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科 教案 物理 年级

管理员

摘要: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计算方法。

  2.掌握左手定则。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在掌握磁感应强度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磁场对电流作用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

  2.计算磁场力时,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不同空间位置,正确地运用不同的三角函数和题目提供的方位角来计算是难点。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1.磁感应强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磁感应强度是由产生磁场的场电流的大小、分布和空间位置确定的。

  2.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是什么?

  3.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

  成立。

  4.垂直磁场方向放入匀强磁场的通电导线长L=1cm,通电电流强度I=10A,若它所受的磁场力F=5N,求(1)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是多少?(2)若导线平行磁场方向。

  答:因通电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入匀强磁场,所以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

  5.若上题中通电导线平行磁场方向放入该磁场中,那么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多大?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是多少?

  答:当电流仍为I=10A,L‖B时,该处磁感应强度不变,仍为B=0.5T,而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F为零。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板书)

  我们已经了解到通电直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入磁场,它将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可以得出:

  F=BIL

  当通电导线平行磁场方向放入磁场中,它所受的磁场力为零。看来运用F=BIL来计算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的大小是有条件的,必须满足L⊥B。

  磁场力方向的确定,由左手定则来判断。

  提问:如果通电导线与磁感应强度的夹角为θ时,如图1所示磁场力的大小是多少?怎样计算?

  让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结果。

  我们已知,当L⊥B时,通电导线受磁场力,F=BIL,而当L∥B时F=0,启发学生将B分解成垂直L的B⊥和平行L的B∥,因平行L的B∥对导线作用力为零,所以实际上磁场B对导线L的作用力就是它的垂直分量B⊥对导线的作用力,如图2所示。即

  F=ILB⊥=ILBsinθ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安培力(板书)

  大小:F=ILBsinθ(θ是L、B间夹角)

  方向:由左手定则确定。

  黑板上演算题:下列图3中的通电导线长均为L=20cm,通电电流强度均为I=5A,它们放入磁感应强度均为B=0.8T的匀强磁场中,求它们所受磁场力(安培力)。

  让五个同学上黑板上做,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做,若有做错的,讲明错在哪儿,正确解应是多少,并把判断和描述磁场力方向的方法再给学生讲解一下(如图4示)。

  例1.两根平行输电线,其上的电流反向,试画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析:如图5所示,A、B两根输电线,电流方向相反。通电导线B处在通电导线A产生的磁场中,受到A产生的磁场的磁场力作用;通电导线A处在通电导线B产生的磁场中,受到B产生的磁场的磁场力作用。我们可以先用安培定则确定通电导线B在导线A处的磁场方向BB,再用左手定则确定通电导线A受到的磁场力FA的方向;同理,再用安培定则先确定通电导线A在导线B处的磁场方向BA,再用左手定则确定通电导线B受到的磁场力FB的方向。经分析得出反向电流的两根平行导线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是斥力。

  完成上述分析,可以让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画出电流方向相同的平行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自己得出同向电流的两根平行导线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是引力。

  例2.斜角为θ=30°的光滑导体滑轨A和B,上端接入一电动势E=3V、内阻不计的电源,滑轨间距为L=10厘米,将一个质量为m=30g,电阻R=0.5Ω的金属棒水平放置在滑轨上,若滑轨周围存在着垂直于滑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当闭合开关S后,金属棒刚好静止在滑轨上,如图6,求滑轨周围空间的磁场方向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是多少?

  解:合上开关S后金属棒上有电流流过,且金属棒保持静止,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金属棒静止在滑轨上,它受到重力mg1和滑轮支持力N的作用,因轨道光滑,二力金属棒不可能平衡,它必然还受到垂直于滑轨平面的磁场的安培力作用才能平衡,根据题意和左手定则判断出,磁场方向垂直滑轨面斜向下,金属棒受到磁场的安培力沿斜面向上,如图7所示,由进一步受力分析得出,若金属棒平衡,则它受到的安培力F应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mgsinθ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F-mgsinθ=0……①

  又F=BIL代入①得BIL=mgsinθ

  (三)课堂小结

  1.当通电直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入磁场中时受到磁场的安培力,F=BIL;当通电直导线平行磁场方向放入磁场中时受到磁场的安培力为零。

  2.当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导线与磁场方向间的夹角为θ时,通电导线受到磁场的安培力F=ILBsinθ。

  3.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安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来判断。(其内容在书中p.226)

  课外作业:物理第三册(选修)p.227练习二。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2

  杠杆(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平衡。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杠杆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学习内容。

  二、什么是杠杆?

  出示一些实物,象瓶起子,剪刀等并演示如何使用。

  请学生归纳其相同点。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要点:(1)硬棒

  (2)绕着固定点转动

  三、几个名词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3、支点:绕着转动的那个点O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PS: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学生练习:作图P68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小题。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小实验:请一个大同学和一个小同学做推门比赛。(大同学推靠近门轴方向,小同学推远离门轴方向)

  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平衡时应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等因素有关。为下面探究中的猜想做铺垫。

  3、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从刚才的实验出发,引导学生猜想。

  (3)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如课本第65页。

  (5)分析与归纳: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F1l1= F2l2或F1F2 =l2l1

  即:力与力臂成反比

  (6)评估:

  a、为什么在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如果不用钩码而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应注意什么问题?

  4、学生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小结

  (六)作业

  练习册

  附:课后总结

  第一节杠杆(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杠杆的分类,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

  (2)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杠杆的平衡条件,了解杠杆的分类方法;

  (2)通过分类,了解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杠杆的分类

  (2)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理解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 F2l2)

  二、杠杆的种类

  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成反比,所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当l1>l2,F1

  2、当l1F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如:钓鱼杆,缝纫机踏板,理发剪刀等。

  3、当l1=l2,F1=F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即不省力也不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如:天平等。

  分类是物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学生可以列举以前所学过的分类方法,如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等。在学习了杠杆的分类后,请学生尽量列举每种杠杆的实物。

  三、杠杆的应用

  分析生活中的实物,大家共同讨论这属于什么杠杆,它们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缺点?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然后归纳:

  1、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比较费距离。

  2、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本环节应当以开放性教学为主,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杠杆,大家共同讨论其结构,用途,以及是不是可以进行改进?

  四、练习

  1、如图,是用一根木棒在撬石头,这根木棒的特点有:①木棒不易;②能在力F的作用下围绕着旋转。我们就可以把这根木棒叫。

  2、在上题中,我们从O点作一条MN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就是力F的。

  MN这条直线就是力F的。

  3、下列物体中不能看成杠杆的是( )

  A、筷子B、火钳C、剪刀D、橡皮筋

  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如果分别用不同方向的三个力作用于杠杆的

  A点,都能使图所示的杠杆平衡,那么最小的力是。

  5、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省力杠杆,例如;二是,例如;三是等臂杠杆,例如。(把“钓鱼杆,跷跷板,瓶起子”填在“如”字后的横线上)

  6、如图,图中轻质木棒AB可以看成一个杠杆,C点吊一重物,B点用绳子拉着,杠杆的支点是点。请在图中标出动力F1,阻力F2,并画出它们的力臂L1、L2。如果木棒静止,,则等式:F1L1=成立。

  7、用一根细棉线把一段直铁丝吊起来,让铁丝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棉线右边的铁丝对折一下,铁丝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实际做做,然后回答:

  ①你看到的现象是:;

  ②猜想可能的原因是:;

  ③猜想的依据是:。

  8、用剪纸的剪刀剪一叠较厚的纸,是用剪刀的尖端容易剪断还是用剪刀的中部容易剪断,试试看,并和同学交流一下,讨论是什么原因?利用的物理知识是什么?

  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你一定注意了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吧!这样做对你填写书中表格中的哪几项数据有利,为什么?

  1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我们使用的杠杆两端有两个螺母,它们的作用是。如果不要这两个螺母,请你设计一种装置,使它具有与螺母相同的作用,画出设计草图,加上必要的文字叙述。

  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红发现用2个钩码可以平衡3个钩码。如图,小红想,杠杆平衡,肯定不能光看动力和阻力,可能还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于是她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动力X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X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老师看后,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可小红据理力争,“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老师为了让小红相信,拿来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测力计的挂钩挂在A点上,则……。小红明白了。

  ①你能说说教老师是怎么做的吗?

  ②小红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己得出的“平衡条件”等式两边各改了一字,就变成了正确的结论,想一想她是怎么改的?

  12、能否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一名同学的重?

  需要的辅助器材:

  应用的物理知识:

  启发你这样创意的来源:

  (四)作业

  课堂上没完成的练习

  附:课后总结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教案3

  【教材分析】

  《科学之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的开篇,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课。序言为科学探究奠定了基调,让学生了解物理课程性质、内容、学习方法、以及物理学的重要性是一个主要任务。“科学之旅”主要由有用有趣物理和怎样学习物理两部分组成,教材安排了很多实验,通过几个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的基础,对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他们创新精神有重要意义。教材设计演示实验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研究的范围;了解观察、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密切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手段。增加了“伽利略对摆动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课本渗透了STSE思想,强调科技的社会意义、科技人文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物理现象,但学生没有把这些现象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也很少或没有尝试用物理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初一生物课等学习上已经接触科学探究,对科学探究环节有所了解。物理实验对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而言,既新鲜,又神秘,这正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好时机。

  【教学目标】

  1、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培养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通过观察和实验,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问题,初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

  4、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感受科学家科学精神。

  【德育目标】

  1、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准备】

  PPT课件、视频

  教师演示器材:特斯拉线圈+环形灯管+灯泡一套、矿泉水瓶+钉子+笔一套、空气压缩引火仪

  学生实验器材:漏斗+乒乓球+纸巾12套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领略物理之美】

  环节1:阅读章首图内容,大海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需要我们去发现,物理是怎样一个世界,需要我们去探索。

  环节2:科教微视频:物理学研究什么?

  总结:物理学研究内容:物理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磁、核等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自然科学。

  【板块二:感受物理之趣】

  有趣实验一:隔空也能点灯是真的吗?---------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实验

  1、提出问题:老师也像同学们一样喜欢上网,最近老师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说法,隔空也能点灯是真的吗?

  2、让学生猜想是真的吗?

  3、将已经通电的特斯拉线圈藏于展示台下面,将灯泡和或环形灯管靠近,灯亮。

  4、同学想知道是什么神秘道具吗,老师拿出神秘线圈(特斯拉线圈)

  有趣实验二:水不会从窟窿里流出来是真的吗?-----------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实验

  环节1: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针或钉子扎个孔,将针或钉子拔出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猜想:流出/不流/流一会不流……。.等猜测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环节2:老师在原来上面实验步骤换更粗的笔扎孔,再次实验

  环节3:老师在瓶子四周扎孔再实验

  学生观察现象,第一次实验现象:水流一会不流;第二次实验现象:水不流;第三次实验现象水仍然不流

  环节4:教师打开瓶盖,一个漂亮的小喷泉流出,盖紧瓶盖,喷泉不喷。教师可以打开盖子再拧紧盖子几次,一个律动的喷泉形成。

  (设计意图:该实验打破学生已有最常见认知:水会从窟窿流出现象,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简单的现象蕴含着神秘的科学道理,等待他们去探索。老师通过环节的巧妙设计,让学生感受物理之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_。)

  图1:盖上盖,钉子扎孔图2:拔出钉子图3:换用粗笔扎孔后拔出图4:四周扎多空,打开瓶盖形成小喷泉

  有趣实验三:空气压缩引火-----教师+学生参与演示

  活动1:老师拆开空气压缩引火仪,给同学展示看构造,让后让一个同学将棉花放入引火仪中,快速按下活塞,棉花燃烧。

  活动2:再让其他同学重复实验

  (提示注意:该实验现象棉花燃烧时间比较短,需要学生认真观察,第一次实验部分学生会没有看到现象,需要再次实验,部分学生击打活塞较慢,不易燃烧,需要改进击打方法)老师借助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要学会认真观察,学会改进方法,不怕失败,一定成功。

  有趣实验四:吹不走的乒乓球------------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实验

  活动1:四个组同学,用漏斗口向上托起乒乓球,比赛看哪组同学能把乒乓球先吹吹出去?

  活动1图活动2图

  活动2: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会下落吗?

  (提示注意:实验前让学生先猜测结果,实验结束后,看结果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一致。提醒同学们不仅要善于思考,还要勤于动手)

  以上述实验和活动基础上,启发学生列举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和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不要停留在好奇层次上,鼓励学生向更高的探索求真的目标前行。

  总结:人类创造了文字,发明了汽车,登上月球,在各个领域不断探索着,究竟是什么东西驱动着我们探究着未知的世界呢?人们会对特定的事物感到好奇,一定有某种东西激发着我们,将我们引向各自而着迷的对象-------答案:就是物理,万物之理。

  【板块四:认识物理之用】

  环节1:微视频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认识物理在生活生产中巨大作用。

  环节2:学生交流讨论物理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带来的环境问题,认识到科学在发展过程利和弊,引导学生用科学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STSE思想渗透

  环节3:自制玩具:小魔术:手指控制陀螺--------教学方法:教师演示

  这个小制作,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物理,让物理为我所用,再次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自制的可自动控制的手指陀螺(目前中学生比较喜好的玩具之一),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励学生要学好物理的愿望,也为下一板块学好物理方法做好铺垫)

  【板块五:体会学好物理之法】---------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

  环节1:阅读课本第5页,怎样学好物理?

  环节2:阅读课本第7页,伽利略对摆动研究,初步体会科学家探究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精神

  讨论回答问题:

  (1)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摆动,发现值得注意现象?

  (2)提出什么疑问?做出什么猜想?

  (3)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猜想?

  (4)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

  环节3:视频中学生发明故事:中学生索楠卓玛发明指顶式创可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新闻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细细体会科学家探究问题的历程,感受科学探究精神,通过观看同龄学生发明故事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勤于动手,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总结学习物理方法:

  1、实验需要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2、规律总结: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回归应用: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板块六:体验物理之乐】------课后实践活动

  1、【查一查】:

  (1)查阅资料:物理科学家故事,感受物理学家研究问题方法,物理学家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

  (2)查阅资料:物理学发展历程

  2、【做一做】:

  (1)观察实验:冰棍“冒”出白气向上飘还是向下落?为什么?

  (2)动手实验:技术宅---两分钟科学小实验

  (3)动手制作:推荐“技术宅小制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