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立春》原文及翻译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减字木兰花 立春 原文 翻译

管理员

摘要:

《减字木兰花 立春》原文及翻译  翻译/译文  译文  牵着的泥塑耕牛,拉起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无限,来自上。于是请来春神的神功,把红染得像肉色红。  竖天的绿幡,剪成的彩胜。一阵春,吹我醒。此地不像,卷起的杨,颇似。  注释  ⑴:原唐教……

《减字木兰花 立春》原文及翻译

  翻译/译文

  译文

  牵着的泥塑耕牛,拉起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无限,来自上。于是请来春神的神功,把红染得像肉色红。

  竖天的绿幡,剪成的彩胜。一阵春,吹我醒。此地不像,卷起的杨,颇似。

  注释

  ⑴:原唐教坊曲,四十四字,与“”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

  ⑵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儋耳:古代地名,在今海南境内。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

  ⑶春牛:即土牛,古时农历十二出土牛以送寒气,第二年再造土牛,以劝农耕,并象征春耕开始。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执,鞭打土牛。也有打春一称。

  ⑷丐:乞求。春工:春吹暖大地,使生物复苏,是人们将春天比喻为农作物催生助长的农工。

  ⑸肉红:状写鲜红如血肉。

  ⑹春幡(fān):春旗。立农家户户挂春旗,标示春的到来。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头上,或树枝上。春胜:一种剪成图案或文字的剪纸,也称剪胜,以示迎春。

  ⑺:多指天边。此处指作者被贬谪的海南岛。

  ⑻杨:即。

  赏析/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此词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从的习俗发端。古时立,“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礼仪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帜。春胜,一种剪纸,剪成图案或文字,又称剪胜、彩胜,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两片的第二句都是写“”。上片曰:“无限春风来海上”。作者《儋耳》也说:“垂天雌霓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风从海上来,不仅写出地处海岛的特点,而且境界壮阔,令人胸襟为之一舒。下片曰:“一阵春风吹酒醒”,点明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两处写“春风”都有力地强化全词欢快的基调。接着上、下片对应着力。上片写,下片写,红白相衬,分外妖娆。写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这里把春神人格化,见出造物主孳乳人间万物的亲切之情。“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句,是全词点睛之笔。海南地暖,其时已见杨花;而中原,燕到前后始至,与飞花约略同时。作者用海南所无的花来比拟海南早见的杨花,谓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发出“不似天涯”的感叹。

  此词礼赞海南之春,古代题材中有开拓意义。同时词又表达作者旷达之怀,对我国旧时代知识分子影响深远。这是此词高出常人的地方。这首词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个字重复地间隔使用,有的修辞学书上称为“类字”。本来,遣词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复。《·练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项练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权重出”,以“同字相犯”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结果反取得异样的艺术效果,不但音调增加美听,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这又是苏词高出他人之处。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字,两个“花”字。事实上,作者也许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复杂的变化,他只是为海南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因而真切,朴实感人,而无丝毫玩弄技巧之弊。这也是苏词不同流俗的地方。

  此词作于元符二年(1099)。在惠州贬所得到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命令,于绍圣四年(1097)十离开惠州,二日到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贬所。这首词为元符二年立春所写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