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传说故事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华山 传说 故事

管理员

摘要:

华山传说故事华山传说故事1  距今千余年前,正值中国历史外的残唐五代时期,那时的赵匡胤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军卒,整日里游手好闲,还未成为大宋朝的皇帝。赵匡胤性好弈棋,加上他勇谋双备,棋艺进展得较快,等闲好手,均为他所败,于是便有些骄傲起来,夸口说自己是天下第一……

华山传说故事

华山传说故事1

  距今千余年前,正值中国历史外的残唐五代时期,那时的赵匡胤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军卒,整日里游手好闲,还未成为大宋朝的皇帝。赵匡胤性好弈棋,加上他勇谋双备,棋艺进展得较快,等闲好手,均为他所败,于是便有些骄傲起来,夸口说自己是天下第一高手,常发出难逢敌手之感慨。

  有一次赵匡胤随军至陕西,过华山时闻听山上有一道士,人称陈抟老祖,象棋下得极好,远近闻名。赵匡胤不觉技痒,登上华山去找老道下棋。陈传老祖见他只不过是个军卒,不愿与之对弈。赵匡胤一听急了,便说要以整座华山为赌———岂料棋至残局时,他因操之过急而漏杀一子,反被陈抟老祖反败为胜。

  后人有将两人当时赌战的象棋棋局谱流传下来记录,让人难辩真伪,棋谱记载着双方是用仙人指路对兵局开局转为先手屏风马对后手屏风马对阵的要是单从棋艺的`角度来讲,确是象棋发展史上的一局精彩的佳构。

  可是,要是单从赌注上来说这局棋所下的赌注,应该是象棋史上有史以来赌注最大的赌博了吧!

华山传说故事2

  “世无二郅”

  在华山地区有“世无二郅”之说,其一是讲,这普天之下只有华山脚下这一个郅家庄,这是为什么呢?相传汉刘秀当年避难路经华山,村民郅金莲以礼相待,刘秀允登基后封郅金莲为娘娘,封金莲兄为国公。可是郅金莲没等到刘秀登基就死了,后来郅家不知何因被抄家,幸有个别郅姓者逃到他处才得以保全性命。为纪念郅金莲,人们把这个村庄叫郅家庄,但现在村内并没有郅姓人家。

  还有另一说法。西汉景帝时,济南的目间姓300余家,仗着有钱有势横行乡里,文帝派河东大阳人郅都为济南太守,郅都“为官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郅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通过郅都的`镇压,济南出现了“居岁余,郡中不拾遗”的太平景象。由于郅都执法严峻,为景帝之母窦氏所记恨,郅都被杀。但郅都的后人幸免于难,据传,曾在华山下居住,人们敬佩郅都,尽管郅姓人家后来搬到外地居住,但人们还是把村子叫做“郅家庄”。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却有郅都其人,也有相传东汉建武年间郅姓在此定居烧窑,以姓氏取村名“郅家庄”的记载,但唯不见其“郅娘娘”及郅都后人得更详记载。

华山传说故事3

  明太祖梦游华山的传说

  明太祖朱元璋,常阅古人关于华山的.诗词,特别是对汉武帝施钩搭梯,亲临轩庭问道的事很是敬佩,经常同马皇后在闲暇无事时议论登华山、设坛祀拜之事。只因国事繁忙,又叹华岳奇险,恐怕不得亲自游玩观赏,惟恐成为一生中遗憾之事。

  朱元璋欲拜华山的宿愿,终于在梦中实现了。一日,朱元璋由京城出发,驾坐五色祥云,便朝华山方向而来。当距山还有百里之遥时,忽然望见一山穿云而出,其岩石突起,山峰灿烂,五光十色,与他山不同。重峦叠翠,连绵不断,众峰屹立,拱护四周,其山中苍松森森,遮岩映谷,朱岩突兀,凌空接天。这时,他偶然间回想起南征北战的战斗生活,又想到“蓝玉之狱”和“胡惟庸之狱”两次大案,牵连诛死者约计5万余人,不觉心惊,方知这里“其豺狼野鸟、黄猿狡免、备不见其踪"。惟华山“消然洁净",叹华山之地,非人间之处。假若能过上一天这样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不知该有多么好呀!于是,他便若天神一般,飘飘荡荡,周游群山。

  当他正逍遥之际,忽有一双白鹤从天际飞来,立于面前。他即用手相招,抚其长颈,只觉四周异香缭绕。仰视太空,见汉河之辉辉,极放异光,星辰遍布,闪闪烁烁。耳边响起天府之曲,比那宫中之乐更悦耳动听。不一会儿,有一天神跪在面前,警告他说:“慎哉,上帝咫尺。”听斯言,方晓乃是西岳华山之高,直接太空。自己并非天宫人,而是躲在华山之巅会见天神。于是,朱元璋诚惶诚恐,跪下连连磕头,一拜再拜。瞻念华山,愈觉神殊,不觉身轻体健。

  片刻之间,参拜已毕。刚起身立定,只觉耳边微风四起,风从群山万壑中而生,雷从诸峰间而吼。一觉醒来,知是一梦。但他反复思考,又觉得此梦奇异,虽身不能去设坛拜山,其意已经去也,参拜山神,又祀得风起雷动,必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于是他连忙启动御笔,详细记下梦中之事,写成了《梦游西岳文》,此文现载于《华岳志》一书中。

  元朝道士贺志真带领2个徒弟在华山开道凿洞,每凿一洞,就让给别人,这样天长日久,两徒弟就有些不高兴,认为,本想跟上师傅学点东西,现在不但没学到什么东西,而且天天吃苦凿洞,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天,师徒三人在南天门外悬空造洞时,两徒弟心怀测,砍断绳索,眼看师傅坠入深渊。两徒弟随即下山,当走到“回心石”处与师傅相遇,因此已知道师傅已经成仙,不是凡人了,于是悔恨不已,决心回心转意,又随师傅上山修炼。后来两徒弟也都修炼成仙。现在“回心石”三字旁还刻有“英雄进步”、“当思父母”等石刻,以激励与告诫登山者要小心谨慎,勇往直前。

华山传说故事4

  皇甫峪的故事

  黄甫峪(黄神谷)在华山峪之东,又名黄神谷,因春秋战国时黄芦子曾在峪内隐居而得名。黄芦子,姓葛名期, 春秋战国时楚国人,精通医术,乐善好施,传说他给人治病,无需风病人面,千里之外患者只需告诉姓名,便能收到药方,药到病除。有史稽记述,黄芦子好 道家吞吐之术,能以气禁止飞禽锰兽飞翔走动,也能让江河之水倒流。又传说黄芦子行步如同奔马,头顶常飘着一丈多高五色云。天旱时,他能召唤潭中龙上天耕云播雨。后来,有樵夫见黄芦子乘黄龙腾空而去。今峪内留有黄芦子修炼时的古洞。登华山主峰的华山峪道路未开通前,游人多由黄甫峪进山攀上主峰,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一书。书中记述春秋时秦昭襄王令工施勾梯登华山,以松柏之心为搏箭,箭长八尺,棋长八寸,上刻着“昭王常与天神搏于此”;又传赵武灵王也由此峪进山,施勾梯登上华山主峰,并勒石“主父常游于此”;西汉时,武帝刘彻派使臣寻访仙人卫叔卿,也是从此路登上华山的。到了南北朝时代,华山峪道路虽然已经开通,但仍不时有人从黄甫峪登山。相传唐天宝三年(744),诗人李白仕途失意,为追寻黄芦子真迹,于三暑期间,同几个朋友,带着长瓢、酒壶和琴瑟,沿黄甫峪登上华山主峰巅。他感叹三峰之高“呼吸之间,可通帝座,恨不携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并写下了《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一诗。诗中“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句,成为脍炙人口千古名句。

  华山上,几乎每个景点都承载着一个神话故事,徜徉其间,你可以如梦如幻地进入到一个诡丽万状的神话世界。华山的神奇、奥秘、亘古、尊严都是它最直接的.特色。华山欢迎您走进它、欣赏它、了解它最深处的那段故事……

华山传说故事5

  金牛洞的传说

  (一)风水先生说

  相传,有一南方来的风水先生,在这里东瞧瞧西看看,看出了门道,便花高价买下了杏树,待杏子成熟,山门打开时,他提着麻袋,跑进洞里,装满了一大袋子金豆子,就在他背起来要走时,突发贪婪之心,放下麻袋,把金牛卸下,想把金牛牵走。金牛走到洞口,突然挣脱开来,朝洞外跑去。金牛一出洞,只听“咣铛”一声响,山门关闭,风水先生被永远关在了洞里。而这条金牛在山神的追赶下,藏进了山东边的一片荒草中。等天亮时,金牛化作了石头,也就是现在的卧牛山。

  (二)放牛娃说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苦孩子,父母双亡,为生计从小就给财主放牛。财主对放牛娃相当刻薄,每天出去放牛,只给他一个玉米面的饼子。杏子成熟的那天,放牛娃来到华山脚下,见一个老头饿得非常可怜,就把饼子分给了老人一半。老人狼吞虎咽地吃完之后,非但不领情,反而又把另一半抢去。没有饼子的放牛娃,没有办法,喝了两口华泉水,紧了紧裤腰带,继续放牛。老人见此情景,欣慰地点了点头,拉着放牛娃来到金牛洞。洞里的金牛正在磨金豆子,老人让放牛娃脱下衣服装金豆子,而放牛娃只拿了几颗,老人又送给他一捧。

  从此,放牛娃不再给财主放牛。他用金豆子买了房子买了地,日子越过越好。后来,财主知道了金牛洞的事情后,等在杏子成熟那天,也进了洞。他进洞之后,没有装金豆子,而是把金牛卸下,把金磨盘放在牛背上,要把磨金豆子的牛和磨盘带走。谁知金牛被磨盘一压,受惊跑出洞。金牛跑了,山洞也塌方了,财主被砸死在洞里。而跑出洞的.金牛,在河里饮水时,天已放亮,在河边化作一座小山,这就是现在动物园里的“金牛山”。

  (三)“钥匙”说

  华山下有一户贫苦人家,以上山打柴度日。有一年,家里添丁,生了个男孩,取名叫“钥匙”。据说这名字是他母亲怀孕时,梦到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说:你家门前有个藏金洞,你儿子就是藏金洞的钥匙。钥匙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来了个南方人。他在村里听有人叫“钥匙”,一看,原来是个孩子,于是第二天把钥匙骗到了山门边,让钥匙喊:“我是钥匙,开门吧”。钥匙刚喊第二遍,山门洞开,南方人进洞取了很多金豆子。钥匙回家,把经过告诉了母亲,母亲便带着钥匙也来取金豆子。只是母亲太贪心,嫌金牛磨得慢,就想把金牛牵回家,结果金牛把钥匙踢死,山门也就关上了。

华山传说故事6

  蛙石端坐有妙传

  在华山山腰吕子祠之上,有石似蛙端坐,人石为 “蛙石” 。

  关于蛙石,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华山前有一大湖,这里荷花盛开,每到夏天娃声四起,一派水乡风光。有一得道成精的.青蛙,从大明湖游到这里,见这里可放声大叫,比在大明湖受管制不让叫好多了,便也放声大叫。后觉不足,便变成人形到华阳宫看神,见到神灵受人顶礼膜拜很是羡慕,又听说山顶新建一庙,还没设神位,便想做这新庙之神。原来山顶之庙为真武大帝之庙,为真武大帝担任警卫的龟、蛇二将正在巡逻,识破了蛙大帝担任警卫的龟、蛇二将正在巡逻,识破了蛙精的企图,施法使其恢复原形,并让其变成石蛙永远定在了那里。

华山传说故事7

  宝莲灯之劈山救母

  华山西峰有一块巨石,拦腰断为三截,石下空间宛如一位妇人仰卧时留下的印痕,形象生动,这就是斧劈石。世间流传的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玉帝的三女儿三圣母信在西岳庙内的雪映宫,百姓求签问卜,异常灵验,所以宫内一年四季香火甚隆。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三娘娘。

  有年春天,一位姓刘名玺、字彦昌的举子进京赶考,路过华阴。听说西岳庙里的三娘娘慈怀普度,非常灵验,就恭恭敬敬地走进庙来,在雪映宫的香案前,诚诚恐地上了一柱香,叩了三个头。然而不七的是三圣母当时并不在宫中,刘彦连抽三签都是空签。想到十载寒窗,九载熬油,前程未卜,功名无望,不由悲从心生,便肥一腔怨恨信口吟成一首打油诗,题在雪映宫的墙壁上。诗是这样写的:“刘玺提笔怒满腔,怨奶圣母三娘娘,安居神龛心如铁,枉受香火在一方。”题诗罢,刘彦昌拂了拂衣袖上的尘灰,昂首挺胸,扬长而去。

  三圣母加驾着祥云回到宫中,听看门童儿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诉说一遍,又看了墙上的题诗又羞又恼。随身丫环灵芝更是义愤填膺,忙安慰三圣母说:“公主且莫生气,想那狂生去了没有多远,我一定给他点颜色看看,为公主报这侮谩之仇。”于是主仆二人驾起云头,唤来风伯雨师雷公电母,命令他们即刻作法。

  刘彦昌正在赶路。清朗朗的天空突然间阴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如注,还没有等他想出个所以然来,就变成了一只落汤鸡。可怜他一介书生,怎经得如此雨打风吹,没挣扎几步,就跌倒在泥泞中。

  三圣母怨恨已扫,心中大快,一边令四位仙师收去云雨,一边站在云头向下仔细一望,这才发现倒在地上的竟是一位眉清目秀、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只见他蓝衫上沾满泥水,书箱一旁倾翻,文房四宝散落一地,一看就是位赴京应试的举子。一想到这场风雨说不定会断送这位书生的前程,一丝怜悯、几分爱慕油然而生,她不由得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灵芝见刘彦昌的狼狈相,早动了恻隐之心,又看三圣母对刘彦昌心生爱慕,更欲成人之美,连忙说:“看来那书生粉墙题诗,并无甚恶意。这场风雨也太猛了些。我们可不能见死不救呀。”说着,只见她纤指一点,一座竹篱茅舍就出现在刘彦昌的前方。不久,茅屋里就走出了一位70岁的白发老婆婆和一位17岁的伶俐村姑来。

  婆婆与村姑把昏迷不醒的刘彦昌搀进了茅屋,煎药熬汤,沏茶煮饭,照料得十分周到。村姑与刘彦昌一见如故,竹间和诗,灯下伴读,相敬如宾,渐生爱慕。婆婆看这一双小儿女情投意合,连夸天生一对,地造一双,便择吉日,作主让他们缔结了百年之好。只可惜考期在即,刘彦昌不敢久留,于是约定归期,恋恋不舍地赴京应试去了。

  人常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可惜这段奇缘很快进天廷,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派法神杨戬去捉拿三圣母。杨戬来到雪映宫,斥责三圣母违犯天规,罪责难赦。三圣母却表示,宁可仙籍除名,也要与刘彦昌两情相伴,白头偕老。杨戬看三圣母意志坚决不思悔改,一气之下,施法力把她压在华山西峰的'石头下。

  刘彦昌考场得中,朝廷派他去往洛州出任知县。他春风得意急于回家团聚,然后携妻子同去洛州赴任。可是进入华阴地界,几月前喜结良缘的那座竹篱茅舍早已荡然无存。刘彦昌四处打问,人们都说那儿从来没有过什么村庄,更没有过什么婆婆与村姑。刘彦昌感叹一段似水柔情,突然间化为云烟,他欲哭无泪,欲诉无门,只好独自一人到洛州赴任去了。

  三圣母石下生子,起名沉香,并用包裹,让丫环灵芝送片洛州。沉香长大成人,知自出生的原委,悲痛万分,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去华山救出母亲。灵芝为了使沉香练出一身能够战胜杨戬的武艺,也为了能从天宫盗出神斧,不惜毁坏自己千年修炼的道行,宁肯化身为石,也要帮助沉香救出母亲。

  沉香举着神斧来到华山,看见满山巨石林立,不知母亲到底压在哪块石下,急得放声大哭,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连山神也被感动了,忙出来指点说:“孝顺的孩子啊,你娘就在莲花峰头。”

  沉香遵照山神指点,擦干眼泪,举起神斧朝西峰顶端奋力劈下。只听轰然一声,天摇地动,巨石拦腰断为三截。三圣母从中慢慢下走出,母子相认,悲喜交集,痛哭失声。此后,刘彦昌也弃官不作,来华山隐居,为的是亲人团聚,终生相守……

  如今,沉香痛哭呼唤母亲的山峰,被命名曰孝子峰;刘彦昌隐居的地方称刘玺台;峪道里丫环灵芝所化的灵芝石亭亭玉立。西峰斧劈石旁,华山神斧巍然矗立,斧把上还题着一首诗:“华山神斧,七尺有五。赐于沉香,劈山救母。”后来这个故事还被艺术家们编成戏剧、拍成电影,久演不衰。

华山传说故事8

  回心石

  元朝道士贺志真带领2个徒弟在华山开道凿洞,每凿一洞,就让给别人,这样天长日久,两徒弟就有些不高兴,认为,本想跟上师傅学点东西,现在不但没学到什么东西,而且天天吃苦凿洞,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天,师徒三人在南天门外悬空造洞时,两徒弟心怀测,砍断绳索,眼看师傅坠入深渊。两徒弟随即下山,当走到“回心石”处与师傅相遇,因此已知道师傅已经成仙,不是凡人了,于是悔恨不已,决心回心转意,又随师傅上山修炼。后来两徒弟也都修炼成仙。现在“回心石”三字旁还刻有“英雄进步”、“当思父母”等石刻,以激励与告诫登山者要小心谨慎,勇往直前。

华山传说故事9

  吃了道士饿死狼

  华山顶上有座庙,叫真武庙。那是人们为了治水镇邪盖的。早年间,庙里住者一个道士,这道士白天念经,夜里睡觉,每隔三五天下山一次,到十里八乡化缘,要些吃的。老道士在庙里无愁无忧,过地也算是清闲自在。这天道士下山,没有关好庙门,有只恶狼窜进了庙里,饿狼在庙里没有发现吃的,就趴在老道士的床底下睡着了,老道士回到庙里,关好门就上床睡觉了。过了五六天,山下的'人不见老道士下山,以为他病了,也没在意;到了第七天,大雪封住了山上的路;第九天,还不见老道士下山,人们不放心,就一起上山看个究竟。来到庙前,只见庙门紧闭,连叫几声没人答应,大家就一起用力把门打开,发现老道士不在屋内,床上枕头也破了,被子撕了个大窟窿,床上有一堆人骨,床底下有一只狼的尸体。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饿狼吃了吃了道士,因为庙门插着,狼又出不去,最后狼也饿死在庙里。从此,华山周围很快传开了“吃了道士饿死狼”的故事,以后山上庙里在也没有住过道士,庙宇也随之荒废了,直到现在只剩几块残砖破瓦,可是“吃了道士饿死狼”的故事还一代一代流传着。

华山传说故事10

  “回车涧”的传说

  华山西麓,有一个很大的山沟,沟里的野草,牵连缠绕,状如螺旋,相传是齐顷公“三周华不注”时,兵车碾压造成的,故山民称之为“回车涧”。

  当年“鞍之战”初,晋国元帅郤克率领晋鲁卫联军,大败齐军,追齐军于华不注。齐顷公为摆脱追赶,绕山转了三圈。眼看就要追上,齐顷公的车右将军逄丑父,驾着载有齐顷公的战车,跑进了这条山涧。趁追兵未到,逄丑父对顷公说:“事情紧急,主公快将锦袍绣甲脱下让臣穿上,臣假作主公,主公假作臣,如有不测,臣代主公去死,主公想法逃脱。”

  顷公依了他的话,借山石的遮掩,换上了逄丑父的服装。这时,郤克的手下大将韩厥领兵追到车前,见车内之人,锦袍绣甲,以为是齐顷公,遂用手拉住马的缰绳,对逄丑父说:“我国国君不好推辞鲁卫的请求,派我们到贵国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身为军人,只好带君侯到敝国走一趟了。”逄丑父见状,轻轻松了口气,假称口渴,说不出话来,示意齐顷公“华泉取饮!”齐顷公立马下车,跑到路旁的水沟里,妥了一瓢水,逄丑父嫌水脏,让他到华泉取水,齐顷公借此机会,绕山跑了。

  齐顷公跑了,逄丑父被押到晋营。郤克一看,说:“这人不是齐侯!”韩厥大怒,问:“你是何人?”逄丑父说:“我乃齐侯账前的车右将军逄丑父!”“齐侯哪去了?”“打水去了!”韩厥一听,更是大怒:“你假冒齐侯,欺我三军,罪当斩首。”遂喝令刀斧手:“拉出去,斩了!”逄丑父大叫:“晋军的将士们听着,丑父代国君受难,今天被杀了。以后你们的国君有难,就都不要管了。”郤克一听逄丑父说得有道理,赶忙叫人为他松了绑,说:“为国君尽忠的人,杀了不祥。”于是,把他关在营中,

  “景光湖”的传说

  华山有泉,名“华泉”,也叫“华水”。华泉有多大?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称“方圆百步”。元代的赵孟頫称:“泉声振响暗林壑,山色翠滴落莓苔。”明代诗人边贡诗称赞华泉说:“圃园环高柳,渊泉抱古墟。”民初的《续修历城县志》称:“华不注山下,泉源灌注陂地,交属荷稻之利,村民赖之。”

  相传,华泉漫漶成湖,人们称“莲子湖”,又因湖水在太阳照射下,银光闪闪,又称“银光湖”。有一年,风沙侵蚀,华泉淤塞,又加上天下大旱,湖底裸露,村民便种上了庄稼。当时的税赋是一亩水田,顶二亩半的旱地。虽然湖水退去,水田变成了旱地,但官家依然按水田收取税赋。当地官员把灾情层层上报,等到朝庭命官下来检查灾情时,已是第二年。正巧那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钦差大臣一看庄稼长的这么好,说这哪是“银光湖”,简直就是“金光湖”,结果不但没减赋,反而又多收了粮,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说:“我们这里哪是什么金光湖,简直是‘净光湖’。”

  再后来,官府知道了,认为这是对官府的侮辱,硬加制止,并以“金”之谐音,改“净光湖”为“景光湖”。

  “石林”的传说

  现在的华山,除华阳宫有古杨古柏外,山上山下没有树。而传说之中,很早以前,华山的`树,成片成林,只因为一次“水漫华山”,华山才没有了树。

  相传,很久以前,华山翠绿悠悠,景色十分秀丽。有一天,东海龙王敖光的九龙子椒图,顺海眼从华泉里出来,见华山风景如此美丽,便想独霸华水。山上的真武、山腰的吕祖、山下的泰山奶奶不乐意了,仗着神多势众,联合起来撵他走,这让椒图很没面子。于是,趁敖光去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之机,私自发号施令,要水漫华山。在外巡游的吕祖,早晨起来掐指一算,知道华山将面临一场大劫,便施展法术,将滚滚而来的洪水,阻挡在了山腰。然后火速赶到灵霄宝殿,奏明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立即命令敖光把水退走,并严惩九龙子。

  吕祖回到华山,已饥肠辘辘,身体疲惫,找了家酒肆要了一壶酒。不曾想,心怀不满的椒图,化身店小二,用酒把他灌醉。酒足饭饱之后,吕祖踉踉跄跄地来到华山脚下,见大树还泡在水里,便施法把山前的树移到了华阳宫,等他想把其他的树,向山上转移时,酒劲上来了,迷迷糊糊地一用力,把山西边的大片树林变成了石林。而山东边的、山北边的树,还没有转移,就迷迷糊糊睡着了。结果,没有被转移的树,全部泡死了,华山的树林也就消失了。

  吕祖醒后,非常生气,想找椒图问罪,但九龙子已被东海龙王押入大牢。于是,他施法把山东面的一块顽石,变成了龙子,让他跪在山下,服罪认错,以出这口恶气。从此,华山有了“龙石”。而现在人们看到的山西边那片石林,据说就是当年树林的遗迹。

华山传说故事11

  在华山山腰吕子祠之上,有石似蛙端坐,人称此石为蛙石 。

  关于蛙石,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华山前有一大湖,这里荷花盛开,每到夏天蛙声四起,一派水乡风光。有一得道成精的青蛙,从大明湖游到这里,见这里可放声大叫,比在大明湖受管制不让叫好多了,便也放声大叫。后觉不足,便变成人形到华阳宫看神,见到神灵受人顶礼膜拜很是羡慕,又听说山顶新建一庙,还没设神位,便想做这新庙之神。原来山顶之庙为真武大帝之庙,为真武大帝担任警卫的`龟、蛇二将正在巡逻,识破了蛙精的企图,施法使其恢复原形,并让其变成石蛙永远定在了那里。

  华山上,几乎每个景点都承载着一个神话故事,徜徉其间,你可以如梦如幻地进入到一个诡丽万状的神话世界。真可谓是一洞一世界,一石一传奇。它尊严、神奇、亘古、奥秘,欢迎着世界各地的旅人走进它、欣赏它、发现最触动人心的那段故事!

华山传说故事12

  相约兰桥怨

  吕剧曾有一描写争取婚姻自由的传统剧目《井台会》,据传剧中发生的事就在华山一带。河北书生魏魁元“在华山念书”,一日,在井台偶遇打水的'蓝瑞莲,蓝一十八岁,舅舅图财把她卖进周家,丈夫53岁,与婆婆好吃懒做又赌,且性情残忍,蓝受尽煎熬。当魏帮蓝打上水要喝时,蓝劝他不要喝以免生病。两人年龄相当,郎才女貌,互诉衷肠,遂生爱慕之情,互赠信物并约定当晚私奔。当晚风雨交加,魏来到华阳宫前的兰桥上,正逢山洪袭来,他把衣衫挂在树上,人被洪水冲走。蓝赶到时,只见衣衫不见魏,便手拿信物也投河自尽。据查,华山山阳原有周家庄,但华阳宫前的石桥据说早已被淤积于地下了。

华山传说故事13

  相传大禹治水时,他把黄河引出龙门,来到漳关时,被两座山挡住了去路。这两座山南边的叫华山,北边的叫中条山。它们紧紧相连,河水不能通过。此时有位叫巨灵的大神来帮忙,将两山掰开,但是华山却被掰成一高一低两山,高的`叫太华山,低的叫少华山。这也是李白诗作中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的来历。另外则有沉香劈山救母、吹箫引凤等故事广为流传。

  据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华、华夏 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

  华山亦留有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传说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而建于汉武帝在位时的西岳庙,有着陕西故宫和五岳第一庙之称誉,这是五岳中建制最早和面积最大的庙宇。中国历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游或举行祭祀活动。

华山传说故事14

  山门石的美妙传说

  在华不注山东面山坡上,有一约高23米,宽22米的平滑巨石,中间还有一石缝,很像两片关闭的大门。当地山民将此石称为“山门石”。据传,这块似门形的巨石,实际是金牛洞的门,《历乘》对此记载:“华不注山相传内有金牛”,而开启山门的.钥匙则为一株古杏树,只要杏成熟后,将树头朝着洞门方向,洞门就会打开。有一会看风水的老财主,经常在这一带东瞧瞧西看看,终于看出了门道,他花高价买下了杏树,待杏成熟后,在一个夜晚真把山门打开。只见洞内有金牛正在磨金豆子,他打开袋子,拼命把金豆装满口袋,正背起来要走时,贪婪之心驱使他把金牛卸下,想把金牛带回家给他日夜磨金豆子。就在走到洞口时,金牛挣脱后朝洞外东边跑去,只听“咣铛”一声山门关闭,老财主被永远关在了洞内,而这金牛在山神追赶下卧于荒草之中,化为石头,这便是现在的卧牛山。

  关于这金牛洞另一个传说是在很久以前,有一给老财主放牛的苦孩子,他父母双亡,这财主对放牛娃相当刻薄,每天出去放牛只给他一个饼子。这一天,放牛娃来到华山脚下,见一个老头饿得非常可怜,他忙把饼子分了一半给老人,老人狼吞虎咽的吃完了,非但不感谢,反而又伸出手来要饼子,放牛娃把剩下的一半又给了他,自己紧紧裤腰带,喝了两口华泉水,老人欣慰地点点头,拉着放牛娃来到金牛洞,洞内的金牛正在磨金豆子,老人让放牛娃脱下衣服装金豆子,放牛娃只拿了几颗,老人又送给放牛娃一捧,从此放牛娃不再给财主放牛,他用金豆子换了衣食并买了地,日子越过越好。后来,财主知道了金牛洞的事情,他把金豆子装满口袋,又把金牛卸下,把金磨盘放在牛背上,准备带回家。谁知金牛被磨盘一压,受惊跑出洞,朝泺水方向跑去。这时洞塌方,洞门紧闭,财主被砸死在洞里。金牛正在河里饮水,这时天亮了,金牛就在河边化作一座小山,这就是金牛山。而华不注的金牛洞从此再也没有打开过。

  还有一个说法是,在华山下有一个贫苦人家,以上山打柴度日,家里有一个可爱的男孩叫“钥匙”,这名字说是他母亲怀孕时观音菩萨托梦教化而来。有一天,母亲叫钥匙吃饭时,被一个在此寻宝的南方人听见。于是,南方人第二天把钥匙骗到了山门边,让钥匙喊“我是钥匙,开门吧”,刚喊第二遍山门就开了,于是,南方人取了很多金豆子就走了。要是回家把经过告诉了母亲,母亲便夜里带着钥匙来取金豆子。母亲太贪心,嫌金牛磨得慢,就想把金牛弄回家,结果金牛把钥匙踢死,山门也关闭了,为弄金豆子死了娘俩。当地群众在教育后代时,总是以上述大同小异的传说为教材,教育人们不要太贪心。

华山传说故事15

  仙人桥的传说

  华山山阳又一处巨石看似不太稳固的搭在两边,这里紧挨悬崖很是险峻,人们管这一景观叫“仙人桥”,关于“仙人桥”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

  被人们称作“一代词宗”的金代杰出文学家元好问曾经登临华不注。诗人登高远望,只见远处黄河点点帆影,近处洲渚红树,渔村茅舍,薄烟霭霭,小舟往还,行人如蚁,一派幽静清丽北国江南美景,他被这里的.湖光山色吸引,边走边吟“元气遗形老更顽,孤峰直上玉孱颜。……”“妙、妙!”就听有人对所吟之句连声称赞。原来是一老者正向元好问走来,元好问忙施礼并请指教。老者还礼并道歉打扰了诗人雅兴,请他继续吟下去。看到华不注的险峻,及历史上有名的“三周华不注”的故事和诗仙李白吟诵华不注的诗句,元好问接着吟道“龙头突出海波沸,鳖足断来天宇闲。齐国伯图残照里,谪仙诗兴冷云间。乾坤一剑无人识,夜夜光芒北斗殷。”“妙哉,妙哉!”老者又是一番赞叹。由于华不注山势陡峭,诗人边登边吟已是气喘吁吁。老者让元好问停下来休息并指点给他登山之路,走在老者所指之路,果然平缓好走。当他回头向老者致谢时,老者已化作一道白光上天而去,老者所站的地方已成了立在悬崖上的“仙人桥”。

  据传,后来元好问写《济南行记》时,曾梦见在华不注山碰见的老者,这才得知老者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根据元好问华不注遇仙的传说,人们在其显灵处修了吕子祠,显灵之处也被人们称为“飞仙岩”或“升仙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