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高塔教案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高塔 教案 设计

管理员

摘要:

建高塔教案设计建高塔教案设计  篇一:《建高塔》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建高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六课。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框架铁塔稳定不倒的形状结构特点。物体都有稳定性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铁塔的认……

建高塔教案设计

建高塔教案设计

  篇一:《建高塔》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建高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六课。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框架铁塔稳定不倒的形状结构特点。物体都有稳定性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铁塔的认识,也能够认识所有物体的稳定性问题。本课以铁塔为什么稳定不倒为起点和归宿,中间用塑料瓶做实验和制作“高塔”来探究物体稳定性问题。探究学习的过程为“推测——探索和制作——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让学生用塑料瓶、沙、水去自主研究教科书提出的三个问题,初步认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第二,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学生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是对前一个活动研究结论的应用和再检验,是一个继续研究的过程。这里不是制作框架式高塔,主要考虑是不与上课重复和教学时间的限制。

  第三,铁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将探索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进行反思,是培养探究能力的一个策略。这个活动希望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体会比较、反思的意义。同时,通过再思考使学生加深对框架铁塔不容易倒的道理的认识。

  二、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上节课《做框架》的学习,已经知道框架结构具有结实且不容易变形的特点。但是,像塔一类物体的稳定性原理的思考是缺乏的,学生对“上小下大”的物体稳定性是具有一定的认识的,潜意识中大部分是知道这么一回事的,但缺乏数据(证据)的支持;还有,关于“上轻下重”的思考,学生的潜意识中大部分认为是越重越不容易倒,就像一个塑料瓶,他们会认为里面装的水越多越稳定,装满水的塑料瓶是最不容易倒的。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框架铁塔的结构特点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小,而且类似这样的物体稳定性好。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简单的材料,研究物体不容易到的秘密,同时学会整理数据、深入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展开基于证据的研讨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合作与交流,懂得尊重科学事实,培养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物体稳定性的探究过程。

  2、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并进行反思。 教学难点:学会整理数据,深入分析数据,发现更多的规律。

  五、教学准备

  1、每小组各4个装着不同数量水的塑料瓶、一块小木板、沙子

  2、每小组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剪刀、电风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9个小组分别代表9支建筑队,你们向大家推荐一下自己好吗?”组甲:我们是梦翔队,梦翔!梦翔!畅游梦想!耶!

  组乙:我们是雏鹰队,雏鹰,雏鹰,我最强!耶!

  (设计意图:我把九个小组分别代表九个建筑队,并让各小组介绍自己,简单的自我推荐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明确了我们今天探究的主题。)

  2、师:今天,老师带领9支建筑队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观赏古今中外多种塔类建筑,大家愿意吗?(出示课件)

  (左边的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中间的是钻井铁塔,右边的是高压输电铁塔。)

  3、师:观察这些铁塔,他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科学情景的创设,生活经验的提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探究高塔不容易倒做了铺垫。)

  4、师:这些高大的铁塔会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生:风力; 雷击; 拉力; 它们自身的重力; 风的阻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只有尽量减少受外力的影响,高塔才能又高又稳。)

  5、这样高的塔为什么会历经百年甚至千年而屹立不倒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哪些特点使高塔不容易倒?

  (生:三角形结构;框架式结构;多边形结构;上轻下重;上小下大; 里面是空的??)

  (设计意图: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铁塔的认识,也能够认识所有物体的稳定性问题,让学生根据塔的结构和它们的共同点来猜测塔不倒的原因。猜想是由问题直接推测结果的一种直觉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探究态度。)

  (二)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1、师:如果要证实我们的猜想,你认为应该怎么做?需要哪些材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对猜想进行验证,符合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同学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探究态度。)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师:今天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请各建筑队一起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4、师:出示研究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1)分别把四个瓶子正放和倒放,观察记录哪种方法不易倒,不易倒的打钩。

  (2)桌上垫木板,把不容易倒的瓶子同时放在木板上,基本在一条直线。

  (3)慢慢倾斜木板,观察哪个瓶子容易倒 。记录先后倒的顺序,把发现的结果填写完整。

  5、师:请建筑小队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1)从正放和倒放比较得出上小下大的物体不容易倒。

  (2)从不同高度的水位比较中发现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设计意图:学生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是具有一定的认识的,潜意识中大部分是知道这么一回事的,但缺乏数据(证据)的支持,这里直接出示实验材料和研究的方法,让学生用塑料瓶、沙、水去自主研究实验记录单上的问题,让同学经历如何放置物体最不容易倒的过程,初步认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6、师:选择最不容易倒的那个瓶子,然后在空瓶子里装入相同的沙子,用上面同样的方法,测试哪个瓶子先倒,你发现了什么?换成更重的东西呢?

  (设计意图:关于“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学生还是有疑问的。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问,通过改变实验材料,把水换成更重的沙子,进一步明确,上轻下重而且重心稳定的物体不

  容易倒,希望学生能想到把物体的下面做的大些、重些,上面做小些,轻些,物体就更稳定,不容易倒,这为下面的建高塔打下基础。)

  (三)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及高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

  (过渡语):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开始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高塔吧!

  1、师:先来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大塑料瓶、两个小的 还有吸管 水 沙子 胶布)

  2、师:同学们准备怎么样用这些材料来建高塔,在设计之前老师提个要求。

  (1)充分使用老师提供的材料。

  (2)开拓创新,设计又稳又高的塔。

  (3)小组讨论,画出简单的设计图。

  3、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小组长领取实验材料,合作建高塔。

  (设计意图:要让每个学生在一个小组中都有事可做,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表现的机会,让人人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学到的知识的运用以及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同伴间的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 师:现在我们要对塔进行测试,要看哪一组的塔又稳又高。

  第一项:测量高度,哪组的塔最高?

  第二项:用斜倾纸板的方法检验哪组的高塔不容易倒。

  第三项:用扇风的方法检验高塔的抗风能力。

  (设计意图:测试“高塔”是对前一个活动研究结论的应用和再检验,是一个继续研究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反思自制塔的优缺点,各小组反思怎样才能让塔更稳固,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利用,并了解到铁塔是具有多种结构使塔更稳固,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5、四名学生作为检测员评选优秀建筑队。

  6、优秀建筑队汇报本队建高塔的方法。

  (设计意图:评价主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四)整理小结

  1、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铁塔不容易倒的原因有哪些?(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2、仅仅是这些原因吗?演示风阻的实验,比较一下,是封闭式的高塔抗风能力好还是框架结构的抗风能力好。(板书:框架结构空气阻力小)

  (设计意图:铁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将探索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进行反思,是培养探究能力的一个策略。这个活动希望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体会比较、反思的意义,同时,通过再思考使学生加深对框架铁塔不容易倒的道理的认识。)

  (五)作业

  课后自己动手建造你心目中的高塔。

  今天我们自己当了一回小小的建造师,发现了塔稳的小秘密,又建造了既高有稳的塔,同学的表现很棒,老师相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运用知识团队合作,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的建造师。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激励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

  七、板书设计

  建 高 塔

  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框架结构空气阻力小

  篇二:《建高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科学》六年级上册P38-39《建高塔》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塔的稳定性的探究过程,认识框架铁塔和其他物体稳固不倒的前提因素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2、经历“推测——实验、制作和探索——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的科学探究过程。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把探究结果与猜测相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探索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进行反思。

  难点:高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水、吸管、透明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进入探究主题

  1、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见过塔吧,你知道国内外有哪些著名的塔吗?

  2、师:现在老师就来当当导游,带领大家领略世界上著名的塔。

  这是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最著名的建筑物,有320.75米高,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塔,并且保持了这个世界纪录长达40多年。这是澳门观光塔,它高338米,还有广州塔,它的整体高度长达600多米,是我国的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

  3、思考

  提问:这么高大的塔直入云霄,它们在实际生活中要承受哪些外力的作用?(地震,狂风,暴雨,雷击)

  师:是啊,这些高塔要经历狂风暴雨的洗礼,然而直到今天,他们风采依旧,经久不倒,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结构,猜猜是哪些特点让它们不容易倒?

  4、生猜想(底部大,底部重,上面小,下面大??)

  过渡: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1、塑料瓶实验

  师:现在桌上有2个空瓶,一个瓶口朝上,一个瓶口朝下,你觉得哪个瓶子的稳定性更好?为什么?(板书:上小下大不易倒)

  师:虽然这个瓶子的稳定性较好,但是老师轻轻一吹,它就倒了,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得更稳?(加水或加沙子)

  师:加水或加沙子的目的是什么?

  师:老师这里就有2种情况,一种是在它底部加一些水,一种是加满水,你觉得哪个瓶子的稳定性更好?

  师:同学们意见不一,那我们就用事实说话。老师将这两个瓶子放在同一块板上,将靠近我这一端的慢慢抬起。

  师:你看到了什么?(加满水的先倒了)

  师:我们再来试一下。哪个稳定性更好?(在它底部加水的情况)

  师:为什么是在底部加水的这种情况,它的稳定性更好?

  (板书:上轻下重不易倒)

  三、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1、同学们,现在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老师请你们当一次工程师,我们来比赛哪个小组能设计建造一座美丽又牢固的塔。

  2、我们先来看看比赛规则:

  (1)每组所用时间,最多为7分钟。

  (2)老师喊“开始”,才能动手;老师喊“停”,每组就要将作品放到讲台,否则违规。

  (3)塔建得最高的小组取得胜利,获得“最佳作品奖”。

  师:各位工程师们,为了让自己的塔建得高一点,你们肯定想到了将瓶子垒起来,这里就涉及到如何连接的问题。老师提示一下大家,我们可以利用吸管和透明胶像这样连接。用透明胶连接的时候,尽量粘得牢一点。

  师: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领取吸管,其他同学准备好材料。

  3、学生建塔,教师巡视,并给予相应指导。

  4、汇报交流

  师:好,时间到,请各个小组将你们的作品放到讲台来。这些都是大家智慧的结晶。放眼过去,哪个小组建的塔最高?请你们小组派代表来说一说,为什么你们能将塔建得这个高?还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你们脱颖而出?

  师引导说出: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师:其他同学想一想,为什么在塔的底部用书顶着,会增强它的稳定性?

  师:大家讲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这相当于给塔建了一个地基,地基陷于地下越深越不易倒,(板书)所以,在建房子地基时,往往需要向地下打很深的洞。

  师:同学们,将来你们真的当上了工程师,有信心将你们的建筑物建得那么高吗? 我们用掌声向获得“最佳作品奖”的小组表示祝贺。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有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该怎样改进?

  四、框架铁塔不易倒的思考

  师:现在,你能说说,哪些特点使框架结构的铁塔不易倒吗?

  学情预设: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师提示:还有,我们看,框架结构的铁塔是空体的,比起那些实体的塔有什么优势?(空气阻力小)

  五、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六、完成课堂作业本

  篇三:数字塔教案

  奇妙的数字

  教学目的:

  1、带领学生漫游奇妙的数字王国,感受数学的神奇,激发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和向往。

  2、通过欣赏数字塔感受数学奇妙的美感,通过学习奇妙的《周易》数字金字塔感受我们古代数学家的智慧,通过了解金字塔里的神奇数字,感受数学的神秘。

  教学重点:

  感受数学的神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数字塔规律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数字塔

  1、给出第一个数字塔,让学生感受他的奇妙,老师问:这是什么?你的心灵有什么感受?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11111111×11111111=123456787654321

  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老师给出数字塔的概念:数字塔是运用整数间有规律的排列,组合成有趣的数字宝塔。在许多的数学计算题中,运用数字的特殊规律,使一些复杂的运算简单化,从而达到速算、巧算的目的。

  2、你会构建数字塔吗

  给出下列算式:

  (1)

  1×9+1=10……………?①

  11×9+1=100………..?②

  111×9+1=1000…..…..③

  你知道第④个式子是什么吗?

  (2)

  2×9+2=20

  22×9+2=200

  222×9+2=2000

  你还能往下继续写吗?….2222×9+2=20000?

  你能构建类似的数字塔吗?学生猜想尝试:

  3×9+3=30

  33×9+3=300

  333×9+3=3000

  ……………………………….

  9×9+9=90

  99×9+9=900

  999×9+9=9000

  …………….

  运用整数间有规律的排列,组合成有趣的数字宝塔。还有很多:想不想再来看一些。

  (3)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仔细看看这些算式间有什么联系?相同点在哪不同点在哪?你能不能往下建下去?

  (4)

  1×9+1=10

  2×99+2=200

  3×999+3=3000

  你能接着写吗?

  2、数字塔欣赏

  如果你想把左边的“1”放到右边则有:

  1×9+2=11

  12×9+3=111

  123×9+4=1111

  1234×9+5=11111

  12345×9+6=111111

  123456×9+7=1111111

  1234567×9+8=11111111

  12345678×9+9=111111111

  123456789×9+10=1111111111

  如果你想等式的两边都有1~9构成宝塔,则有:

  1×8+1=9

  12×8+2=98

  123×8+3=987

  1234×8+4=9876

  12345×8+5=98765

  123456×8+6=987654

  1234567×8+7=9876543

  12345678×8+8=98765432

  123456789×8+9=987654321

  当然,我们还可以变化一下数字宝塔的形状,真是壮观又和谐。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12345679×36=444444444

  ??

  12345679×81=999999999

  3、这些数字塔好看吗?你还有有趣的数字塔吗?

  学生尝试构造数字塔,老师进行鼓励性的评判。当学生回报交流后,老师继续让学生欣赏更加复杂的数字塔。

  1=1×1÷1 121=22×22÷(1+2+1) 12321=333×333÷(1+2+3+2+1) 1234321=4444×4444÷(1+2+3+4+3+2+1) 123454321=55555×55555÷(1+2+3+4+5+4+3+2+1) 怎么样?够复杂吧!再来一道? 12÷4=3 1122÷34=33 111222÷334=333 11112222÷3334=3333 1111122222÷33334=33333 111111222222÷333334=333333

  ??

  下面的这些数字小宝塔,你觉得可爱吗?

  819×37=3030

  819×74=6060

  819×111=9090

  819×148=121212

  819×185=151515

  819×222=181818

  819×259=212121

  819×296=242424

  819×333=272727

  819×370=303030

  37×3=111

  37×6=222

  37×9=333

  37×12=444

  37×15=555

  37×18=666

  37×21=777

  37×24=888

  37×27=999

  “142857”

  它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 它是一组神奇数字, 它证明一星期有7天, 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字,依顺序轮值一次, 到了第7天,它们就放假,由999999去代班, 数字越加越大,每超过一星期轮回,每个数字需要分身一次, 你不需要计算机,只要知道它的分身方法,就可以知道继续累加的答案, 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发掘! 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 如果您发现了它的真正神奇秘密┅┅

  请与大家分享!

  142857×1=142857(原数字)

  142857×2=285714(轮值)

  142857×3=428571(轮值)

  142857×4=571428(轮值)

  142857×5=714285(轮值)

  142857×6=857142(轮值)

  142857×7=999999(放假由9代班)

  142857×8=1142856(7分身,即分为头一个数字1与尾数6,数列内少了7) 142857×9=1285713(4分身)

  142857×10=1428570(1分身)

  142857×11=1571427(8分身)

  142857×12=1714284(5分身)

  142857×13=1857141(2分身)

  142857×14=1999998(9也需要分身变大)

  继续算下去??

  以上各数的单数和都是“9”。有可能藏着一个大秘密。

  以上面的金字塔神秘数字举例:1+4+2+8+5+7=27=2+7=9;您瞧瞧,它们的单数和竟然都是“9”。依此类推,上面各个神秘数,它们的单数和都是“9”;怪也不怪!(它的双数和27还是3的三次方)无数巧合中必有概率,无数吻合中必有规律。 何谓规律?大自然规定的纪律!科学就是总结事实,从中找出规律。

  神奇的数字142857

  142857

  这个看似再平凡不过的六位数由什么神奇的呢?

  那我们现在开始做一个游戏...

  我们把这个142857从1到6按顺序乘一下,就会出现如下6组数字:

  142857x1=142857

  142857x2=258714

  142857x3=428571

  142857x4=571428

  142857x5=714825

  148257x6=857142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这6组数字神奇在什么地方,仔细看的朋友也许发现了,对,这6组

  数字竟然是同一个142857,

  只是数字之间位置改变了而已...

  继续...

  142857这个数字乘上7,142857x7=999999,你是否很惊讶?

  再把142857这个数字分解成两组数字,142,857

  这两个数字之和得出142+857=999

  再把142857分解成三组数字,14,28,57

  这三组数字之和得出,14+28+57=99

  最后我们把142857再乘于142857,结果是142857x142857=20408122449

  再把20408122449分解两组数字,20408和122449

  它们之和是:20408+122449=142857

  游戏结束!是不是觉得这些数字很神奇啊?也不知道谁发现的,真的了不起啊...

  关于其中神奇的解答:

  142857

  它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

  它是一组神奇数字,

  它证明一星期有7天,

  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字,依顺序轮值一次,

  到了第7天,它们就放假,由999999去代班,

  数字越加越大,每超过一星期轮回,每个数字需要分身一次,

  你不需要计算机,只要知道它的分身方法,就可以知道继续累加的答案,

  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