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融合点系统下的PBN程序优化研究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简析 研究论文 融合 优化

管理员

摘要:

简析融合点系统下的PBN程序优化研究论文  引言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安全、舒适、经济以及环保型客机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一要求,波音公司与麻省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共同提出了一种新的着陆进近方式(CDA):连续下降进近;文章以某机场为例,在国际民航组织PBN程序设计……

简析融合点系统下的PBN程序优化研究论文

  引言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安全、舒适、经济以及环保型客机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一要求,波音公司与麻省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共同提出了一种新的着陆进近方式(CDA):连续下降进近;文章以某机场为例,在国际民航组织PBN程序设计的规范下,设计符合标准的CDA运行模式下的PBN进近程序,并运用飞行性能的方法模拟计算,以数据化的方式体现CDA程序的优点,为之后国内实际运行CDA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1技术综述

  PBN(PerformanceBasedNavigation):基于性能的导航,国际民航组织的这一种新的运行理念是在整合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区域导航和各地的该方面导航的运行实践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性能”,是源于性能的导航中,主要是说导航的功能、连续性、精度、可用性和完好性的要求。PBN运行需要三个技术方面的支持,分别为“导航应用”、支持系统运行的“导航设施”和“导航规范”。

  连续下降进近是非精密进近的一种稳定进近方法。所谓稳定进近就是指在下降过程中飞行器保持稳定的进近速度、下降率、垂直航迹和航空器构型直到接地点。连续下降进近又称为固定下滑角进近,从起始下降点开始按照预定的下降梯度,持续下降到跑道入口空域15米,中间没有平飞阶段。

  2程序设计及优化:

  2.1进场程序方案分析

  交通流进、离场分离的方案本来有利于实施CDA运行。因为,该程序分别为跑道设计了多条进场程序,在个别航路点规定了高度限制,是为了保证航路避免飞行冲突,在避开拥挤空域、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突破了某机场长期以来空域紧张的制约。

  2.2优化程序

  融合点程序的构成主要包括:定位点、排序边和融合点等。航段上规定了多个已知的定位点,可以预设为转弯直飞点或者帮助管制员判断航空器间的间隔。定位点分为飞越点和旁切点。排序边最后一个定位点一般为飞越点,它的后面有一条用于特殊情况(如通讯失效)下延伸航段航空器自主直飞程序,其它的定位点是旁切点。

  融合点用于整合和排序不同方向的交通流,该点是从不同的IAF到FAF共用航段间规定的一个定位点,排序边是用于进行航空器飞行路径的延伸或缩短的至融合点距离相等的近似圆弧的预设航段,对于管制员直观地对各航空器间的间隔做出判断,在不依赖其他地面支持工具,仅凭借程序结构标识的情况下,其等距特性非常重要。平行设计的多条排序边存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间隔。

  2.3某机场PBN程序CDA运行优化评估

  跑道进场方向分别为:共有5进场航线。

  航段梯度的计算公式为:航路点之间的高度差航段距离×100%

  3结束语

  融合点程序对某机场跑道的进近、进场程序进行了CDA运行优化确定了相关设计参数和程序结构,有效解决了高密度情况下航空器的CDA运行,同时增加了某机场的空域容量,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飞行安全。同时,该程序简单、直观的特点使其能够实现短期内的布署,且是在不改变现行管制工作方法的前提下完成的。作者列举的具体实例希望能为国内今后实施融合点程序、改善CDA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