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原文附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原文附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附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原文附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注释:
[1]固:使……稳固。
[2]远:使……流得远。……
[3]浚:疏通,深挖。
[4]当:主持,掌握。
[5]居域中之大:占据天地间的一大。《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天地间。
[6]以:用,行。
[7]凡百:所有的。
[8]景:大。
[9]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
[10]盖:承接上代,表示推断原因。殷:深。
[11]傲物:看不起别人。物:这里指自己以外的人。
[12]吴越:吴国和越国。
[13]行路:路人。
[14]董:督责,监督。
[15]振:同“震”,威吓。
[16]作:兴作,建筑。指兴建宫室之类。
[17]谦冲:谦虚。自牧:自我修养。
[18]下:居于……之下。
[19]盘游:打猎游乐。
[20]三驱:一年打猎三次。《礼·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猎)。”
[21]敬:慎。
[22]黜:排斥。
[23]宏:使……光大。兹:此。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24]简:选拔。
[25]信者:诚信的人。
[26]百司:百官。
翻译: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作者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作者先设置这样两个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这种手法的应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作者开篇不用这十分形象的排喻,而只是简单地讲述抽象的道理,是很难吸引对方,使对方理解信服。作者引喻用得好,好就好在比喻用得“巧”、“俗”、“切”。比喻的应用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使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的:“喻巧而理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设喻明理,比喻不但要设得巧,而且喻体要浅显通俗,树木、江河,处处可见,人人熟悉。所讲的道理也是人人皆知,不难理解的通俗事理。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文章中比喻运用的“切”,实际上就是喻体与本意要相切合,要抓住重点,选最集中、最深刻、最精彩的喻体来表现本意,作者用十分熟悉的树木,泉源,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引出国之大政,平易而自然。
使用了排喻的方法开篇后,作者又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政治意图。作者使用的言辞尖锐,用反激法去激发对方。作者指出,自己所列举的比喻和叙说的是连自己这样愚笨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何况英明圣哲的皇帝。然后作者很明确地向唐太宗指出,做为一国之主的帝王,身负重任,就要在安乐时想到危难,尽量避免奢侈,要提倡节俭。不然的话就会做出像伐根而求树茂,塞水而望流长一样的愚蠢事。这里,在文章结构上前呼后应,环环紧扣,充分表达了作者进谏规讽的本意。
紧接着作者向唐太宗指明历史上的君王,一开始创业时大多都能兢兢业业,而善始善终的就不多了。作者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来说明“创业容易,守业难”的道理。作者同时明确地告诫唐太宗,不要危难忧患时诚心待人,而成功后就放纵,傲慢待人。并指明,对人以诚相待,仇敌也团结成为一个整体;傲慢待人,即使是亲人也会众叛亲离。对人民使用高压钳制,用威势来统治他们,会造成他们与你貌合神离,表面十分顺服而实际上却十分怨恨。作者这里指出被激怒的百姓是十分可畏的。并再次用一个真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帝王与百姓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将百姓妙喻为水,将帝王比喻为行船。水能浮载行船,但也可以将行船倾翻。这个比喻简洁而传神,直接明了地向唐太宗表明其利害关系。为谏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不要“纵情傲物,骄奢淫逸”。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妙喻警人,陈述利害。引用古圣先哲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和“载舟覆舟”等至理名言,哲理剀切,反复阐述,耐心说服,言语婉转动人,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道理述尽,作者便向唐太宗提出“十思”的建议。“十思”是作者前文提出的“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具体内容。前边提出问题并进行了分析,后边则提出如何解决的建议。使得文章前后呼应,全文形成一篇结构严谨的统一体。而“十思”又以“谦冲而自牧”、“虚心以纳下”、“慎始而敬终”、“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为中心,为至要。“十思”的角度不同,但都贯穿着“积其德义”的主线。作者告诫唐太宗“总此十思,宏兹九德”这样就会达到天下“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只要做到这“十思”,就不必自己去劳神费思,代替百官去行使职权了。
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论述。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结论。然后提醒太宗,守成之君易失人心。因在“殷忧”时易“竭诚以待下”;而在“得志”时则会“纵情以傲物”,便有“覆舟”之危。由此提出“积德义”必须“十思”。着重规劝太宗对于物质享受要适度,在自身修养上要“谦冲”,在用人上要“虚心纳下”,在行施法制上要不计个人恩怨。结尾归结出治国方法的关键在于知人善任,选拔人才,达到“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作者的这些主张,为唐太宗所采纳,有助于成就唐王朝的“贞观之治”。全篇以“思”字作为贯穿行文线索,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文中多用比喻,把道理说得生动形象;并采用排比、对仗,句式工整,气理充畅。
分段赏析
第一段从开头至“塞源而欲流长也”,先正说,后反说。以固木之根、浚流之源,来比喻治国需要从积德这个根本做起。这是正说。接着以比喻的手法来反说,“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是万万不可能的。正说和反说,归结到君主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否则,那将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危及治国之本,动摇王朝的根基,葬送李唐的天下。
第二段从“凡百元首”至“所宜深慎”,分别从“在殷忧”和“既得志”等不同时期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正反论述。君主“在殷忧”时,一定能竭尽诚意对待手下的人;而君主如果能对部下竭尽诚意,就能使君臣契合,上下一心。君主在“既得志”时,往往为所欲为,傲视他人;而君主如果傲视他人,即使亲属也会变得如同行路人那样互不相认。这样分别从“在殷忧”和“既得志”等不同情况下正说反说,归结到守业的君主容易失去人心,从而,告诫唐太宗不可以帝王之尊傲视群臣,与人结怨。因为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与众人结怨,如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众人能保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第三段从“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至结尾,以“十思”全面阐述“积德义”的具体内容。这“十思”,好象是魏征提醒唐太宗从多侧面进行观照,多侧面地照一照“积德义”的镜子。人以铜为镜,唐太宗则以魏征为镜,魏征又给唐太宗以“十思”之镜。可以说,“十思”之镜是一个多棱镜。之所以说“十思”是多棱镜,是因为它从多侧面反映了“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从多方面开拓了唐太宗“居安思危”的境界,从多方面开拓治理李唐王朝的途径:“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写作特点
一、类比入手,亲切生动
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做“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鲜明地表露出来了。
二、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来写,这篇奏疏虽然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三、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浚源”,再从反面论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文章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起到生动、直观的效果;全文的论述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名家评析
后晋·刘煦等撰《旧唐书·魏征传》:史臣曰:臣尝读汉史《刘更生传》,见其上书论王氏擅权,恐移运祚,汉成不悟,更生徘徊伊郁,极言而不顾祸患,何匡益忠荩也如此!当更生时,谏者甚多。如谷永、杨兴之上言,图为奸利,与贼臣为向导;梅福、王吉之言,虽近古道,未切事情。则纳谏任贤,讵宜容易!臣尝阅《魏公故事》,与文皇讨论政术,往复应对,凡数十一万言。其匡过弼违,能近取譬,博约连类,皆前代诤臣之不至者。其实根于道义,发为律度,身正而心劲,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幸,中不侈亲族,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所载章疏四篇,可为万代王者法。虽汉之刘向、魏之徐邈、晋之山涛、宋之谢朓,才则才矣,比文贞之雅道,不有遗行乎!前代诤臣,一人而已。
赞曰:智者不谏,谏或不智。智者尽言,国家之利。郑公达节,才周经济。太宗用之,子孙长世。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此魏公贞观十一年之疏。以思字作骨,意谓人君敢于纵情傲物,不积道义以致失人心者,皆坐思耳。思曰:睿睿作圣。故有十思之目。若约言之,总一居安思危而已。十三年五月,复有《十渐不克终》之疏,非魏公不敢为此言,非太宗亦不敢纳而用之。千古君臣,令人神往。文虽平实,当与三代谟训并垂,原不待以“奇幻”见长也。
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七:通篇只重一“思”字,却要从道义上看出。世主何尝不劳神苦思,但所思不在道义,则反不如不用思者之为得也。魏公十思之论,剀切深厚,可与三代谟、簿并传。
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二:评解以文论,总冒总收,有埋伏,有发挥,有线索,反正宕跌,不使直笔,排奡雄厚,不尚单行,最合时墨;以理论,忧盛明危,善始虑终,虽古大臣谟诰,不过如此。疏上,太宗即纳,此魏公所以称贤相,而贞观之治,亦几于古也。
作者简介
魏征(公元580—643年),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少年出家。曾参加隋末农民起义。后入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被擢为议谏大夫,历任秘书监、侍中等职。参预朝政,先后向太宗陈谏二百余事,是历史上有名的敢谏之臣。后以修史功,进位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太宗的行动及政策措施给以极有益的影响。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
知识锦囊
本段开头用了比喻论证方法,证明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观点
作者认为人君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才能治理好国家。写作特点: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谏太宗十思疏》选自《魏郑公文集》,作者魏征,字玄成,唐初政治家,被封为郑国公。“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本文以自然现象设喻,以历史教训佐证,规劝唐太宗李世民要“居安思危,积其德义”,力戒骄怠奢纵,达到天下的长治久安。体现了魏征不顾个人得失,勇于直谏的精神。
知识点梳理
一、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2、形容词作动词
3、形容词作名词
8)明哲:而况于明哲乎
4、使动用法
1)固:必固其根本(使……牢固)
2)远:欲流之远者(使……流得远)
3)安:思国之安者(使……安定)
4)安:则思止以安人(使……安)
5)虚:思虚心以纳下(使……谦虚)
6)正: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
7)宏:宏兹九德(使……光大)
8)覆:载舟覆舟(使······翻)
9)尽、竭: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使······尽,使······竭)
10)劳:何必劳神苦思(使······劳)
5、意动用法
1)乐:乐盘游(以……为乐)
6、名作状
1)貌、心:貌恭而心不服(在表面上、在内心)
二、一词多义
1、危
1)居安思危:危难的时候
2)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高
2、诚
1)诚能见可欲:如果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
3)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3、盖
1)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盖在殷忧
4、以
1)用、行:戒奢以俭
2)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必竭诚以待下,虽董之以严刑
3)用:振之以威怒
4)用来:则思知足以自戒;则思知止以安人;则思三驱以为度;则思虚心以纳下;则思正身以黜恶
5)而: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6)因为: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7)连词,不翻译:则纵情以傲物
5、则
1)就:则纵情以傲物
2)那么: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则思……
6、之
1)主谓间:臣闻求木之长者;欲流之远者;思国之安者
2)结构助词,的: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代百司之职役哉;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3)代词:
a)代指“天下”: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b)代指“臣民”: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代指“有才能的人”:简能而任之
d)代指“善者”:择善而从之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
1)戒奢以俭
2)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3、省略句(略)
4、被动句
1)文武并(被)用,垂拱而治。
2)虑(被)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古今异义
根本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2、掌握“安”“信”“求”“治”等多义词的用法
3、掌握“以”“所”“哉”等虚词的用法
4、领会突出运用比喻、排比的方法,语言形象,说理有力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封建社会,讽谏帝王往往会招致祸患,比干被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受宫刑,便是千古明证然而,也有不少人以善谏、敢谏而名垂青史如果说,《战国策》中记载的触龙和邹忌是委婉而讽的典型,那么,唐代著名政治家魏征便是直言敢谏的代表他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致祸患,反被唐太宗视为一面明镜,并以其策治国,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理想的效果?学完这篇课文,你自然就会得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学助学材料,了解魏征熟悉“疏”的含义
三、题解
这篇奏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这些奏疏后猛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徵手诏》,称赞魏徵“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表示从谏改过(弦、韦是用以警戒之物)
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三、初读课文
通读全文,初步预习,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自学助学材料、注释读准字音
2、找出对偶句、排比句、比喻句,分别用单线、小括号和波浪线标注
3、掌握注释中重要的字词,画出下列句式,并解释:
(1)斯亦……也 (2)虽……而况……乎
(3)岂……乎 (4)何必……哉
4、读准语调、停顿
四、讲读分析第一段
1、补充注释:
2、学生齐读本段,然后自译成通顺的现代汉语
3、分析回答问题:
(1)第一段中有那些比喻句?包含了什么观点?
明确: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观点:(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
明确:喻证法——把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长、浚源欲远这种生活常识进行比喻,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易懂;
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
(3)第一句中前两个分句对第三个分句起什么作用?
明确:前两个分句说的是事物常理,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出所要阐明的观点,也能对观点起到论证说明的作用
(4)魏征虽是大胆直谏,但在劝谏中也讲究方式方法,言语也中听,你能说明这样的特点吗?
明确: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劝谏生动形象化;再就是借贬低自己来抬高君主,使对方耳听直言心悦诚服
(5)本段三句话各是从什么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看法的?
明确:第一句正面引出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重要性;第二句从反面论述自己的主要观点,阐明积德义的必要性;第三句从皇帝自身地位的角度来阐明不积德义的严重后果,进一步论证治理国家,必积德义
(6)本段可分为几层?
明确:本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至“而况于明哲乎”,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第二层,指出人君“必积其德义”的途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4、板书内容,做背诵指导
五、讲读分析第二段
1、补充注释:
2、齐读本段,然后自由翻译全段
3、分析内容
(1)这一段作者概括了什么历史教训?
明确:历代统治者能善始,却不能善终
(2)作者认为他们这样的历史教训原因在“取易守难”吗?
明确:不是在于统治者得天下之后“纵情”“傲物”
(3)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明确:魏征对“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是一致的,那当然是可行的
(4)作者在本段所阐述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明确: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5)本段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对比——善始与善终;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比喻——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6)从本段所述来看,作者的思想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这表现在于何处?
明确:“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宣扬了皇权神授论,这与他的封建忠君思想分不开
(7)全段可分为几层?
明确:本段也可以分为两层,前一层至“守之难乎”,概括历史教训,提出取易守难的问题,应读出惋惜的语气后一层则连用两个问句来解释原因,承前启后,照应“居安思危”,又为下文的“十思”张本读起来应慷慨激昂,末两句应兼含深沉
4、板书内容,引导背诵
六、分析第三段
1、补充注释:
2、分析内容:
(1)第三段提出了哪“十思”?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怎样的?
明确:十思:略;境界:智者尽其谋……垂拱而治
(2)“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十思各从哪些角度去谈论治国之道?
明确:核心:正己安人
角度:一二思—戒奢侈;
三四思—戒骄躁;
五六思—戒放纵;
七八思—戒蒙蔽;
九十思—戒赏罚不公
(3)“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一句以反问结束全文,可以收到怎样的效果?
明确:作者以反问的形式启发太宗,讲明了十思的现实意义,可以更加坚定他实行开明政治的决心
(4)本段可分为几层?
明确:本段也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至“无以怒而滥刑”,阐述了“十思”的主要内容后一层,“总此十思”,指出积德义的好处:天下大治
3、板书内容,引导背诵
“诚能”,表示了作者的殷切希望,同时也总揽“十思”诵读时要注意预期的恳切
“总此十思”两句,要读得顿挫鲜明,作总结
“则”,有延长音,开启后文下面则是分述智、勇、仁、信
“何必”收束全文,意在说明善于用思而后达于思,境界极高要读得缓缓悠长,回味无穷
4、“十思”与第一段的观点有何联系?
(1)“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为什么思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分析问题,思些什么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
(2)本文现实意义以及拓展
通过诵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其中学到哪些?
七、总结全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明确:中心论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骈散结合,极富气势,华美流畅
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骈散结合,华美流畅,易于诵读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反思
一、我的一堂文言阅读课之痛
语文学科“坊间”早就流行过此语――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三星级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虽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但也是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根据这些年的教学观察来判断,“三怕”中,文言文教学大多仍停留在对字词解释的死记硬背的层次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常常被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学生们死记硬背,一头雾水。
有幸的是,我手边拥有一本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的著作《你也可以这样教阅读》,在拜读先生的“共生阅读教学基本课型及典型案例”时,崇拜之余,我萌生了模仿的念头。
高一下学期,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必修三,有一篇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也正好是黄老师“共生阅读课型之十二:相关资源和教学文本共生”的典型案例。黄老师“利用两种不同教材的不同版本作为共生原点,主要安排了这样几个共生学习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注释比较,通过比较注释的异同,探讨是否需要,完成课文内容的基本解读,同时培养学生推敲字词意义的能力和利用注释解读课文的良好习惯。接着的几个活动主要围绕文本的删减展开。第二个活动是通过主旨、结构的讨论来比较文本增和删的效果。这个活动,是借助版本的不同理解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阅读的意识和能力。第三个活动是通过不同版本的朗读对比,感受文章的情感,认识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及其和情感表达之间的阅读共生,根据一定的表达情景和对象将文本内容加工为生活格言”。
照搬黄老师《谏太宗十思疏》课堂教学的三个活动的结果是,进行第一个教学活动时,尚可,学生能通过比较,解决相关字词的不同之处,尽管回答时部分语言有些幼稚。但第二个教学活动,就有些艰涩难行了,有时竟是一片沉默。我站在讲台前“寻寻觅觅”,希望能找到敢于发言的,以期能引入第三个教学活动。那时的我,实在是很无助。正所谓他上得“得心应手”,我上得“汗流浃背”。看来我借用黄老师的“这双鞋”偏大啊!
二、自“诊”此堂文言阅读教学课之痛因
模仿课堂的失败,让我陷入了尴尬沉思中。既有模仿失利的羞惭,又有一丝不甘。
模仿失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在教学设计上生搬硬套,并没有很好地对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学情分析:他们课前真的落实预习了吗,预习的程度怎样,存在着哪些问题,他们查找了本课文的另一个版本的资料了吗,并且对两个版本的文本作比较了吗……
《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骈散结合的奏疏,没有故事性,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有些许的典故,有比喻、正反的论证方法;诵读和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授课前,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应该是有不少障碍的,更何况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两个版本的文章的情感、主旨的比较阅读。
另外,从驾驭课堂的主体――语文教师本身的角度来看,我的教学素养和能力亟待提高。
1.我的文言教学简单模式化
我自思,在我的头脑中,简单灌输、机械训练等传统文言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已经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于是就陷入到了行动的“盲区”当中,于是就“穿新鞋走老路”,不自觉地把文言文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文言文教学陷入一种机械化的模式。
2.我的教学机智缺失
我在处理这堂文言文教学时,所表现出的呆板状态,是缺少机动能力的。不仅课前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教学中的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没能机智应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状态。应该说自我的素养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尚欠缺。
三、试寻解痛之“方”
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后,对另一个班级我特地延迟上这堂课,重新设计了《谏太宗十思疏》的教学思路。
根据所带班级的学情,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熟悉文本,所以先带着他们疏通文本。
1.第一活动――疏通文本,合作解疑
学生自主寻找学习伙伴,分组疏通文本,质疑;师生讨论解疑。
在学生自主寻找学习伙伴时,我稍微调整了分组,主要让周边文言文功底好的和功底差的结合起来,但不能明显让学生感知到这一点,须照顾他们的自尊和情绪。
2.第二活动――诵读体悟,因声求气
《谏太宗十思疏》属于“因声求气”板块。这个板块,必须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当然也应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的方法。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普遍不会读或读不好文言文,教师自己也未必读得好文言文。
因此,在教授学生阅读课文前,我仔细听相关录音,反复诵读,先自己体会课文中文言句式的特点,读出气韵,读出这篇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魅力和魏征忠心耿耿、犯颜直谏的精神品质。
如文章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句句坦诚,字字惊心,是对唐太宗的忠诚告诫,既体现了魏征对这些问题的深思熟虑,也表现了这位杰出谏臣的胆识和智谋。诵读时,整体上应能体现他据理力争、不怕触怒皇帝的直谏品格。全段以整句为主,间以散句。读整句时节奏要有所变化。散句的穿插,形成了全段的语势、节奏、变化。
其他有些长句要一气呵成,读出不可辩驳的语势。如第一段“臣闻……而况于明哲乎”一句。有些句子则要读得字字铿锵,字字着力,尽现中肯之情和强烈的告诫预期。如第2段“怨不在大……所宜深慎”一句。
3.第三活动――两个版本的内容比较,体现主旨
先让学生比较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有哪些,然后让学生从主旨、结构、语言、气韵等方面去比较课文与录音中所朗读版本的删改之处,并比较其优劣。
这一活动,进行得不是特别顺畅。学生们还不能主动地思考,并顺畅表达自己所思所得,常常要我“点将”,可能的原因是:第一,没有形成思考的习惯,把自主思考作为常态;第二,我一直没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研讨氛围,没有把培养自主思考作为一种常态去设计;第三,学生的阅读量少,真的无从下手思考这些问题。
4.第四活动――照顾差异,引导梯度练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我把作业分为基础闯关、提升题、拓展题三类。基础闯关主要是对课文字词句的解释和巩固;提升题是对本课文和必修一、二所学古文的综合知识点的巩固;拓展题是节选《贞观政要》中的一段课外阅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关作业,力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提升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