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预案 应急 措施

管理员

摘要:

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希望对大家……

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1

  一、活动场地安全:

  1、根据活动主题,精心挑选活动场地,每次活动前都必须派工作人员踩点,与场地提供方详细了解场地基本情况、活动设施使用近状和安全系数;

  2、根据场地情况,提供规划好停车地点、组织开展活动地点、就餐地点等;

  3、若在室内进行的活动,还需对场地的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等方面情况详细了解,做好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4、两天一晚或以上活动,还需对住宿环境、夜间活动场地安全进行详细考查论证,并做好停电、停水等应急处理办法。

  二、交通运输安全:

  1、由正规合法运输公司提供豪华空调大巴接送活动参加人员,做到不超载、不超速行、不违章行驶;

  2、活动前详细了解前往活动场地的交通路面情况,并符合车辆安全通行条件;

  3、做好活动行车线路图,注明相关人员联系电话,并调整好停车地点。

  三、饮食卫生安全:

  1、由正规合法公司提供活动饮用水,保证水质卫生,饮水安全;

  2、由正规合法公司提供活动用餐,保证饮食卫生,不提供冷餐、不熟食品。

  四、活动组织安全:

  1、每车配备1-2名有极强安全意识和丰富组织经验的活动老师,每人一份活动安全联系表,让组织各方知道每个环节所需的联系电话;确保活动正常开展;

  2、人员交接过程中,活动老师做到对本队人员身体情况清楚,人数准确;

  3、行车过程中,活动老师组织人员有序乘车,做好人员晕车照顾准备;

  4、活动过程中,活动老师每到一处活动场地前和离开时都要清点人数,并时时注意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每个安全环节;

  5、培养参加活动的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基本的安全意识、自护自救常识。

  五、其他安全保障:

  1、活动配备随队医护人员,做好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应急医护准备;

  2、为每一位参加活动的人员提供10万元活动意外保险,5000元医疗附加险。

  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2

  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阳光一小时在我校开展,课间活动也成为我校开展学生锻炼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有效提高组织者、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健全安全防护制度,最大程度地降低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是每个学校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学生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能力的培养

  现象:学生在课间活动过程中,因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运动常识,采取不正确的活动方式或错误地使用场地、器材,导致自己受伤或伤及他人。

  分析: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从心理层面去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自我防护、救治技能的培养是从行动层面去避免或降低运动损伤的.程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进行自我防护、自救技能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身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和制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有助于把伤害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培养及时、到位,能有效提高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安全系数。

  对策:

  第一,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维护学生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它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

  第二,把安全教育和自我救护技能培养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安全活动的习惯,防患于未然;

  第三,学校根据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特点及致因,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四,加强学校组织纪律教育。

  二、项目设置中的安全防范

  现象:大部分学校在课间活动过程中,开设的项目较多,但因为场地、器材限制,学生活动人数众多,各活动项目产生干扰、冲突,进而出现伤害现象。

  分析:出现上述运动伤害现象,与学校课间活动开设的项目直接相关。目前,我校存在场地差、学生多,人均活动面积远远不达标的问题。合理设置运动项目,确保学生安全运动,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活动项目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注重项目的健身价值,突出运动项目的健身功能;其次,增加活动项目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再次,考虑场地、器材的限制及项目的可操作性;最后,尽量避免开设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项目。

  对策:

  第一,多选择一些集体性、对抗性小且易于组织的项目。诸如,广播操、武术操、有氧健身操等项目。

  第二,多开设一些占地少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健身类项目。诸如,各种花样跳绳、小球类项目和球类游戏、田径类的走跑结合等。

  第三,开设球类项目活动时,应适当降低活动的对抗性,多选择一些基本技术练习和有限制的比赛。如,篮球的运球、投篮,以及各类基本技术的综合运用练习;排球的垫球、传球,以及基本技术的综合运用等。

  第四,尽量避免开展一些对抗性强、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的对抗比赛,快速跑等。

  三、组织过程中的安全防范

  现象:学生在前往活动场区过程中,因为时限,往往出现楼道拥堵;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某些运动区域人数过多;,因场地限制,项目之间存在干扰;诸如此类,造成课间学生安全活动隐患。

  分析:合理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应包含科学的组织方式。地少人多是目前活动组织的一大难题。针对上述现象,联系我校实际,组织课间活动时,首先应充分分析我校的场地器材资源,在此基础上设置合适的活动项目和方法,同时确定场地的人数容量;其次,制定合理的进场路线,尽量避免学生入场时出现拥堵现象;再次,尽量避免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干扰或碰撞,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另外,作为学校层面的群体活动,其组织管理必须集各部门之合力。各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合作,才能保障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其领导、协调作用,组织好全校性的大型体育活动。

  对策:

  第一,制订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

  第二,组织过程要简单有序、可操作性强、安全系数高;

  第三,对班主任、体育教师作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第四,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作用,形成合力提高课间活动的实效;

  第五,责任到人,到岗到位,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协管作用;

  第六,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运动过程中也应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以便时刻监控学生的活动过程。

  四、场地、器材的安全防范

  现象: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因场地不够平整或有异物导致绊倒、滑到;因篮球架、框松动导致学生活动时摔伤;因器材检查、更换不及时导致器材破损伤人等。

  分析:场地是学校体育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合理布局与利用场地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时应特别注意场地的平整度,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绊脚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器材的放置要考究。活动过程中器材放置要不影响活动,要减少标志物的摆放,要防止球类器材随意滚动伤人。另外,器材的检查要及时。学校运动场区固定设施的牢固程度,如足球门,篮球架、篮球框,排球网架,室外体操健身器材等,同时,应及时更换损耗程度较大的小型运动器械,如羽毛球拍,各类球具等。

  对策:

  第一,活动进行前要清除场地瓦砾、注意网通拖地钢丝及有碍运动的网线,防滑措施要到位(下雨天室外就停开,进行室内活动,室内换鞋或擦干水,地面不要有积水,做到因地制宜);

  第二,场地安排的人数适宜,按年级教室位置和活动内容确定相对固定活动场地;

  第三,检查和维修固定器材,教育学生爱护运动器材,保洁运动场地,及时送还器材;

  第四,器材的摆放要合理,不影响学生展开活动;

  第五,思想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做到器材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

  五、学校安全防范制度的建设

  现象:活动时间集中,学生人数多,场地紧张;各种器材(包括学生自制器材和学校旧器材)的利用;以“搞运动”形式开展活动;活动运动量统一性较强,很难做到因人而宜;出现伤害现象,处理不能做到及时、到位。

  分析:参加活动的学生自身健康水平是否适合某项运动和运动负荷;由于场地和运动器材紧张,学校的破、旧场地和自制器材是否影响运动安全;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组织形式有没有安全隐患;出现伤害事故如何及时、有效处理。从学校制度层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利用制度规范活动的过程,降低学生安全运动的影响因素,合理规避伤害事故的责任,能有效降低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

  对策:

  第一,学校组织学生购买安全保险;

  第二,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第三,制订学校课间活动方案,不断优化组织过程;

  第四,制订学校场地器材管理(包括检查、维修)制度;

  第五,制订学校阳光一小时活动安全紧急预案;

  第六,全体参与管理和辅导的领导和教师签订安全责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