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全文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湖口 望庐山瀑布 赏析 全文

管理员

摘要: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全文赏析  引言:《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是唐代名相、诗人张九龄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庐山瀑布的赞美,抒发了胸中的豪情壮志。作为一首山水诗,它的艺术是独特而成功的。它虽然没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被人所熟知,却有有一种欣赏风景、吟咏山水的名士气度……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全文赏析

  引言:《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是唐代名相、诗人张九龄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庐山瀑布的赞美,抒发了胸中的豪情壮志。作为一首山水诗,它的艺术是独特而成功的。它虽然没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被人所熟知,却有有一种欣赏风景、吟咏山水的名士气度。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品味这首蕴激情,怀壮志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原文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释:

  1. 湖口:即鄱阳湖口,当时归洪州大都督府管辖。湖口遥对庐山,能见山头云雾变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闪耀的色彩。

  2. 洪泉:指阳光映照下的瀑布。也有版本作“红泉”,意思相同。

  3. 迢迢:形容瀑布之长。

  4. 紫氛:紫色的水气。

  5. 杂树:瀑布岩壁边杂乱的树木。

  6. 重云:层云。

  7. 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

  8. 天清:天气清朗。

  9. 灵山:指庐山。

  10. 秀色:壮美景色。

  11. 空:天空中的云。

  12. 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白话译文

  万丈瀑布飞流直下,好像从天上落下,四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气。它穿过杂树而直下,它穿过重重云雾。阳光照射上去像一条彩色的虹霓,在这晴朗的天气里,又好像听到风雨的声响。这庐山就如同仙山一样,多么壮美呵,烟云与水气融成一片。

  创作背景

  开元十一年(723年),张说为宰相,张九龄深受器重,引为本家,擢任中书舍人。开元十四年(726年),张说被劾罢相,他也贬为太常少卿。不久,出为冀州刺史。他上疏固请改授江南一州,以便照顾家乡年老的母亲。唐玄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俄转桂州都督,仍充岭南道按察使”。骤失宰相的依靠,却获皇帝的恩遇,说明他的才德经受了考验。为此,他踌躇满志,在诗中微妙地表达了这种情怀。

  诗人简介

  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

  赏析

  这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与天相映,写出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而寓比寄兴,景中有人,象外有音,节奏舒展,情调悠扬,赏风景而自怜,写山水以抒怀,又处处显示着诗人为自己写照。

  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风姿、神采和境界。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万丈”指山高,“迢迢”谓天远,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次联写瀑布的风姿: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但诗人以其神写其貌,形容瀑布是奔腾流过杂树,潇洒脱出云气,其风姿多么豪放有力,泰然自如,三联写瀑布的神采声威。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高瞻;天气晴朗,又似闻其响若风雨,声威远播。末联赞叹瀑布的境界:庐山本属仙境,原多秀丽景色,而以瀑布最为特出。它与天空连成一气,真是天地和谐化成的精醇,境界何等恢宏阔大。《易·系辞》:“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此用其词,显然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境界和政治抱负。

  但总起来看,诗中所写瀑布水,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这不正是诗人遭遇和情怀的绝妙的形象比喻吗?所以他在摄取瀑布水什么景象,采用什么手法,选择什么语言,表现什么特点,实则都依照自己的遭遇和情怀来取舍的。这也是本诗具有独特的艺术成就的主要原因。既然瀑布景象就是诗人自我化身,则比喻与被比者一体,其比兴寄托也就易于不露斧凿痕迹。

  作为一首山水诗,它的艺术是独特而成功的。乍一读,它好象只是在描写、赞美瀑布景象,有一种欣赏风景、吟咏山水的名士气度。稍加吟味,则可感觉其中蕴激情,怀壮志,显出诗人胸襟开阔,风度豪放,豪情满怀,其艺术效果是奇妙有味的。“诗言志”,山水即人,这首山水诗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古诗特色:

  1. 意境雄奇壮丽:

  景象宏大:诗中用“万丈红泉落”描绘瀑布,以“万丈”极言瀑布之高,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瀑布从极高的天际倾泻而下,展现出宏大壮观的景象。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张九龄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将瀑布的高伟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色彩鲜明:“红泉”与“紫氛”相互映衬,红色的泉水在阳光的照耀下,与半空中的紫色水汽交相辉映,色彩鲜艳而独特,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绚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这奇幻的景象。

  2. 写作手法多样:

  夸张手法:“万丈红泉落”中的“万丈”是明显的夸张,通过对瀑布高度的极度夸大,突出了瀑布的磅礴气势和雄伟壮观,让读者对庐山瀑布的规模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比喻巧妙:“日照虹霓似”将阳光照耀下的瀑布比作彩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在阳光照射下的绚丽色彩和美妙形态,不仅让瀑布的形象更加具体可感,也增添了诗歌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

  寓情于景:诗人表面上是在描写庐山瀑布的景色,实际上是借瀑布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瀑布从高处落下,穿过杂树、重云,最终与天空融为一体,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诗人自身经历的一种象征,表达了诗人在经历挫折后重新获得机遇,心怀壮志、意气风发的心境。

  3. 节奏韵律优美:

  对仗工整:整首诗是五言律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如“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中,“奔流”对“洒落”,“杂树”对“重云”,词性相对,平仄相协,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节奏舒缓:诗歌的节奏较为舒缓,每一句的停顿和韵律都恰到好处,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与诗歌所描绘的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相得益彰,也体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