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札记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孟浩然 广陵 黄鹤楼 札记

管理员

摘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札记范本  古诗是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事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谆谆切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札记范本

  古诗是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事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谆谆切切、语重心长的教导年轻人要学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近六十首古诗。古诗在教材中比例的增加,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古诗的重视以及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现实的小学课堂中古诗教学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基本上是按一个路子教学的:老师讲,学生记,最后背诵。其实未必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意,久而久之,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就慢慢的失去了兴趣。这在当前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模式和方法已经远远的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了,也已经到了该痛下决心的关键时刻,成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亟待探索、研究、解决的一个严肃的重要课题。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在这个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金秋时节晴方好,雾锁津小雨亦奇。10月15日,长阳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讨会在津洋口小学隆重举行。“吟咏千古华章,传承民族文明”,课前五分钟的学生古诗词诵读表演成为每节展示课的序曲。二年级小朋友稚嫩的童音传递着古诗特有的韵味;三四年级学生或吟或唱或拉,展示了古诗词特有的魅力;五年级学生你诵我和,让人思接千载。一首首诗歌彰显了古诗词的风韵,启迪着人的思想。诗词进校园在津洋口小学绽放着奇光异彩。

  研讨会结束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也试着向学校的全体语文教师上了一堂古诗教学的汇报课。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日,但是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流程,现回忆记载下来以供全国教育界同仁共同来探讨:

  一、对联导入,揭示课题

  1、幻灯出示对联“黄金万两容易的,人间知己最难寻”

  2、师:这幅对联出自于《红楼梦》中,请同学们读一读,理解对联的意思。

  3、学生读对联并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4、师:人生苦短,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友情。

  有人说:友情是真挚宝贵的。的确,正如对联中所说的,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便与友情有关。请同学们翻开书P100面,大家一起来学习第20课古诗两首中第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

  二、解题。

  1、请大家齐读课题。

  2、谁送谁?在哪送?到哪去?(板书:李白送孟浩然)简介李白、孟浩然之间的友情(教师举例说明)。

  3、课件出示:地理位置图。理解黄鹤楼、扬州的方位。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读响亮,教师随机正音,全班齐读。

  教师点拨:吟诵古诗不但要响亮,通顺,还要有节奏,这样才能吟诵出古诗的韵味来。

  3、听老师范读,请同学们用以前的学过的方法画出节奏。

  4、课件出示诗配画的古诗指名朗读,读出节奏,教师随机画出节奏。

  出示课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5、小组朗读,全班齐读。

  四、观图入境,品味感情

  1、师边范读,边板画(诗人站在江边看着远去的船只。学生观察图画,体会是人的心情。【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结合板画以及诗配画,体会诗人感情。

  A、说说那几句诗可以表现图的意境。

  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这句诗什么意思?

  ②学生交流、汇报。

  ③“孤”是什么意思?(孤单、孤独);“孤帆”(一只船)

  ④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长江上应该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景象,诗人为什么说是孤帆呢?

  ⑤诗人站在岸边看着友人乘坐的船远去,诗人心中有什么样的感触呢?(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⑥船渐行渐远:“孤帆远影碧空尽”“尽”是什么意思?(消失了、没有了)诗人眼前果真什么都没有了?都尽了?(不是)“不尽”的是什么呢?(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诗人送别友人,当船行驶到远方,诗人依然驻足远望。

  师引读“孤帆——”生接读“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⑦师:“唯见长江天际流”想象一下诗人这时眼中看见了什么?(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从哪个字看出只看见?(唯见)这江水就像?(诗人对友人绵绵不绝的情谊)

  B、看图想象

  ①孤帆已消失在诗人的视线外,只看见了滚滚的长江水,此时此刻,李白的心情一定会像这江水一样不平静吧!他会想些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说李白、孟浩然在一起时的事例,以及两人分开时的惆怅)

  我用这样的句式引导:

  当李白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李白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时你就是李白,站在江边久久凝望着扬帆远去的故人。

  这时你就是李白,感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指一生接读。问:你读后体会到了什么?(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得感情)(板书:依依不舍)

  3、师引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生接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脑中构画,熟读成诵

  ⑴师: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那千年之前的李白送别孟浩然的黄鹤楼旁,去体会是人与友人之间依依不舍得情感吧!

  ⑵(背景音乐:阳关三叠)师范背,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⑶学生试背,指名背、齐背。

  师:古诗是一杯陈年的老酒,故事是一首优美的歌,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欣赏欣赏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谱成的歌曲呢!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筝曲。(学生欣赏)

  六、课外拓展,日积月累

  1、老师给大家送来了礼物,你们想不想要?出示幻灯片:

  山中送别

  送朱大入秦

  王维

  孟浩然

  山中相送罢,

  游人五陵去,

  日暮掩柴扉。

  宝剑值千金。

  春草年年绿,

  分手脱相赠,

  王孙归不归?

  平生一片心。

  2、学生齐读送别诗

  七、课堂总结:人生得一知己不易,古时伯牙绝弦酬知己,李白依依不舍送浩然,这种友情值得我们去寻觅,去珍惜!

  我是带着出门学习后回到学校,自己感到要把在外地学习的教学方面的经验,很直观的展示给大家。一节课下来,自己感觉教的还是很轻松的,听课的老师们给我的课堂教学评价还是很高的,他们认为这一节四年级的古诗教学融读、悟、品、诵为一体,师生皆从中受益不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古诗教学中,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对古诗教学价值的认识,明确指导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把他看作是对教师的一种要求,一份无可推卸的责任。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上就像一个杰出的指挥家,能使各种乐器奏出和谐的乐曲,但如果教者是一个跛脚的指挥家,那整个乐队发出的只会是不堪入耳的噪音。因此要取得较好的古诗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本身还要“以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去关注社会人生,提高自身的文化品格和人生质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耐得住寂寞,潜心学习,去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培养自己的“书生”气质。同时也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古诗教学的特点从总体把握,做到新教材使用新模式,新模式产生新课型,新课型带来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