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调研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价格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价格调研报告1 商品价格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做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
价格调研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价格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价格调研报告1
商品价格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做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使市场保持合理的物价,是物价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临潼区从物价监督工作中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意见建议,做好新形势下基层价格监督检查工作。
一、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执法手段滞后。一直以来,价格监督检查仍停留在翻翻账本、查查凭证、看看报表的老方法上,过分依赖人的自然智力,而对于医疗卫生、电力、电信等实行了智能化办公、财务电算化行业和部门的价格监督检查有时还不得不求助于第三方,这样一来,调查取证难以深入细致,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在一些案子的关键环节上难以取得重大的突破。另一方面,当前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还存在执法水平不高的问题。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还停留于表面,没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少数执法队员只满足于检查处罚了事,不注重经常性的价格监督,平时对被管理对象的价格行为很少过问,导致有些本可避免的价格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和纠正。
(二)职能交叉,相关执法部门互相扯皮。由于现行的部门法律法规间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造成了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的问题。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有依法行使价格监督检查和处理价格违法行为的职权,但一些部门由于涉及自身利益不予配合甚至经常干扰办理价格违法案件工作。
(三)三难现象制约检查。
1、检查难。一是价格违法和乱收费行为的手段更加隐蔽。一些单位通过高科技手段和复杂的收费系统,采用各种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和逃避检查。比如一些超市等都有较为完备的收费系统软件,财务处理也采取了电算化,其交易记录、收费记录有的甚至可以更改,这样一来,价格监督检查取证和检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二是价格违法行为日趋隐蔽。随着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逐步深入和检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不法经营者千方百计出招来对付检查,设置种种障碍,加大了检查的难度。
2、处罚难。一是抵制、拖延检查。虽然有些价格违法单位勉强接受了检查,但对检查出来的材料不予签字认定,或者采取拖延的'办法来抗拒处罚,有的甚至通过寻找关系网给检查部门予以施压,以逃避处罚。二是干预价格处罚。目前价格执法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块块管理,如果被检查单位是同级政府的其他部门、或是有价格行为的与当地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涉及单位常常从自身利益出发,违法设立各种收费项目来增收,给检查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往往从本单位利益考虑,对价格部门的处罚进行干预,造成价格执法不能依法行政,处罚困难。
3、收缴难。一是很多被检查单位虽然承认了价格违法的错误事实,但在执行处罚收缴违法所得的时候,这些单位或以其经营亏损无力缴纳,或以单位经费困难等理由拖欠罚没款,以求最终能不了了之。收缴问题亦普遍困难。二是按照现行的价格法律,价格执法缺乏强硬手段,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由于法院执行周期长,还要支付执行费用,使得价格执法成本明显增大。
二、新形势下做好基层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价格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建议要加大立法力度,进一步完善、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法律法规,理顺现行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与《价格法》相配套的各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或具体的实施意见,增加价格行政执法行之有效的行政措施,在立法上赋予价格主管部门在执法上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从根本上解决价格行政执法三难的问题。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一是要吸收具有专业知识,学历高,富有年轻活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基层价格监督检查队伍。二是要经常性地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和调研,让他们开阔视野,创新思想,开拓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思路。三是加强对价格监督检查人员的法纪和廉政教育,坚持机制保廉,保持价格执法队伍的廉洁形象,打造一支能经得起考验,抵得住诱惑的高素质执法队伍。
(三)创新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方式。一是要创新价格监督检查组织方式。如实行纵向联合检查、交叉检查,在检查中可以采取由上级统一抽调下级业务骨干开展交叉检查的办法,上下结合,统一行动,有效地防止地方政府进行行政干预,保证检查的成果。二是要创新价格监督检查方式。应对价格违法形式多元化、行为复杂化、手段隐蔽化、部门利益化的严峻形势,价格监督检查要不断推陈出新,将账面检查与外围调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举报投诉与全面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力求检查深、细、透。
(四)完善事前监管制度。价格监督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制裁,而是对行为进行规范。要从根本上防止、减少、避免价格违法行为发生。这就需要在价格监督检查中把工作重心前移,建立健全通报会、告诫会、告诫书、提醒函等各类制度,做好事前防范。通报会、告诫书等作为价格监督检查事前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于引导经营者自查自律,及时发现价格违法行为苗头,阻止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价格调研报告2
近期,我局在部门问政和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中,群众多次反映我县生猪屠宰企业代宰价格高,管理不善等情况。为遏制私屠滥宰的现象,保证肉品的安全,保证生猪屠宰价格的合理、稳定,为了解我县及周边县市生猪定点屠宰的价格与管理的真实情况,给政府加强生猪管理的监管提供依据,我局对生猪屠宰市场的价格与管理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我县生猪屠宰企业的情况
我县20xx年引进了生猪屠宰外资企业——XXXX肉品公司,是一家完全私营企业,也是我县生猪定点屠宰场。该企业前期投资500万元,后增加到20xx万元,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占约6000平方米左右(其中屠宰房厂房面积619平方米),设施完善。20xx年4月前,生猪屠宰企业以整条猪批发为主,因反映较大,后根据定府办字[20xx]34号文件精神,从20xx年4月25日起实施“代宰与批宰并行”管理模式后,代宰费152元(不包括检疫费6元),同时增加了投资,加强了生猪屠宰管理执法大队。生猪屠宰市场的价格与管理关系到消费者的生活、屠夫及屠宰企业的切身利益。
二、周边县生猪屠宰企业的情况
20xx年5月,我局部分人员组成生猪屠宰市场调查组到周边的XX、XX、XX、XX、XX等县的屠宰场实地考察,主要调研了它们的屠宰企业情况,管理模式、代宰费、日平均屠宰量及市场上的私屠滥宰现象、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等,并对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对比,情况如下:
XX县:益民食品有限公司,国有控股企业(国家占51%的股份),投资260多万元,占地面积10亩,日平均屠宰量为70头左右,代宰费64元(不包括检疫费4元),有执法队,乡镇有私人屠宰场,执法力度好。
XX县:商业定点屠宰场,国有私人承包经营企业,投资200多万元左右,占地面积4亩,日平均屠宰量为80头左右,代费为40元(不包括地税5元,食品检疫费5元,检疫费4元),执法力度不高,无人监管,存在私屠滥宰现象。
XX县:XX城区定点屠宰场,国有企业,投资200多万元,占地面积10亩,日平均屠宰量为180头,代宰费为39元(不包括消毒费2元,检疫费4元,个人所得税5元),由于代宰费低,执法力度好,私屠滥宰现象少。
XX县:利民生猪定点屠宰场,国有私人承包企业,投资200万元左右,占地面积3亩,日平均屠宰量为100头,代宰费为48元(不包括检疫费7元),管理较好,私宰现像少,周边乡镇的生猪也到本屠宰场代宰。
XX县:XX食品公司,国有私人承包企业,投资200多万元,日平均屠宰量约80头,管理模式以整条猪批发、生猪代宰相结合。代宰费按1斤猪肉收取0.638元固定定额费用,不随市场猪肉批发价格变化而变化。按一条猪200斤估算,代宰费约为127.6元。有执法队,但仍存在私宰现象。
三、存在的问题
1、我县生猪代宰企业和外县企业性质不同。
经过调研、对比可以看出,周边县的生猪屠宰企业多为国企,或国有私人承包企业,企业的用地大都由国家投资,以国家经营或私人租用经营为主,企业管理模式都是代宰。而我县生猪代宰企业是完全私人投资企业,企业投资大、规模大。
2、我县生猪代宰企业投资大,负担经费高。
外县的`代宰企业投资都在200-300万元左右,前期均由财政投资,企业的承担经费主要是承包管理费、管理人员和工人工资、办公经费、水、电及机器设施损耗等,这种由财政投资经营或由财政投资私人租用经营的方式,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因此生猪的代宰费用也较低,得到群众支持和认可。这些企业的日均屠宰量较高,收益明显。而我县生猪代宰企业投资20xx万元,完全私人投资,投资经费和支出也大大高于周边其他县。除了日常的基本开支和经费,该企业尚需负担执法人员的执法经费,执法人员经费为平均每月19900元,去年以前缴纳给商务局的管理费平均每月为6866.6元,还有需缴纳的商务环保费(按1元/头计算约1655元/月)。这些需缴纳经费合计为均28421.6元/月。这些费用分摊在生猪代宰费上约19元/头。
3、我县生猪代宰费高,执法不严,私宰现象时有发生。
外县的生猪代宰费基本在每头猪50—70元之间,由于代宰费低,执法队执法情况良好,私宰现象相对较少。而我县的生猪代宰费为152元/头,代宰费比外县高出好几倍。而且,执法队执法力度不到位,对市场上出现的私宰现象处罚不够严厉,导致私屠滥宰人员时常抱有侥幸心理。我县的私宰无固定窝点,人员也不固定,查处难度较大,造成发现难、取证难、处理更难等现象,且私宰的猪大多为病猪死猪,严重影响我县的肉品安全。
投资和支出经费高、屠宰数量上不去、收益少是目前我县生猪代宰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企业生猪日平均屠宰量少,造成企业生产资源浪费严重。企业的这些经费负担和压力致使生猪代宰费高出周边县几倍,进而导致在猪肉价格上平均比周边县每斤高0.8-1元,群众意见较大。
四、生猪屠宰的价格与管理工作建议及对策
1、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
一是向群众、社会屠工印发了相关材料,广泛宣传《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二是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工具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政策宣传的影响,尤其要加大定点屠宰的政策宣传,让群众了解生猪定点屠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加强代宰企业的管理,减免企业相关费用,下调生猪代宰费。
经调研,县屠宰场——XX肉品公司的每月平均全部支出大概13多万元,其中缴纳给商务局的管理费、环保费和执法人员经费约为3万元/月。现在屠宰费是152元/头,每天平均屠宰量大约50—55头,计算免除以上费用即可每头下调生猪代宰费用19元左右。根据国家农业部《关于做好20xx年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xx]2号)文件精神,要把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经费纳入预算。因此建议政府把生猪屠宰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减免企业部分管理经费和执法经费,同时根据屠宰场的盈利和经费支出,督促XX代宰企业尽量节约成本,缩小资金,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促使企业成本下降,以此下调代宰费用。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建议政府把我县生猪屠宰稽查大队从机构性质、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等方面给予明确,使生猪定点屠宰稽查大队名正言顺履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并且不能让企业参与执法。应由政府出资按专业化、年轻化要求,建设一支规范、高效、有活力的稽查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现象,对违反《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人和事要从快从重处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公安部门应加强对私宰病猪死猪案件的查处力度,该抓就抓,该判就判,以提高违法成本,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肉品安全与肉品市场的价格稳定,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生猪屠宰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质性突破。
价格调研报告3
据我局市场监测,近期以来,受“猪流感”影响,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为此,我局针对这一现象对全县部分乡镇屠宰场、生猪活体储备点、县内部分农户、县城农贸市场和部分超市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具体的调查摸底,对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下一步市场趋势作了一个初步预测,现将有关情况简要如下:
一、价格情况
目前我县生猪收购价格:良种瘦肉型生猪为480-490元/100斤、土杂猪为460-470元/100斤;较上个月的同种类生猪收购价格540-550元/100斤和520-530元/100斤平均分别下跌11%和11.3%;较去年同期同类生猪收购价格800-900元/100斤和600-700元/100斤平均分别下跌35%和28%。
目前我县猪肉价格:县城及大部分乡镇屠宰场的鲜肉批发价格为13-15元/公斤。市场零售价格为18-20元/公斤,较上周22-24元/公斤平均下跌17%,较去年同期28-30元/公斤下跌35.6%。
二、主要原因
一是受“猪流感”影响,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美国和墨西哥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存在较大影响。二是广东等地因我省生猪注射瘦肉精过多等原因一直在减少甚至拒绝收购我省的生猪,导致猪源外购受阻,内销渠道呈饱和状态从而压低了生猪收购价格。三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20xx年全国生猪养殖业进入低谷,20xx 年开始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刺激养猪业发展,进行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助、规模场补助、养殖大县补贴等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刺激了养猪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生猪产量较往年增加但销售渠道狭窄。
三、下一步走势
目前生猪及猪肉市场价格已在下跌空间徘徊,但实际情况是如此种现象继续下去的话,我县屠宰场及大部分农户特别是大中型规模化养猪场已基本无利可图,小养猪场和散养户已进入亏损状态。待等到“猪流感”冷却后,价格有可能回落。但据省商务厅从省级储备基地调查,20xx 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达到高峰,导致母猪大量补栏,按生猪生产周期12 月左右计算,大规模商品猪上市恰好集中在 20xx年上半年,因此20xx 年生猪价格仍将保持较大下降压力,这期间虽然不排除一些波动,但总体价格回转需要等到今年年底。另据全国其他各地储备基地反映,一般亏损3-5 个月后,小养殖场因资金问题将被动退出,开始淘汰母猪,在淘汰母猪3-4 个月后,生猪供应就可转为良性循环,这样推算,价格回转也在年底左右。
当前我局作为商务主管部门,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是生猪屠宰市场监管工作,确保肉品质量和高度关注猪肉市场波动对农民增收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加强生猪市场动态和常态预测预警,主要监测生猪价格、存栏出栏情况、饲料价格情况等,定期发布市场变化相关信息,分析供求关系,预测市场走势,为县内大型养殖户生产经营提供便捷、准确、客观的信息,促进生猪养殖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价格调研报告4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煤炭税费征管,保障和提高煤炭资源的合法、高效开采及利用,达到以完善、和谐、统一、高效、清廉的征管机构,加强煤炭税费、调节基金征管,打击私挖盗采及非法运输国家煤炭资源销售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煤炭税费、调节基金跑、冒、滴、漏现象,确保煤炭税费、调节基金应征尽征,为晴隆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之目的。结合我县实际,就如何设立煤炭税费和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机制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晴隆县煤炭产业发展前景及分析
晴隆县煤炭资源贮量大、分布广、煤种全。由于地形地貌特殊、人口、文化素质、资源环境、交通等因素制约,导致我县煤炭产业发展滞后,有证煤矿产煤大多集中在中部地区,南北偏少,发展极不均衡。但是,通过近年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和今年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深化改革等激励措施拉动及县委政府出台整合煤矿产业发展措施推动下,我县煤炭产业的发展空间将较为广阔,煤矿产业将会逐步一改以往有证煤矿少、规模小、耗能污染大、产出低、综合开发利用率低且发展不均衡的状况。煤炭产品通过水、陆均可运输出境销售,交通极为便捷。今年,虽然受道路设施改善及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我县各煤矿企业亦可望产煤160至180万吨,到“十一五”期末,各煤矿产煤将递增至350万吨左右,“十二五”将突破500万吨。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二、晴隆县煤炭税费征管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县自强化煤炭税费征管、开征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以来,由于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措施有力,通过政策引导,煤炭产业发展较快,煤炭税费及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收逐年递增。,各煤矿累计生产煤炭140多万吨,实现销售120多万吨,缴纳煤炭税费、调节基金近1。5亿元。较大地推动和保障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我县的征管体制和机制却与煤炭产业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尚处于雏形,各项征管措施有待健全和完善,无规范、统一、按程序审批的煤炭税费、调节基金征管机构,虽有县人民政府常务纪要明确的兼管机构,但是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该机构由于受职责权限、执法主体、执法依据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已不能有力地打击非法运输煤炭销售而偷逃煤炭税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的违法行为。加之我县煤炭验票站设置尚不健全,设置的煤炭验票站现仅有砂锅验票站、沙汆验票站、箐口验票站、173验票站、竹塘验票站。偷运煤炭的投机商可通过光照湖、高速路口、箐口、320线、安谷乡和紫马乡等乡镇边界自由出入县境。同时,验票站值班人员为国税、地税、煤炭局派驻工作员及聘用人员参杂值班,人员文化程度、业务素质、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多部门领导、多部门管理,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并且,现有着我县交通设施的进一步改善,水运、陆运、铁运的综合开发利用,势必推动煤炭产业的迅猛发展,煤炭产量到“十一五”期末可望达到350万吨,“十二五”期间将突破500万吨。在煤炭产量递增之际,煤炭运输出境口亦将增多,征管工作难度将会更大,原明确的征管方式、征管体制和机构已远远满足不了煤炭产业的发展。因此,筹建新的、完善健全、高效、执法主体明确和程序合法的煤炭税费征收管理机构已成必然。
三、调研建议
1、拟设立晴隆县煤炭税费征收管理局
调研组通过到兴仁调研及参照州内产煤炭县征管机构设立情况,一致向县人民政府呈报我县煤炭税费征收管理机构名称拟设为“晴隆县煤炭税费征收管理局”。归口县物价局管理,规格为正科级事业机构,业务上接受税费、基金征收部门的委托和指导,代表县人民政府负责全县煤炭税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工作。该机构下设办公室、执法大队、监控中心、财务及票据管理股、10个煤炭验票站(砂锅、沙汆、波秧、紫马、箐口、173、竹塘、长流、光照渡口、茶际);暂定编制80名,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其中,事业编制70名,工勤人员10名;领导职数:设局长1名,副局长3名,纪检组长1名,股级负责人14名。
2、明确煤炭税费征管执法权限
当前,非法盗采煤炭资源运输出境销售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季节呈多发状态,我县煤炭验票站受执法主体、执法权限等因素制约,查处非法煤炭运输出境销售工作难度较大,工作人员虽做大量艰辛的工作,但仍难以保障煤炭税费、调节基金全部收缴入库。针对这种情况,调研组拟向县人民政府建议,在“晴隆县煤炭税费征收管理局”未明确设立及申报批转履职前,请召集涉及到煤炭税费、调节基金等项目征管的相关部门协商,请相关部门授权给县物价局管理的煤炭验票站,业务上在其指导下依法严肃查处非法煤炭运输及偷逃煤炭税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的违法行为,确保煤炭税费及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应收尽收,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有稳定财源。
3、取消重复收费建议县人民政府协调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县煤炭局等部门,明确县国土或煤炭局取消向煤矿企业重复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
价格调研报告5
一、采取有力措施,切实维护瓶装液化气市场价格稳定。
1、加强液化气价格监测,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回落。定时、定点、专人对液化气等重点商品出厂价格、销售价格监测工作,根据监测情况分析异动成因,判断价格趋势,采取相关措施。
2、密切配合,联合监管。开展对瓶装液化气供应及价格情况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者是否存在哄抬价格、短斤缺两、变相提高价格、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价格违法行为。在发现企业在明码标价等问题上存在不规范行为后,立即责令其限期整改,统一了瓶装液化气经销明码标价公示牌内容。经过整顿,各瓶装液化气供应点均已做好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工作。
3、将检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检查与帮助整改相结合,加大对价格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针对违规经营者,区物价局采取提醒、告诫、限期整改、规劝警示等方式方法,督促和引导其加强价格自律,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
4、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时发布、公示价格动态、信息、政策,提供市场走势预测,让群众了解能源市场供求变化,及时消除部分消费者恐慌心理,稳定群众消费心理,确保人民生活安定和价格稳定。
5、通过市、区物价部门多方努力,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价格(13.5公斤/瓶),从最高价的118元/瓶装降至78元/瓶。春节前后中心城区液化气销售价格处全省设区市中下水平,并低于新余、宜春、赣州,监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存在问题
1、目前,**市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价格居全省设区市最高。联合体吉丰站、长岗路经销点自提价为78元/瓶,新深港河东自提为70元/瓶,滨江配气公司送到家82元/瓶。因此又引起市民不满,领导关注。当前,国际原油价由147元/桶迭至40多元一桶,欧佩克3月19日价为44.71元/桶,液化气作为副产品也由去年最高7000多元/吨跌至3000多元/吨。3月19日全省设区市中心城区液化气平均价格为69.28元/瓶(13.5公斤),最低为55元/瓶。以九江炼油厂3月13日液化气出厂价为例,出厂每吨3480元,加充装费28元吨,运费450-500元/吨,按每瓶135.公斤充装可装74瓶,每瓶成本54元,若按全省平均价格销售(69.28元瓶),应有可观的利润空间。
2、中心城区瓶装液化气经销形成垄断经营态势。城区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经营液化气的公司,气站有8家,实际经营的只有2家,一是新深港,二是以吉丰气站为首(俗称联合体)的7家气站。城区最好时期每天充装400余瓶,新深入港100多瓶,联合体200-300多瓶。个体经营气站没有正规的进货渠道,大都是二道三道贩子手中进货,进行现金交易,没有进货发票,更没有建立进销货台帐,内部管理混乱。
3、城区液化气经销点,大多数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审批,送气员的注册培训,基本上处于混乱状态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不同程度上给有关部门监管带来困难。
4、经销商普遍反映税负过重,质监部门收取的检测费过高,经营企业难以承担。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必须严格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管理的通知》的精神,,坚持“政府引导、合理设置、市场调节、服务便民”的原则,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液化气经营企业,使中心城区液化气经销商不少于3家,允许其跨区经销经营,合理在城区设立规范的经销网点,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局面,打破垄断,把城区液化气价格降至在合理空间,以保持价格稳定。
2、降低收费标准,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石油液化气属于特殊商品,又牵涉国际民生,其价格的波动,群众关心、领导关注。因此,相关部门应以大局为重,站在“三保一弘扬”的高度,履行各自职责,着力加强对经营瓶装液化气行业的管理,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加强管理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特别是有收费项目的单位,能减的减一点,能免的免一点,尽可能减轻企业负担,对不能正常经营的气站,允许企业报停。
3、建章立制,规范经销行为。为准确了解经销商场流通领域的`价格情况,城区液化气各个经销网点必须建立价格报告制定,除了设立进货及销售台帐外,还必须设立物价员2-3名,每月定期向物价部门报告价格情况。
4、通力合作,加大对瓶装石油液化气市场的监管力度。一营造高压政策态势为目标,建议政府牵头,在近期组织建设、工商、物价、质监、城管等部门对城区经销充装销售的液化气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对无证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违反瓶装液化气质量、重量、价格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对基本条件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企业,要实行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不达要求的,一律取消其经营资格,依法予以关闭;对向无证经营者提供经营性气源、使用过期钢瓶、减量充装、违规存储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对屡教不改的,由工商部门吊销其有关证照,取消其经营资格;对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液化气充装、经营、存储的,一律依法取缔。
5、着力规范液化气经营企业的市场行为。各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所供应的液化气必须做到保质保量,严禁短斤少两和掺杂使假,不得变相涨价和提价。必须建立财务台帐,规范经营行为。着力加强价格自律建设,自觉做好明码标价工作,着力承担起社会责任,并在调整液化气价格时,要自觉及时地做好液化气价格变动等方面的宣传解释工作,共同维护城区液化气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价格调研报告6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我县农村饮水价格情况,规范供水价格秩序, 近日,我们深入xx等7个乡镇,对农村饮水价格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鄂西,属xx江汉平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全县行政区划分为六镇一乡,xxx个行政村(xx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xxxxxx人,其中农村人口xx人。据水利部门数据显示,“xxx”期间,我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共解决xx人(含农村学校xxxx人),建设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xx处,xx人,总供水能力1.1894万吨/日,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xx%。实际完成投资xx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xxxx万元,省级配套xx万元,县级配套xx万元,群众自筹xx万元。xx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建设饮水安全工程xx处,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xx处,解决了x个乡镇xx个村xx所中小学xxxx户xx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投资xxx万元。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中供水的供水能力、实际供水数量、供水人口、投资主体、上级补贴、管理模式等;运行费用和价格情况,包括电费、人员工资、维修费、水质检测费等各项运行维护费用以及缴纳的各种税费;农村饮水工程水价收取方式、收取标准等;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电价情况,包括农村饮水工程电价执行类别和具体水平等;管理情况,包括管理模式、管理人员数量和工资水平、管网漏损率等。因供水模式的差异,其情况也各有不同,但农村用水户用水量低,管网长且损坏严重,漏损率大,运行维护费用较高,管理人员少、工资低,水费标准偏低,收取难,经营管理举步为坚是普遍反映的问题。
二、目前农村饮水价格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发现,在农村饮水价格监管方面,我们价格部门虽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价格部门监管农村饮水价格的范围有限。目前只监管了县城自来水公司直供到村、乡镇自来水厂直供到村和民营公司管理的水价,故我县的.农村饮水价格管理有些混乱,存在政府定价、协商定价、村民自制定价三种定价方式。而且自xx年我县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以来,从未对农饮水价格进行过检查,供水企业或村集体大多自己管自己。
2、农村饮水价格偏低。据调查,全县农村饮水价格无论是那种定价方式,基本水价均在1元/吨至2.5元/吨之间,且绝大多数村民自制定价都在1元-1.5元/吨,收支难平衡。
3、除县城自来水公司直供到村的水价公示基本规范外,其它几种供水模式(乡镇自来水厂直供到村、村民自建自管、民营公司管理、村集体管理)基本没有价格公示。
4、时有价格举报投诉。主要是供水管网改造过程中发生的矛盾、不能直抄到户而由用户平摊水费等引起的举报较多。
三、农饮水价格问题存在的原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饮用水价格偏低,多数村集体处于保本或亏本状态,特别是提水供水工程基本都要村级进行补助才有人进行管理。深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供水成本过高。调查发现,一是工程年供水总量小,供水范围小,用户较少,单位供水成本相对较高。二是电价偏高。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绝大多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采取自灌模式,不需要发动机抽水,不存在电费负担,但部分抽水、提水工程耗电量大,抽一方水通常需要耗电4-5千瓦时,电费占供水成本的比重较大,电费相对较高。三是群众用水量少。由于用水花钱,农村群众实际用水量较少,每户每月平均5吨,个别村组不足3吨,致使供水单位成本偏大。
二是群众认识偏差。我县农村居民长期以手压井、小筒井和小口径砖井为饮用水源,甚至还有少部分居民取用河塘、渠等地表水。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民,特别是老年人,认为花钱买水饮用很不必要,他们大多选择不用或少用商品饮用水。
三是部门监督缺乏。农饮水工程加压站、入户主管网等工程都是政府投资,由于缺乏对管材、设备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监管,农饮工程建设质量低,“跑、冒、滴、漏”现象较多,致使供水成本增加。据调查,我县村组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网平均漏损率在xx%以上。管网老化、损坏严重,供水设备和设施年久失修,用户滴水现象较为普遍,缺乏规范化管理。
四是优惠政策难落实。由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性质缺乏明确定性,相关政策、规章制度仅简单指出要实施优惠政策,而对用电价格、税费优惠的规定比较模糊,没有明确执行方式,可操作性不强,从而使相应的电价、税费等优惠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难以落实到位,实际效果不理想。
四、加强农村饮用水价格监管的对策建议
农村饮用水和其他商品一样,价格过高过低必然会影响到购买力。因此,加强农村饮用水价格监管,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实现供需双方利益均衡,是促进农村饮用水供应良性运转,保证农饮安全工程惠民政策得到落实的途径。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农村饮用水价格监管:
1、合理确定水价,补偿经营成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自xxxx年实施以来,由于一直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造成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价格管理混乱,直接影响到供水工程的运营效益和用水户的利益。要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优质优价等原则,由物价部门合理确定水价标准,形成群众能够接受、供水工程能够持续运营的水价机制,最大限度的让群众得到实惠。
2、出台优惠政策,降低用水负担。考虑到农村用户经济承受能力,在目前农村饮水价格偏低、运行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出台优惠政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用电、用地、税收等实行优惠政策。
3、加强部门联动,实现有效监管。农村饮用水价格的高低,不仅关系农民切身,而且也影响到供水企业(村集体)的经营利益,水利、物价、财政、卫生等部门应当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一方面在统筹考虑、合理分摊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水价;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对供水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的调研和监管。
价格调研报告7
虽然cpi几近家喻户晓,ppi也为越来越多的人耳熟能详,但我们不时仍可听到误解的声音。虽然ppi现在也越来越受关注,但由于是针对企业进行统计,所以,更多是一些学者、官员和企业界人士予以关注。
我国工业品价格统计包括工业品出厂价格统计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统计两部分,目前每月编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国际上统称为ppi(producer price index)。应该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生产者向商业部门出售所有商品的价格的指数。但在我国,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即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指数编制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完善,所以,我们通常就把该指数简单称为ppi。一般情况下,如果出厂价格上升,商品的售价也会上升。因此,ppi是判断市场价格的一个先行指标。通过工业生产价格指数能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计算工业发展速度,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一、我国工业品价格统计现状
自1990年开展工业品价格统计以来,国家统计制度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特别是在20xx年进行了重大调整,实行采价制度,变时期数为时点数,新的统计调查方案对确保价格调查的同质可比原则、提高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突破,因而在实践中得到调查企业的广泛好评。但另一方面,由于产品价格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不同企业的多样化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模式,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在一些具体技术环节上作进一步的明确,在制度层面上作出统一规定。
我国目前编制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4种分组:(1)轻、重工业分组;(2)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组;(3)工业部门分组;(4)工业行业分组。权数计算资料来源于工业经济普查数据。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权数确定,采用分摊权数。
(一)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计算:
(二)工业品价格统计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1、在调查日无购销业务发生时价格采集应规范。制度规定每月8日和18日为调查日(采价日),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在调查日没有购销业务发生的情况,如何处理,在制度上需要明确规定。
2、非价格因素剔除应有明确而具体的处理办法。剔除非价格因素是工业品价格统计的难点,这里主要指因订货方的特殊要求,增加或减少部分功能,导致价格变动,这种情况在服装和机械行业中极为常见。
3、对高新技术行业的价格统计要积极应对。高新技术产品价格统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短,规格品稳定性差,往往表现出高位定价,然后价格逐步下滑的运行特征。该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要积极应对这一现实问题。
二、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计算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的价格由政府统一制定,同一产品的价格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小,并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从而,采用编制工业产品不变价格目录的方法,解决计算工业生产实际增长速度的问题,可以获得简便易行的效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成份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的经济逐步与国际接轨。一方面,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期价格波动大;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其价格水平相差悬殊。同时,由于科技进步力度加大,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的经济周期缩短,所以继续以工业总产值为价值量指标,使用全国统一的不变价格目录来计算工业增长速度已很难准确反映实际。因此,国家统计局已将工业增加值作为衡量工业经济的'价值量指标,并从20xx年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一)价格指数缩减法的基本原理
工业发展速度旨在反映工业生产的物量动态变化。为了与国民经济核算相衔接,用工业增加值计算发展速度。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的变化包括物量变动因素,也包括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及消耗的原材料等价格)变动因素。为了真实地反映工业生产总量的变动情况,必须利用价格指数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计算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然后计算实际工业发展速度。根据我国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用单缩法,以剔除价格变动因素。
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可比价工业增加值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总量缩减法。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缩减现价工业增加值总量,得到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总量,除以基期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总量,就得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工业增加值总量的发展速度。根据方案要求,各种经济成份的分组指标也用总量指数进行缩减。二是分行业中类缩减法:首先用报告期分行业的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乘以分行业中类的工业增加值率,得到现行价格的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再用相应行业中类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得到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分行业工业增加值;然后加总得出本地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总量;最后用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除以基期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计算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
(二)工业发展速度的计算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1、分行业口径不一致,难以进行速度和效益问题的配套研究。由于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要求对大中型企业的现价工业总产值用“产品法”原则进行调整,小型企业按“工厂法” 原则进行统计;而企业的财务指标则全部按“工厂法”原则计算。因此,如果分行业研究生产与效益等问题时,有的行业就会出现因计算原则不一致而数据不可比的问题。
2、工业增加值率与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不配套。工业增加值率是按上年年报数计算的,采用的是“工厂法”,而目前大中型企业的
工业总产值,按行业小类分解填报后,实际已向“产品法”靠拢,两者相乘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和财务月报中“生产法”计算出的结果出入较大。
3、价格指数计算中的行业分类与工业统计中的行业分类部分有出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工业企业之间分分和和,聚聚散散,行业分类时时都在发生变化,而价格统计并没有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会造成部分行业有价格指数而无产值,部分行业有产值而无价格指数时无法紧缩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三、完善我国工业品价格统计的构想
开展工业品价格统计,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水平,但在实际运用中,也暴露出许多弱点,还需要各级统计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一)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计算近期覆盖地级市、远期覆盖到县。目前市、县计算工业发展速度都是采用全省统一指数(中类指数),根据用价格指数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要求,用中类指数法计算,中类行业覆盖率需要达到90%以上,如果每一级汇总单位都用同级中类指数法进行计算,那么毫无疑问包括市、县的各级单位都要达到90%的覆盖率,但这种模式的成本太高,一时难以实行。
市、县统计部门如何计算工业发展速度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区、县级编制缩减指数的问题,按照价格指数紧缩法基本原理的要求,各市、县都要编制本地区的工业品价格指数。由于价格缩减法是实行中类测算,尽管各市、县都能使用全省统一的价格指数,但因各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同,因而,受价格变动影响是不同的。在中类指数相近的情况下,具体各市(县)的总指数也会出差异,因此要取得较为准确的发展速度,市(县)级自行编制价格指数是必要的。
目前国家统计局在全国地级市都已成立调查队,相继开展了工业品出厂价格调查,从近期来讲,地级市编制本地区ppi的条件已经成熟,地级市计算工业发展速度采用本地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已经成为可能。市、县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可采用地级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类指数进行价格缩减。从远期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统计工作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统计信息、数据是认识国情、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政府对统计部门的关注度和倾斜度越来越高,国家统计局在全国各县(市)都成立调查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各县(市)编制本地区ppi和利用本地区ppi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将成为可能。
(二)全面实行工业品价格网上直报。目前我国工业品价格统计主要实行的是层层上报纸质报表方法,报表从企业到县级统计部门再到地级市统计部门要经历一周的时间,其中经过价格数据录入、处理,极易发生技术性差错。而工业品价格调查网上直报具有简单易学、审核严密、监控方便的特点,能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数据的差错率,提高数据质量;能有效地减少录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能增强统计部门与企业的沟通,提高工业品价格调查的科技含量。
(三)调查产品(规格)目录仍有待扩充、计量单位应作进一步完善。现行《工业品价格调查方案》中,与几年前相比,调查产品数量明显增加,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地方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但如果增加的产品和规格过多,既增加了工作难度,更容易造成各地区把不同的产品或规格增加到同一个代码上,省级汇总单位协调难度相应增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充产品(规格)目录,可在现有基础上大量吸纳各地新增产品和规格,以扩大产品覆盖面,满足地方需要。计量单位确定的是否准确,一方面会对单项价格指数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还会给企业具体操作带来不便,企业在填报时每个月都在进行换算,容易出现换算差错。因此有必要对调查产品(规格)计量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重新修订。
(四)完善工业品价格统计方法:
1、规范调查日未发生购销业务的价格采集。第一个调查日无购销企业时,采取先依次向前三个工作日寻找价格资料,如果没有则等待后三个工作日发生购销业务时填报,如果仍没有发生交易,则到下一个调查日再采价。
2、剔除非价格因素可采用成本法。即把因改变功能、样式、材料、容量及其他特征造成的成本增减占总成本的比例,相应调整价格的绝对值。
3、高新技术行业列入价格统计。在调整调查产品目录时要把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品放在重要地位,及时更新。除此之外,应对基期资料的取得上作进一步明确的规定,从实际情况看,该类企业生产的规格品极不稳定,且难以取得某个规格的成本资料,价格与成本并不总是呈现正相关,因此不宜用成本比例关系推算基期价格,对这类产品可统一使用新旧规格价格比例方法推算基期价格。
价格调研报告8
今年3月22日,省物价局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调整,90#汽油中准零售价提高到3.40元每升,并允许在此标准上上下浮动8。燃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加重了我县客运企业的成本负担,加剧了成本与现行客运价格体系的矛盾,对我县客运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现将我局调查掌握的情况汇报如下:一、客运经营成本上涨的主要因素。
1、97年柴油价格为1.65元/升,90#汽油价格为2.01元/升,目前柴油价格为3.55元/升,上涨了115,汽油价格为3.70元/升,上涨了85。
2、汽车配件及易损易耗件价格上扬。随着燃油和金属材料市场价格的上涨,汽车轮胎、润滑油、压盘、磨擦片、钢板等配件及耗材价格均大幅上扬,铜质、铝质及钢板等配件上涨幅度达到100。
3、车辆保险费快速上升。由于《交通安全法》的实施,赔偿标准的提高等,营运客车单车风险A级的保险金与97年相比翻了一翻多。
4、司乘人员工资及管理经费提高。随着我县经济发展和工资整体水平的提高,驾驶员月工资由97年的1200元提高到目前的1700元,另外,实施农村班线公司化改造后,管理成本与个体经营时期相比,也有一定的提高。
5、社会效益投入增大。为方便群众工作生活,无论是公交车或是农村班车,在经营线路布局上,都必须考虑社会效益。目前,通村班车,冷线、支线公交车大多都只讲社会效益,在经济上入不敷出,另外,城市公交还承担了残疾军人免费乘车的社会义务。
由于经营成本大幅提高,运价自97年以来又一直未做调整,而且还有部分线路收费不能到位,目前客运经营企业大多处于保本、亏损的经营状态,据各农村便捷客运公司测算,农村便捷客车每公里经营成本为0.208元,高于现行运价0.16元/公里.座。
二、客运车辆现运价执行标准
1、公交车
旅客乘坐公交车不论里程长短,每人每票1.00元。
2、出租车
起步价:营运里程在3公里(含)以内的,每车次5.00元,超过3公里的,每车公里2.20元,半公里计费一次,每次1.10元。
3、县境内城乡客运班车
以5公里为一站,第一站不满5公里按5公里计,末站不满2.5公里按半站计,超过2.5公里不满5公里按一站计。旅客第一站基本票价为1.00无,从第二站起,每增加一站,票价增加0.80元,增加半站,票价增加0.40元,凡客运西站上车的旅客可加收站务费每人次0.30元。
三、营运客车税费负担
各类营运客车国家税费平均负担明细见下表:
单位:元/辆.月
项目
金额
养路费
公建金
运管费
税金
合计
备注
类型
公交车
66.86
27.89
139.03
207.88
441.66
交通规费已优惠
出租车
550.00
30.00
52.00
212.73
844.73
农村班车
164.20
150.28
145.36
301.30
761.14
各项规费已减免2/3
长途班车
1033.75
2172.38
259.80
3465.93
1、公交车、农村班车公路规费已按上级政策予以减征,长途班车、出租车公路规费全省统一标准,县级无权减免。
2、公交车、出租车、农村班车负担中,税金占了相当比重,公交车占47.1,出租车占25.2,农村班车占40.0。
四、建议措施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交通运输企业又是高危行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客运市场中存在的`经营成本与价格体系的矛盾如不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势必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为此,我们特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1、公交车票价:考虑到社会稳定及历史习惯,不宜作调整,建议减免税金。
2、出租车基本票价不变,建议缩短起步里程3公里为2公里,每车次5.00元,超过2公里的,每车公里由原来的2.20元提高到2.40元,半公里计费1次,每次1.20元。
3、农村便捷班车执行交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交公路发[1998]502号文。即:
(1)、里程单位:旅客运输计费单位以千米为单位,尾数不是千米的,进为1千米。
(2)、计费里程:按旅客乘车站至到达站的区间里程计算。在两站之间下车的旅客,到达站按前方站(点)计算。在两站之间上车的旅客,乘车站按后方站(点)计算。
(3)、计费票价:按原基本运价0.10元/人公里加0.035元/人公里客运附加费,合计0.135元/人公里。
中型中级客车运价在原基本运价的基础上加成70~120;中型普通级客车运价在原基本运价的基础上加成20~50。具体加成幅度可由物价部门限定。
(4)、运费单位:每张客票起始票价1.00元,尾数不足0.50元进整为0.50元,尾数超过0.50元进整为1.00元。
4、长途班车暂不作调整
以上是我局关于客运市场经营成本与价格体系冲突情况的报告,请审阅。
县交通局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价格调研报告9
价格监测是《价格法》赋予物价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政府把握经济运行情况、了解市场变化、增强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决策科学性、有效性、预见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配合实现决策目标、监控经济运行和价格变化的重要手段,还是事关经济发展、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价格监测活动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县的价格监测工作现状
价格监测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情况进行跟踪、采集、分析、预测、公布的活动,是价格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县价格主管部门严格按照《价格法》、《价格监测规定》、《省价格监测预警办法》、《省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报表制度》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认真、及时做好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公布等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价格政策及宏观调控措施提供了准确的价格信息和科学的意见建议。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物价”是涉及千家万户敏感神经的问题,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此,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落实各项措施,做好价格监测工作。在xx年局工作要点中专门将价格监测工作列为“力求四大突破”之一来抓,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县发改局市场价格与粮食监管领导小组,下设了市场巡查组、调备审查组、粮食价格监管组三个专业小组。时时监控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积极有效地预防控制我县价格异常波动,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二)及时采价,认真上报。一是按照省价格监测中心和市发改委的统一部署,根据《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省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以及《市主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报告制度》的要求,对我县粮油、副食品、农资、能源、建材、特色农产品、农村居民服务等88种(成品粮类8种、食用油类2种、肉禽蛋类8种、水产品类3种、蔬菜类11种、副食品类6种、能源类2种、建材类5种、农资类28种、特色农产品类4种、农村居民服务价格类11种)价格监测品种实行定期监测,真实、准确、及时上报监测数据。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认真做好对重要商品的定期监测和调价备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8号令”和《省物价局关于贯彻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做好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测工作,并于每星期的星期二和星期五准确、及时地向市发改委上报监测数据,做好调价备案工作,xx年共接收备案4件。三是对我县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情况以及农民收入和消费意向开展实地调查。贯彻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我局认真按照《省价格监测中心关于开展当前农村生产和消费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走访了部分乡镇,就当前农民的种植意向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情况以及农民收入和消费意向等情况开展实地调查。县价格监测工作在全省县级价格监测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被省物价局评为“xx年度全省价格监测工作先进单位”。
(三)深入了解,分析透彻。一是在完成定期上报监测数据的同时,价格监测工作人员认真做好价格巡视制度,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在节假日前后以及市场价格波动过于频繁期间时时开展价格巡查工作,对一些群众比较关心的商品价格、变动较为频繁的商品价格、重要商品及服务价格进行实地查看,讯问原因,开展调查。二是在加强市场监测的同时,加大对价格变动幅度、原因以及变化趋势的分析力度,及时推出半月一期的《县价格监测分析》简报,对可能引起市场价格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预警、预报,为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期间政府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价格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预测意见。xx年共上报动态价格信息1、分析材料2、专题调查、调研文章,其中《油价上涨对县农村班车、县内专线、出租车营运成本的影响及建议》荣获xx年度全省优秀价格监测报告二等奖。
(四)完善机制,应急处置。一是制定《县市场价格异常上涨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价格预警预报制度,制定应对价格异常上涨应急程序,建立市场价格异常上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县物价部门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防控应急预案》。在今年国际上多个国家发生甲型h1n1流感,并呈蔓延趋势的情况下,为确保我县在疫病发生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我局及时制定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防控应急预案,在做好日常监测的同时加强应急监测,密切关注市场价格运行情况,为政府提高调控和监管提供重要保障。
二、价格监测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价格监测机构和人员有待完善。目前,我县的价格监测工作设在县发改局的价格科内,并无专门的价格监测机构和人员配置。而价格科的工作除开展市场价格监测工作外,还有商品价格和经营性服务价格的管理、成本调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协调商品和服务价格及收纳的争议等,其科室人员一般为2至3人,每人在分配工作任务时都是身兼数职。由于价格监测只能一人兼职工作,再加上价格监测又是一项烦杂的工作,内容上量多面广,时间上不可有一点怠慢,因此往往因为繁忙的工作任务而顾此失彼,从而造成精力方面投入有限,效率方面难以提高,工作方式、方法难以创新,与宏观调控的要求和面广量大的'市场价格信息难以相适应。
(二)监测点的规范化建设有待强化。因价格监测点的报价人员多为兼职,由于各自忙于事务,部分价格监测点只起到了报价的作用,使价格监测人员对市场价格变动的原因无法了解,不能有效地发挥出价格监测点的信息窗口作用。
(三)网络资源共享有待加强。在分析预测时往往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料,因条件限制部分商品的价格信息无法从本地了解,有时就得借助网络信息,如查询部分商品或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或是期货价格,而能提供此类价格的网站大多是要求通过注册才能查询的,对掌握各地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预测本县的价格变动趋势带来不便。
三、加强价格监测工作的建议
(一)要切实增强对价格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价格监测工作繁琐、枯燥乏味、要求严格、工作量大、且多为求人办事,因而要提高自身对价格监测重要性的认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价格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应将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视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怀着对国家忠诚、对社会和老百姓尽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工作。其次要加强责任心,增强使命感,要把心放在事上,把事放在心,做到时时用心、处处用心、事事用心,事事认真,时时尽责。要按照价格监测工作的职责和任务,认认真真把事干实干好,干出特色干出实效。再次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感受工作带来的快乐,并为这份事业而快乐工作着。积极的心态能够调动一个人的心灵力量,而且可以不断挖掘潜在的心灵力量,使其工作水平的发挥达到一种好的状态,甚至是完美的境界。
(二)要努力提高价格监测人员的监测工作水平。价格监测工作即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政治敏感度很高的工作,又是一项需要运用综合经济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市场异常波动的价格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传输、汇总、动态分析、预测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价格监测工作人员应努力加强政治敏锐性和对政策的认识,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应不断学习掌握多种经济、科技等知识,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首先要做到勤学。从事价格监测工作要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要有“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心态。要向书本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丰富学识;还要向实践学习,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增长才干;要向群众学习,努力把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形成推动监测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其次要做到勤思。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将所学的知识和所了解的价格信息有机地结合一起在,把有价值的信息用活用好。再次要做到勤练。要多到市场看看,多与其它县市及相关部门沟通,多了解一些市场行情,多掌握些一手材料,善于分析,勤于钻研,把原因分析地深入分析地透彻,把措施考虑地周到考虑地详实,适时向领导提供高质量的分析材料,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监测工作中扬长避短,发扬县级价格监测工作更贴近于基层、更贴近于群众的优势,克服县级监测工作人员紧、任务繁、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编制的劣势,创新工作理念,更好地为政府宏观调控和价格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预测意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出谋划策。
(三)要加快建立健全基层市场价格监测体系和价格信息网络。完善本县范围内的价格监测网点和监测内容管理,按照有代表性、可行性、稳定性的要求,结合生产、经营、消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在监测范围上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科学的、完善的价格监测网,在监测内容上要以与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为基础,以本地特色产品价格为补充,以其它商品和服务价格为辅助,可以在现行的监测内容上增加如商品房价格、原材料价格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使之能够更加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及时地了解、掌握本地区范围内的价格变动情况和价格发展趋势。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纵向价格监测网络,可以起到三级联动、互相衔接、反映灵敏的作用,可以更系统地了解全县的价格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可以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预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影响价格异常波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避免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降低经济运行风险,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价格安全的能力,预见市场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上传下达价格监测信息,充分发挥情报员的作用。
(四)要努力加强对监测点报价人员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培训。价格监测采价点是价格监测工作的“根本”和“泉源”,是整个价格监测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加强价格监测采价点管理,价格监测采价点的报价人员就某种商品来说与市场联系较为密切,容易得到前沿信息和一手资料,应加强报价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报价人员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做到早发现、是上报。才能对价格异常波动起到“见之于未萌,防止于未发”的原旨作用,才能得出分析透彻的高质量分析文件,提高预警预测能力。
(五)要整合资源加强监测队伍建设。为克服价格监测人员紧缺的问题,可以集社会力量为我所用,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向部门、向乡镇、向社会聘任价格监测人员,或是参照奥运会招聘自愿者的方法,向社会招募一些义务价格监测员,并实行持证上岗,定期培训,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全县各级市场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价格监测。
总之,只要我们紧紧围绕中心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技术和工作能力,把握好价格监测工作的时效性、动态性、综合性、预见性,就一定能够搞好县级价格监测工作,从而为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价格调研报告10
“两港一城”建设热潮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了我区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目前房地产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房地产业直接税收占到总税收的15%左右,相关税收占到总税收的30%;如果加上契税收入,则占到3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对税收的支柱作用会更加明显。
近期,中央和市陆续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敏感的房地产业来说,政策的调整无疑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认清我区房地产市场现状,客观分析政策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从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今年1-6月,我区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3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489.9万平方米,销售10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房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我区近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态势和房地产市场的走热使得房产开发商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前景纷纷看好。今年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势头,1-6月,房地产开发平均增速为42.2%,具体走势见图一。其中,住宅建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地位突出,占到房地产开发全部投资的62%;商业营业用房今年开发增速也持续走高,2-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2.6%、15.2%、84.5%、79.1%、1.9倍;办公楼开发投资也保持了10倍以上的增速。
2、房产销售势头回落明显
今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均呈逐月下降趋势,2-6月的增速走势见图二:
从商品房预售情况来看,回落趋势明显。1-6月全区预售3940套,总面积50.6万平方米;预售套数和面积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5.5%和15.4%。出于对宏观政策的观望心态,3月份我区商品房预售出现了一次明显下降,4月份仅售出474套,总面积6.5万平方米,与3月份相比均下降了44.3%。5月、6月继续维持了较低的预售水平,每月预售385套,总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
3、房产平均价格持续走高
虽然今年年初开始,中央及市频频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关政策,但年后,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快速上涨的新一轮行情,由于土地的稀缺性、百姓改善住房的实际需求支撑以及“跟涨不跟跌”的投资心理等因素影响,我区房价也呈持续走高的态势。
自年开始,我区房地产价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提升,房价在xx年分别同比上涨20.5%、30%和42%。目前,我区新建商品房均价已达559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20%;存量房均价已达500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47%。
二、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由于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投机成份严重,中央将防范房地产风险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市也出台了多项有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中央和市的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调控房市:
中央:
——土地供应结构调整。建设部等七部委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规定各地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土地供应结构、供应方式及供应时间;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地方,适当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着重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严控高档住房用地供应。
——房贷利率调整。3月16日,央行出台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信贷政策,规定对房价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可将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0%提高到30%,并实行住房贷款下限管理,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水平由5.31%提高到6.12%。
——房地产财税政策调整。国税总局、财政部、建设部联合发文,规定xx年6月1日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同时规定凡在xx年6月1日以后购买非普通住房的,按3%全额征收契税。
——房地产发展目标调整。xx年市《工作报告》确立了“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宅为主”的“三个为主”楼市调控原则。
——房地产销售登记方式调整。市加强新建楼盘网上备案工作,于2月18日推出“网上二手房”试运转,增强房地产信息的透明度,并出重拳打击违规炒作房产的企业。
——房地产供应结构调整。大力调整供应结构,加大配套商品房为主的中低价普通商品房供应。xx年市计划开工建设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各1000万平方米。
从短期看,宏观政策的调整将对我区的房地产投资建设带来直接影响,从而关系到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目标的完成;同时,平抑房价政策的出台导致市场观望气氛浓重,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将有较大程度的萎缩,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刹车”效应。
但从长期看,宏观政策调整必将有效剔除我区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因素,达到抑制投机行为、规范投资行为、鼓励居住消费的目的,有利于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将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合理控制房地产投资开发量。通过调整房贷利率、税收政策,减少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成分,显露市场真实需求量,合理引导房地产投资开发量。同时,通过严格土地供应,有效防止过度开发的情况发生。
——缓解房地产业供求矛盾。通过加大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的建设量,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满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有效缓解房地产业的供求矛盾。
——适度平稳房地产价格。考虑到“两港一城”建设效应初显、浦东板块效应显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带来的房产升值效应,我区房地产价格仍将继续走高,但期房限转、税收调整、商品房网上登记等政策办法将有效稳定过快上涨的房价,使其涨幅趋于稳定。
三、积极应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由于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基数相对较低,近期又迎来“两港一城”开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从长远来看,我区房地产市场仍将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我区正在发展中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调整-巩固-提高的阶段,走向日趋成熟。为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房地产价格监测工作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房价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维护房地产市场价格秩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监测土地出让价格,新建商品房、存量房的交易价格;当前特别要重视加强对住宅类商品房价格的监测工作。加强房价的季度、年度分析预测工作,将出让土地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新建商品房的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空置房面积及空置率,市场平均价格及变动情况和原因等列入分析内容。一旦发现价格异常波动,及时提出预警建议。
2、加强房地产项目的跟踪管理工作
建立房地产项目的跟踪联系网络,及时反馈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房地产企业根据政府年度土地供应计划经营房地产开发项目,并按照统一招标、拍卖和挂牌的方式来取得土地使用权,同时,严格对房地产企业有关用地、立项、规划、建设和销售手续的办理。把好房地产项目的市场准入关,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条件,对抽逃注册资本金、项目资本金,无证或超范围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
3、有计划有步骤的规划房地产开发
结合我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来开发房地产,根据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来编制房地产开发计划,合理预留开发空间,以达到通过城市规划来引导房地产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控,通过房地产市场的信息透明化,培育和发挥房地产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房地产企业掌握市场状况,根据市场运行状况合理安排开发计划。
4、合理引导住房主体需求
中低收入职工、新增的城镇职工、城市化推进的人群、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城镇中的困难家庭是社会上的住房主体需求。为满足这部分需求,市政府今年大力推进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两类住房建设,同时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力度。我区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引导商品房开发向普通住宅建设倾斜,改善住宅供应,完善住宅功能,提高住宅质量。同时,结合我区开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实际,引导居民对住房的理性消费,推动主体需求的合理化。
价格调研报告11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特别是今年春耕生产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的迅速攀升,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根据区物价局的检查工作部署,我县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全县农资生产供应现状及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调研,并组织人员开展专项检查。按区物价局《关于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的通知》要求,对我区部分化肥和农药实行价格干预措施,随着农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加大和价格行政干预措施的逐步落实,目前,我县农资市场供应趋缓,市场价格稳中有略升。
一、基本情况
(一)产、供、销情况。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权放开多年,在价格管理上,国家只是对大型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的化肥出厂价格和部分进口化肥的口岸交货价格实行指导价管理,流通环节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已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产、供、销已发生根本变化。就我县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省化肥、农药、农膜批发成为我县农资经营的主要方式。我县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分布到县、乡、村,基本上有一个良好的供销环境。
2、本县内主要化肥生产企业有镇骏威复合肥、镇复合肥和镇复合肥等,主要用途是用于甘蔗、果蔗、和山林生产等方面。但我县生产企业规模小、产量低,质量难于保证。这些厂家投资规模小,生产设备差,技术落后,没有一家采用喷浆技术生产复合肥的厂家,均是搅拌式作坊生产,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且生产分散,难于管理。由于投资规模小,产量、销量有限,多数厂家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二)化肥、农药、农膜价格情况。xx年12月开始,我区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无论是国产肥还是进口肥,也无论是单质肥还是复合肥,整个市场价格均出现明显的涨价现象。特别是进入xx年春耕生产后,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加大,群众反映意见强烈。以农民长期喜欢施用的化肥、农药比较,国产含氮肥46%尿素同期比升9.1%;国产含氮肥17%碳酸氢铵同期比升7.1%;国产含p.n.k.ktk各18%复合肥同期比升7.7%;。化肥等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抑制甚至抵消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
据调查县内化肥生产厂家人士的分析解释,今年化肥价格全面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化肥的各种原料价格上涨,如氯化钾从2200元/吨涨到2400元/吨,碳酸氢铵从去年的550元/吨涨到600元/吨,尿素已涨到2200元/吨,编织袋材料也从去年1.20元/只涨到现在的1.5元/只,由于原材料涨价,作为终端产品的化肥,自然会随着成本的推动全面涨价,这是化肥市场价格大幅度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二,国务院出台系列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性增强,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在市场供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
原因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化肥市场供求关系被彻底打破,化肥出口急剧增量,而进口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呈现卖方市场。
原因四,公路、铁路价格上涨,带动进口化肥到运输成本提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扬,拉动国内化肥成本提高,价格上升。
三、值得我们思考的几个问题
针对当前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以及对上述化肥涨价原因的分析,尽管我县对农资价格进行监测,但今后农资价格的整体走势如何,目前尚难预料。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化肥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空间和推动压力。一是各级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二是粮食价格仍处稳中有升态势,农民对种植粮食增产增收有较高的心理预期;三是资源性产品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运输紧张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于缓解,成本的推动因素依然存在。农资价格。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减免农业税和落实粮食直补后,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居高不下的农资市场价格却使农民在喜悦之余有了些许忧虑。xx年以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性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xx年我县早籼米价格为1.2元/斤,按平均亩产600斤计算,每亩收入720元,种植每亩地投入的农资成本在15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570元/亩。xx年早籼米价格为1.5元/斤,每亩收入900元,农资成本在20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700元/亩。这说明,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一部分已经被农资涨价所抵消,随着现在重要商品的不断上升,相比之下种粮户农民得不到政策实际好处。
四、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对策
通过这次调研使我们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农民是工农联盟的基石,只有把“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认为,对于物价部门来说,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服务新农村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农资价格的成本监测和价格监管。完善农资价格成本监测体系,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防止价格过快上涨,避免本应由农民得到的实惠,由涨价的“黑手”掏了去。在化肥等农资价格的管理方面,对经营环节(含批发、零售)有必要采取综合费率管理办法,建立长效价格管理机制。
2、从严审批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慎重审批涉农收费,不符合收费条件的,坚决取消收费项目;不是收费主体的,坚决取消收费资格,把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对农资零售价格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实行明码标价、推迟执行最高零售限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实行提醒、告诫或罚款处理,取得一定成效。
3、深入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乡(镇)、村两级要向农民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使涉农收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对公示内容的审查,根据收费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示内容,确保收费公示的时效性。
4、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收费进行清理,该降低的降低,该取消的取消,有浮动幅度的执行最低标准,并对清理后的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向社会公布出去,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象保护重点企业一样保护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5、建立一个快捷有效的县乡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以县级价格主管部门为依托,在乡级建立物价管理所或物价监督站,在村级聘请物价监督员,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物价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发挥“12358”举报电话的作用,鼓励农民群众监督举报涉农乱收费行为。
今后,应继续保持对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监督检查的高压势态,加大查处力度,依法对不执行规定的政府指导价或价格行政干预措施,或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并予以曝光,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假冒伪劣化肥、掺杂使假等各种坑农、害农的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价格秩序。
价格调研报告12
受国际、国内市场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扬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今年7月,xx县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压力较上月有所缓解。xx县列入国家商务部监测目录的主要生活必需品共13种(鸡、鸡蛋、牛奶、调和油、菜籽油、花生油、精瘦肉、五花肉、大米、面粉、食盐、食糖、豆油),7月环比:4种商品价格上涨,占 30.77%,涨幅控制在10%以内;0种商品价格下跌;9种商品价格持平,占69.23%。
一、市场供应情况
(一)生猪(猪肉)
今年前1--7月生猪收购价格持续走高。3月份在6.90元/斤至7.20元/斤区间波动后,到5月中旬逐步走高,6月份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8.80元/斤,7月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0元/斤,与去年同期4.50元/斤相比,上涨222.22%。猪源主要来自重庆、广安、武胜及本地。
随着生猪收购价格的一路走高,猪肉价格涨幅较大,7月底,精瘦肉、五花肉全县平均价格分别为15.75元/斤、13.03元/斤,环比分别上涨2.61%、0.89%;与去年12月相比分别上涨18.87%、18.87%。
(二)粮油
今年在受国家再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影响下,xx县粮食价格涨势较快。7月与上月相比粮食价格起伏较小,大米(小包装)、面粉(小包装)价格分别为2.45元/斤、2.15元/斤,大米(小包装)环比上涨0.62%,面粉(小包装)环比下降1.15%;与去年 12月相比,大米(小包装)价格持平,面粉(小包装)回落5.7%。
食用油价格小幅上涨,7月底,调和油、菜籽油、花生油价格分别为6.765元/斤、6.155元/斤、11.2元/斤,调和油环比回落0.88%,菜籽油、花生油环比分别上涨2.84%、0.58%;与去年12月相比分别上涨7.47%、6.67%、2.75%。
(三)禽蛋
7月底,鸡(白条)零售价格为6.625元/斤,鸡蛋价格由于季节产蛋量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上涨,零售价格为5.35元/斤,环比分别上涨1.92%、5.21%,与去年12月相比分别上涨2.32%、17.2%。
(四)蔬菜
受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减少和对外地调入蔬菜的依赖程度因素影响,以监测的圆白菜、西红柿、青椒、土豆、窝笋、白萝卜、四季豆、茄子、南瓜、芹菜等10种主要蔬菜价格与6月份相比,8涨2降,下降的品种主要为叶类地方菜;与去年同期相比,9升1降,土豆上涨幅度最大,涨幅66.67%,圆白菜下降幅度为3.65%。
二、原因分析
就xx县来讲,本轮物价上涨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等价格上涨也带来了输入性通胀压力。xx县是面粉、小杂粮、蔬菜等农副产品的输入城市,大部分靠外采供应,价格的变动会随产区的价格变动而波动。因此,影响xx县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上的影响。货币发行过量,国外货币的流动性和国际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另外历史以来xx县城消费价格水平一直高于比邻县市的长期积累,自给份额不足,消费需求旺盛,难免xx县价格总水平仍在较高价位运行。
二是xx县是一个主要食品输入型城市。粮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大部分依靠外地调入。xx县虽是粮食主产区,但也是粮食的主销区,受收购价格上涨的影响,推动xx县农副产品价格逐步走高。农资价格上涨,种植成本明显增加,生产加工和运输成本的上升,都导致粮食等农副产品的价格上涨。食用油受国内大豆减产和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波动的影响。xx县肉、禽、蛋等自给能力不足。食用油价格目前完全由供应商主导价格,这对xx县价格总水平调控形成有一定压力。
三是成本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我国在现代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快速向城市流动,农村的生产资源相对减少,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xx县也不例外。实行节能减排,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也相应增加生产成本。这些因素表明农副产品价格是一个较为长期上涨的过程。
四是xx县蔬菜种植面积不足,能储备运输的蔬菜基本上靠外采供应。县城周边蔬菜生产出现萎缩。随着xx县域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县城骨架不断扩大,县城周边的蔬菜生产基地也被用于城市建设,菜地越来越少,菜农也日见减少,城郊还没有更多的形成新的较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只有朝阳、九龙、花园镇的村民采摘自家菜园所种蔬菜,提篮卖菜,无法满足城镇市场所需,县城所需蔬菜大部分时节依赖长途贩运。
五是流通环节多、成本高。目前,蔬菜分散生产与分散销售的矛盾仍很突出,产销规模小,衔接不畅,不确定因素多,供应与价格波动大,居民 “买菜贵”与农民“卖菜难”矛盾并存。农资、土地承包费、人工费、柴油等涨价增加蔬菜生产流通成本,销售费用增加。从外地调入xx县的蔬菜,有运输费、批发市场交易费、零售商有摊位费等。日前,xx县商务局与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到xx县乔家等乡镇xx县城农贸市场调研蔬菜生产和价格情况,了解到菜农地里销售价格并不高,中间商在菜农手上收到蔬菜后运到城区卖给零售商,加价一般在0.30—0.50元/市斤之间 ,零售商再卖给消费者,加价一般在0.60—1.00元/市斤之间,经中间商和零售商层层加价,最终消费者在零售市场上购买的菜价与菜农售出的菜价之间已经翻番。
三、价格走向趋势分析
随着国家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发挥作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总水平将在可控区间运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将为稳定物价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国内市场保障供应始终保持很高水平。下半年粮食价格仍将保持温和小幅上升的态势。由于猪肉价格涨幅大幅度低于生猪价格涨幅,近期价格连续走高的猪肉价格后期可能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对于粮食走势,由于农业人工成本上升较多,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质投入成本的上涨,粮食价格保持温和小幅上升的态势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xx县粮油等农副产品在供应充足和生猪、禽、蛋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会保持稳定。
二是稳定“菜篮子”价格是稳定市场运行的基础。为更好地完成稳定市场运行这一重要任务,重点抓好保障市场供应、保证群众生活、稳定通胀预期这“两保一稳”工作,以稳定“菜篮子”商品的供应和价格为抓手,切实规范市场价格秩序,降低群众生活成本,稳定社会通胀预期。后期蔬菜价格将有小幅回落。
三是日用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有降。我国绝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市场竞争充分,尤其是耐用消费品价格呈下降态势,是市场价格总体稳定的有力支撑。
四是国家和省一系列促进生产,保障市场有效供应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实,xx县有关部门组织和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应,会直接促使价格总水平回稳。
五是xx县虽然市场供应充足,供销两旺,市场平稳,但价格总水平的调控任务仍很艰巨,预计今年xx县价格总水平有可能突破4%的预期目标。随着国家和省调控措施的逐步落实,预计后期农产品价格会有所回落,但也可能反弹,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市场价格调控联系会议制度。建议由县政府办牵头,县发改局、商务局、工商局、粮食局、民政局、财政局、农业局、交通局等部门参加的市场价格调控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确保物价基本稳定,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抓好蔬菜惠卖保民生。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开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一要落实本地蔬菜基地货源直供超市,或由超市直接采购,压缩流通环节,实行特价惠卖。组织超市、生鲜门店设立惠民蔬菜价格销售专区,实行零利润销售或进价直销蔬菜。二要鼓励“产销对接”,减少蔬菜生产供应的中间环节。服务基地蔬菜直销社区,引导蔬菜龙头企业进社区开直销店,组建合作联社进社区销售,增加菜农直销摊位。三要引导特价促销,在菜价较高的特殊时期,引导超市每天选择一部分蔬菜品种,推出“一元菜”等特价惠民促销活动,在降低菜价的同时,吸引聚集人气,增加其它商品销售。四要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大型连锁商业企业直接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购销关系。引导平价菜进校园,扩大学校蔬菜副食品集中采购渠道和范围。使学校食堂普通饭菜价格保持基本稳定。
(三)加强运行监测和预测分析。一是加强对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分析,在政府稳定和调控物价的时段内,重点监测粮、油、肉、禽、蛋、奶、菜等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商品价格,发现主要商品价格重大异常波动的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报告。二是加强市场供应量的监测,把握好粮油肉等农副产品的投放节奏和力度,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三是关注和及时对市场粮油农副产品和蔬菜价格的走势进行预测分析。
(四)妥善安排好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价格管理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减少因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给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适当价格临时补贴。
(五)着力完善价格调控手段。xx县应根据《价格法》尽快建立全县统一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以充分发挥其调节利益分配关系、平抑市场物价的作用。建立起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价格总水平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对低收入居民进行价格补贴的科学性,确保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
(六)加强价格自律。各大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对农副产品价格要倡导让利于民、诚信经营,有关部门要及时开展农副产品市场巡查和检查。要加大执法力度,及时纠正各种不正当的价格行为、要采取召开价格提醒告诫会,提供价格服务等多种形式,宣传价格政策法规,引导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自觉规范价格行为,严力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捏造散步涨价信息等价格违法行为。
价格调研报告13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立“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而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其价格变动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收益和对生产的积极性。近年来,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成本推动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间接加重了农民负担,从而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部分实惠,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幅度。
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主要影响
一是农业生产成本升高,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以__为例,20__年每吨二胺价格在1600元左右,到今年已上升到3000元,两年上涨1400元,涨幅达87.5%;20__年每吨尿素价格在1500元,现在涨到2750元,两年上涨1250元,涨幅达83.3%;其它复合专用肥料上涨在600—1000元之间。农药价格也有不同程度地上涨,在20__年基础上,平均涨幅30左右。农用柴油从20__年每桶600元,上涨到现在每桶900元,涨幅50%。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以__为例,20__年玉米平均亩产900斤,按照当时价格每斤0.40元计算,亩收入360元,扣除亩成本150元,亩效益在210元左右,而现在平均>文秘站:<>
二是弱化了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效果,降低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亲民、扶民、惠民政策,特别是实行“一免两补”政策以后,广大农民得到实惠,种植积极性高涨。但是,部分农户经过算帐对比,却感到实惠“不实惠”。其主要表现在粮食价格较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猛涨,部分抵消了国家政策优惠带给农民的增收效果,细算账增加收入的`幅度不大。以__为例,国家免征农业税后,每亩少收35元;实行“两补”每亩补贴30元左右,农民每亩直接增收65元,但因农资涨价,平均每亩抵消约50元,相比之下,农民增收幅度不大明显。这种情况势必对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威胁粮食安全。
三是降低了农业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未来增长潜力。由于大部分农户自身积累资金有限,在农资价格增高的情况下,投入能力进一步弱化,许多农民尤其是低收入农民,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已经不容易了,农业高投入就更是奢求,购买质低价廉的农资或不购买农资成为他们不得以的选择,从而使农业生产投入标准降低。同时,农资涨价也挤占了一些农民准备用于其他致富途径和发展项目的资金,使增收渠道变窄,只能靠单一种植业来维持收入。
二、几点建议
第一、强化监管,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用生产资料控价,应把握住四个环节。一是控制生产环节。增加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参考市场原料价格,适当给予税收优惠及补贴,控制对于因原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引起的出厂价格上涨。二是控制流通环节。加强改善营销渠道,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整合销售资源,逐步向直销方式过渡,减少销售层级,控制销售环节加价率。三是控制使用环节。政府组织协调农技推广部门及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加强农资使用的培训指导,如测土施肥技术,可以做到科学施肥、有效施肥,减少化肥浪费和污染,引导农民对农资的科学投入,提高农资的利用率,增加投资效益。适当时机可对农民直接进行农资价格补贴。四是加强价格监督管理。有效发挥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行政部门的作用,严格监督和控制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科学制定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严厉打击生产企业随意加价、经销商囤积居奇等的非法牟利行为,真正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降到最低标准,让农民得到实惠。
第二、继续加大“惠农”力度,提高补贴标准。近年来,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取得积级效果。但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一部分政策优惠,因此,建议国家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协调发展的高度,实施综合调控政策,继续大力向农业倾斜,在农用燃油等生产资料上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补贴,以此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侧重对农服务。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份,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的职能作用,尽快进入角色,找准定位,在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的同时,侧重搞好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政策下乡活动,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真正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解决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尤其要千方百计帮助资金短缺的农户解决生产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确保粮食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第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农业产出,对农民增收有很大影响。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建设,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也应重点向国家确定的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倾斜。筑牢农业基础,增强农民增收后劲。
价格调研报告14
今年以来,我县价格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价格管理职能,大力规范价费秩序,从严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突出价格服务优势,为我县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打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县物价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中心,强力推进规范化管理,深化价格改革,强化价格执法,拓展价格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价格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助推城乡一体化进程,使我县的价格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价格秩序得到规范:xx年共立案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20件,比上一年减少6件,下降23%;价格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和价格认证300件,比上年增加78件,评估标的金额达2200余万元,比xx年增加1600余万元。
(一)教育、医疗收费仍是焦点。虽然近年来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花大力气重点整治了教育、医疗等价格收费,实施了教育“一费制”和医疗服务收费公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城乡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仍然是群众反映的焦点,“看病贵”、“教育收费贵”的现象仍然存在。从xx年我局接到的价格举报投诉案件来看,教育收费、医疗收费价格投诉案件占整个价格投诉案件的比例达35%,人民群众包括部分县政协委员都反映教育收费和医疗服务收费透明度不高,收费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二)农村价格监管缺乏有效监管。城乡差距和价格监管力量的缺位导致了目前我县农民在购买农资、就医、子女入学、外出务工等方面的价格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农村价格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查处,制约了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减负增收。
(三)价格欺诈行为扰乱市场秩序。部分经营者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常常借“换季处理”、“全城最低价”等虚假信息和更隐蔽的手段诱骗消费者购买,侵害消费者合法价格权益,扰乱正常市场价格秩序。
(四)群众缺乏价格维权意识。面对价格违法行为,部分群众一方面因为自身切身利益受制于人,发现价格违法行忍气吞声,片面地认为损失不大,犯不着费力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助长了经营者的价格违法乱纪行为。
二、存在问题原因浅析
(一)开拓创新意识不够。价格管理队伍执政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价格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价格管理工作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未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积极地转变工作方法和思想观念,面对经济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的价格矛盾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行政措施严重滞后。
(二)基层价格监管力度不够。一是由于县级基层价格管理队伍在机构改革时或撤或并,执法主体没有得到明确,影响了价格管理队伍建设;二是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和经济交往的日趋频繁,价格违法手段更加隐蔽、涉及金额更大、性质更严重、社会影响更恶劣,现有的价格监管力量明显不足。
(三)价格宣传力度不够。如“12358”价格举报电话开通已经五周年了,但是社会的认知度还不高,部分群众遇到价格违法行为时仍采用写信、上门投诉等传统方式。群众缺少了解价格政策法规知识的有效途径,导致价格政策法律法规水平不高,抵制价格违法行为的能力不强。
(四)经营者价格法制观念淡薄。部分经营者价格法制观念淡薄,诚信经营意识不强,为了追求一点利润,不惜违法乱纪,扰乱市场正常的价格秩序。
三、对价格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抓好价格调控,促进经济发展。一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利用价格杠杆,适时、适度地对水、电、气、公交客运、出租运价等公用公益性价格(收费)进行调控;二是要主动参与到城市经营中来,同国土、城建等部门制定经济适用房价格,各类用地性质的土地基准地价,定期向社会公布,为土地招标拍卖,盘活土地资产,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价格依据;三是要搞好价格监测服务工作。充分借鉴“非典”、“禽流感”等价格异常波动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预案,加强重要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捕捉各种带苗头性、倾向性的不稳定价格因素,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市场价格秩序。
(二)抓好价格宣传,增强全民价格法制意识。一是要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8”价格举报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为契机,以“送法进村”、“送法进万家”等活动为载体,向群众广泛宣传价格法律知识;二是要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群众大张旗鼓地宣传价格法律法规知识;三是创新价格宣传方式,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宣传价格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增强全民的价格法制意识。
(三)抓好价格监管,维护市场正常价格秩序。一是严格执行现行的教育“一费制”,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和农村药品配送政策,理顺收费秩序,规范收费行为;二是继续完善教育收费公示制、医疗服务收费公示制,提高收费行为的透明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三是结合工作实际,集中力量加大对教育、医疗等价格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的调研,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探索新的符合实际的监管办法和措施。
(四)抓好价费公示,营造良好的价费环境。一是要通过对社区收费公示、公布“12358”价格举报电话、聘请义务价格监督员等形式,切实将社区收费公示工作开展起来,严格规范社区收费行为,保护居民的合法价格权益。同时继续加强和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涉企收费公示制、教育收费公示制和医疗收费公示制度;二是要扩大收费公示面。在上述收费公示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办法,在全县所有有收费行为的单位和部门,在城市和农村全面实施收费公示制度;三是要提升公示手段,以电子显示屏、网络等现代技术进行收费公示,提升公示质量和水平,方便群众查询;四是要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价格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强化事前监督和防范。组织力量将现行的涉及民营企业的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汇编成《民营企业交费明白卡》,把国家的收费政策交给企业,提高企业抵制乱收费行为的能力,尽可能减少乱收费等影响投资软环境建设的价格违法行为,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价费软环境,助推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
价格调研报告15
根据安徽省物价局《关于开展乡村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调查的通知》(皖价医函(20xx)21号)要求,结合当前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关注民生,我们于3月12日至13日会同市卫生局重点对太湖县卫生局及部分乡村卫生院的经营状况和价格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综合市辖其他县(市)的调查情况一并报告如下:
一、太湖县卫生医疗机构的总体情况
太湖县属山区县、库区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2300平方公里,人口56万人。全县乡镇卫生院机构数37个,在职职工739人(其中合同制242人,卫生技术人员505人,管理人员44人),离退休人员287人,床位414张,病床使用率为53.8%,全年门急诊53.4万人次,每门急诊人均平均收费水平61.81元,其中药品费40.6元,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19.8%,20xx年度业务收入4324万元,其中药品收入2558万元,占业务收入的59.16%,药品费1669万元,药品加价率为28.7%。农村卫生院医疗服务收费都是严格依据20xx年3月市物价局、市卫生局印发的《xxxxx市医疗服务价格》(试行)(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价格)的标准,有些一般卫生院由于医疗市场的竞争还略低于此价格标准,乡镇卫生院一般都没有收取挂号费。
太湖县农村卫生院都是政府办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由于该县属大别山区贫困县,老百姓的经济还十分拮据,一年的收入用于基本生活外所剩无几,用于看病就医的钱就更少了,所以大部分农村卫生院还是以中医或者是以中西医结合为主的,“以药养医”的情况长期困扰着乡镇卫生院,制约着农村卫生院的发展,农村有些一般卫生院和分院甚至只能是医生开处方卖药,一年中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80%左右。
二、调查点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准确掌握乡村卫生医疗机构的经营状况,根据工作安排,我们按好、中、差三个等次分别选择了江塘卫生院、李杜卫生院、晋熙卫生院和新仓镇香茗山村卫生室进行了实地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一)太湖县江塘乡卫生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6人。其中在编人员21人,聘用人员5人;执业助理医师以上13人,护理4人,其他卫技人员9人;退休人员12人。编制床位20张,实际床位20张。主要医疗设备有200ma
x光机一台,黑白b超一台,心电监护仪一台,麻醉呼吸机一台,三导联心电图机一台,除颤监护仪一台。20xx年总收入152万元,其中药品收入65万元,医疗收入85万元,其他收入2万元,政府投入95万元;20xx年总支出267万元,其中设施建设87万元,设备购置10万元,人员工资91万元,其他公用支出79万元(其中药品材料50万元)。
江塘卫生院严格执行省市医疗服务价格。主要收费项目有:诊费2元/次,床位费20元/双人间,肌肉注射3元/次,静脉注射4元/次,静脉输液6元/次(含输液器),中清创缝合60元/次,小清创缝合30元/次,中换药15元/次,小换药8元/次,洗胃25元/次,b超常规检查40元/次,肝功能全套26元/次,肾功能全套16元/次,生化全套(含电解质)84元/次,血常规16元/次,尿常规8元/次,x光摄片12x15胸片26元/次,产前检查6元/次,妇科检查6元/次,心电图检查20元/次,心电监护16元,椎管内麻醉250元,胸腔穿刺术40元,阑尾切除术250元,剖宫产术550元,全子宫切除术550元(均含材料费)。
20xx年度药品销售65万元,药品购进未公开招标采购,采取在市县药品批发企业进行价格面议,加价率根据物价公报限定零售价,结合当地药品市场价格确定,药品、器械均按15%加成率进行销售。
(二)天华镇李杜卫生院是一所非营利性乡村卫生服务机构,现有正式职工10人,非在编职工6人,退休职工5人。编制床位10张,主要医疗设备有放射机、b超机、心电图、生化分析仪等。
20xx年度该院年收入88.4万元,其中医疗收入12万元,药品收入54.8万元,财政补助15.9万元,其他收入5.8万元,医疗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8%,药品收入占72%。年总支出88.4万元,其中人员工资35.7万元,设备购置维修、房屋维修、办公开支等支出6.7万元。
该院主要医疗收费项目均严格执行《安徽省医疗服务价格》和《xxxxx市医疗服务价格》,并报物价部门备案。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有综合医疗服务类、医技诊疗类、临床诊疗类、中医诊疗类四大类。
20xx年全年药品收入54.8万元,药品进货均在有经营资质的医药公司购进,药品支出46万元,实际药品综合加价率为19.1%。各类药品价格均未超过最高限价。
(三)晋熙镇卫生院是太湖县老城区唯一的一所非营利性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人口3万多人。主要医疗设备有:x光机、b超机、胃镜机、心电图机、 激光机、万能手术床、综合治疗台、自动尿液分析仪、半自动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血凝细胞分析仪等主要设备。编制人数63人,就业及合同工11人,在职职工合计74人,退休17人。编制床位60张,实际30张。
20xx年总收入394万元(其中财政补助98万元),医疗收入103万元,药品收入179万元,其他收入11万元;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5%,检查检验收入占收入的`比重为5.3%;年总支出393万元,其中设备购置17万元,在职职工工资支出136万元,退休工资43万元,其他支出10万元。医疗服务价格方面,该院主要依照20xx年颁发的《xxxxx市医疗服务价格(试行)》中的各种医疗服务规定的价格收费,其主要收费标准:诊费2元/人次、静脉注射6元/次、肌肉注射2元/次、静脉采血4元/次、大换药20元/次、中换药10元/次、小换药6元/次、电子胃镜160元/次、b超40元/次、x摄片(12×25)25元/次、生化全套100元/次、肝功能35元/次、肾功能20元/次、尿常规8元/次、血沉8元/次、心电图15元/次、腹股沟疝修补术400元/次。20xx年药品销售额为179万元。进货渠道是以xxxxx医药站、县医药公司等二、三级批发站购入。未从非正规渠道和私人药贩购入。药品销售价格基本上是按照安徽省物价局《价格公报》上发布的政府定价,以不超出最高零售价格为标准,新特药价格是按照进价顺加15%执行。
(四)新仓镇香茗山村卫生室:香茗山村卫生室是该县首批建设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卫生室,卫生室由8名村医组合而成,成立于20xx年元月1日,卫生室固定资产投入1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5万元,村医集资8万元。从经营近3个月的情况看,村卫生室收入95%来源为药品收入,诊疗服务收费仅有注射收费,约占总收入的5%,少数药品实际加价率在60%以上,卫生室工作人员人均工资在600元/月左右。
三、全市乡村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乡村卫生医疗机构大多存在医疗设备陈旧、床位数少且利用率不高,医技人才缺乏,诊疗水平有限,急救设备设施简陋、管理不严操作不规范等因素,使广大医护人员如履薄冰,工作起来谨小慎微,稍有难度即转院治疗,与上级医院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比,在某些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二)、财政投入不足。由于我市所辖的贫困县较多,农村人口比重较大,乡村卫生医疗机构相对较多,尽管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乡村医疗卫生工作,但财力有限,政府投入的经费最多只能解决人员工资的30%,职工工资缺口很大,只能自己创收解决,造成收费混乱,该收的收,不该收的也收,更谈不上添置先进设备和培养人才。故财政拨款数额与医院综合发展相比,仍然明显不足。
(三)、以药养医的状况较为严重。卫生院在公益性和市场性之间徘徊不定,过半卫生院由于没有特色科室支撑,业务收入上不去,为解决生存问题,只能靠开大处方和提高药品销售收入来解决当务之急,特别是村卫生室大部分还靠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这“三大件”开展医疗服务,业务收入的90%以上都是药品销售收入。乡村卫生医疗机构大都没按规定的加价率销售药品,药品加价率最高达60%,有少数卫生院按最高零售价执行。
四、完善价格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适当提高现行部分医疗服务价格。对于乡村卫生医疗机构能够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本身相对较少且都是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应与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保持同等价格。如一些清创缝合、换药、洗胃、下腹部手术及妇产科常见手术不能相差太多,因为适用的技术和手段也差不多。
(二)、加大政府投入,逐步解决乡村卫生人员的工资和公共卫生支出。
(三)、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医保政策,通过医保政策的调控,扶持乡村卫生院的发展,对乡村卫生院能够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可以适当提高支付比例。
(四)、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医疗机构药品价格政策,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让病患者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