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寓言故事吧,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你还记得哪些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寓言故事吧,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你还记得哪些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经问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猾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帝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 : 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出处
荆宣王(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zhǎng,以……为首领)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不真实、不可靠),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战国策·楚策一》)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归纳出“狐假虎威”这个成语。
寓意
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运用
成文用法
“狐假虎威”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主谓式结构;含贬义。狐狸凭借老虎的威势吓跑百兽,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假:借。威:威势。
运用示例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你只会拽耙扶犂,抱瓮浇畦,万言策谁人做的?你待要狐假虎威!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债主,狐假虎威,需索不休。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狐假虎威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知县心里想道:“这小厮那里害什么病!想是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他从来不曾见过官府的人,害怕不敢来了。
曲波《桥隆飙》九:十七八个宋家人,大人孩子,都有点狐假虎威,现出一派扬眉吐气的神态。
辨析
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狗仗人势”比喻走狗倚仗着主子的恶势力而欺压别人。“狐假虎威”和“狗仗人势”都有倚仗别人干坏事的意思,但有区别:“狐假虎威”的“狐”多指本身并无权势的人,语意较轻;“狗仗人势”的“狗”多指狗腿子、爪牙,语意较重。“狐假虎威”一般不直接用来骂人,“狗仗人势”可以直接骂人。“狐假虎威”多用在书面语里,“狗仗人势”多用在口语中。“狐假虎威”和“狗仗人势”都含贬义,但后者比前者贬斥色彩更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