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反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孟浩然 广陵

管理员

摘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反思3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为著名的浪漫诗人代表的李白所创作,展现了李白与诗人孟浩然之间的深厚的友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反思篇一: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反思3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为著名的浪漫诗人代表的李白所创作,展现了李白与诗人孟浩然之间的深厚的友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反思篇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李白寓情于景,倾诉着离别。原本送别之中必然会有互诉衷肠,互致珍重的话语,但诗人却惜墨如金,只寄情于江水,以水传情,更显示出开阔深远、超凡脱俗的送别意境,表达出含蓄深沉的送友之情。

  有人说:诗歌是无声的音乐。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享受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以及整体美,以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要使学生披文以入情,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进而入情。

  一、从初读里靠近诗音。

  诗题是古诗的“眼睛”。意境教学的基础必定是建立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底蕴又如何可以体会美好的情感?诗是有韵味的文学,没有熟读成诵,又怎么能体会其中的精髓呢?于是,在介绍完诗人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读的环节。读,却不是摇头晃脑,漫无目的、有形无实的吟诵,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才是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在初读的过程中,让他们谈谈了解、在诗面上做做文章。我要求孩子们动起笔来画一画,把自己的了解批注下来,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还是那句话“不懂笔墨不读书啊!”。就是在这样的初读中,让他们从生涩的朗读里学会思考,而后又在思考中感受诗中的“景”。

  二、在细品中理解诗意。

  完成初读后,再次细细品味诗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果然不错啊!在反复诵读的学习活动中,原本生涩的诗句已然渐渐清晰明瞭,如同拨开浓雾一般,一一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此时,我适时地让学生展开质疑,“你们真行,初读古诗就可以了解这么多。那请你们再放声的朗读一遍,这次把不理解的用你常用的符号画出来。”紧接着进行集体讨论,结合课文注释解决发现的问题。(我在一旁适时地点拨了一些,发现他们的思维特别活跃,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最后,利用小组汇报的机会,让孩子来说说诗句的意思。虽然孩子们的语言并不准确,也还不能感悟到诗中的美,但听了他们颇具文学性的译文,我知道他们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已经揭开了诗中之“意”

  三、在想象内领悟情感。

  情感,往往是厚积薄发的,特别是在这一篇诗作里,诗人李白并没有把情感直接地表达出来,他把这份情感巧妙地融进了黄鹤楼周围的美境里。一江春水,一叶孤帆,无不处处蕴含着这位大诗人对孟浩然无比向往之情。遗憾的是,学生稚嫩的心灵有怎么能理解呢?这时教师的“导”便应该不失时宜的出现。在教学设计里,我将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大致叙述了一番,让学生稍微了解了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如此的铺垫如同一块小小的碎石,必然会泛起层层涟漪。我适时地抛砖引玉,一层层剥开诗作中蕴含的真情:从“这样的朋友远行,李白的心情将如何?”——“若是朋友要去的地方美丽无比,李白会伤心吗?”——“如此说来,李白会把孟浩然留住吗?”连续的几个问题,并不是盲目的,它们引领着孩子们的思维,一步步走向诗人情感的最高峰——“向往”。是的,正是这向往之情,当李白意欲同行而又不能时,才会面对滚滚江水,写下这感人的诗篇。让孩子们从对古人的崇拜中,走进意境,走进诗句,感悟到诗人对朋友那种真挚之“情”。

  四、游情境中感悟延伸。

  诗的教学本该结束了,但文本的结束并不能满足孩子们的欲望,他们仍然激动着,渴望着。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情感,朗读就是其中之一。于是我更近一步的创设情景,用舒缓的语气引导孩子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李白此时想对孟浩然说些什么?”“祝你一路顺风!”“我多想和你一起去扬州啊!”……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描述着这份不舍,不仅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更在语言上得到了训练。接着便是我的引导:李白是一个浪漫的诗人,是一个喜欢山水的人,他多希望也能到扬州去玩玩。更主要的是,他多希望和自己敬佩的朋友——孟浩然一起去游山玩水。可是现在他只能看着孤单的小船远去,烟花三月,长江上本该是千帆过尽的,可是他的眼里却只有孟浩然的那艘小船,心里还在为朋友的远行依依不舍。于是他轻轻地吟诵下这首诗。是啊,那小船最后也渐渐离开了李白的视线,只能看到奔腾不尽的长江滚滚东流而去。他无不感慨地再次吟诵了这首诗。

  有人说这只是一首写景的诗,你看:黄鹤楼,烟花三月,孤帆远影,长江东流,这明明是写景啊,可是,它真的只是单纯写景的诗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朗诵一次这首诗。学生的情感在朗读里得到了抒发,或舒缓,或若有所思的长吟,无不体现着孩子对诗文的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在飞扬,思绪在膨胀。我适时地要求孩子们进行背诵,这样的情感,这样的诗句,如果不通过背诵来积累,将会在下课铃拉响之后烟消云散,背诵能使这样的情感逐渐融入、内化。

  古诗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我和孩子们的互动中活化了教学过程,通过解诗题──晓诗音──明诗意──悟诗情这样的教学过程,重新焕发了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较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特点,把孩子从生涩难懂的`诗文中解脱出来,让古诗教学既充满灵动飘逸、洒脱不羁,又洋溢书画香气,且蕴涵深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反思篇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之情,同时又有一种开阔大气的意境。

  这节课的目的,既想教给学生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又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在教学设置上先让学生逐步理解字、词、句,再整体把握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情朗读。最后把静态的画面更具体化,让李白对友人说话,活跃课堂,开阔想象。

  在操作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够好,在解释字、词、句上占用的时间过多,有点拖沓,导致在朗读方面的用的时间较少,想象力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表扬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赞扬学生的用词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学生还是有点距离。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新的教学技巧,但同时有产生一种困惑:传统的教学重基础缺创造,新课程重创造而底蕴不足,精于思维而表达却跟不上。究竟这两种教学方式是否只取一瓢,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反思篇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有一种阔大深远的意境。这是唐代时期非常盛行的送别诗中的佳作,读来很有韵味。《新课标》对三、四年级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古代诗词语言精美,生动,本节课我用音乐、媒体教学等手段,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研自得、入境悟情,从而领悟诗意,体验诗情。用精心准备的导语和切合诗意的古曲音乐,烘托出一个浓浓的读书氛围,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维。而板书立求简洁、明了。

  我遵循农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原则。在导入理解课题后逐步采取读正确、读出正确的节奏,再读出诗歌的韵味。在导入环节,我曾经找了很多个支点,有学生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赠汪伦》、李白的《赠孟浩然》,还有就是这首崔颢的《黄鹤楼》。《赠汪伦》学生太熟,《赠孟浩然》不适合放在这里,所以就选择了这首《黄鹤楼》导入,因为黄鹤楼正式因为崔颢的这首诗而闻名的。据说李白到了黄鹤楼这个地方刚想在上面题诗,却发现上面已经有崔颢写的《黄鹤楼》,李白看后不敢下笔。世人惊叹这世上还有李白不敢下笔的地方。文献同时还记载,李白当时没有写诗就离开了黄鹤楼,后来作了《登金陵凤凰台》势与崔颢的《黄鹤楼》一较高下。

  导入之后由于诗题较长,所以除了读正确之外还要读出节奏。而对于诗文,先做到正确、再读出节奏,而重点是要读出韵味。如何进入到诗的情境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再读出诗中情。我想这也是这节课做得最不够的地方。学生都知道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依依惜别”“恋恋不舍”学生能够说出我们老师要的和考试要的标准答案,可是这种情却进入不了学生的内心。也就是说学生不是有感而发的。在试教的过程中,我曾经把学生当做“零”起点去教,结果发现没有一点突破。

  有人说:诗歌是无声的音乐。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享受古诗的韵律美,画面美以及整体美,以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我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要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要使学生披文以入情,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披文入境,进而入情。在 “悟诗情”教学环节时抓住两个主要意境点“烟花三月”和“故人西辞”,学生的情感体验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上流淌的是诗意的语言,涌动的是真实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维的火花。但是这里比较遗憾的是我的操作太快,没有给学生更多的品味的时间。

  本节课我还重在积累。拓展学习送别诗,默写或抄写本节课要学习的这首古诗。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加诵读积累的数量,也是一种初步的对比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我在反思的时候我突然间想起了白居易的送别诗《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最后的“别时茫茫江浸月”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孤帆远去,诗人李白只见长江的水在天边流淌着,而同样的,是分别时刻,诗人白居易望着茫茫江面上的一轮明月,悲从中来。后来我在课堂上补充讲《琵琶行》时,效果很好,孩子们特别入情入境。我觉得在执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是不是可以与这首《琵琶行》联系,相互映衬呢?

  当时决定上这首诗的时候,很多同事问我为什么要教诗,诗并不好教。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因为我不会教诗歌,所以想把握这个机会来好好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