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事迹材料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1……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事迹材料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1
读完《师爱之路》,一个个徐汇育人楷模的亲切形象,一件件源于生活的感人事例跃然心中。忙碌的工作、更多的付出……那为什么我又从他们的字里行间读出的却是满满的幸福?
——幸福来源于他们自己对事业的追求。
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是我在这几位育人楷模身上看到的共同之处。陈珺老师在烹饪专业的技能领域,勤学苦练,练就一身真功夫。她并不满足,不断实践摸索,积累操作经验,带领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攻克难题”,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成就“舌尖”上的新高度。施嘉平老师厚积而薄发,在从事教研员的40多个春秋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无论是学历的不断进修、多次的赴英学习培训,还是在不断引领英语教育课改的实证研究、打造一流英语教师团队的过程中,她都潜心教书、精研教学,把学习作为一辈子的事情。在书中朴素的描述中,让我们看到了楷模们在平凡工作中坚定执著,看到了楷模们对自我的不断要求、对工作的不停追求与对教育理想的奋斗与坚持。
——幸福来源于学生们对他们的喜爱。
“当教师的最大快乐就在于学生的快乐成长”,一位楷模这样讲到。的确,对于老师来说,学生是最好的评价者。学生的进步是老师最大的欣慰,学生的喜爱会是老师们工作的不竭动力。李之音老师的学生毕业十多年,仍然不能忘记李老师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帮助与指导,指引他爱好文学,成为了一名记者。西南位育中学的黄徐娟老师被她的学生认作为中学时代最喜欢的老师,她们喜欢她那爽朗的笑声,喜欢她那较真的眼神,喜欢站在她身边,得到她的鼓励与帮助。梅园中学的傅琳老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如妈妈般慈祥的老师。她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让孩子们燃起学习的信心,取得学习的'进步,尝到了学习的甜蜜。你快乐,所以我幸福。这些育人楷模用自己的大爱,收获了师生间珍贵的情谊。“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吗?”面对爱的三问,相信这些育人楷模们用他们的言行已经做了最好的回答。
——幸福来源于家长们对他们的信任。
科技幼儿园的袁晶晶老师,家长们爱叫她“晶妈”。晶妈经常将孩子最近在班级里的表现通过各种渠道告诉家长,并指导家长如何对待孩子这段时间情绪上的变化。她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家长们感动的世外小学的汤莹老师,用自己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家长们的称赞。她工作细致入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从一个小习惯开始培养,帮助学生起步。及时与家长联系,取得教育的合力。“我们庆幸遇到这样的老师!她就是孩子们的榜样!”“太多的感触无法用短短的文字来表达,作为家长,我们只有衷心地向老师们道一声谢谢!”家长的心里话道出了对老师的信任。这些育人楷模们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幸福来源于家人们对他们的支持。
家庭与事业,在每个人眼中都很重要。这些育人楷模们也同样担当着家庭与工作的双重责任,承受着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他们在取舍,在平衡,但在学生和工作面前,他们总将天平向着工作、向着学生倾斜着。家人有埋怨,但都被他们执着的工作热情所融化,把支持与理解化为了默默地行动,帮助他们分担家务、照顾老小。谁能说这些育人楷模不是最幸福的人呢?
路在脚下,爱在心中。怀揣着大爱的楷模们最幸福!让我们一起随着楷模们的脚步,共同踏上师爱之路,走出幸福人生!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2
不忘初心,用爱坚守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她正像这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写下的是奉献,擦去的是名利。”她,就是我们子美小学语文团队的一名普通教师——XXX老师。
曹老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已31年有余,从教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责任心强,乐于奉献。在子美小学工作的14年中,师德交口称赞,教学成绩突出,管理班级有方,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曾获得河南省骨干教师、巩义市骨干教师,巩义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辅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也屡屡榜上有名。作为学科的优秀引领人,多年担任年级教研组长,经验丰富,带领着自己的教研团队,真研究,真学习,真成长,所带的团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组。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起始于辛劳,收归于平淡。”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从来都不会惊天动地,只能够润物细无声。曹老师就是这样严守初心,尽心尽力地做好学校交给的每一项任务,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成为了一届届学生和青年教师一生中的重要他人,而她从不居功自傲。她时刻以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来勉励自己:不求轰轰烈烈,只求滴水穿石;不求闻达于世,只求无愧于心;始终践行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主动健康成长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凭着一颗热忱、执着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师表,用生命的一点一滴兑现着对教育事业的庄严承诺。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3
从教时间久了,郑丹娜慢慢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全接纳、慢引导”。全接纳,即接纳所有的孩子、接纳孩子的所有;慢引导,则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
她引用论语的故事。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智),子曰:“知人。”
用郑丹娜的话说,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不过,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
郑丹娜发现,小学生年龄小,胆子也小,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大多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当时,她在杂志上看到,有位老师在教室里放一个纸箱,学生可以把心事写在纸条上,放进箱子里。
受到启发后,郑丹娜让学生们每个人准备一个漂亮本子,专门用来写“悄悄话”。“你可以把想和老师说的话写在本子上,老师有想和你说的话,就在本子上回复给你。”郑丹娜和学生说。
后来,学生们开始把自己的.心事交付给“悄悄话”,也逐渐对班主任郑老师袒露了内心世界。
顽皮淘气、喜欢欺负别人的小男孩写:我也想改,但是改不过来,这次我又犯错误了,美术老师说我了,英语老师说我了,爸爸妈妈也说我了,如果有一天他们都不喜欢我了,我该怎么办?
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写:我没有好朋友,他们嫌我沙包扔得不准,打乒乓球跑得慢,我就像天空中一朵孤单的云,这飞飞,那飘飘……
被爸爸妈妈冤枉的男生写:昨天,爸爸给了我20块钱让我买番茄酱,买完我把剩下的钱放在他的钱包里了。后来看到我桌上的钱非说是买东西剩下的,其实,那是我去年给妈妈打工攒下来的。
郑丹娜借助这些记录了解孩子们,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扰。给学生回信安慰、劝解,在班会课上给孤单的小同学“找朋友”,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把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和故事讲给学生听……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4
周美琴,女,汉族,1967年9月生,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
35年如一日,她倾情守护特教园地,扶助千千万万特殊儿童成长,谱写出一曲又一曲爱之歌。
她勇做特殊教育拓荒牛和排头兵,开创了中国特殊教育领域里的许多第一。早在20年前就在全国率先探索招收脑瘫孩子集中入学;历时10年探索的.《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实证研究》课题捧回了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承接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开启了对特殊孩子科学精准全纳评估的全新研究。
她试水“国际教育”,接收外籍残障儿童求学,登上《比利时日报》头版头条;指导的青年教师连续五届荣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课堂评优”一等奖。20xx年获得了“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后,为了帮扶和奖励更多的特殊儿童,她更出资10万元发起设立了特殊教育关爱基金,为特殊儿童实现梦想而助力。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5
xxx,巩义市子美小学英语教师,从教二十余载。她潜心钻研教法,苦练基本功,将每一节课都上成精品是她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在子美工作期间,只要学校安排她上公开课,她总是欣然接受,从不推诿。一次次的磨练,让她不再惧怕上公开课,反而从课堂中找到了自信和快乐。20xx年开启“新基础教育”实践研究,学校安排她上“新基础教育”的市级节点课,她一上就是三年。三年,十多节公开课,每一节公开课都需要不少于5次的磨课,而每一次磨课的背后,付出不止是时间和精力,更是一次次难以承受的压力。她,一次都未曾缺席!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多强的学习力!为了让每一次节点课都有所提升,她要做的不仅仅是备好节点课,而是要上好日常的每一节课。白天时间根本不够用,和教材人物对话成了她每天晚上的必修课。经历了无数次的磨课、上课之后,她的课堂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她的人生价值在一点点实现。
课堂上,她用严格要求去爱着他们,让他们明白课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她会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有均等的机会参与课堂练习;她会分层布置学习任务和课外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会牵动她的心,她会毫不吝啬地表扬赞许,还会经常给他们带来惊喜:在作业本上画上一个大拇指,写上一句鼓励的话送给他们;自己制作一些小书签,写上激励的话语奖励给他们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和她的.心走越走越近,学生也会用积极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她。
在她的心里,子美是一个温暖的地方,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她会继续潜心钻研教学,坚持读书,不断从内打破自己。自觉成长,偕子向美,遇见更好的自己。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6
曾几何时,特殊教育学校被认为是暂纳残障孩子的“收容所”,在教育中难有一席之地。这让周美琴思考:特教的价值是什么?
在她看来,特殊教育学校不是“收容所”,而是“加油站”。要帮助残障孩子正常社会化,打开封闭的心灵、获得自主技能,支撑起他们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希望。文化知识是正常人谋生的手段,对残障孩子来说,第一位的却是康复。
周美琴所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成为学校开展特教的理念。为此,周美琴为集听障、智障、脑瘫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勾画宏伟蓝图——走“医教结合”道路,构建以脑瘫教育为特色,适合三类残障孩子发展的教育体系。
周美琴从专业康复理疗学院引进了十几位专职治疗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训练。学校还配备了全国一流的康复条件:多感官训练室里,有测试学生嗅觉、触觉,味觉等,提高他们感知觉灵感度的训练项目;沙疗室里,每天都能见到孩子们赤脚忙碌,光脚在沙滩上行走,有按摩穴位作用;通过手腕劳动,可以改善僵硬的肌肉……孩子们在老师和康复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应自己的康复项目。
而在学科教育的课堂上,针对残障儿童的.特点,周美琴大胆改进教学模式,提出生活与学习相结合的目标,设置了2位教师同时作为教学主体的授课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特殊教育不断发展。20多年来,浦东特殊教育师资不断晋级——原本只有中师毕业生,如今学校吸引多名华师大硕士生加盟。为开阔教师工作视野,她鼓励教师赴美国、荷兰等参加国际研讨会交流发言。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历时10年探索的《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实证研究》课题捧回了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开创了国内基础教育之先河。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7
教育和研究,是我的职业也是志向,只有不断追求卓越,做得更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给予的崇高荣誉――高松。
一、勇攀高峰的科学家
高松在大学时代就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理想,明确要通过科学研究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并最终实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早在本科期间,高松已经在徐光宪院士领导的实验室做论文,读研后跟随徐光宪院士从事科学研究。多年来,他致力于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在发现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分子磁体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荣誉,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对化学的热爱与执著、对祖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强烈责任心,促使他在科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乐此不疲。30年来,高松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了中国化学事业。为了节约科研成本、高效测定分子的磁性质,他曾和同事们扎根实验室,在实验室的行军床上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二、创新人才的导航者
高松热爱教书育人事业,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力量为己任,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多年来,高松始终坚持每学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每次课前他都花大量时间准备,注重把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本科生一进校门就能与院士面对面交流。他坚持教学要根据实践的需要,更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拓展阅读文献。他不辞劳苦,亲自主编本科生基础课教材《普通化学(生物类)》。
他承担本科生“无机化学”的教学工作,每次课前他都要做足准备,对于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特别是如何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阅读最新或经典文献,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的理解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他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在教授研究生课程“群论与化学”时,考虑到数学推导多、理解难度大,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他放弃简单方便且可以重复使用的ppt形式,而是一直坚持使用板书,对学生进行推引,并充分进行互动,尽量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
“是高老师的人格魅力最终指引了我的人生航向”,这是学生们在谈到高松时说得最多的.话。高松爱生如子,时刻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己任。有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心理压力过大,影响了学业,高松悄悄地为学生偿还助学贷款,以解除他学习的后顾之忧;有位学生在科研道路上遇到困难,失去信心,高松积极为其设计成长路径,耐心教导,使其逐渐走上学术正轨。“他十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无论是科研上的,还是人生道路上的,他都会仔细聆听,合理分析,从来不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他的一位博士生这样说。有位学生在研究单离子磁体时曾一度对求解稀土离子的低激发能谱感到困惑,苦于实验条件所限很难再突破,因此曾对是否继续从事化学研究有所动摇。
然而在高松主持的第12届分子磁体国际会议上,在听到来自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专家的报告后,这位学生看到了解决困扰他的学术问题的曙光。高松还为他深入地分析了该研究的国际进展状况和可能的突破点,使这位学生最终坚定了自己的科研道路。来,高松培养博士生17名,其中,一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为培养分子磁体领域的下一代中坚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甘于奉献的领军人
高松10余年间曾任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院长等职务。在就任院长大会上,他表示,任院长期间的最大心愿就是“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和氛围,让更多的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特别是为年轻的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他以学院发展为己任,善于对事情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带动班子其他成员为学院发展尽心尽力,积极引进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使化学学院各学科发展齐头并进,学院风清气正、团结和谐,成为一个人才济济的“大”院:院士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0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学院学科综合排名稳居全国高校之首。据esi统计,在化学类排名前1%的全世界950个化学研究单位中,北京大学发表论文数居第17位;被引论文数居第35位。
高松还将管理服务工作拓展到化学界。他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化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六届全委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化学组成员等职务,对中国化学学科的发展倾尽全力,主动担责,深得同行好评。他认为,基础研究只有带动和促进同行一起进步才会对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他们将实验室仪器向国内和国际同行开放,经常帮助其他研究组进行样品的磁性测试,并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他和同事们的努力推动了我国分子磁体研究的发展。
四、润物无声的“教书匠”
“谦和、宽容、平实和坦诚”是同行、同事和学生对高松的一致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同行、学院的同事、研究组的合作者提到高松都是交口称赞,大家都认为他合作意识强,为人低调,从不抱怨。他热心助人,对于他人的要求从来是能帮就帮,想别人永远比想自己多。他谦和宽容,困难面前总是主动承担、荣誉面前总是主动避让,几十年如一日。
“我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教师高松”,这是高松对外自称时用得最多的称谓。虽然已经是赫赫有名的院士、年轻有为的化学家,但是,在高松的内心,“教师”才是自己的“第一身份”。繁重的科研任务和琐碎的行政事务并没有影响他对学生的培养。相反,他把能利用的一切时间尽可能地留给学生,坚持每周三晚上和学生开组会。除了经常推荐一些最新文献给学生,他也会亲自看、亲自讲。他经常把相关杂志的最新动态介绍给大家,遇到与组里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章,他还会通过电子邮件及时发给相关人。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默默影响和深深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入党至今20多年,高松锲而不舍地钻研、长期默默地奉献,始终以自己的执著、坚守、努力与奋斗实践着自己对科学事业的坚持、对人生的崇高追求,实践着他入党时的誓言。这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这种追求还将支持着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8
脑瘫孩子也能集中教育?残障孩子也能与正常孩子一样出色?这些听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周美琴手上都变成了现实。
在周美琴的主张下,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除了接收听障、智障孩子外,又招收脑瘫孩子入学进行集中教育的任务,此举开创了全国的先河。
脑瘫孩子的集中教育一无课程,二无教材,三无师资,周美琴带领老师们从引进智障教育教材,到“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到实行“医教结合”的教育模式;从每天一节康复课,到康复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再到24小时康复理念的确立……益智、康复、生活技能、心理及沟通与交往等课程模块及跟踪评估体系等一系列机制,为脑瘫孩子提供“全面营养”。这套行之有效的脑瘫儿童康复与教育的学校模式,最终荣登上了全国教科研成果评选最高领奖台。
随着医教结合的不断推进,周美琴的'服务半径,从一所学校辐射到外区,并扩展到全市。20xx年,上海率先探索成立了5个听障和视障指导中心。周美琴作为第三听障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在浦东和奉贤普通学校就读的所有残障孩子提供巡回服务。
上海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超过百万人,其中残障儿童8000多名——周美琴对他们“如数家珍”。这是因为,20xx年上海成立了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中心落户浦东特殊教育学校,周美琴又担任了中心主任。周美琴领衔组织了沪上18位特教领域及医学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对所有特殊学生开展科学、精准、全纳地考前评估,帮他们“解锁”成才立交桥。前几年有名脑瘫学生通过评估坐轮椅参加中考,考场按中心要求,考卷由老师帮他翻页、每半小时扶动一下身体,孩子最终考进了区实验性示范性优质高中。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9
刘xx,女,中师文化,1978年9月至今一直在xx乡中心小学工作。三十年来,她辛勤耕耘,乐于奉献,兢兢业业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她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她酷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教书育人的光辉事业。
一、酷爱教育事业。
从教三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担任三十年的班主任,已接近退养年龄,但她工作依然积极肯干,她舍不得孩子们,舍不得深爱的教育事业,仍然工作在班主任岗位上。
二、团结同志、乐于助人。
她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哪位同志有困难,她都热心帮助,哪位同志生病住院,她都要亲自去探望。她谦虚谨慎,与同志和睦相处,从不斤斤计较,三十年来没有与任何同志发生矛盾冲突,并能积极主动调解同志之间、同志和领导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一名骨干教师的作用,为学校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的教育实践使她深深体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她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加强自修,努力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多年的教育的实践,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她有了更强的教育教学能力。30年来,她在班级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接一个新班,都首先深入班级了解学生情况,针对学生情况,采取具体的管理办法。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既有利于班级工作,又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其次,在教学的同时又重视育人,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和一些名人青少年时代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经常利用班会,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同学们都能自觉遵守纪律,形成良好班风。第三,抓“两头”带中间,切实做好差生转化工作,采取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方法,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促进差生转化。优等生容易滋生骄傲情绪,注意早打预防针,使他们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第四,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关心学生,用真诚的爱感化学生,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特别是差生,他们自己有的就认为是被老师遗忘的。当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他们会把这样的爱深埋在心底,并自觉地改正错误。
三无私奉献、关爱学生。
从教三十年始终坚持早来晚走,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学困生补课,义务为学校拆洗被褥、修理桌椅。她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对后进生、特困生、残疾儿童倾注了更多的爱。她为学困生补课,家长主动给补课费,都被她婉言谢绝,她无私照顾特困孩子在校的生活,经常自己掏腰包为特困生买学习用品。学生们称她为“老师妈妈”,学校多次收到家长发自肺腑的感谢信,有的家长亲自到学校来表达感激之情,感谢刘老师对孩子的关爱、照顾。1998年,她任教的三年级,是这个基础较差,后进生较多的一个班,这个班的大部分同学来自于偏僻的各个教学点,他们的基础差,纪律观念淡薄,早就养成了松懈的习惯。刚接班时,不少教师为她担心。有些人在背后议论,看来这个班的成绩总评只能是倒数第一了。但她凭着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深深地相信,只要努力去做,一定会把这个班搞好,也一定能把差生的成绩提上来。在摸清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首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热情关心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各方面的'困难,给他们以更多的爱心,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克服自暴自弃的思想,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与学校密切配合,对于后进的学生,在摸清他们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帮助。对他们着眼于高标准,着眼于细微处,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抓起,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气,养成好作风。有个女学生,因经常无故旷课受到学校领导批评,小小年纪但她心里顶牛,思想消沉,对生活态度更加冷淡,对同学的态度也不好。她决心要用爱心唤醒她冰冷的心,先后找她谈心几十次,她有一点进步就鼓励。同时,做好她周围同学的工作,动员大家一起来关心她,帮助她。一次,她得了病,班干就组织女同学为她端茶、倒水,帮她复习功课。老师的爱护,集体的温暖,使她感动得热泪盈眶,久而久之,她的一颗冰冷的心终于和同学们跳动在一起了。以后,她主动找同学谈心,消除疙瘩,搞好团结,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争取早日把成绩赶上。经过长期的努力,班里的十多名后进生,程度不同地有了进步。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10
9月24日下午我校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在校电教室举行的“学习区委书记王朴同志讲话精神向优秀教师学习做教书育人楷模活动”专题会议。会上,传达了平卫教党委【20xx】8号文件精神,宣读了本校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的活动要求。大家一道深入学习区委书记王朴同志在第28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还学习了20xx年度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的主要事迹。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王书记讲话朴实亲切,感召力强,对于推动卫东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引领。讲话中强调了卫东区教育优先的战略地位,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目标。讲话重点指出:我们作为人民教师,要做到境界高、学问大、德性好。更要坚持“五有”:要有神圣的使命、真诚的爱心、广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奉献的精神,这些谆谆教导,既包含着领导的殷切期望又是指引卫东教育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准则;王书记的讲话字字珠玑,用心良苦,充分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卫东教育人,我们身上担负着祖国的责任与未来,沉甸甸的希望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信心、有目标做好自己教书育人工作,每一天快快乐乐,每一天播撒爱的种子,每一刻都享受做教育人的幸福!在卫东区这个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有区委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怎不醉心教坛,享受作为教师的幸福与荣耀?
二、王朴同志还向老师们提出三个要求境界高、学问大、德性好;五点希望:要有神圣的使命、要有真诚的爱心、要有广博的学识、要有高尚的品德、要有奉献的精神。深入领会王朴书记讲话精神,把王朴书记提出的要求和希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发扬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的作风,心态平和、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争奉献、比奉献、乐奉献,把全部的心智奉献给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家庭,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实践中升华人生追求、实现人生价值。
三、向各级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教书育人楷模: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都能够在自身平凡而艰苦的工作岗位中无私奉献奋发图强做出了令人敬佩的非凡业绩,我区及我校优秀教师也都更加可亲可敬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效仿。因此我们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克服浮躁、对后进生缺乏足够耐心和爱心、安于现状等不良情绪和不足,以先进为榜样,志存高远,严以律己,积极创先争优为我校及我区教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四、于丹老师开学第一课寄语我们:长大了的生活都很艰辛不容易。有人比喻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滚开的水,你要是往里面投不同的东西都会受煎熬,但煎熬到最后,因为这些东西各自的质地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你试试看,在三锅滚开的水里,扔一个生鸡蛋、一根生的胡萝卜和一把干茶叶,盖上盖子同样的时间沸腾它。揭开以后呢,生鸡蛋会被煮熟,变得硬梆梆,我们生活里有些只固守着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利益、不肯融合的人,他们最后就变得里里外外铁石心肠。他们有时候愤世嫉俗,以偏概全,觉得生活对不起他,但是他没有融合的力量。这就是被生活煮硬的人。第二个锅里的胡萝卜呢,经过煎熬煮得软塌塌,成了一团胡萝卜泥,这是被生活煮得没了自己的人,这些人因为没有生命的坚持,他们不能够带给社会自己的能量,所以他就失去了自我,这是被生活煮软的人。可是第三个锅里的茶叶呢,它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了、丰美了、滋润了,同时,它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了一锅香茶,它是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它也把它的美、它的爱、它的能量传递出去,改变了社会和别人。我们要自觉做好第三种人,丰润自己,留香他人,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11
我叫xxx、女、38岁、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大专学历。现在赵北口镇杨庄子小学任副校长,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兼五2班班主任,并教五2班语文、科学及思品等学科。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18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在杨庄子小学的发展历程中竖起了一面旗帜,是xxx镇优秀教师的代表。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多次获得上级政府的各种奖励,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与好评:20xx年,荣获保定市“优秀班主任”的称号;20xx年荣获县政府嘉奖;20xx、20xx、20xx、20xx、20xx年先后8次荣获安新县单科优秀奖,连续多年师德考核优秀。
一、锤炼思想、提高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我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热爱学生,以生为本
1997年,我毕业于河北xx师范学校,踏上工作岗位。蓦然回首,竟已有18个年头了。我从一名师范生成长为具有一定经验的成熟青年教师的这段岁月中,有辛苦、有汗水、有困惑、有感悟,然而更多的是收获了幸福。去年春天,我反复出现高烧不退现象,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右肾厘米结石并伴有深度感染,必须住院做手术。手术半个月后,我就重新步入时刻牵挂的教室,登上三尺讲台时,那一群双眼噙满泪水的孩子是多么兴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始终热爱着教师这个职业,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
十八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卓有成效。我注重班风学风建设,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我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我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我所带班的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均名列前茅。
三、学习、培训,投身课改
20xx年,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以身示范,以人为本”。同年年底,我担任学校副校长职务,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我校位于边远农村,师资队伍薄弱,22位教师中有7位代课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坚固,我深知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
时逢课程改革,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学习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我经常参加各级课改培训。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6月,我随县教育团队远赴山东参加由中国专家学者协会学术交流中心举办的《笃行名家讲坛》活动,在这短短的几天的参观学习中,我深受震撼。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教育也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辅开。新课程的实验对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约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而课改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成长,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课程的制定是基于许多新的观念基础上的,因此,能否理解、认同、内化这些新的观念,是关系到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基本的.条件。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在课改之前,我首先组织老师进行了培训,让老师们清楚了改革的背景、目标,明确了新课改的任务要求及实施做法,逐步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观、现代课程观。而后,又多次进行教师培训,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学情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比如怎样更有效的做好小组内的落实;怎样做到小组的制度评价和文化氛围创设有机的结合;如何有效落实当堂检测;怎样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和多做等等,都是要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新的学年里,我将面对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机遇,争取在新课改方面会取得更大的收获和进步,在我平凡而神圣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塑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为我校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实施贡献更大的力量。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12
周美琴认为,“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要想做好事,一定要学习新技术。”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课堂实践性和趣味性?有障碍缺陷的学生能否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设施设备来感受知识、体验教学?带着这样的思考,周美琴又开始了她特殊教育数字化课堂的`探索。学校推进信息化整改工作,各班都配备了多媒体背投电视机,并且增设投影+交互白板为主体的多媒体讲台为试点,将白板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
课堂中,手动不方便的学生通过白板拖曳技术快速完成了人民币的实物摆放;听觉障碍的学生通过凸显的动画效果,了解到了夏天荷花的婀娜多姿;智力弱后的学生通过不同的声效和配图加深了他们对地震、暴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认识与防护。信息技术为课堂带来了一抹新色彩,也让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不仅是课堂教学,周美琴觉得特殊孩子的康复训练同样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专业支持。于是,各种语训设备和特殊教育专业软件都运用到了言语障碍学生的个别化训练中,学生在语音辨识以及练习上的速度大大提升了。感觉统合训练智慧教室网络、运动数据采集设备将学生在康复训练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及时给出训练反馈,提升了训练的实效性。就这样,数字化之路也延伸到了学生的个别化康复训练中。
2020年,面对突发疫情,上海启动了云课堂。“停课不停学,特殊学生居家也要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康复服务!”为此,周美琴打造首个“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云教育平台”,为特教孩子疫情期间的学习保驾护航。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13
1993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的郑丹娜被分配到垂杨柳中心小学当老师,教美术和历史。第二年,她成为班主任,教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
初为人师,郑丹娜理解的“教育”很简单,把学生盯紧了、看住了,把成绩搞上去,拿到流动红旗。面对四十几个学生,郑丹娜觉得“顾此失彼,每天能说一车话”。教室在一层,办公室在三层,她连回办公室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为了显得有威严,二十岁出头的.郑丹娜装出不苟言笑的样子,绷着脸,把学生“管得严严的”。学校要求靠右行走,郑丹娜就告诉学生哪怕两个人去上厕所也要站成纵列;学校要求保持纪律,郑丹娜就每个课间到教室里监督。学生们怕她,甚至有小女孩猜测郑丹娜有60岁,理由是“我爷爷就60岁,特别严肃,不爱笑”。
如今回忆起来,郑丹娜觉得那时不懂教育也缺少方法。她曾经准备了一个剪报本,把从报纸上看到的管理和教学方法剪下来贴到本子上,并经常跑去听老教师的课,模仿和借鉴,努力让课堂变得有趣。
,郑丹娜进入语文中心组,开始专门教语文。
一开始郑丹娜讲课只站在讲桌前,局促、放不开。市里的老教师来她的班上听课,直言不讳地指出:“情感性不够,缺少感染力,让人感觉游离在语文教学之外。”老教师告诉她,要想把学生吸引住,先要把自己吸引住。
郑丹娜决定拿自己的儿子“练手”。那一年儿子不满一岁,咿呀学语,郑丹娜每天给他讲故事,“关上门,家人也看不见。我就连蹦带跳,手舞足蹈,特别夸张。”儿子被逗得咯咯笑。
慢慢地,郑丹娜“放得开了”,感情更充沛,和学生的交流也在增加,上课不再藏在讲桌背后,而是敢于站在学生中间,有了沟通和互动。
成为“小豆包们”的“自己人”,郑丹娜花了几年的时间。现在,课余时间,经常有一群学生围着她聊天;小男孩有了“心里喜欢的人”,会偷偷说给她听;小女孩因为自己个子矮发愁,也会找到她倾诉……
郑丹娜说,在《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南风和北风的故事:南风和北风比谁更有力量。有人穿大衣走过,北风施展威力,冷风劲吹,那个人把大衣越裹越紧;南风上阵,送来轻微的暖风,那个人最终敞开了胸怀,脱掉了大衣。
她希望,成为像南风一样的老师。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14
[徐xx]
徐xx,男,xx市第九中学教师,1994年参加工作,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至今已24年,工作勤恳认真,被评为xx市骨干教师,多次获市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20xx年响应上级组织号召,积极下乡到大泽山镇上甲小学支教。执教三年级科学及四个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面对从高中生到小学生的转变,他提出“N遍教学”法,紧抓孩子知识落实,效果显著。在教学中,始终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
刚来到上甲,接到并不太熟悉的科学学科,徐老师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推辞,接下了这项挑战。为了教好学,他牺牲晚上休息和节假日的时间,努力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环节,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教案备了厚厚的一大叠,书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重点批注,真正做到了备教案、备学生、备资源,快速从一名体育老师转变成一位科学通。
20xx年秋,徐xx出示了一节全教育单元的科学观摩课,他的课堂,生动而又幽默,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畅所欲言。通过动手实验让知识更加的直观和生动,徐老师则在一旁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好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在教育学生上,徐老师很注重托底培优的工作,对于后进生,他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交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慢慢地,孩子们都喜欢上了科学,也热爱他们的科学老师,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他所任教的科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全镇前茅。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徐老师细心的爱,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激发他们扬帆前进。
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材料15
事迹简介:
王洪春,女,汉族,52岁,重庆市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坚守山区教育30多年,2006年主动申请到最偏远、交通不便的群岭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当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厕所,在屋檐下做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帮抚培养6个留守儿童,自费为学校买挂图、体育用品。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高山上的“保姆老师”――记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师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独守着破旧的村校,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为山区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心战胜了无尽的困苦、恐惧和孤独,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为山区教育奉献了30年,选择了大山,挑起了重担,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称赞。
一
王洪春本是离县城较近的和谦镇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刘权明的憨厚感动而随嫁到了最偏远的白泉。又因为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对孩子的喜爱当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来,她坚守在大山的深处,克服了重重困难。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小学教育,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怀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30年前,这里还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县城,徒步翻山越岭,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选择了这个乡最偏远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来,王洪春爱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师生涯中,她自始至终关心照顾每一个学生,在她班上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她对困难的学生总是给予无微不至关心,要是哪个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学,她总会从微薄的工资里面挤出一部分钱给学生垫书杂费,说服他们复学。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垫的钱越来越多,还她的却很少,30年来,究竟给学生垫了多少费用,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因此,也让她自己的生活也经常举步维艰。
王洪春家在农村,她每天上完课还必须干农活,但是几十年来,她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拖过后腿,对学习差的学生她也总是悉心辅导,从不放弃一个后进生。每天傍晚,她总是走村串户,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去辅导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到了半夜才打着火把回家。
二
2006年8月,处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岭二校急需教师,但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正在学校领导焦头烂额之际,49岁的王洪春老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她自愿申请到群岭二校任教。一个女教师,到一所荒凉得古庙一样的学校教书,这让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惊。
群岭村校是全乡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梁上,一间破旧的土墙教室,两边的陡坡延伸至让人恐惧的深谷。从场镇到那里,要走4个小时山路。以往的老师,没有谁在学校待上过一年。
因为之前没去过群岭,开学前,王洪春让丈夫刘权明先上山看看。刘权明回来后,久久没说话。“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听了妻子这话。刘权明开始默默为她收拾上山的被条、换洗衣服、方便面和咸菜。
群岭二校地处群山之颠,四面迎风,泥巴墙,瓦屋顶。校园总占地面积38.9平方。开学头一天,夫妻俩背着东西,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下午2点才走到学校。
来到学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两间,一间是教室,容纳两个年级的复式班,一间是老师卧室兼厨房。教室里,3只脚的课桌就有6张。一个没有门的厕所,中间挂了条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让丈夫维修桌凳,自己打扫清洁。两间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装了一筲箕,还发现4张蛇蜕下的皮。
当天晚上,因未带床,王洪春和丈夫将纸板铺在地上睡,没电,就点蜡烛。一周后,学校才通电,丈夫也从家里搬来一个床垫,放在借来的6个啤酒箱上,算是床,一直用到现在。
几个留守孩子和王老师住在一起,除了上课,王老师还要煮饭或者方便面和学生一起吃。由于卧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里面生火,山上电压低,又不能用电饭锅,所以王老师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里。她做饭的灶就是一只瓷盆,上面再放一个“三脚”和一口锅,看起来有些像过家家,却让人觉得心酸。由于这里海拨高,群岭山上,每年冬天两个多月大雪封山。没有水,她就将干净点的雪放在锅里,融化后做饭。但不管多干净的雪,融化后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师只好干吃方便面。刚刚到群岭村校的一年里,她和学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面,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面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三
条件越是艰苦,王老师越是努力地工作,因为她认为在这里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为孩子们充电,让孩子们长大了凭自己的实力改变命运,尽管她担任的是复式班,但她对教学工作丝毫没有怠慢。对于学生作业,无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她都一丝不苟地批改,而且还在一个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作业反馈信息”。学校领导问她:“这么多的作业你怎么改完的?”她却平淡地说:“反正没事,改点作业充实一些。”
王洪春老师是82年前的民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她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她的备课本和教科书上,到处能看到那些“循规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钻研教材的见证。在村小有很多课余时间,王老师除了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就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备课和学习。她说:“闲着也是闲着,有事做还好些。”在她简单的床铺底下,有很多书,她说没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四
群岭二校由于是白泉乡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曾经几度派人去,都被那里的境况吓退了,在那里最需要老师的时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却主动申请去任教,这事却让她在那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在白马泉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农村人光靠种庄稼维持生计是不行了。于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便成了教育过程中严峻的问题,据统计,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占50 %,留守儿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家里的活计变得特别忙,再加上学校路途遥远,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问题,见此情形,王洪春老师主动给孩子做中午饭。每天中午王老师都要用那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灶台里给十几个孩子做饭。
家长们见王老师待孩子特别好,有些离学校远的就干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师那儿住。仅仅十多个平方的寝室里,住着王老师和四个孩子,他们小的四岁,最大的有六岁。白天,王老师要为他们热洗脸水、洗脸、梳头、做饭,晚上,还得在三更、四更时分叫醒孩子陪他们上厕所,否则就会尿床。王老师每天给所有孩子上完课,便和这四个留守儿童一起玩。在王老师这里,老师、厨师、管理员全由她一个承担起来了。当同事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却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话回答:“比起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们没有床,王老师就把自家的钢丝床背了上去;高山上没有零食,她便在街上买了背上去免费给孩子吃;孩子们没水喝,她便在简单的灶台里给他们烧开水;孩子们没活动场所,她便让自己的丈夫用木头做了一个乒乓球台,她还买了如跳绳等许多体育用品,给孩子们玩;她还自己掏钱买了拼音挂图、教字挂图、汉字挂图等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也就是因为她的用心良苦,现在不仅让本校学生爱校如家,中心校回去的孩子也爱去那里玩。也就是因为她的善良和蔼,山上许多大姑娘也拿她当自己的妈妈,跟她谈心,请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识。在这里,王老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尊重和信赖,王老师也不再孤单,因为在这里她有许多亲人。
在王洪春主动申请上山之初,有人怀疑她在那里坚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说她是为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师不仅坚持了下来,当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也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但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默默的坚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巅,默默地辛勤工作,既当老师,又当保姆,默默地忍受着孤寂和艰辛,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大山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五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春华秋实,30年的倾情投入,30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朴实和坚毅,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迹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和许多媒体的关注,2007年,她再次被学校评为模范教师,县“十佳班主任”,2008年评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标兵、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并当选为市县两级妇代会代表。面对这些荣誉,王老师却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后,能有人继续上来照顾这个山上的孩子,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王老师就是这样平凡的一个女人,和这里的许多女人一样,放假回家了是个贤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却挑起了大山的脊梁,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过半百的她仍然坚守着那座大山,坚守着那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