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经法论约原文及翻译 《论约》是中国古代治国著作《黄帝四经》第一部《经法》篇里记载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帝四经经法论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黄帝四经经法论约原文及翻译 经法论约 作者:佚名 始于文而卒于武,天地之道也。四时有度……
黄帝四经经法论约原文及翻译
《论约》是中国古代治国著作《黄帝四经》第一部《经法》篇里记载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帝四经经法论约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黄帝四经·经法·论约原文及翻译
经法·论约
作者:佚名
始于文而卒于武,天地之道也。四时有度,天地之李(理)也。日月星晨(辰)有数,天地之纪也。三时成功,一时刑杀,天地之道也。四时时而定,不爽不代(忒),常有法式,□□□□。一立一废,一生一杀,四时代正,冬(终)而复始。(人)事之理也,逆顺是守。功洫(溢)於天,故有死刑。功不及天,退而无名。功合于天,名乃大成,人事之理也。顺则生,理则成,逆则死,失□□名。(倍)天之道,国乃无主。无主之国,逆顺相功(攻)。伐本隋(隳)功,乱生国亡。为若得天,亡地更君。不循天常,不节民力,周迁而无功。养死伐生,命曰逆成。不有人戮,必有天刑。逆节始生,慎毋□正,皮(彼)且自氏其刑。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必审观事之所始起,审其刑名。刑名已定,逆顺有立(位),死生有分,存亡兴坏有处。然后参之于天地之恒道,乃定祸福死生存亡兴坏之所在。是故万举不失理,论天下而无遗策。故能立天子,置三公,而天下化之,之胃(谓)有道。
译文
作者:佚名
始于生育长养而终于肃杀,这是天地的自然规律。四时的更迭运行自有一定的规则,这是天地自然的道理。日月星辰自有定位和运行固有轨道、周期,这是天地本有的纲纪。所谓天地之道,即是春夏秋三季生长收获而冬季枯萎凋谢。所谓天地之理,即是四时的交替更迭既已确定,便永无差错,常有定则。有生长就有凋谢,有繁荣就有枯萎,四季交相行事,终而复始,这就是天道,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即是这些天道的取法和再现。
是违逆天道人理还是顺应天道人理都要有严格的区分界线。如果举动行事超过了天道规定的度数,便有败亡之祸。举动行事达不到天道规定的度数,结果是不会有功绩的。只有当人们的行为恰与天道规定的度数相吻合时,才能成就大功。这便是取法自然的人类法则。顺应天道便得以生存,吻合天道方能成就功业,违逆天道便会灭亡,迷失天道则一事无成。如果背逆了天道,国家便失去了根本。失去了根本的国家,就会出现逆顺标准的混乱。根本遭破损、事功被毁坏,那么就会天下大乱、国家灭亡。一旦失去了天佑,就会丧失国土,更换君主。不遵守天道,不节约民力,其结果便是一切行事无所获。错误地对待合理与不合理的事物,就称之为违反常规。这就必然会受到天灾人祸的惩罚。悖逆的行为或事物的气势方刚时,切勿诛讨矫正它,它将自然受到上天的惩罚。
因此作为掌握“道”的圣人,在他观照天下的时候一定要首先详细考察事物起因,审核他们的形和名。形与名确定了,那么背理还是合理也就有了区分的标准,死亡与新生也就有了确切的分际,存亡兴衰也就有了定位。然后再参照天地自然规律,就可以确定祸福死生存亡兴衰的原因所在了。这样的话,一切举措都会合理,谋虑天下万事都不会失算。因此能够设立天子,置建三公,使天下百姓都受到教化,这就称为“有道”。
作品简介
《黄帝四经》包含四部经典:《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
《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学者根据书的内容、文字、篇章数目等研究,认为此书成书时期当晚于《老子》,早于《管子》、《孟子》、《庄子》。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黄帝四经》于经学研究有极重要的地位。
一、黄帝的哲学思想
1、《黄帝四经》贯穿着认识事物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观点
首先他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矛盾对立,相反相成的,而且是彼此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在《十六经果童》里写道:“夫天有恒,地有恒常。合口口常,是以有晦有明,有阴有阳。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亚(恶)。地俗德以静,而天正名有以作。静作相养,德疟(虐)相成。两若有名,相与则成。阴阳备物,化变乃生。”
这里列举了晦明、阴阳、山泽、黑白、美恶、静作、德虐,都是矛盾对立的两面,但它们都是相反相成的。万物各具阴阳两性,才能有所变化。这一观点,说明黄帝已认识到:矛盾对立,是宇宙事物发展的规律。
《四经》还认为:事物的矛盾对立,不是静止地存在着,而是彼此排斥,互相斗争着。在《姓争》中写道:“夫天地之道,寒热燥湿,不能并立。刚柔阴阳,固不两行。”“天地已定,蚊蛲毕争。”
这是在强调:自天地形成以来,万事万物便是不能并立的,连小虫子也在争斗;认为天地万物的运动过程,就是矛盾对立斗争的过程。《姓争》还认为:人类社会也一样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天地已成,黔首乃生,姓生已定,敌者早生争。”意思是: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矛盾对立的两面;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矛盾对立斗争的过程。
2、《黄帝四经》的另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认为人类社会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转化中
《观》中写道:“黄帝令力黑潜行伏匿,周流四国,以观无恒善之法则。”“力黑视象,见黑则黑,见白则白……人静则静,人作则作。力黑已布制建极……曰:天地已成而民生,逆顺无纪,德虐无型,静作无时,先后无名。”
意思是:力黑观察到了民众,品有黑白,生活有静动的矛盾现象。他宣布建立法制以后,又见到民众,或顺或逆,没有定法,或德或虐,没有定型,或动或静,没有定时,或先或后,没有变化。指出了这些矛盾现象在发展变化。
《黄帝四经》还提出了一项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就是要对事物作多方面的观察了解。《立命》中写道:“昔者黄帝质始好信,作自为相,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三后三,左三右三,践位履三,是以能为天下宗。”
这里借“黄帝四面”的传说,说黄帝主持政务喜好访问,他给自己造了一个木像,四张脸各向一方,附属于一心,由内心,凭八目,认识四边的事物,黄帝总是不断地观察四面八方的事物,所以他能成天下宗主。这种主张通过多方面观察以认识事物的观点,无疑是一种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二、黄帝的政治思想和抱负
1、黄帝的政治思想核心是法制思想
他认为立法是为政的根本,是决定一切的要务。《十六经成法》写道:“请问天下有成法可以救民者。力黑曰:吾闻天下成法,固曰不多,一言而止。循名复一,民无乱纪……五帝用之,以别天地,以揆四海,以怀下民,以正一世之士夫……一之解,察于天地,一之理,施于四海……夫百言有本,千言有要,万言有总,万物之多皆阅一孔’。”
这里在说,治理民众,要有定法,法不要多,只要一个。但要人人遵循。能如此,则民众不违法乱纪。五帝都是用一个法来分析天地,从而利用它衡量四海,从而统治、安抚民众,使各从其业,管理士大夫,使各守其职。讲治国要用百千万句话,但总要有个纲要,那就是万事万物都要从一个法孔出来。文中还称法为“本”,为“要”,为“总”。
2、黄帝推行法治,实行以法治国的主要工具是刑与德
《姓争》中写道:“敌者早生争,不戡不定,凡戡之极,在刑与德。”“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穆穆天刑,非德必顷(倾)。刑德相养,逆顺若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章。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这两段话不仅强调刑与德交互使用就可很好地施行法制,并论述了刑与德的辩证关系:帝王的刑是严肃的,但没有德(赏赐)的配合,就要失败;帝王的德是光明的,但没有刑的配合,就不能生效;所以要相辅相成。
在《观》一节里,还强调先德而后刑:“不靡不黑,而正之以刑与德。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先德后刑以养生。”指出不要束缚民众的手脚,但要用赏与罚来规范他们的言行。
黄帝推行法制,正确运用刑与德两手,其最终目的,却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才是黄帝的政治思想精要。他写道:“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刑。刑(形)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这是说,要知道政事的得失,就得审查法令的条文和事物的实际情况,以作判断;能如此,则政事自可施行,国君即可“无为”。所以“无为而治”决不是君王“无所作为”--不理国政、消极怠惰。
3、黄帝具有伟大崇高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他的理想是要建立大同世界,就是“陶天下为一家”。黄帝的先德后刑实质是以德为主,以刑为辅,黄帝认为这样才是符合天道的。那么黄帝的德是什么呢?德就是慈惠爱人、好生爱民。黄帝说:“吾畏天爱地亲民。”“吾爱民而民不亡。”《十六经》中说:“故为人主者,毋乱民功,毋逆天时。”《经法》中说:“号令合于民,则民听令,兼爱无私,则民亲上。”
这都说明,黄帝重民,他有“以民为本”思想。黄帝还主张充分发挥人民的聪明智慧,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呼声,畅开言路,上下相通,求得一致,反对君主个人专断。《十六经三禁》中有“毋壅民明”之言;《称》中有“圣人不为始,不专已,不予谋,不为得”之语,这是一种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黄帝还要求“与民明共财”,为公不为私,不为自己得利,这便是黄帝的“德政”、“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
三、黄帝的军事思想和战争观
《黄帝四经》也讲到了军事,但主要是从战略思想和策略思想高度即从政治高度来讲战争,讲战术很少。黄帝的军事思想首先是他认为战争是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种性质的,他肯定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本伐》中写道:“世兵道三,有为利者,有为义者,有行忿者。”“所谓为义者,伐乱禁暴,起贤废不肖,所谓义也。义者,众之所死也。”
这就是说正义之战,人民是会以死来支持的。如果为谋利而发动战争,就是不正义的;统治者之间为泄私愤而发动战争,就是非正义的。正因如此黄帝对战争的胜败得失,都抱辩证的观点和态度,在《姓争》、《五正》中都有“作争者凶,不争亦毋以成功”的论断。就是说战争是凶险的,人力物力都要损伤;但有的战争是非进行不可的,如果因此就拒绝一切战争,那么大业就不能成功。
《兵容》写道:“国家有幸,当者受殃,国家无幸,有延其命。”“茀茀阳阳,因民之力,逆天之极,有重有功,其国以危,社稷以匡,事无成功,庆且不飨其功。此天之道也。”意思是说,侥幸打了胜仗,可能要遭来祸殃;不幸失败了,倒有可能延长寿命。国家本来动荡不安,而统治者硬要用兵,打了胜仗,国家也会有危险,受屈辱。如果不幸而失败了,看来是坏事,但可能向好事转化。《十六经》对作战的指导思想和策略也提出了一系列原则。
四、黄帝的反腐廉政思想
黄帝处在上古时代,竟有反腐倡廉思想,这更是难能可贵,但这确系事实。在《十六经果童》里,黄帝问:怎样为政?如何治民?果童回答:“贵贱必戡,贫富有等。前世法之,后世既陨,由果童始。”
并记载果童“衣褐而穿,负瓶而峦,营行乞食,周流四国,以示贫贱之极”。这里揭示了黄帝的政治理想是“戡贵贱,等贫富”。他让果童这样的重臣,衣着破烂,独行弯腰乞食,周游列国,以示贫贱。
在《经法》“四度”中,黄帝论述国家的衰亡,皆源于腐败,十分深刻:“驱骋驰猎则禽荒,饮食喜乐则湎康,玩好嬛则惑心。”“康沈而流湎则亡,黄金珠玉藏积,怨之本也。女乐玩好燔材,乱之基也。守怨之本,养乱之基,虽有圣人,不能为谋。”
在《称》中,黄帝更将腐败现象归纳出来分为七类,颁布七禁令,天下施行:一曰玩,二曰玩好,三曰饮食,四曰宫室建造,五曰发动战争,六曰抢夺别人财物,七曰轻国而远士。黄帝的这种崇高思想,可称为原始的共产主义思想。他所倡导开创的大同社会,堪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五、《黄帝内经》是黄帝哲学思想在医药领域的具体体现
《黄帝内经》、高、少师、少俞等,讨论医药问题时的记录。后世人陆续整理补充,加以完善而成书,共二十万字,分为《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它和《神农本草经》一样,都是我国医学的起源,是指导中国数千年医药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但其内容却不仅仅是阐述医药基础理论,它还涉及了哲学、天文、气象、历法、地理、社会、生物等诸多方面,堪称我国上古一部百科全书。其在哲学思想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中国中医学的理论原理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原理,中医学是直接受黄帝哲学思想指导的。
《黄帝内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黄帝内经》认为:阴阳是对立的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素问》中写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黄帝内经》认为阴和阳既是互相排斥的,又是互相依存的,还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按照这种理论来认识和分析人的健康与疾病,就提出了维持人体阴阳平衡,以医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学说。《黄帝内经》讲:“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平人者不病。”故中医治病最根本之法,便是协调阴阳,使之“匀平”,成为“平人”。
五行学说是将阴阳学说进一步具体化。把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物质材料,即金木水火土,和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对应起来,把阴和阳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的关系上升到运动的水平,即五行“相生相克”;中医治病便是按照人体脏器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通过药物达到相对平衡。在判断病人的病源方面,中医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叫做“望闻问切”。《黄帝内经》的理论与实践流传数千年,至今仍为医家必须遵循的经验与法则。
六、“道”是黄帝思想文化的理念基础范畴
《黄帝四经》内容博大精深,涉及面十分广泛,正如上述,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等领域都有极深造诣;但无论涉及多少方面,《黄帝四经》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中心,一个统帅性的理论原点,这就是黄帝“道论”。
《四经》开头第一句便是“道生法”;而《道原》一篇更是专门论“道”。 不过由于《道原》语言艰涩难懂,仅用464字就把最下和会道。 最难以用语言表述的“道”的概念表达出来了,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
黄帝为了使人能理解“道”,就曾用形象的比喻来论抽象的,他说:“道若川谷之水,其出无已,其行无止。”这个比喻就是要说明一个深奥难懂的道理:道统领一切,什么里面都存在道--从时间上讲,它无始无终;从空间上讲,它无边无际;从内容上说它无所不包。在《道原》中,黄帝论证道为“创造万物的本源,创造一切的材料和方法”。“万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包括宇宙自然、人类社会,万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出来,并由道指导其发展变化的。
分开来讲黄帝的道论:在对待大自然的问题上,黄帝道论认为天道与人道应当相配,天理与人理应当互参。就是说,人只是宇宙万物中之一,不是与大自然隔绝的,必须和大自然息息相通,人类才能认识宇宙,认识自己。人与大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只有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生生不息,使自己不断进步完善。《道原》还指出了人如果与大自然隔绝的严重后果:“灭天绝理,天诛必至。”违反自然规律,必然要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惩罚。
在对待人类社会的问题上,黄帝之道为“公道”,即“天下为公”之道。黄帝认为:“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静,至静者圣;无私者智,至智者为天下稽。”就是说,作为帝王,一切所作所为,都应该是为天下入着想,为使天下人安居乐业,为使国家繁荣昌盛,而不是为一己私利所着想。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道论主张必须名正言顺。就是顺着天时、地利、人心所向,来治理国家。这就是“正道”。黄帝说:“正者治,名奇则乱;正名不奇,奇名不立,正道不殆,可后可始。”这是在说,治理国家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必须遵循,走“正道”,不能“歪门邪道”,否则国家必乱。
在对待人民的问题上,黄帝道论体现为人本主义,即以民为本。黄帝极力主张保民、爱民、养民,施行仁政,强调“体正信以仁,慈惠以爱人”。他自身正,同时广施仁爱,弘扬人道,除暴安良,以道德治天下。
总之,黄帝的道论贯通整个宇宙、社会、人生。他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他的深刻思想、聪颖智慧,对我们几千年之后的现代社会,也有巨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