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迹是什么教育随笔 在一次户外游戏中,小白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块红色印迹,吃惊地大喊道:“啊,这里有血!”他的喊声引来了一群孩子的围观。 小蓝说:“这是谁流血了?”小粉说:“这不是血,这个是拜菩萨用的那个东西燃烧后滴下来的。”小灰马上补充道:“我知道了,……
红色印迹是什么教育随笔
在一次户外游戏中,小白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块红色印迹,吃惊地大喊道:“啊,这里有血!”他的喊声引来了一群孩子的围观。
小蓝说:“这是谁流血了?”小粉说:“这不是血,这个是拜菩萨用的那个东西燃烧后滴下来的。”小灰马上补充道:“我知道了,你说的是蜡烛融化以后滴下来的油留下的。”小橘说:“这是油漆。"小白说:“这不是油漆,这是血。”
对地上的这块红色印迹到底是什么,孩子们各有各的说法,并且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争论不休。这时,我走过去对他们说:“你们有自己的想法,挺不错的,不过你们都对自己的答案这么确定,有什么理由吗?”
小蓝说:“这和我家门口油漆店里的油漆是一样的。”小橘说:“这是油漆,我闻过是有气味的,摸摸是干干的、滑滑的、擦不掉的,干掉的油漆就是这样的。”小灰说:“这是有人流血了,血是红红的,和这个颜色一样。”小蓝用树叶和脚不停地擦:“你看,擦都擦不掉,血是擦得掉的,所以这是油漆。”小灰说:“血干了也是擦不掉的,我上次血流在衣服上就擦不掉。”小粉说:“不是,它和红蜡烛融化的油是一样的颜色,蜡烛摸起来也是滑滑的。”
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似乎都有道理,但还是没有结果。这时,我又问大家:“你们怎么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或别人的答案是不正确的?”孩子们沉思了一会儿,忽然小蓝说:“蜡烛融化的油滴在地上,它不是平平的,是凸出来的。我看到奶奶用小铲子就能铲掉,而这个红色印迹怎么也弄不掉,所以它不是蜡烛油。”小灰马上接着说:“对对对,蜡烛油能抠掉的`,我过生日时看到过。”“好像是的。”小粉也开始动摇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块红色印迹不是蜡烛油。
过了一会儿小白说:“我们可以去问问医生阿姨,她应该知道这是不是血。”于是几个孩子跑去找医生阿姨,还把医生阿姨带到了现场。医生阿姨说:“如果是血,应该可以擦掉的。”小白说:“我们用树叶、鞋子擦过,但都擦不掉。”医生阿姨说:“用树叶、鞋子这些干的东西是擦不掉的,用湿的抹布擦擦看,如果是血,就能擦掉。”孩子们便拿了湿布来擦,但还是擦不掉,他们便异口同声地说:“这块红色的印迹不是血。”小橘说:“那会是油漆吗?”医生阿姨说:“我不能肯定,你们可以再问问别的老师。”
小粉说:“我们可以去问一问总务室的老师,他们应该知道。”孩子们又跑去找总务室老师。小白问:“老师,最近你们有没有在幼儿园的独木桥那边刷过红油漆?”总务室老师说:“有,师傅在维修的时候是刷过红油漆了。”小白肯定地说:“那这块红色印迹应该就是油漆。”孩子们又有了困惑:“油漆怎么才能擦掉?“总务室老师告诉孩子们:“油漆可以用汽油擦掉。”她还带领幼儿现场尝试,结果真的擦掉了。
孩子们将获得的经验告诉了其他小朋友:“油漆印迹可以用汽油擦掉,血迹可以用湿抹布擦掉。”很多孩子听后很兴奋,对地上其他印迹也产生了兴趣,新的探究又开启了。
在以往,遇到上述情况,我可能会一开始就直接介入作如下回应:“地上这么脏,不要碰,都走开,去洗手。”“不要围在这里,这是油漆。”这次,我没有这么做,而是先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谈话内容,在关键时刻给予适当引导,推动孩子们自己去刨根问底。同时,这个案例让我更明白“一日生活皆课程”的道理。只要我们能倾听孩子的声音,走近孩子的心灵,顺应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处处都会有教育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