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1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谢谢,请坐!上课前,想和同学们共同探究一个问题:朗读和朗诵之间,有些什么样的差别。哪位同学以前思考过这个问题的,能不能给大家说说? 可能是问题比较突然,学生们没有回答……
《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
《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1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谢谢,请坐!上课前,想和同学们共同探究一个问题:朗读和朗诵之间,有些什么样的差别。哪位同学以前思考过这个问题的,能不能给大家说说?
可能是问题比较突然,学生们没有回答,个别学生开始翻字典。
师:我看见有同学开始查字典了,这是一种好习惯。学习语文,遇见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查字典来掌握它。请那位查字典的女同学给大家说说,字典上是如何辨析这两个词的。
生:朗读的意思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诵的意思是大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
师:谢谢这位女同学。你刚才介绍这两个词时,是朗读还是朗诵?
生:至多算朗读吧。我只是大声地把解释读出来,并没有表达出什么感情。朗诵是必须要把感情表达出来的。
师:“朗诵是必须要把感情表达出来的”,说得太好了。没有感情,最多只能算是朗读。下面,我们开始新课学习。就让我们在琅琅书声中开始我们的新课。大家说,我们是该朗读课文呢,还是朗诵课文?
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有说要朗诵,有说要朗读。我找了一个说应该朗读的学生。
师:请你说说,为什么应该是朗读,而不是朗诵呢?是不是不需要感情的投入?
生:我认为,在刚刚接触诗歌的时候,我们还没有真正读懂诗歌,对诗歌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还没有理解到位,所以,这时的读,只能是朗读,还算不上朗诵的。
师:说的太好了。看来,要做到真正的朗诵,还真是个不简单的事情。下面,咱们就先不问是朗读还是朗诵了,大家依照自己的理解,把诗歌先大声地读一遍。读完后想想自己的处理,然后再大声读一遍,可以吗。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诗歌。
我在学生读完两遍后提问。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两遍读下来,在语气语调处理上,有没有变化?有变化的,为什么要变呢?没变化的,为什么没变呢?
生:我的两遍是有变化的。第一遍速度很快,第二遍我在几个关键地方放慢了节奏。因为我感觉太快了,表达不出李白所想表达的情感。
师:哦?你第二遍时在哪几个关键地方放慢了节奏啊?能不能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我的朗诵水平太臭,还是不读了吧,免得对不起大家的耳朵。
学生哄堂大笑。
师:哈哈,谦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过,有个歌词怎么说来着,该出手时就出手噢。
生:还是不行,我就保留美德算了。
师:好没面子哦(示意学生坐下)。这样吧,咱们请一位愿意暂时牺牲一下美德的同学来给大家读读这首诗歌。大家最愿意听谁来演绎这首诗歌呢?
学生异口同声:王超。
师:好,王超同学,牺牲一回,如何?
生:试试吧。
王超开始读《将进酒》。
说实话,王超的读,一半以上还是停留在朗读的基础上,只有少数地方,体现出了朗诵的特征。但学生们还是在他读完后,自发地给他鼓掌。
师:大家的掌声,代表了一种感谢。我想,你读一次课文,就换来这么多的掌声,你也太赚了。应该把你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课文的朗诵给大家说说,如何?
生:我是这样想的,开头的几个句子,很是气势磅礴,所以,我读得雄壮有力些;中间“天生我材必有用”等句,是一种自信,所以,我想把这种自信表现出来,就读得稍微狂放些;“古来圣贤皆寂寞“几句,我感觉有些消沉,所以就读得压抑些;结尾处,我感觉李白是喝醉了,所以就处理得很是狂放。
师:说的太好了。意思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处理。有没有哪位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和王超不一致的?
生:我认为诗歌开头的第一句,并不是为了表现什么雄壮,而是为了表现一种巨大的愁闷。所以,朗诵时,应该突出的是惆怅之情,而不是豪放之情。
师:何以言之啊?
生:这个开头,显然是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兴手法。诗人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下句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个句子要表现的思想是时间流逝太快,且一去不复返。这显然是一种面对时光流逝而产生的无可奈何,是一种青春无法挽回的大悲。
师:说的太精彩了!岁月流逝,确实是像黄河水东流一样,一去就不再复返。更何况这流逝又是如此的快,早晨还是满头青丝,暮时就白发苍苍了,这确实是件令人感伤的事。你依照你的理解,给大家朗诵一下开头的这两个句子,好吗?
学生朗诵,读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
师:两位同学,由于对开头的内容理解不同,结果朗诵时采用的方法也就不同。对这两句,其他同学还有些什么样的认识?
生: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想,李白面对着东流的黄河水时,肯定也是想到了孔子的这句话。所以,我的感觉是李白既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苦闷,同时也有一种警觉。这从后面的“人生得意须尽欢”等四个句子可以看出来。李白是因为时光流逝太快,所以在苦闷中反而激发出了一种精神。
师:分析得很透彻啊,而且有文本作为证据。你能把你所领悟的内容朗诵给大家听吗?
生朗诵前几个句子,到“千金散尽还复来”处。
师:朗诵得很好,前两个大句子,你突出了一种挫折和苦闷的情感,读得很是低沉,后几个句子转而为高亢,是想表达李白的豪放不羁。我的理解对吗?
生:是,我认为,当李白说出“天生我材必有用”时,心中应该是充满了自信的,而且李白也确实值得自信。
师:看来你对李白很欣赏啊。能说说你对“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解吗?
生:我觉得这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表达的是李白的一种极端的`自信。他从二十五岁时出川到长安,至最后被赐金放还,虽然仕途没能成功,但诗歌成就却登峰造极。所以,这句话在我看来,就是在用一种潇洒的姿态告诉世人,我李白尽管做不成大官,但我可以做最优秀的诗人,我的才干,是不会被埋没的。老天让我李白诞生到这个世界,就会为我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的。
这个发言,激起了一阵掌声。
师:从你的发言中,我能够感受到你的优秀。能不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会回答的这么好啊。
一阵哄笑,善意的。
生:我对李白比较欣赏,看过一些专门研究李白的文章。如果我的发言能给大家一点启发的话,那功劳应该归于阅读。
师:阅读让你受益,相信,阅读也会让所有人受益的。对这个句子,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和刚才发言的同学不一样。我认为,这个句子实际上只是一种牢骚怪话而已。
师:此话怎讲?
生:想想看,李白出川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走上仕途。所以,长安城中被提拔为供奉翰林后,李白是很高兴的。但因为性格的原因,最终被罢了官。我想,对于这次被赐金放还,李白的心灵深处是十分怨愤的。这从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可以看出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何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官场失意后的阿Q精神。同样,这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依旧不过是阿Q式的牢骚。要说不同,仅仅是因为李白有真才实学而已。
师:你这可以概括为“牢骚说”,而刚才那同学的是“自信说”,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说”?
生:我不同意刚才的这“牢骚说”。从资料上看,这首诗的创作,比《梦游天姥吟留别》迟了七年。七年时光,李白在游历山水中不断充实着自我,实现着自我。我认为,李白说这句话时,心中应该是充满了自豪的。他是用这句话向皇帝、向权贵宣布,我李白不但没有被罢官打倒,反而是活出了精彩。
师:你这可以概括成什么“说”?
生:非要概括的话,我想应该是“宣言书”。用这句话宣告世人,有得必有失,有失才有得!
师:太好了,失去了官场,赢得了世界。咱们一起琢磨琢磨,李白要是就那么顺顺当当地在长安一直做官,直到老死官场,他会不会获取现有的巨大声誉?
生:肯定不会,李白根本不适合做官,好喝酒,书生气,做官最多也就不是个贪官。
生:我也认为他不适合做官。做官的人,讲究分寸的。李白办事情,只凭性情,不讲分寸。他肯定处理不好与别人的关系。
生:那也不一定。古代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书生。苏轼也很豪放,不也做了很长时间的官吗,还做得很好的。如果真给李白一个实际职位,也许他能够成为大唐盛世中的一个名臣的。要是让他做丞相,而不是杨国忠,也许,大唐王朝就不会衰落。
师:这个问题还真难说清。不过,你刚才说的一个话题,很值得思考的,唐王朝的衰落,就因为杨国忠?
生:那到不是,《中国历史》上将唐王朝的衰败归结为四点原因,最重要的是藩镇割据,其次是朋党之争,还有两个好象是宦官和……
有学生在下面递话,我把这个学生请了起来。
生:我记得是宦官专权和农民战争。不过,这两点都是说的中唐时期了,不是李白的时代。严格地说,李白时代还是唐朝最为强盛的开元盛世。
师:看来同学们的历史知识很丰富,不愧是实验班的同学,知识积累就是与众不同。好,我们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上,继续研究诗歌朗诵问题。我来指定一位同学朗诵第二个段落的内容。请后面那位大个子的男生,请你给大家朗诵一下,可以吗?请注意,是朗诵,不是朗读。
生读课文,快而少情感。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揣摩揣摩他对诗歌的处理。他朗诵得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要注意借鉴;不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就注意在自己的朗诵中体现出变化。一分钟时间。
学生揣摩诗句,有的静默着,有的念念有词。
师:有没有哪位再给大家朗诵一次,让同学们一起来做做裁判,给自己的朗诵能力一次检测的机会。
生:我试试。
生读诗歌后部分。
师:感谢这位同学,他的尝试,给了我们又一次思考和领悟的机会。同学们再揣摩揣摩,还是刚才的要求,看看哪些是你可以吸收的,哪些是你不认可的。
学生再次思考领悟。
师:还有同学愿意给大家提供借鉴的机会吗?
生:我也试试。
师:怎么都是试试啊,你已经很勇敢了,干脆再勇敢点,就说,我来!
生:好,我来。
生读课文后半部分,至此,基本上把味道读了出来。
师:有句古话,说读书要怎么样才能理解的?
生齐答: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师:我们读几遍了?
生:五六遍。
师:哦,也不少了,还有没有兴趣把整首诗歌连起来朗诵?
学生没有回答,彼此观望。我从学生的眼睛中看出了疑问,这个借班上课的老师,怎么还要我们读课文啊。
师:刚才听了大家的朗诵,诵读的那么精彩,我也想有个表现的机会了。同学们愿意给我一个机会,也让我表现表现吗,怎么样?
学生兴奋起来,教室中荡起一阵掌声。
我开始朗诵。对于这首诗歌,我潜心钻研过几个名家的朗诵录像,自认为是很能够表现出李白的真实心理特征的。在后半部分,我用微带踉跄的步伐,结合有些含糊的语音,来表现醉眼朦胧的李白的外在形象;用赞赏的口吻来诵读“昔时陈王宴平乐”等句,试图体现出李白以曹植自况的情感;及至“五花马”三个短句,则全力表现李白不顾一切的豪放;“与尔同销万古愁”句,则在“同销”“万古”处拉出长音,“愁”字戛然而止,声震教室。
一个短暂的静默,然后,是骤起的掌声,像大潮。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回到刚才的问题上,现在,还有没有兴趣把整首诗连起来朗诵?
生:现在有了。
师:重复一下前面说过的话。刚才我的朗诵,大家觉得可以借鉴的地方,就参考着来朗诵;大家觉得处理得不好的地方,还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诵。下面,自由朗诵诗歌两遍。
学生朗诵的声音,比先前高了很多,乱纷纷中虽然听不出什么头绪,但能从学生的眼神和神态中,感受到他们此次朗诵的投入和忘我。
两遍结束后,下课的时间也就到了,我进行了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诵,应该说,已经初步走进了李白的心灵世界中。诗歌就是这样,要想读懂它,就必须不断地朗诵。在朗诵中领悟,在领悟的基础上再诵读,如此循环,就可以逐步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就可以真正品味到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的美。当然,仅仅一个朗诵还是不够的,要了解得更完整更理性,我们还需要了解诗歌的背景,了解诗人创作时的心理特征,了解同时代其他诗人的生活样式,这些,都是构成文学鉴赏的基本性因素。针对这课《将进酒》而言,大家就需要深入思考下面一个问题,那就是“李白在这首诗歌中,到底是在劝谁喝酒,为什么要劝酒”,把这个问题理解透彻了,也就能够更好地读懂那时那地的李白了。希望大家课下能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下课。同学们再见。
《将进酒》课堂教学实录2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在《必修五》学过了李白的《蜀道难》,初步领略了诗仙的才情。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对李白曾有这样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多媒体展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选修文本第一课《将进酒》一起去欣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 (板书:将进酒 李白)
师:这节课有两个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1.反复诵读,品鉴特色,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2.拓展延伸,分析比较,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独特的韵味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然后细细品味,最后通过拓展对比深入体味诗人的感情。
(多媒体展示学习过程:浅味→品味→深味)
师:“浅味”有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义,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下面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的先把全诗朗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看看有哪些字音和词义还把握不准,待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交流。
(“浅味”环节约十分钟)
(多媒体展示“浅味”要求:1、读准字音。2、读通文义。3、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师:好了,同学们都读完一遍了,哪位同学有不理解的问题?
生:“主人何为言少钱”中的“为”是读wéi还是wèi?
师:我们先看“何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是“为什么”的意思。
师:那“为”是什么词性呢?
生:介词。
师:对,是介词,“为”当介词讲时应怎样读呢?
生:除了表被动时,其余读“wèi”。
生:“宴平乐”中的“乐”是读lè还是yuè?
师:你可以看一下注释。
生:注释上说“宴平乐”是个地名,那应该读lè吧。
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问题?没有了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重点字音和词义)
将进酒qiāng金樽zūn岑夫子cén钟鼓馔玉zhuàn恣欢谑zì xuè千金裘qiú
师:找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并且解释一下这几个词的含义。
多媒体出示:
(学生读词、释词)
师:字音和词义我们读准了,疏通了,下面哪位同学能站起来试着读一遍这首诗。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要做好点评的准备,点评时可以从读音是否准确,感情把握的如何等几方面来考虑。
(一位学生站起来读全诗)
师:哪位同学能给她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她读得太快了。
师:噢,这是节奏的问题,字音读得怎么样?
生:挺准确。
师:感情表达呢?
生:还不错吧。
师:听着挺勉强的。(生笑)那你觉得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读?
生:我感觉应该用很豪放的感觉读,很有气场的样子。
师:其他同学什么意见呢?
生:我觉得应该用一种喝醉酒的感觉去读。
(学生大笑)
师:怎么才能读出喝醉酒的感觉?
生:就是该拖音的要拖音等等。
师:那你能示范一下吗?
(学生示范读几句诗)
师:看来这酒量挺大,一时半会儿还喝不醉。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应该把心中的那种怨愤和怀才不遇的感情读出来。
(学生读最后几句)
(学生鼓掌)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我想试着读读全篇。
(学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投入。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析,有人认为应该用豪放的语气读,也有人认为应该表达出内心的那种悲愤,那到底这首诗中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我前段时间看“百家讲坛”栏目,其中康震教授在《品李白》中说,李白是古代诗人中性格最多样化的一位,尤其是酒后的李白内心更显得丰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文本,一起去品味这首诗中到底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这个环节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读《将进酒》,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李白?请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提示:内容+手法+情感)
(“品味”环节约二十分钟)
(多媒体展示: 的李白)
(板书:李白)
(学生分组讨论)
师:好了,大多数小组已经讨论结束了,哪个小组的代表想第一个发言?
生:我们小组读到了一位“自信”的李白,我们从“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能读出来,也就是说即使我不做官了,也可以从在他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师:也可以说诗人即使被贬官了,也依然很自信。那么诗人是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来表达的呢?
(板书:自信)
生:直抒胸臆。
师:同学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直抒胸臆”这种抒情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生:能更直接的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表达感情更加强烈。
师:我记得文学评论家沈德潜曾经这样评价李白,“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的写,李白只需张口喷出胸中之气即可”,大概说的就是“直抒胸臆”的妙处。
师:那同学们谁能把这句诗中表达的这种“自信”的感情读出来呢?
(学生读“天生我材必有用”)
师:读这一句哪几个字应该重读?
生:“必有用”“还复来”
师:我们全体男同学挺直腰板再读一遍。
(全体男同学大声读这一句)
师:其他组还有什么意见?
生:我们组通过诗的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读到了一位悲伤与无奈的李白。这两句运用比兴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写“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和“秋思白发”朝暮之间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悲伤和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无奈。
(板书:悲伤 无奈)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一种诗歌的表现手法叫什么?
生:比兴。
师:诗人以什么起兴?
生: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起兴。
师:以“黄河之水天上来”起兴,你还能说作者悲伤吗?
生:虽是一开始写了壮阔之景,但下句确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生:我认为他是用了“反衬”的手法。
生:我认为诗人是用“夸张”的手法。他本身是很豪放的,所以一开始用了这样的写法,但后来想到现实,就有些悲伤了。
师:很好。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得出这两句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应该读的高亢一些,“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应该读的低沉一点。
我们找个同学试着读读这两句。
(学生读这两句)
(学生鼓掌)
生:我们组读到了一位“洒脱”的李白,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能看出来,这句写了心情愉悦的时候,要尽情的喝酒,不要拿着空杯子对着月亮。
(板书:洒脱)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得意”的感觉读出来。
(两个学生分别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生:我们读到了一位“矛盾”的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这句表达了作者想一直醉下去,不愿醒来,以此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怀才不遇,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作者的消极反抗和矛盾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师:这位同学说诗人是“消极反抗”,其他同学是什么意见?
生:我觉得能读出消极,前面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诗人痛饮狂欢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生:我不同意这两位同学的意见,我读到了一位“豁达”的李白,从“千金散尽还复来”中可以看出来他在金钱上很看得开。
师:只是在“金钱”上很看得开吗?
生:不是,在很多问题上都能看得开,比如对待做官。
生:我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表现了李白怅然的心情。
生:我觉得他能够自己寻找快乐,把所有的烦恼扔到脑后。
生:我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就是体现了一种消极情绪,对我们现在来说就像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
生:我认为就是消极,甚至是轻生,你看那一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写这首诗时是被皇帝“赐金放还”八年了,他渴望去做官,渴望去建功立业,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于是他就不愿意醒了,试想一个连理想都被掏空的人,能不愤恨吗?能不愁苦吗?于是他发出了史上“轻生”的最强音——“将进酒,杯莫停”。(生笑)
生:我认为李白是一个“寂寞”的人,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能看出来,满腔的一腔热情却得不到重用,所以他还说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是说他自己也很寂寞,正因为这样他才说“但愿长醉不愿醒”。
(板书:寂寞)
师: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仅能看出他“寂寞”,而且还能看出什么?想想这里的“钟鼓馔玉”代指什么?
生:功名利禄。所以能看出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一个“蔑视权贵”的人。
师:诗人既然说“古来圣贤皆寂寞”,为什么在下一句却只提到了一个人——曹植。
生:因为他们的经历相似,都是怀才不遇。
师:曹植是遭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而李白也曾有“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这样的感叹。
师:我们根据同学们的争论来看一看这个问题,“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同学们想一想李白最“得意”的事儿是什么?
生:“喝酒”“写诗”“做官”
师:做官是为了什么?
生:报效祖国。
师:我们说知人才能论世,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李白的人生经历。
(多媒体展示李白主要经历)
14岁 立志“济苍生,安社稷”
24岁 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42岁 入长安,供奉翰林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44岁 被排挤 “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
56岁 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
61岁 因战事再次请缨,因病而半道还
62岁 卒
师:通过李白的主要经历和我们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知道李白从一开始就抱定了“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和抱负,立志要报效祖国,那么大家想想李白为什么说“与尔同销万古愁”呢?你认为他“愁”什么?这种愁为什么又会是“万古愁”呢?
生:我觉得是他怀才不遇。
生:我认为他还愁“人生短暂”。
师:那为什么作者说“怀才不遇”“人生苦短”是“万古愁”呢,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有如此之愁?
生:屈原
生:苏轼
师:苏轼是李白之后的人物,应该说历史验证了他这种说法。
生:孔子。他面对时光流逝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师:包括前面提到的屈原也是怀才不遇,自投汨罗,刚才说的苏轼也发出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呼喊,还有后来的爱国词人辛弃疾也慨叹过“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可见,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共同的心结。一生如此大起大落,怀才不遇,人生苦短,纠结在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灵。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在貌似消沉的表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颗积极入世的火热的心,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道出了他的人生宣言,所以,我们读《将进酒》不仅读到了一位苦闷、愤激的李白,更读到了一位乐观、自信的李白,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哀而不伤,悲而能壮。下面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大家来读一遍这首诗,然后同学们也读。
(板书:悲壮)
(教师朗读全诗)
(学生朗读全诗)
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其实,李白不仅借酒来消愁,而且赋予了酒更丰富的内涵,我们一起来看另外两首李白早期写到酒的作品,通过比较看看他喝酒的态度及感情的发展变化。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然后再交流。
(“深味”环节约十分钟)
(多媒体展示问题:比较《南陵别儿童入京》《行路难》《将进酒》中诗人饮酒态度及感情变化。)
(学生阅读、分组讨论。然后交流)
生:我们小组认为第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表达的是作者激情洋溢和愉悦的心情,因为这首诗是在他被唐玄宗征召入京时写的,他觉得他的理想能够得到实现了,所以他很高兴,最能表现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学生齐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一句)
生:第二首《行路难》是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时所做的,我感觉有一点愤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一句能体现他饮酒的态度,但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表达了作者那种自信。
(学生齐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
生:写最后一首《将进酒》是作者被“赐金放还”达八年之久了,这时喝酒就是“会须一饮三百杯”了,感情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尔同销万古愁”。
师:从这三首诗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嗜酒的李白,一位感情矛盾而又复杂的李白。(多媒体出示龚自珍对李白的评价)龚自珍说:李白兼具了庄子逸世高蹈、天马行空的自由之魂与屈原孤傲忠介、上下求索的倔强个性,这两种“古来不可兼”的文化性格在李白身上“聚”在了一起。所以,我们读李白的诗,可以读出庄子般潇洒飘逸,可以读出屈原那样的倔强不屈,他一生与酒如影相随,高兴时喝酒,彷徨中喝酒,失意后喝酒,但无论他如何高兴,怎样彷徨,多么失意,他始终没有放下“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这就是我们的李白,即便是被“赐金放还”八年之后,他也绝没有沉溺于酒池,如同行尸走肉,也没有避世退隐,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更没有卑躬屈膝,充当权贵的走狗,他喝酒喝得痛快,做人做的更坦荡,借酒挥洒才情,抒发愤懑,展现乐观自信,凭着一身傲骨化哀伤为洒脱,化忧愤为豪放!下面让我们全体起立,尝试背诵全诗,再次去感受“诗仙”之才情,“酒仙”之豁达!
(学生全体起立背诵全诗)
师: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