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妇女节手工贺卡制作步骤 三八妇女节,可以做几朵漂亮的花送给女老师或者妈妈,也可以做漂亮的项链或手链,还可以做张小小的祝福卡来表心意。以下给大家分享简易妇女节手工贺卡制作步骤,欢迎阅读参考! 一、工具。 废旧贺卡、白纸、装饰品、双面胶、剪刀、颜料……
简易妇女节手工贺卡制作步骤
三八妇女节,可以做几朵漂亮的花送给女老师或者妈妈,也可以做漂亮的项链或手链,还可以做张小小的祝福卡来表心意。以下给大家分享简易妇女节手工贺卡制作步骤,欢迎阅读参考!
一、工具。
废旧贺卡、白纸、装饰品、双面胶、剪刀、颜料、画笔。
二、方法。
1、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用剪刀把白纸剪成于废旧贺卡一页大小一样。
3、用双面胶把剪好的白纸粘贴在废旧贺卡上面。
4、用颜料在粘贴好的白纸上写上贺卡的主题“三八节”。
5、再换另外一种颜色的颜料在白纸的最下面画一排心装饰。这个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设计。
6、 利用双面胶把小饰品粘贴在白纸中间部位,漂亮的贺卡就完成了。
制作方法
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把装饰纸和卡片纸用胶水粘紧。
把卡片纸和白纸一起对折。
两张纸叠在一起,用打孔器在折痕中间上下靠边附近的两端分别打一个孔。
用绳子从孔里穿过来,打一个结。
带着满满诚意的贺卡就做成了喔。很漂亮,很简单吧!
贺卡介绍
1.贺卡初期叫“名帖”,以介绍自己为主,西汉称之“谒”,今天贵宾相见还在说“拜谒”,东汉后叫“名刺”,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名片。
贺卡在我国的使用由来已久,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问候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段记录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京城某年过年,有一个士人不想每家每户亲自去拜访,便想出一个偷懒的主意,自己先写好许多有祝福之意的卡片,再吩咐仆人每到一被访之家,便在那家门口放一张卡片,敲门后不等开门,赶快溜走,好让被访者以为他亲自来拜访过。也许这个人一再偷懒,走漏了风声,结果有一户人家一听到敲门声,立马冲了出来,把那个“可怜”的仆人逮个正着。这被看作是“作伪”的行径。但[2] 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问候,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朋友他们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两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凡事先通报自己是尊重对方的必须,今天的社会有时并不注意这些传统了。
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进步,称为“门状”或“飞帖”,到了明清,又叫“红单”、“贺年帖”等等,听著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以文雅逐渐远去。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份热情,少了一份酸腐。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与大臣。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传说南宋人张世南在著作中记载他家曾藏有北宋名家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贺卡,这绝对是一份精典收藏,如保留至今天也应该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
说来非常有意思,名帖贺卡一类原是本人亲自呈送,以示郑重。但到了宋朝,商业气息浓厚,人们也日渐繁忙,故不能亲送者,派仆人呈送,逐渐形成风俗。这样的好处是一人可以多送,如亲自前往,所送数量极为有限,朋友多的人恐有失礼;派人呈送,好处多多,省去主人之间见面的繁文缛节,效率大大提高。
明清时期,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亲自用手呈送贺卡,故发明了拜匣,即拜见时仆人所持匣盒,呈长方形,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用手持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大户人家会制作自用拜匣,我就藏有明清紫檀黄花梨拜匣多个,其中清代红木制作的《福臻堂赵》的拜匣,制做精良,显示了赵家主人不凡的身份。
明清之时的贺帖出现了一种独立的样式。清褚人获在《坚瓠首集》卷一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红单就是专用于年节而用红纸制作以表示吉庆意味的贺帖,显然不能在平日中作为名纸使用。这红单可说是中国古代出现的一种真正的贺年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