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画蛇添足》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画蛇添足》教案1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成语……
《画蛇添足》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画蛇添足》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画蛇添足》教案1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成语?看来大家积累的成语还真丰富! 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很多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出题):谁愿意读?(吐字清楚)
二、交流课题
关于课题,你有什么想要交流的.? 对,蛇并没有脚,靠腹部爬行。(蛇,你听明白了什么?反馈) 除了蛇以外,关于课题还有要交流吗? 整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添是什么?理解成语,懂了关键字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
画蛇添足:蛇本来没有脚,在画蛇的时候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真好,我们一起跟他读!
课题大家分享非常充分,相信课文也能读得正确、通顺,那在小组里先准备吧!
三、初读课文、字音学习
1、小组读书。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 读得字音正确而且通顺流利,真了不起!
2、关于本课的字、词你还有什么提醒或交流? 多音字还有好多呢?你还找到了哪些?
3、通过同学们的分享,大家对本课的难字音、生字应该更加熟练了,哪个小组来过关?
四、理解联想
1、真好,读通了课文,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前小朋友们思考了课后问题,谁来读问题? (作了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使事情办糟,弄巧成拙,多此一举)
2、以读引读。成语故事课外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请你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讲给小组伙伴听。
五、作业
成语是我们祖国文学的精粹,如果在你的口语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那会画龙点睛、增色不少。
《画蛇添足》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帮助学生学会“矛、弗、卮、遂”4个会认字和“矛、盾、弗、祠、遂”5个会写字。
二、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听写上课词语。同桌互评。
2.指名背诵《自相矛盾》。
(二)导入新课
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韩非以及他的。
(三)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
画出生字,注意“舍、数”的读音。
2.解释字词。
饲:卮:
谓:饮:
引:且:
乃:固:
安:遂:
亡:
3.逐句说说课文意思。
4.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四)展示交流
1.把自己理解了的在小组中讲一讲,不懂得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看那个同学说得明白听得认真,组长根据检查情况给每个组员评定星级。
(五)合作探究
1、究竟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
2、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自相矛盾”的情况吗?
3、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a)集体交流探究题目。
(b)教师根据情况给小组评定星级。
(六)达标拓展
分小组准备表演成语故事。(自选一则)
先讨论,在小组里试演。(以《自相矛盾》为例)
1.这个楚国人开始叫卖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他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周围的人听了他的`话是什么反应(比如,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议论等等)?
3.听了问话,那个楚国人又是什么表现?
4.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5.怎样表演才能使人们受到启示? 选择一个故事,在小组里分号角色,练习几遍。 班级进行表演。
三、
小故事里有大智慧。我们知道的许多成语都有一个故事,研究这些故事能让我们更准确地运用成语,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人生哲学。
四、教学反思
《画蛇添足》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意思。
2、懂得寓言所折射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先画好蛇的人,为什么“终亡其酒”?
一、导入
1、师:在上课前老师说一件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前几天马老师给了我一块咸肉,说是醃了很久,够咸的了。可我回家后又加了一把盐继续醃制。等到蒸熟后一尝,已经咸得发苦,没法再吃了。谁能用一个成语来说说老师这样做法叫什么?(画蛇添足)
二、揭题
1、板书:画蛇添足。
2、我们今天再学习一则以古文形式呈现的寓言,来,齐读课题。
3、师:打开课本。谁来说说这个出自于寓言的成语的意思。
(“画”是“画好后”还是“画时”)
4、师:除了意思,你还知道它的有关知识吗?(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出处)
三、初读课文
1、师:既然是一个故事,那我们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讲故事的语气)好的。谁来给我们示范一段?
2、师:××给我们作了榜样。好的,齐读。
3、师:读了这个古文,你知道它主要讲什么吗?
4、师:××已经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局讲清楚了。快速找出写起因、经过、结局的相关段落。
5、指名读①,指名读②③,齐读④。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段,想想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3、第六列指名读。
4、师:我们理解第一自然段时,是怎么把这些方法用上的?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我们可以用这几种方法理解第二自然段,看看舍人如何处理这壹酒,可以自言自语说一说。
2、同桌交流。
3、同桌汇报,一人读,一人说意思。
(注意点拨:1、你把比赛的规则说得很清楚了。2、从“先成”看出画蛇要求快、完整)
板书:蛇成饮酒。
4、指导朗读:舍人也是一群廉廉君子,能够明确、温和地商量,不失礼仪。谁来读。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
1、相约“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那谁喝到了酒,画蛇添足的又是哪个人?
2、自读第三自然段,此段写了哪几个人物?(先成者,另一人)
3、划出描写这两个人言、行的句子,指名读。
4、读“蛇先成者”的句子,说意思。
5、读“另一人”的'句子,说意思。
七、学习第四段
1、齐读故事结局,用可惜语气。理解意思,完成板书。
2、为什么“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学生自由发言:因为他画好后做了多余的事。
4、心理诊断:为什么这个人会作出画蛇添足的举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答案。
5、完成点拨。
A、第一句的朗读,读出骄傲,沾沾自喜,自作聪明。
B、从“另一个人”的话中明确“蛇画上脚就不是蛇”了。
C、读出此人的不屑。
6、总结(就问题2、4进行)舍人相约“画地为蛇,先成饮酒”,一个人先画完了蛇,但他沾沾自喜、骄傲,给蛇画上了脚,这个多余的举动使蛇不再是蛇,也耽误了时间。所以“终亡其酒”。
八、总结寓意
那这个寓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引导
A:画蛇添足者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糟。我们归纳的时候可以从相反的说,让别人不要这样,那该怎么组织语言呢?
B、也可以用“假设”,“如果就”。
九、拓展延伸
1、生活有没有做了类似事情的人?
2、因为这个成语有着宽广的生活意义,所以解释时前一部分说了它的本意后,还讲了“比喻”生活中
3、师:学习了这些理解古文,感悟寓言道的方法后,老师还想请大家看看本课的3个代词,看它们在句子中代替什么?
十、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用学习古文的一些基本方法,按照祠者赐酒的故事顺序学习了《画蛇添足》这则寓言,并懂得了自作聪明、多此一举会而弄巧成拙的道理。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学习古文的兴趣,在课外自己理解一些优秀的古诗文,例如我们的《古诗文诵读》。
板书设计:
画蛇添足
祠者赐酒
自作聪明
蛇成饮酒
多此一举
画蛇添足
弄巧成拙
终亡其酒
者{祠者:的人饮之:酒先成者:的人之{为之足:蛇为蛇足者:的人一人之蛇成:的其{其舍人:他夺其卮:他的饮其酒:那壶终亡其酒:那壶
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扩写成现代白话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