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诗歌阅读及参考答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黄庭坚 诗歌

管理员

摘要:

黄庭坚诗歌阅读及参考答案  (一)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  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  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  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

黄庭坚诗歌阅读及参考答案

  (一)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

  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

  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

  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当时诗人于山东德州任职。黄几复,诗人朋友,于广东四会县任职。

  【赏析】

  首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抒写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此处化用了《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说明海天茫茫相距辽远。后句是说通信颇为不易。古人有雁足传书之说,但又说鸿雁南飞止于衡阳,而四会在衡阳之南,所以,想托鸿雁捎封信去也被谢绝。

  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两句所描绘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更加凸现了思念之情。这两句诗所用的词都是常见的,黄庭坚把寻常词入诗,创造出清新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颈联“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称赞友人为官清廉、从政有方。四立壁典故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治病”句化用《左传·定公十三年》记载的一句古代成语:“三折肱,知为良医。”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次跌断胳膊,就可以断定他是个好医生,因为他必然积累了治疗和护理的丰富经验。作者称黄几复善“治病”,但并不需要“三折肱”,言外之意是,他已经有政绩,显露了治国救民的才干,为什么还不被重用,老要他在下面跌撞呢?

  尾联“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赞美友人认真读书、好学不倦。以“想见”领起,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相照应。在作者的想象里,十年前在京城的“桃里春风”中把酒畅谈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发萧萧,却仍然像从前那样好学不倦!他“读书头已白”,还只在海滨作一个县令。其读书声是否还像从前那样欢快悦耳,没有明写,而以“隔溪猿哭瘴溪藤”做映衬,给整个图景带来凄凉的氛围。不平之鸣,怜才之意,也都蕴含其中。

  黄庭坚与黄几复交情很深,为他写过不少诗,如《留几复饮>、<再留几复饮》、《赠别几复》等等。这首《寄黄几复》,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

  【练习】

  1.著名诗人张未曾评价颔联为“真奇语”,如何理解张耒的评价?

  2.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①用“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一杯酒”与“十年灯”造成了短时间相聚之乐与长时间分离之苦的强烈对照。②句法上,不用一个动词,两句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画面,颇具意境,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2.①用典。②对黄几复的深切思念之情,对黄几复空有治国救民的才干而不能受到重用的怜惜和不平。

  (二)

  书幽芳亭记

  【宋】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日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日:“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招魂》日:“光风转蕙泛崇兰”,是以知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千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千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赏析】

  黄庭坚的《书幽芳亭记》,堪称与《爱莲说》相比肩的精美小品。

  黄庭坚一生风波跌宕,饱受磨难。在北宋党争中,他属旧党,屡遭贬谪。但无论处于何种艰难的境地,他都以气节自励。此文就是他高尚品德的流露。他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达到了“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至高境界。

  中国古代历来有“芳草美人”的传统,这是典型的'类比手法:以自然界的某种动植物来类比人的品行。周敦颐建立起了莲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黄庭坚此文则建立起兰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

  本文一开始就连用三个类比:国士、国色、国香,将兰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楚之逐臣”是指屈原。屈原在《离骚》里种兰、佩兰、赋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以兰来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黄庭坚指出兰与君子十分类似:“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在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两句话的精警,可与“出淤泥而不染”相比肩。

  本文文辞简约,句式整散结合,偏重于整句,流畅自然,读之给人幽香淡远、回味无穷的韵致。

  【练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a.其视椒则远矣视:

  b.不为无人而不芳芳:

  c.莳以砂石则茂莳:

  d.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时: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自古人知贵兰”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不为无人而不芳②来岁不改其性③沃以汤茗则芳

  ④平居与萧艾不殊⑤清风过之,其香蔼然⑥其视椒则远矣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⑤d.③④⑥

  3.翻译下列句子。

  (1)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2)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参考答案】

  1.比;花草发出香味;栽种;时节。

  2.c(③是“兰蕙”所相同的,④是说兰与“萧艾”没有什么区别,⑥说的是“蕙”。)

  3.(1)兰花(虽然)经历雪霜的残酷摧残而衰败,(但是)来年仍不改变自己的本性。

  (2)等到它们开花,一枝干上就一朵花却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枝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