无限量地供应,多年以来,吃掉了不下一万颗的蛤蜊,童年时如果多吃到一两颗蛤蜊,当时的需欲就可以得到满足,而需欲不满足的结果,竟是长大后要吃一万颗才补得回来。

  因为童年的匮乏感,长大后对孩子的伤害竟是这样的持久。在孩子的童年时期父母要注意孩子的需求,充分满足孩子需欲的结果,并不会让他们的需欲变得无限扩张。某些家长惯于否定孩子的需欲,或是给一个不完整的响应做为搪塞,因为他们怕纵容了孩子、管不住孩子。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尽量不说No,但若碰到原则性的问题,一旦父母说了No,孩子就会想知道原因,那时候父母讲出来的话就必须非常有说服力,孩子也会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