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调控声音的合唱排练方法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排练 合唱 调控 声音

管理员

摘要:

教你调控声音的合唱排练方法   导语:合唱演唱者要想完美地通过声音来提示作品的内容和含义,传达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产生美好的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从而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下面是教你调控声音的合唱排练方法,一起来学习下吧……

教你调控声音的合唱排练方法

  导语:合唱演唱者要想完美地通过声音来提示作品的内容和含义,传达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就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产生美好的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从而懂得在合唱集体里所发挥的作用,下面是教你调控声音的合唱排练方法,一起来学习下吧:

  教你调控声音的合唱排练方法

  1、统一合唱声音的共性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合唱也是个体声音与群体声音相互统一的艺术,合唱声音各个声部的每一瞬间,音色、音量、强弱及纵横关系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的,统一的声音又与合唱队员的歌唱状态、站立姿势、吐字咬字、正确的触音、呼吸的对抗、声音的共鸣位置,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状态越积极,声音的焦点就越集中,呼吸和咬字越统一声音就越纵向、越立体,如果每一个队员都能做到把个性的声音痕迹融汇与集体统一的共性之中的,在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学会聆听和融入其它声部,用耳朵敏锐的听力融合自己的音量、音色、音准与合唱队之中,并利用其它声部寻找自己声部的旋律线,学会控制,相互配合,相互靠拢,协调控制声音的强弱力度,协调各个器官积极的作用,这个合唱队的音色就是协调的、统一的,共性的。

  2、歌唱的状态

  合唱队员在训练时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即积极的歌唱状态。指挥家杨鸿年教授曾这样说到,歌唱状态:“是以心理状态引导和控制生理状态的运动过程”,状态是歌唱声音通道贯通的基本条件,它决定了声音的质量和音色。歌唱时要做到: a、面部腔体的膨胀,张开鼻翼,也可以称之为“面带微笑的哭泣”,或是“哭泣中的微笑”。形成歌唱状态的对抗。

  b,胸腔和腹腔形成上下对抗,即:双肩下沉,小腹收提。

  c、硬口盖要前伸、上张,(就像鳄鱼嘴),像肯苹果状态,口腔上胯前伸是为了有一定的张力和对抗,起到阻气的作用和气息的不流失,即:啃着、抬着、哭着、笑着、叹着。

  d、脖子以下的锁骨一定要打开,想象放在双肩上,而双肩和脖子一定要放松。

  e、呼吸在状态里并和状态同步,要求每个队员歌唱时用积极的状态去调整声音相互靠拢,使自己的声音适应与集体的和声音响效果及协和的声音美之中。

  f、要做到相对的松弛和紧张,口腔状态是积极的,呼吸的支点是对抗的,站立的姿势是顶天立地的,而身体的肌肉是放松的。肌肉太紧张,声音就发紧、发僵,会缺乏连贯及柔和,但如果浑身呆滞、松垮,声音就会发散,不集中,没有穿透力,随之声音就没有了张力,那么听力就会有所偏离,你的声音下意识的就会不断偏低,并直接影响声音位置及音高、音准、音色、质感,直接影响作品的完美性、统一性。

  所以,歌唱器官只有在整体肌肉的高度兴奋和相对的松弛状态下,声音才能通畅、灵活、均衡、自如,从而也可以起到保护嗓音的作用。

  3、呼吸的对抗性和统一

  歌唱是呼吸的艺术,古人讲:“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为声之本,气乃声之帅: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可见气息对歌唱是本,没有气息支撑,歌唱发声也就无从谈起。由于合唱对于音准要求极高,没有气息支撑就无法达到绝对的音准和音高,尤其是无伴奏合唱训练,所以气息的控制极为重要。呼吸只有在产生对抗的情况下,声音才会有支点,有了支点才能产生对抗,有了对抗声音才能有张力,有了张力声音才能有质感。正确的声音支点不是在喉咙里,而是在腹腔的底部,即“丹田”,有了积极地状态,呼吸才能沉下去,呼吸和状态一定是同步的,合唱队员要学会用状态呼吸,叹着呼吸,可以想象:把呼吸的力量转移到身体的尾骨上,拉长后背的颈椎,头盖向上顶,尾骨向下拽,气吸走下,声走上,吐净上口气,方能吸深下口气。

  要学会用呼吸控制各种音量的变化,要有呼吸、吐字、音色的一致性:还要有声部各种对比的默契感。用纵向呼吸(即硬口盖打开的瞬间)、前后呼吸的感觉去找到对抗的支撑点,我们还要学会把生活中本能的呼吸变为有节奏、有控制、有目的呼吸,以此达到呼吸的对抗性和统一性。无论是缓吸、急吸都要和指挥的手势相统一。好的合唱队每一个呼吸气口都会做的毫无痕迹,均匀、连贯、自然。

  4、正确站立姿势及对抗支点

  共鸣是传统民族唱法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恰恰是美声唱法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共鸣在发声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它赋予嗓音的音量和音质,并加强其响亮度。为了发出一个宏亮而亲切的嗓音,依靠共鸣比依靠力量更重要些”。在歌唱中口咽腔是可以主动调节的共鸣器官,如牙关开合的高度、口腔内软腭的抬起、咽腔部分的扩大与缩小、拉长与缩短等,这些调整直接影响着三个腔体的共鸣效果。

  古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丝弦不如竹笛和笙箫,而竹笛笙箫又不如人声。可见人声是最美的声音,而人声的音色又受到生理器官的控制,声音的音质不在于大小,也不在于强弱、而在于声与气结合控制的自如融洽、吐字的规范、声音的走向、共鸣的位置、声道的通畅。当代的合唱与传统的合唱有所不同,在声音派别上种类很多,如:古典派、当代流行乐派、街角派、学院派、地方音乐派等,它的共同点都是以直声为基础的。所谓直声即声音不需要过多的声带颤抖,不需力量很大、很强,是用耳朵聆听着,以气息支撑着,有张力的、有弹性的、有控制的、稍含着的声音,并且充分打开额窦、蝶窦及硬口盖,通过气息的对抗和上口盖的张力、阻力,把声音送出去,好比过滤的水,纯净而流畅。

  5、正确的吐字咬字及触音

  合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是语言美化和夸张的艺术。总结中国汉字发音的特殊性,如何使声音在发声的瞬间完成生母与韵母的完美结合,我们不妨把汉字生母中五音和四呼,简单的归类,可分为:宽、窄、横、竖、园、扁、前、后、上、下。

  (a)宽母音窄唱,如:啊、花、妈、沙、扎等(b)窄母音宽唱,如:一、七、希、滴、米等

  (c)横母音竖唱,如:、征、生、横、来、台等

  (d)扁母音园唱,如:延、免、编、篇、颠等

  (e)后母音前唱,如:我、国、魔、说、多等

  (f)前母音后唱,如:姿、辞、思、赛、猜等

  (g)高音向下唱、低音向上唱

  以上即利用相反的作用喉头放松,使声音通畅。指挥家马格顺曾讲:“咬字是单字生母的形成,吐字是韵母送出的着力处,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歌唱时一定要把子音的歌唱状态,保持在母音的进行中。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每一瞬间的变化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和过度,及时的调节口腔的状态,做到“笑掐母音”“哭吐子音”,字越正腔越圆,触音是字头推向字符、字尾的第一步骤,关系到咬字吐字的圆润和规范程度,我们不妨把它比作“穿针引线”,或者是想象中的点“纳米”,点音越精确,面积越小,声音就越集中,一旦触音到位,永远保持口腔和面部及身体的全方位积极状态,不许松垮,并随着音符的时值长短维持到下一个音的开始,并保持在充足的歌唱状态中,直至收音。

  6、音色审美的统一与真假声的结合

  好的合唱一定是音色相互靠拢,让声部与声部之间产生在共振相融的音色里,而音色与个人的听力审美、内心感觉及艺术修养深浅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由于时代的不同,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的不同,声音的色彩和对作品的解释也不同,声音是基础,但决不是全部,在声音的基础上还要有其它方面的综合修养,才能使合唱声音达到更完美。在歌唱的方法上,无论是美声、民族、通俗、美通、民通、古典、原生态,无论是任何派别,只要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只要能给观众带来审美的艺术享受,都是好的声音。但万变不离其宗,即:声音的共性。

  无论是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等,都会遇到真假声“脱节”和“打架”的问题,如何解决它们的结合,直接关系到声带的闭合、气息和声道的通畅问题,其实在歌唱中,没有绝对的真声,也没有绝对的假声,大多用的是真假混声,如何达到正确的混声,声乐教育家吴秀之老师曾多年潜心研究“假声位置真声唱”的方法,其实就是要我们不要丢掉以气息为支点的真声根基,以低气高位共鸣的办法解决声音和气息脱节的问题。我们还可以想象把生活中的“哭”变成歌唱中的“笑”,即“哭”和“笑”兼并有之的兴奋状态去完成真假声的结合,使之天衣无缝。真声是根基,假声是在根基上找到声带的闭合而完成的,没有根基,声音就虚掉了,就等于失去气息的支撑,为什么有很多不是科班出身而被称之为“原生态”的歌手,声音会如此有“张力’,、“金属音”和声音的“磁性”?是与他们没有丢掉真声的根基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气息的“对抗”、“支点”乃是声音的“根”,也是真声与假声相接的最好的基点。

  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也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合唱影响着国民素质和一代代的音乐指挥家。面对现代化的未来,更需要民众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综观合唱发展的历史,她对社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估量的。合唱所体现的音乐精神,也是一个时代民族文化价值的缩影,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合唱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同时合唱也是一门科学。更需要各个大学的合唱指挥相互交流、培训观摩、学习聆听、排练实践,提高师资教学的艺术综合能力和经验,弥补教师队伍单一技术教学的缺陷。

  教你调控声音的合唱排练方法

  1.哼鸣与开喉训练是合唱最基本的训练。哼鸣训练时不要追求音量,要保持位置,发挥好共鸣。用哼唱法找鼻腔共鸣,但不是用鼻音,方法是口不要紧闭要略开,以免嘴用力帮忙。练a、ai、i、ao、u 时,要注意保持声音位置统一。练高位就着打哈欠刚开口的状态发声,不要压舌根,用打哈欠把发声的位置聚焦到鼻子上方的眉心处,声点自然就上去了。初学者声音带一些气息,找往回唱的感觉。

  2.练好轻声、假声。处理好真假声结合问题是中学合唱训练的重要问题。在训练的初期,要求学生用轻声或假声进行训练。轻声绝不是那些过分强调轻,结果反而造成漏气的、消极的嘘声、气息,而是应有正确气息支持的,是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初步取得的富有美感的声音。轻声可以有强弱。假声通俗一点就是虚着歌唱。它的位置是高的,我们可以说它是“高位置的头声歌唱”。演唱时的基本要求:口腔里打开,歌唱时软腭应提高,上腭形成一弓型,口里像含了一口水似的。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去获得口腔共鸣的发声。笑肌微提,面罩打开,用鼻腔以上眉心位置,换声区不要用鼻腔帮忙,越用嗓子越卡,要靠张力,不要松垮。这样比较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当然这可能是纯假声,这种声音会小、音色和穿透力也不好,但是这只是训练中的一个过程,在训练中有两个注意问题:第一,很多学生总觉得声音越响越好。在训练时要向他们讲要求、要示范、要多听录音,提高他们对声音的审美观。第二,对这个训练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坚持长期的训练就能做到真假声统一。

  3.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时用腹式呼吸。气息深而能保持住、且有特点是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为此可举一些常见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如闻花的感觉,把腹腔想像成一个充气的气球,深吸满气之后,腹肌、腰肌及两肋来共同作用于“气球”,就像两只手轻轻地按压住气球,根据歌曲的强弱力度和情绪来施以适当的力,使气息有控制地呼出。

  咬字和吐字训练,增强合唱效果

  正确的咬字和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所以在合唱训练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咬字、吐字方面的训练,从而使合唱获得最佳的演唱效果。咬字与声音统一很关键,声音韵母要一次性发出,咬字时开口音如唱:“啊”就要拢着唱,闭口音如唱“呜”要开着点,合唱队每个人条件不一样,求共性统一,不求音量统一,力度要因人而宜。

  教你调控声音的合唱排练方法

  “气沉”是吸气要沉到下腹也就是所说的丹田(这个感觉是闻香味时),不用胸部吸气,然后借横隔膜的控制小腹上压,两侧腰部向内压(这个感觉是在咳嗽时),向上顶着出气推动声带发声。气息的下沉可令发声饱满有力并有助于提高音高。

  找感觉的方法是:

  1.两拳抵住腰部两侧,快速深吸气,感觉腰部向外扩张,将两拳撑开了;吐气时,发丝音不出声,顶住出气气流,感觉记住后,再做发声练习。

  2.咳嗽时的吸气也是往下腹走的,找到这个感觉,可用咳嗽的方法发“贺”音,逐渐延长,这也是找横隔膜控制和胸腔共鸣感觉的有效方法。

  “高位”是找打哈欠的感觉,吸进气后保持打哈欠的状态出气出声,也就是老师说的要“吸牢唱”。打哈欠是因为大脑缺氧了,这时的肺部需要大量进气,所以自然会吸气很深,本能地,软腭也就是小舌头向上提起,整个声音通道被松驰张开形成管状共鸣腔,这时感觉进气非常通畅。可以做个比较,不是打哈欠时,做深吸气,感觉进气时是口腔里发凉;打哈欠时,就会感觉到是咽壁发凉。发声时,声带发出的声音经过形成的共鸣腔产生共振。有些人为了使声音“好听”,在咽喉部“做”声音,把管道的咽部位置用力张开,似乎是圆润了,其实声音是憋着的,唱的时间稍长一点就会觉得咽部很困乏。这种作出来的声音在合唱中就不和谐了。高位发声时的感觉是打哈欠加意念里声音从眉心上方送出去。难做到的是小舌头一直要保持向上提起,不能松下来,如果松下来,老师就会说“声音掉下去了”。在发韵母带有“i”的关母音的字时,最容易“掉”下来。高位和气息相结合,可使高音更高更纯更有力。

  “轻声”是用前三种方法唱出很轻的声音,轻声不是不用力唱,相反,是用力唱轻声,这是功夫了,没有正规的训练和长期的养成练习,很难做到。现在五六十岁的人,那个年代的经历,习惯于高歌唱响,以音高、声大为美。有些人爱唱卡拉OK,而唱卡拉OK最不好的就是把伴奏音量开得很大,要听到自己的声音就得大声唱,这不仅会唱坏声带,也养成了不适应于合唱的歌唱习惯。因此,以中老年为主要成分的业余合唱团最难控制的就是音量。合唱有所谓轻声出层次,弱声也高潮之说。

  “靠前”是声音往前送,让很远的人都能听见,这是个意念的感觉,唱的时候感觉声音是眉心上部的朝前上方送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