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礼仪1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除了发扬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外,还应该在日常交往中注意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的不同做法。比如日常交往的习俗,日常见面的礼仪等。 掌握约定的时间 预约的前提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在此前提下,再商定到访的具体时间,作为客人……
交际礼仪1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除了发扬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外,还应该在日常交往中注意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的不同做法。比如日常交往的习俗,日常见面的礼仪等。
掌握约定的时间
预约的前提是要尊重对方的选择,在此前提下,再商定到访的具体时间,作为客人,对主人提出的具体时间,应予以优先考虑;客人提出方案时,最好多提供几种方案供主人选择。
了解约定的人数
预约时,宾主双方应事先通报各自到场的具体人数及身份,竭力避免自己乙方中出现令对方反感的人物,双方人员已经约定,就不能随意变动。尤其是客人一方,一定不能随意增加拜访人数,否则会令主任应接不暇,打乱主人的安排和计划。
依约而行
对已有约定,一定要认真遵守,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如果和交往对象已经有约定,那就一定要如约而行,如约而至,信守承诺,既不要早到,让对方措手不及,也不要迟到,让对方等待。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变更约定,要尽早通知对方,并向对方致歉。
热情有度
所谓热情有度,是指既要对别人热情,又要遵守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就是不能妨碍别人,影响别人,甚至给别人带来麻烦。
(1)关心有度
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绝不能关心不该自己关心的事,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2)谦虚有度
在国际交往中,适当的谦虚是必要的,也是令人尊敬的,但是在那些推崇个性、强调自我现象的民族和国家面前,一定要意识到过分的谦虚会被对方误会,这就是谦虚要把握好度的含义。在许多国外客商看来,过分的谦虚往往是不必要的,过分的谦虚是没有实力,或虚伪做作的表现。
(3)距离有度
所谓距离有度,是指与交往对象之间要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这些空间距离在国际贸易谈判活动中表现为私人距离,常规距离,礼仪距离和公共距离。
私人距离:私人距离是指小于0.5米的距离,以及身体之间无穷接近的距离,显而易见,私人距离的适用对象是亲朋好友之间,家人之间,夫妻和恋人之间,以及需要扶老携幼之人,私人距离又称亲密距离,在涉外交往中私人距离一般是不可以使用的。
常规距离:常规距离是指0.5米到1.5米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是在人际交往中,或站或行时所允许保持的最为正规的距离,所以常规距离也成交际距离。
礼仪距离:礼仪距离又叫尊重的距离,是指1.5米到3米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距离中,自己的动作不会触碰到别人,自己的飞沫不会喷到别人的脸上,另外也是尊重他人私人活动空间的表示。
但必须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对礼仪距离的理解是有差别的,比如中东国家的客商表示信任或友好时,他们的礼仪距离大大小于其他国家商人的概念。
公共距离:公共距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外人相处时的一种距离,如果是谈判对手之间,通常较为自由,在一米到一米半之间,如果是公共场所,陌生人相处距离一般为3米以上的距离。
女士优先
在国际社会,女士优先是一种交际惯例,所谓女士优先,是指在社交场合,一个有教养的成年的男士应该以自己的言行尊重、照顾、保护、关心、体谅女性,这是一个男士最基本的教养,具体包括:
进门出门时,男士要为女士开门;在女士面前有教养的男士不可以吸烟的;当女士落座或起立时,男士要为女士拉起凳子,或者推进椅子;当女士在衣帽间更换外衣外套时,在场男士应予以协助;当女士在室外行走时,如果手提笨重物品,男士要上前主动提供帮助;当女士遭遇尴尬和难堪时,男士应主动上前排忧解难;见面时的礼仪
介绍
介绍时要有礼貌的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点人,要介绍清楚姓名、身份、来自国家和企业的名字,在国际贸易谈判中,一般由双方主谈人或主要负责人相互介绍各自的组成人员。
介绍的顺序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和身份较低的介绍给职位和身份较高的;先把男性介绍给女性,即使女性非常年轻或刚参加工作也是如此;先把客人引见给主人,注意,在人数较多的场合,主人应对所有的客人一一人士,在谈判中这点非常重要;先把个人介绍给集体;然后介绍集体的成员;介绍时,除妇女和年长者外,一般都应起立,但在宴席和会谈桌上不必起立。
握手
握手的时间长短要适宜,一般三秒左右;握手的力度要适度,握手时必须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切忌目光左顾右盼。女性与他人握手时应先脱去手套,但是地位较高者例外。男士则必须脱去手套才能与他人握手。
握手也要注意先后顺序;在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在男女之间,女士伸手后,男士才能伸手;在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应先伸手,客人再伸手相握;许多人握手时注意不能交叉。在与人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这样很不礼貌。
要注意的是,握手并非是全球通用的礼节,例如在东南亚的一些佛教国家是双手合十致敬;在日本、韩国是鞠躬行礼;美国人只有被第三者介绍时才行握手礼;东欧一些国家的见面礼是相互拥抱。
致意
如果遇到谈判双方或多方之间距离较远,一般可举右手打招呼并点头示意;与相识者侧身而过时,应说声“您好”;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会面时,直点头致意即可;与一面之交或不大相识的人在谈判场合会面时,均可点头或微笑致意;如果遇到身份高的熟人,一般不可径直去问候,而是在对方应酬活动告一段落后,在前去问候致意。
国际商务谈判之日常交往礼仪在国际商务礼仪中是非常重要的,谈判不一定要唇枪舌剑才能谈的过对方,在于其日常的交际中表现完美,表现出优雅气质。给对方以自信,沉稳,内敛的礼仪风范,更能震慑对方于无形。
交际礼仪2
语言是双方信息沟通的桥梁,是双方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随着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而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语言表达出来.说话礼貌的关键在于尊重对方和自我谦让.要做到礼貌说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使用敬语、谦语、雅语
(一)敬语
敬语,亦称“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除了礼貌上的必须之外,能多使用敬语,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1.敬语的运用场合
第一,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
第二,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的交谈.
第三,与人初次打交道或会见不太熟悉的人.
第四,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等.
2.常用敬语 我们日常使用的“请”字,第二人称中的“您”字,代词“阁下”、“尊夫人”、“贵方”等,另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词语用法,如初次见面称“久仰”,很久不见称“久违”,请人批评称“请教”,请人原谅称“包涵”,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称“拜托”,赞人见解称“高见”等等.
(二)谦语
谦语亦称“谦辞”,它是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例如,称自己为 “愚”、“家严、家慈、家兄、家嫂”等.自谦和敬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尽管日常生活中谦语使用不多,但其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会尊重你.
(三)雅语
雅语是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雅语常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和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多使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
在待人接物中,要是你正在招待客人,在端茶时,你应该说:“请用茶”.
如果还用点心招待,可以用“请用一些茶点.”假如你先于别人结束用餐,你应该向其他人打招呼说:“请大家慢用.”雅语的使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较深的印象.只要大家注意使用雅语,必然会对形成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大有益处,并对我国整体民族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日常场合应对
(一)与人保持适当距离
说话通常是为了与别人沟通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当然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其次也必须注意说话时声音的轻重,使对话者能够听明白.这样在说话时必须注意保持与对话者的距离.说话时与人保持适当距离也并非完全出于考虑对方能否听清自己的说话,另外还存在一个怎样才更合乎礼貌的问题.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对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这显然是失礼的.然而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因为有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因此从礼仪角度来讲一般保持一两个人的距离最为适合.这样做,既让对方感到有种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在常人的主观感受上,这也是最舒服的.
(二)恰当地称呼他人
无论是新老朋友,一见面就得称呼对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们比较看重自己业已取得的地位.对有头衔的人称呼他的头衔,就是对他莫大的尊重.直呼其名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你若与有头衔的人关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来得更亲切,但若是在公众和社交场合,你还是称呼他的头衔会更得体.对于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但是,对于学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学位,就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三)善于言辞的谈吐
不管是名流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作为交谈的双方,他们应该是平等的.交谈一般选择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有些不该触及的问题:比方对方的年龄、收入、个人物品的价值、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还是不谈为好.打听这些是不礼貌和缺乏教养的表现.
交际礼仪3
一、面试仪表礼仪
仪表指的是个人的外表,包括仪容、发型、服饰等。在面试时注意个人的仪表美,既是自尊自爱的表现,也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现在许多大学生赶场似的奔波于各个招聘会之间,匆匆忙忙,风尘仆仆,来不及整理个人的仪容仪表,使个人气质形象受到损害。同时也给招聘单位留下一个不重视形象的印象,试想一个不重视个人形象的人,今后怎么能重视单位的形象呢?因此,在面试前对自己的仪表进行适当修饰是十分必要的。
(一)仪容整洁
仪容整洁,首先是要保持面部的清洁,尤其是要注意局部卫生,如眼角、耳后、脖子等易被人们忽略的地方。其次,作为女学生,最好化一些淡妆,将面部稍做修饰,做到清新、淡雅,色彩和线条运用都要“宁淡勿浓”,恰到好处,使人显得精神、干练即可,一定不能过浓或过于夸张,免得给人留下过分招摇和落俗的印象;男生则需要修面,不可胡子拉碴,显得无精打采,邋里邋遢。另外,还要注意身体异味的问题,勤洗澡,不抽烟,面试前不吃大蒜等有强烈异味的东西,以免口气熏人。
(二)发型适宜
发型既要与个人的特点相符,也要与服饰相配。但在面试时,许多学生很注意着装,却忽略了发型的设计,认为头发只要干净就好。其实,发型在整个仪表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除了发型要适合个人的脸型、个性特点和当时的着装以外,还要注意面试的特殊要求。面试时,对发型总的要求是端庄、文雅、自然,避免太前卫、太另类的发型,同时还应与所要申请的职位要求相宜,比如,秘书要端庄、文雅,营销人员要干练,与机器打交道则要求要短发或盘发。一些长发披肩的女生要注意,在面试时,头发切忌遮住脸庞,除非是为了掩饰某种生理缺陷,否则会让主考官对你印象模糊。男生的发型以短发为主,做到前不覆额,侧不遮耳,后不及领。
(三)着装得体
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曾说过:“你不可能仅仅因为打了一根领带而获取某个职位,但你肯定会因戴错了领带而失去一个职位。”由此可见,得体的衣着对求职的顺利进行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大学生求职时的着装应注意些什么呢?保留学生装清新自然的风格。很多同学误以为求职时的服装要高档、华丽、时髦,其实学生装纯真自然的本色才是它最大的魅力,年轻人蓬勃的朝气、清新脱俗的风格,都可以从中显露出来,进而赢得主考官的青睐。但这并非就是说面试时就可以穿成平时的样子,在服饰色彩的搭配、细节等方面还是要做精心的准备。 首先,服装要整洁。整洁意味着你重视这份工作,重视这个单位。整洁也不要求过分的花费,洗得干净、熨烫平整即可。其次,要简洁大方。尽可能抛弃各种装饰,如繁杂的花边、色彩鲜艳的刺绣、叮当着响的配饰等,同时还要忌那些过短、过紧、过透和过露的衣服。女生一般以样式简洁的套装套裙、连衣裙等为主,男生则是清爽的衬衣、平整的夹克,或西服都可以。第三,颜色的选择要适宜。过于鲜艳夺目或跳跃度过大的颜色都不宜穿,这会让主考官很不舒服。一般柔和的颜色具有亲和力,而深色则显得比较庄重,你可根据所求职位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色系。最后,还要注意与服饰搭配的其他饰物,尽量不要戴太贵重的和一走动就发出响声的饰物,配饰一定要与服装统一;穿裙子时,一定不要光着腿,宜穿肉色长筒丝袜;鞋子不能穿类似拖鞋的后敞口鞋,皮鞋要擦拭干净,不能带灰带泥。
总之,出门前对着镜子再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务求做到整洁、大方、端庄、得体。
二、面试举止礼仪
个人的举止礼仪,既有“站”、“行”、“坐”等姿态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众多的细节。本节更多地从细节入手来谈面试的举止礼仪。
(一)准时赴约
守时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人良好素质修养的表现。因此,面试时一定要准时守信。迟到,既是一个人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同时也是对一种不礼貌、对主考官不尊重的行为。特别是外资企业,对不守时的员工都随时会解雇,更何况是在面试的时候呢。一般最好提前15—20分钟到达,这样既可以熟悉一下考场周围的环境,也有时间让自己调整心态,稳定情绪,以避免仓促上阵。 (二)尊重接待人员 到达面试地点后,应主动向接待人员问好,并做自我介绍,同时要服从接待人员的统一安排。要知道,有些单位对你的考核从这一刻就已经开始。
(三)重视见面礼仪
首先,进门时应先敲门,即使房门虚掩,也应礼貌地轻轻扣击两三下,得到允许后,轻轻推门而进,然后顺手将门再轻轻地关上,整个过程要自然流畅,不要弄出大的声音,以显示个人良好的习惯。其次,进入面试室后,先向各位主考人员问好,当对方说“请坐”时,一定要说了“谢谢”后,方可按指定的位置坐下,并保持良好的坐姿。
(四)注意表情礼仪
面试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很紧张,这会使应试者的表情不自然。其实,保持自信的微笑,从容镇定,把自己的真挚和热情“写”在脸上,才能让人产生值得信赖的好感。另外面试时的目光也很重要,应大方地注视着对方,不可游移不定,左顾右盼,让人怀疑你的诚意。
(五)适时告退
当考官有意结束面试时,要适时起身告辞,面带微笑地表示谢意,与考官等人道别,离开房间时轻轻带上门。出场时,别忘了向接待人员道谢、告辞。
(六)致信道谢
面试结束后,为给对方加深印象,或弥补面试时的不足,最好再给主考人员写封感谢信,篇幅要短,在信中一方面致谢,另一方面可再次表达对该单位的向往之情。
案例:细节展示修养
(1)一家公司招聘行政助理,几个应聘者在一楼大厅接待处办好手续,接待人员让他们一起到三楼人力资源部去面试,在上楼梯时,一位怀抱文件的工作人员急冲冲下来,与他们撞了个正着,文件散落一地,只有一个应聘者停下来帮着捡起地上的文件,而其余的人都毫不犹豫地直奔三楼。结果,这位帮着捡起文件的小伙子被录取了。
(2)恰科,法国一个银行大亨。在他年轻时,工作并不顺利,52次应聘均遭失败。第53次时,他直接来到最大一家银行的董事长办公室,可是没谈上几句又被拒绝了,他虽很失意,但还是礼貌地说完再见,转身往外走。忽然,他看见一枚大头针横在门口,他知道这东西虽小,弄不好也会对人造成伤害,就弯腰把它拾了起来。第二天,他出乎意料地接到了这家银行的录用通知。原来,他拾大头针的举动被董事长看见了。
(3)一位涉外文秘专业毕业的女孩玲玲,在一家外资企业应聘总经理秘书,顺利通过了初试、复试,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玲玲凭借自己出色的专业知识和流利的英语口语,赢得了总经理的赞许,当面试快结束时,总经理故意碰了一下桌面上的文件,一页文件掉在了地上。但玲玲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动作,她仍在兴致勃勃地说话,总经理这时也似乎没了刚才的兴趣,他对玲玲说:“面试就到这里吧!”玲玲一脸茫然地出去等待结果。一会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来了,被录取的是另外一个人。经理遗憾地对玲玲说:“我们本来很看好你的,但你连捡一张纸都不愿意,又怎么能当个好秘书呢?”
案例分析: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性。小伙子弯腰捡文件,有助人为乐的精神;而恰科拾起一枚大头针,显示了他细心、为他人着想的品格,而玲玲的失败也恰恰是因为她缺乏这种修养。其实,做好这一切并不困难,关键是平时要注意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的素质,在生活中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小处不可随便”,那么,即使招聘者故意设置陷阱,你也会顺利过关,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迈向成功之路。
三、面试谈话礼仪
(一)谈话内容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该注意用语的礼貌,切忌出现不文明的语句,称对方公司时要用第二人称的尊称“贵”,比如“贵公司”,如果你是一个归宿感很强的人,也可以直接称“我们公司”。另外,“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要常挂在口,少说或不说口头禅,更不能出言不逊,贬低他人。 其次,在回答问题时,对方问什么答什么,问多少答多少,切忌问少答多、问多答少。 最后,还要注意把握谈话的重点,不要离题,不要罗嗦,一个说话不得要领的人,也是一个思路不清晰的人。最后还要强调的是,在回答任何问题时都要诚实,做到准确客观,不可编造谎言,夸夸其谈,炫耀自己,令人心生反感。
(二)谈话形式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一般的应聘应该用普通话对答,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语速适中, 调 不 宜过高,声音不能太小。
第二,说话时态度诚恳、谦逊,不要咄咄逼人,如果自己要提一些要求,也尽量使用商量的语气。
第三, 切忌任意打断考官的谈话,喧宾夺主,随意插话,这是极不礼貌的行为。 第四, 说话时不要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狂妄自大。
第五,注意聆听别人的谈话。当考官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地听,不能东张西望,毫不在意。
案例:一天,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来上班,在公司大楼的大厅里有很多人在等电梯。电梯来了,人们一拥而进,十分地挤满,于是站在电梯按纽旁的人就开始为大家按要到的楼层。这时,一个陌生的小伙子想从人群中挤到按纽跟前去自己按,旁边的人说:“你就说你到几楼吧,前面的人会帮你的。”小伙子说了声“九楼”,别人就替他按了一下“九”,小伙子再也没吭气。等人力资源部经理到了办公室,刚坐下一会儿,助理就来说有人来应聘,经理一看,就是刚才在电梯里的小伙子。经理询问了一下他的专业学习情况,说实话,经理对他的专业水平很满意,但一想到他刚才在电梯里的表现,还是决定不录取他。旁边的助理很奇怪,问经理原因,经理说:“电梯里那么挤,他还要自己去按,说明他缺乏合作精神;别人帮助了他,他连个谢谢都不说,说明这个人没礼貌,所以,我不能要他。”
案例分析:礼貌——一个人的介绍信。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这都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和应具备的素质。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好,即使有再高的专业水平,也只能是枉然。
四、面试应答技巧
自信是成功应答的首要条件。 在应答中要确立对方意识。 熟悉常见的考题,事先演练。
(1) 把握重点,简捷明了,条理清楚,有理有据。
一般情况下回答问题要结论在先,议论在后,先将自己的中心意思表达清晰,然后再做叙述和论证。否则,长篇大论,会让人不得要领。面试时间有限,神经有些紧张,多余的话太多,容易走题,反倒会将主题冲淡或漏掉。
(2) 讲清原委,避免抽象。
用人单位提问总是想了解一些应试者的具体情况,切不可简单地仅以“是”和“否”作答。应针对所提问题的不同,有的需要解释原因,有的需要说明程度。不讲原委,过于抽象的回答,往往不会给主试者留下具体的印象。
(3) 确认提问内容,切忌答非所问。
面试中,如果对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一时摸不到边际,以致不知从何答起或难以理解对方问题的含义时,可将问题复述一遍,并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请教对方以确认内容。对不太明确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不致答非所问。
(4) 有个人见解,有个人特色。
用人单位有时接待应试者若干名,相同的问题问若干遍,类似的回答也要听若干遍。因此,用人单位会有乏味、枯燥之感。只有具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和个人特色的回答,才会引起对方的兴趣和注意。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面试遇到自己不知、不懂、不会的问题时,回避闪烁,默不作声,牵强附会,不懂装懂的做法均不足取,诚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反倒会赢得主试者的信任和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