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黄帝内经 学说 五行 阴阳

管理员

摘要: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在万物本源于气的理论基础上,用以认识和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认识论,所以它属于古代哲学范畴。  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内部,无不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动力。阴阳……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在万物本源于气的理论基础上,用以认识和解释宇宙万物变化的认识论,所以它属于古代哲学范畴。

  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内部,无不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动力。阴阳,就是这两方面的概括。五行学说,主要是以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说明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相互间的联系,以及事物在变化发展中的相对稳定状态。

  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促进了《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并用它来分析、论证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规律,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

  《内经》中虽然专论阴阳五行学说的篇章不多,但阴阳五行的思想方法,理论观点,是融合贯穿在《素问》和《灵枢》的各个篇章之中的。

  本章所选的部分篇章,主要在于阐明阴阳五行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以及在生理、病理、诊断、治法中运用的某些原则,但要深人地理解和掌握,还须结合本书各章节内容,仔细推敲和深入体会。

  【原文】1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chēn)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注释】

  1.天地之道:天地,泛指自然界。道,法则、规律。张介宾注说:“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阴阳,一分为二,就是自然界的一般法则。

  2.万物之纲纪:纲纪,《说文解字注笺》注:“总持为纲,分系为纪。如网署,大绳其纲也,网目其纪也。”这里亦可作纲领解。万物之纲纪,即万物生长消亡变化的纲领。

  3.变化之父母:《礼记正义·月令》:“先有旧形,渐渐改者谓之变;虽有旧形,忽改者谓之化。”张介宾引朱子云:“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父母,这里是本原、根本的意思。事物之所以能发展变化,就在于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运动,所以说阴阳是事物变化的父母。

  4.生杀之本始:生,新生;杀,消亡。本始,即根本、元始的意思。义同上文“父母”。李中梓注:“阴阳交则物生,阴阳格则物死;阳来则物生,阴至则物死。万物之生杀,莫不以阴阳为本始也。”

  5.神明之府:神明,指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淮南子·泰族训》:“其生物也,莫见其所长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伤而物亡,此之谓神明。”府,居舍、藏物的场所。张介宾注:“神明出于阴阳,故阴阳为神明之府。”

  6.本:这里指阴阳。昊良注:“天地万物,变化生杀而神明者,皆本乎阴阳,则阴阳为病之本可知。故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必求其故而施治也。”

  7.故:谓下文所论,皆上述阴阳变化之道。吴良注:“复明阴阳为天地之道也。”

  8.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气轻清,轻者上升,故阳积则为天;阴气重浊,重浊者下降,故阴凝则为地,此明天地之阴阳。

  9.阴静阳躁:躁,动也。静则为阴,动则为阳,静、动以明阴阳之性。

  10.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指事物一年四时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正常发展规律。如张介宾注:“此即四象之义,阳生阴长,言阳中之阳阴也;阳杀阴藏,言阴中之阴阳也。盖阳不能独立,必得阴而后成,如发生赖于阳和,而长养由乎雨露,是阳生阴长也。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如闭藏因于寒冽,而肃杀出乎风霜,是阳杀阴藏也。此于对待之中,而复有互藏之道,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说明本句的“杀”,是肃杀的杀。一说“杀”即杀戮之杀。因而认为“阳生阴长”,是阴阳之治,而“阳杀阴藏”是阴阳之乱。如张介宾又注:“曰,阳之和者为发生,阴之和者为成实,故口阳生阴长;阳之亢者为焦枯,阴之凝者为固闭,故曰阳杀阴藏。此以明阴阳之淑惹言,于义亦通。”

  11.阳化气,阴成形:张介宾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推而及于人身,则如马漪注:“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正因为气属阳,所以人体之气称谓阳气;形属阴,人体精、血、津液称谓阴精。

  12.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此以寒热互变之例,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张介宾注:“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邵子日:‘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此《周易》老变而少不变之义’。如人之伤于寒则病为热,本寒而变热也;内热已极而反寒栗,本热而变寒也。故阴阳之理,极则变。”

  13.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马漪注:“寒气主阴,阴主下凝而不散,故浊气生焉;热气主阳,阳主上升而不凝故清气生焉”这甲的清浊,仅是相对而言。此下论阴阳的清浊升降。

  14.飨泄:即大便有不消化的食物,又叫完谷不化。

  15.腹胀:张介宾注:“清阳主升,阳衰于下而不能升,故为飨泄;浊阴主降,阴滞于上而不能降,故为腹胀。”

  16.反作:即反常。阳应升在上而反在下,阴应降在下而反在上,是谓阴阳反作。

  17.逆从:偏义复词,即逆的意思。指上述飨泄、腹胀,皆阴阳之逆行。

  【按语】

  本段简明扼要地阐明了阴阳的基本概念,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亡。事物之所以能运动发展变化,根源就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并指出阴阳两方,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一定条件下,又能相互转化的。这就反映出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文中还将阴阳的理论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结合起来,提出了“治病必求于本”这一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原文】2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注释】

  1.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张志聪注:“此承上文而言。阴阳之位,各有上下,而阴阳之气、上下相交,然后云行雨施,而化生万物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虽在下,而地气上升为云;天虽在上,而天气下降为雨。夫由云而后有雨,是雨虽天降,而实本地气所生之云,故雨出地气;由雨之降,而后有云之升,是云虽地升,而实本天气所降之雨,故云出天气。此阴阳交互之道也,而人亦应之。”自然界云雨形成的现象,不仅有着阴阳互根之义,实际上也是阴阳转化的过程。

  2.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上窍,指耳、目、口、鼻等头面部七窍;下窍,即前后二阴。张志聪注:“言人之阴阳,犹云之升,雨之降,通乎天地之气也。”马漪注:“凡人身之物,有属清阳者焉,如涕、唾、气、液之类……有属浊阴者焉,如污秽溺之类。”一说,这里的清阳指呼吸之气乃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精微物质,如清阳不升,不能上奉,则各种功能均减退或致失灵。

  3.清阳发滕理,浊阴走五藏:这里的清阳指卫气,浊阴指精血津液。张志聪注:“膝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皮肤藏府之文理。言清阳之气,通会于睦理,而浊阴之精血,走于五藏,五藏主藏精者也。”

  4.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支,通肢。这里的清阳指饮食物化生的精气,其糟粕即浊阴。张志聪注:“四支为诸阳之本,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支,而浑浊者归于六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