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学设计 方案

管理员

摘要: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六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六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世界多美呀》是一篇讲读课文,语句优美,恰似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学习这篇课文会让我们感受到充满童趣动物世界,感受到小鸡努力冲破蛋壳后,看到世界如此美丽的惊喜的心情。抓住课文的两条线索(小鸡的孵化过程;小鸡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变化);借助课文插图;抓住关键词体悟小鸡内心活动;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巩固掌握本课的9个生字,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周围的世界美不美呀?有谁能为大家说一说周围的世界美在哪呢?

  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眼中的美好世界,教师鼓励评价。

  2、以游戏的方式复习生字词:

  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粘贴画)小朋友,你们瞧,这幅图画上那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的世界多美呀!想得到它吗?只要你们能闯过生字关,把图画上的生字读准,读好,就能得到它!现在赶快练习吧!

  学生分小组相互读词语,相互评价,小组推荐优胜者,再全班比赛,评出优胜者,奖励一幅粘贴画。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师:说说这幅图美在什么地方?

  学生思考后,教师指投影图下的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让学生认真的读两遍。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是表示颜色的?能找出来后能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来吗?

  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三个词,想象画图。

  教师分别出示投影,向学生展示“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和“碧澄澄的小河”。并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想象画,加深对表示色彩的词语的理解和认识。

  4、复习诗歌《家》(新课标苏教版语文第一册中课文):

  师: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祖国多美呀!孩子们,你们能用我们以 前学过的一首诗来赞美它吗? 齐背诗歌《家》。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地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目的。)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谈话引入,提出朗读要求: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要通过这节课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学得的本领!展示什么本领呢?第一,展示我们读课文的本领;第二,展示我们小朋友写字的本领。有信心吗?好,老师要求你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学生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能否把课文意思读懂?

  2、 出示问题,指导阅读:

  ⑴、小鸡在蛋壳里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啄破蛋壳看世界很容易吗?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小组讨论。

  教师板书关键词予以提示:“先――后来”、“睡――醒了”;“看见――想”“啄呀啄呀”、“很久”、“才”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师生共同评价、补充。

  ⑵、小鸡想象的世界和它看到的世界一样吗?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它的表现会怎样?它又会说些什么呢?

  ⑶学生自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象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一撑”、“就·撑破了”。“叽叽叽”,“慢慢”。

  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并准备对教师的朗读水平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并衷恳接受学生的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以学生的阅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创设情境,体会感悟

  1、师生合作引读课文并配上音乐:

  师:看来,小朋友把课文读懂了,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课文,要想赛过老师,你们的眼睛可要盯好课文,注意老师的手势,看谁接得好!

  师生共同玩抢接读比赛 。

  2、师:小朋友读得非常流利,老师觉得大家读课文时再加把劲就更感人了。你们谁喜欢哪一部分课文就读那部分课文。一会儿,让大家评一评你读的声音是否洪亮,有没有适当的动作和表情。

  学生自己练习后展示读课文的本领,师生共同评价。

  3、出示头饰:

  师:老师这里有4顶神奇的蛋壳,只要你戴上它就能变成这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小鸡。谁喜欢演小鸡?指名愿意展示的学生戴上。

  师:现在你戴上蛋壳的头饰就变成谁了?想想,小鸡的声音、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请戴头饰的同学上台表演,下面的小观众注意听他是否把高兴和惊奇的心情读出来,有没有动作和表情。

  表演结束,把头饰奖励给参加表演的学生。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读好课文,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指导书写:

  小朋友刚才欣赏了很美很美的图片,读了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那么,你们还能写出很美很美的字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结构,说说要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字型掌握汉字的结构,养成写好汉字的习惯。)

  五、指导背诵: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尝试当堂背诵课文。

  六、作业:

  画画写写:《美丽的世界》。

  要求学生课下在回忆课上内容的同时,想象画出身边美丽的世界。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很久以前,地球大旱,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却把自己千辛万苦为生病的母亲找来的水分给小狗、过路人喝。由此,水罐发生一次次变化,最后变成金罐,并从金罐中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钻石升到天空,变成七颗星星的故事。表现了小姑娘那真诚助人,尊敬长辈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 、认读本课 8 个生字,理解“焦渴、干涸、干枯、喜出望外、一瞬间”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3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昨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小姑娘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过程:

  一、启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钻石吗?钻石有什么特点?(学生自己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钻石的图片。钻石美吗?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代表了纯洁、高尚的爱。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以钻石为题的文章——七颗钻石。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读词语。

  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找同学读词语。重点讲解“唾沫”。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词语)

  2.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集体正音。

  4. 指导读错的字音,学生练习快速熟读课文。

  相信这回同学们再去读课文,会读得更加通顺和流利了,去试试看。

  三、有感情朗读,教师进行指导

  同学们,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吧。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1. 体会环境的恶劣

  当时地球上发生了什么?(大旱灾)再说一次,发生了什么?(大旱灾)你能不能读出这种大旱灾呢?旱到什么样子?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当时大地干旱的程度?(所有、都)我们来看看图片。

  学生自己练习,再指名来朗读。

  人和动物都怎么样了?(焦渴而死)“焦渴是什么意思”(非常干渴)在文中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天特别的旱;说明了人们很需要水)如此严重的旱情,你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自练,齐读。

  2. 体会小姑娘前后的心情

  假如此时此刻你就是故事中的人或动物,你最需要什么 ? (水)是啊,水对活着的人是多么地重要呀!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天夜里发生了什么事?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小姑娘找水真不容易,谁能读出她的不容易?(哪也找不着,累的倒在地上睡着了)你读得不错;你读得真好,读出了小姑娘的筋疲力尽,就像她这样自己练一练。

  当她一觉醒来发生了什么?出现了怎样的水啊?想象一下,这清澈新鲜的水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当小姑娘看到罐子中的水时,她会觉得什么?(惊喜、惊讶)这可是意味着生命的水啊,看到这水,小姑娘的心情会怎样呀?(喜出望外)谁能读出小姑娘的惊讶与喜出望外呢?相机抓住“竟”字引导体会用词。小狗怎么样的叫着?(哀哀地叫着)为什么哀哀地叫着?说明什么?(被小姑娘踩到了,渴得没有力气了)很痛苦啊!

  让我们自己再练习读读这一段,体会小姑娘心情的变化。

  指名完整读这一段。

  3. 感受水罐的变化和女孩的爱心

  水罐掉在地上水洒了吗?水罐又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呢?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同学们,水没洒,但当小姑娘把水让给小狗喝的时候,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罐变成了银的)对!水罐变成了银的!多么神奇的变化,你能读出来吗?谁来读!

  当小姑娘把水给母亲的时候,母亲说什么了?当时她的母亲怎么了?(生病了)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身体虚弱、疼爱自己的女儿、善良的母亲)你能读出一个病重身体虚弱,而又善良的母亲的话语吗?就在母亲把水罐递给小姑娘的一瞬间又怎么了?(水罐变成了金的!)我们一起来读——“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此时此刻,小姑娘怎么了?谁来读?指名读。小姑娘太渴了他真想喝水,我们一起来读——“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小姑娘又把水让给了谁?这时水罐又再一次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我们找同学把这一段水罐连续发生的三次变化读给大家听一听。

  奇迹再一次的发生,那七颗钻石怎么样?我们一起来。

  4. 感受文章的情感

  同学们,我们再来回想小姑娘行动和水罐的变化。水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还是满满的—银水罐—金水罐—跳出了七颗大钻石、巨大的水流—七颗星星 )

  是小姑娘的爱心使空水罐变得满满的,还从中涌出了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跳出了七颗巨大的钻石。这七颗钻石代表了什么?(感动、关爱、希望、善良、生命、真诚、赞赏)。

  就让我们带着对小姑娘的赞赏、带着对每一种爱的向往,一起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吧。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配乐)

  四、归纳主要内容

  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课文讲的是很久以前,地球大旱,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却把自己千辛万苦为生病的母亲找来的水分给小狗、过路人喝。由此,水罐发生一次次变化,最后变成金罐,并从中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钻石升到天空,变成七颗星星的故事。

  写作顺序是什么 ?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事情的起因是?过程是?结果是?

  解决学生的问题

  读了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

  五、续写童话

  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我们也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完善这篇童话。同学们可以选取这样几个方面:

  1、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她梦见了。

  2、 从水罐中涌出了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大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 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七颗星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化石记载着生物进化的历史,说出各种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观察化石的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物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的趋势进行推测。

  2、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结论。

  3、认同在生命演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习中难点:生物进化的顺序

  一、前置补偿: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起源可分为那几个阶段?

  二、导读提纲:

  1、化石证据:阅读课本第7-9页,课本插图5.1-6,5.1-7和5.1-8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②为什么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

  ③各个时期的马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有怎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与马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④马的系列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说出你的观点。

  2、解剖学证据:阅读课本第9-10页,课本插图5.1-9,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人的上肢骨是哪些骨组成?(要求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出)

  ②以人的上肢骨为据,其他脊椎动物的前肢骨与之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有功能上有哪些不同?

  ③通过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分子生物学证据:根据课本11页表讨论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哪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你认为哪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②通过比较分析10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说出你的收获:

  四、巩固练习:

  1、下面对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代生物的尸体保存到现在就是化石B、形状像生物的石头就是化石

  C.现在生物经过处理,过几年就是化石D.古代生物遗体和遗迹经矿物填充和交换作用形成的

  2.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越复杂越低等B.越简单越高等C.越复杂越高等D.越简单越低等

  3、下面对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简单到复 C.由水生到陆D.由植物到动物

  4、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

  A、化石证据B解剖学证据C分子生物学证据D胚胎发育学证据

  五、课堂检测:请阅读下面从不同地层里发现的化石的示意图

  1、从马的进化过程看,在马的进化过程中,它的前肢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

  2、马进化过程中,体形是如何变化的?

  4、马的四肢有什么变化?

  5、从马的进化过程可以说明生物进化有什么特点?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密铺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3:经历密铺认识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密铺图案的美感,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密铺的含义及知道哪些平面图形能单独密铺。

  教学过程

  一、 情节设计:

  出示俄罗斯方块的动态图,引出密铺。

  观察图片,感知密铺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奇妙而美丽的图案,它们都是由一种或几种平面图

  形拼成的。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五幅图案)

  2.你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它们分分类吗?先独立思考 想好的同学同桌之间议一议。

  3.你认为什么是密铺?

  二、自主探究、发现交流

  1.质疑牵引、激起兴趣。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组图形大家熟悉的图形。(课件出示圆形、正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如果只用一种图形,你们猜猜看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呢?

  2.鼓励猜测、大胆想象。

  师:谁愿意发挥你的想象力,大胆的猜测一下?“

  学生大胆的发表各种猜测。

  3.动手操作、实践验证。

  师:刚才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些猜测都对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来操作验证吧。

  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操作课件中的各种图形分别进行拼铺,并把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验证好的同学,可以把你的观点合同组的同学一起交流。

  4.汇报结果、展示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验证的结果。展示学生有代表性的平铺作品,并让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们发现正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六边形可以进行密铺。 生2:圆形和正五边形不能进行密铺。

  对于他的验证结果,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赞成他的观点吗?

  5.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师:老师也很赞成你们的观点。从大家拼摆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组图形中,正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六边形可以进行密铺。圆形和正五边形不能进行密铺。

  三、综合运用、创作设计。

  1.谈话牵引、激起激趣。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密铺,探索了密铺,接下来就让我们动手创作美丽的图案吧?

  2.动手实践、自由创作。

  “咱们比一比看谁的设计更美观、更新颖、更富有想象力。”

  学生动手设计,同组互相欣赏,说说自己的创作感受。

  3.展示欣赏、交流感受。

  师: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作品、说一说创作的感受。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如下:说说你的作品吧。

  四、扩展提高、课外延伸。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贫苦儿童悲惨处境的同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4、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小女孩儿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与她悲惨生活的联系。

  2、体会文中字里行间,特别是最后三个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多么幸福啊!不过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什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生答)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则名扬世界的感人的童话作品,让我们去与作者产生心灵的交融,去感受作品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去享受读书的滋味。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同学们喜欢用什么方式读课文?

  (默读、大声朗读、站着读、两个人一起读)

  2、书读完了,用一个词来说说你的感受。

  (高兴—生气—难过—不平—气愤)

  说说你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三、听读课文,理清脉络。

  1、提出要求:听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卖火柴的小女孩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小女孩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

  2、学生自学思考,发表见解。

  3、围绕中心事件(擦燃火柴)质疑。

  估计:擦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要擦燃火柴?

  四、理解课文,交流感受。

  1、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说说你认为小女孩怎样,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最感动?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你觉得小女孩怎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怜。)“可怜”这个词用得好,还可以用别的词吗?(悲惨)

  3、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从那些地方体现出来呢?

  4、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小结: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面对冷冰冰的天气、冷冰冰的亲人、冷冰冰的社会,小女孩悲惨地死去了。

  2、延伸: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惨,你们可以为她改写命运吗?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她的悲惨经历,说说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由谈印象。

  3、小结:是的,小女孩的命运真惨,在富人们狂欢的大年夜被冻死在街头,在别人幸福地度过新年的时候,她却悄悄地可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二、品读中心句,质疑领悟全文。

  1、过渡:可是在这个故事的结尾,作者却说(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读到这儿,我真是感慨万千,同学们,你们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疑惑,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2、估计学生会质疑:

  A、围绕“看到、美丽”

  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

  B、围绕“幸福”

  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4、引导归纳:品味读书的方法之一:围绕中心句,质疑品析。(抓中心词质疑,抓特点质疑。)

  (一)品读课文,感受“幸福”。

  1、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二大段。

  2、学生交流,师板书: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3、播放美丽幻想的动画。

  这些东西对小姑娘来说可真美,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想小姑娘看到这些美丽的东西时心情怎样?她可能会怎么做?把你自己当成是她去替她想一想。(也就是——去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如果你为小姑娘感到高兴,你可以笑,可以叫。

  4、我们的安徒生先生又是如何来描绘这么美丽的东西的呢?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大段,拿出笔来划一划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美丽景象,用你刚才体会到的心情和感受去有感情地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新感受。然后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研究或印象最深的一处,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读的时候注意那些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到最好。

  5、学生朗读、交流、比赛。

  6、小结归纳:品味读书方法之二:感情朗读,产生共鸣(发挥想象,突出重点词)

  (二)、品读课文,认清现实。

  看到这些美丽的东西是多么幸福,这些老师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的美丽的幻想,(板书:幻想)火柴再明亮,再温暖,也终究是要熄灭的。现实还是那么残酷,这些美丽、幸福的幻影还会存在吗?(或者: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这些幻景呢?让我们来看看她的现实生活。)

  1、学生自由畅谈。

  2、比较体会。

  (1)出示三句话:

  A、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B、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C、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读读想想这三句话,说说你读懂了哪几句?

  (3)、过渡引导:为什么还要写到星星?

  当小女孩看到惟一疼她的奶奶出现在亮光里,她忍不住叫了起来,这时她的心情怎样?怎么读这句话?

  A、自由练读

  B、指名读

  C、齐读

  3、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擦燃火柴与她前面四次都不同,请同学们找出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句子,读一读,比较一下不同之处,哪几次给你的印象特别深?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A、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B、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3、学生读句子,比较、品味。

  4、教师小结归纳:品味读书方法之三:反复比较,体会滋味。

  (三)品读课文,领悟“幸福”。

  过渡:小女孩一开始舍不得擦燃一根火柴,可后来为了留住亲爱的奶奶,她赶紧擦燃了一大把火柴,说明她是多么地渴望得到奶奶的关爱,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再次来深情地朗读这句话。

  1、认真读读课文十二、三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女孩在临死前拥有过幸福?

  2、小结:我还记得安徒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小女孩是拥有健美的心灵的,她勤劳、善良,渴望幸福,也懂得感受幸福,可是她在富人们奢华狂欢的大年夜被饥饿和寒冷夺走了小小的生命,对于她来说,甚至离开这个世界才意味着解脱,意味着幸福,这真是太悲惨了。

  三、升华和延伸。

  1、谁给了她这么悲惨的命运?

  2、读了这个美丽而凄婉的故事,如果这个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出现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你会和她分享你今天的幸福生活吗?

  四、活动实践作业:

  选择你感兴趣的写一写:

  A、改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

  B、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新课程下如何界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要落实到四个具体的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创新。在具体教学时《画线》一课时我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矩形"和"椭圆"工具这一基础,注重新课程倡导的在教学设计时强调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灵活使用教材的要求,设计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画线工具的使用,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

  (2)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模仿、迁移进行自主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能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4.能力与创新:

  通过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的使用,了解线的各种形式,并能用不同的工具画出不同的线条和图形。

  二、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有何区别与突破

  教学设计中的重难点如果把握得准确,在具体教学时会有目的的加以讲解和突破。如《画线》一课中直线工具的使用由于有一定的基础,在教学中有尝试探究的方法即可达到效果。而曲线工具的使用则有别与这几种工具,所以,教学的重点应确定为:曲线工具的使用。而曲线工具中画封闭的曲线相对较难,这里就可把它设置为教学难点。其实它们的区别稍加推敲就可界定。

  对于难点的突破问题,本课中我巧妙地将它设计成小水滴的形状,让学生尝试探索,辅以课本"知识屋"内容介绍,有尝试成功的同学请他当小老师具体操作演示,轻松地突破教学难点,教案《例说教学设计》。

  三、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该如何显现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强调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指导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该如何显现?在本课中,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在具体教学时,通过师生共同《改绷绷》的游戏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直线的几种粗细不同的选项让学生自主尝试,对于曲线工具的使用在尝试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适时总结,教学难点的突破更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得出方法;在新授结束时设计让学生比赛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画出长短、粗细、曲折、虚实等不同的线条,此时教师可露一小手:用橡皮擦出线条来,教师的主导地位由此而显现。

  本课的作业设计兼顾信息技术的差异,有课例中的洗衣机、实践园中内容,还有自由创作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主学习,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教学设计要善于抓住重难点,教师要统引学生,更要让每一位学生有事可做,才可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