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才是教学的真谛论文 摘 要: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等等,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也非常地投入与精彩。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往往都不缺趣味;但课后随着兴趣的退去,知识却没有得到巩固。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知识没得到强化。那应该如何强化呢?……
教学做合一才是教学的真谛论文
摘 要: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等等,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也非常地投入与精彩。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往往都不缺趣味;但课后随着兴趣的退去,知识却没有得到巩固。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知识没得到强化。那应该如何强化呢?本文就是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做”,以达到“教学做合一”,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学 做 知识 强化
在教学上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却忽略另一面,就是学生的“做”。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做中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所以本文就是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做”,以达到“教学做合一”,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做”,实际是一种行为的强化,先学后做,这是一种对知识的温习,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先做后学,这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通过实际的动手寻找到真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充分地锻炼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做”的范围很广,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用笔写、用笔画、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等;也即从学生最基础层面的动笔开始,再慢慢到能自行设计实验,最后能进行实验操作。对于我们中学的学生,因为学习主动性差,在课堂、课后,连动笔都不愿意。生物学习,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很多图、表都是要通过动手画才能巩固的,学生恰恰没有重视这一方面,导致知识得不到扎实的巩固,容易遗忘。对于这样的学生,“做”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应如何进行“做”的有效教学呢?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引导学生通过“做”巩固知识,并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
一、“做”要能激发学生的学科实践兴趣
“做”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的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缺乏兴趣。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做”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做”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做”中,把抽象的知识变为活生生的知识,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识。
要使学生有兴趣,关键是让学生有成功感。学生学不好,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没投入。为什么没投入?关键是失败大多,没信心。如果能让学生获得成功感,那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慢慢浓起来。所以先要让学生做一些较为简单的、容易获得成功感的训练,然后,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己模拟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情况下的老鼠生存状况。这个实验简单,而且容易操作,成功率高,学生就会获取最初的学习兴趣。然后可让学生动手做《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淀粉的生成。当学生看到叶片中颜色变化,会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再结合有光照与无光照条件,进一步探索颜色的变化,通过多组实验后,学生的实践兴趣就被逐步激发出来。而且这些实验都不需要课上来做,可安排学生在课外或家中做,在上新课前完成。当学生有了这些实验基础后,再来学习光合作用的知识就简单了。所以说兴趣产生动力。
二、“做”要能反映课程实质的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证明,内容的选择并非越全面、越真实、越复杂,效果就越好。选取内容应注意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内容的简洁程度要与学生的心理简化水平相适应,要做到典型恰当,有时可指导学生根据需要自行制作。从“做”的难度上讲,要注意选择适合不同年级学生、能被学生接受的活动;从“做”的内容上讲,要注意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即能恰当地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及特点。 生物老师在做《使用显微镜》实验的时候,都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说出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也观察了显微镜,但一收起显微镜,让学生说出有哪几部分组成,有的学生就记不清了。如果学生边观察边画显微镜的构造图,效果就不同了。在平行班的教学中,让一个班的同学来画图,另外一个班只观察不画,动手画过图的学生错误率明显减小。这样的画图,跟教学内容相符合,难度也不高,但很有实效。
三、“做”要能促进学生揭示知识的内涵
“做”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其特殊性在于“做”的活动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外显的动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借助于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后,还是不明白“细胞越大,物质运输速率越低”,可以让学生做这样的模拟实验:在学校操场上,画两个半径分别为20米、10米的圆,两名学生,将一物品,以相同的速度,从圆周走向圆心,再圆心回到圆周,看哪个花的时间多,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大小的圆物质交换率的大小。做完后再让学生在纸上分别画出半径为5CM、2CM的圆,再分别在圆中画半径为0.2CM的小圆,看那个圆中能容纳更多的小圆。这样就会使学生明白,细胞也不能太小,因为细胞里还必需一定数量的酶和细胞器等。通过一些特殊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外显与内隐之间的关系。
四、“做”要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做”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做”,真正地放手让学生“做”。“做”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让“做”与思维联系起来,让“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从学生“做”中产生,即创新意识在“做”中萌发。通过学生的“做”,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
高中实验都很重视探究或验证。选修1课本,都是实验,而且有一些难度较高的实验,有的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大部分学校都只讲不做,学生听起来也缺乏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好不了。但如果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比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来做不同风味的豆腐乳、泡菜,再将学生做的产品集中一起,搞个交流会,你想效果会怎样?学生毕业后,不时都会谈起如何才能做出更美味的豆腐乳、泡菜出来。这也许是学生最初的创新意识的形成。
五、“做”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做”是学生由抽象逻辑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并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动手“做”引导学生从动作中发现、探索、领悟、抽象、概括,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同时,通过动手“做”等活动,学生对于将要形成的抽象的概念已经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头脑中已形成了一定的表象,“做”之后,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把“做”的过程整理、复述,通过口头语言训练进行表象加工,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如讲《基因表达》这一章时,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因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首先要回顾什么叫做基因、什么叫做遗传信息、转录与翻译的过程又是怎样,特别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密码子与反密码子、mRNA与tRNA等,专有名词多,学生就更不明白了。但如果能先让学生做一个DNA的物理模型,再利用这个模型看着来讲什么叫做基因及遗传信息,然后让学生构建转录模型,再用红笔标记密码子与反密码子,这样学生就能通过直观的物理模型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
所以说“做”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认识到“做”有助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从多角度全面地认识事物,同时合作交流也能取长补短并获得快乐。从“做”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培养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正是“做”的真正目的。
教学并不只是“教”和“学”,还有“做”,所以“教学做合一”,才是教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