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女性,是谁最美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红楼梦 最美 女性

管理员

摘要:

《红楼梦》中的女性,是谁最美  《红楼梦》中的许多女子,才貌都相当出众,那么哪位女子是最美法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中的女性,是谁最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黛玉  黛玉的相貌自然是绝顶出众的,但翻遍全书,竟找不到关于黛玉相貌如何的具体描写。甚……

《红楼梦》中的女性,是谁最美

  《红楼梦》中的许多女子,才貌都相当出众,那么哪位女子是最美法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中的女性,是谁最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黛玉

  黛玉的相貌自然是绝顶出众的,但翻遍全书,竟找不到关于黛玉相貌如何的具体描写。甚至面孔是长是圆,眼睛是大是小,身材是高是低,皮肤是白是黑,都未涉及。只在第三回进贾府时,通过宝玉的眼睛,说她形容特别,连用了五个排句: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眼睛写到了,但只说是一双“含情目”,作“似喜非喜”状,绝口不提形状大小及眸子光暗深浅的程度。连眼皮儿是双是单,也避而未露真容。眉毛则像一抹轻烟,粗细、长短没有说明。

  当然越是这样写,越让人感到黛玉美丽,美到不可琢磨、难以想象、无法落实的地步。这就是艺术表现上的避实就虚,不求穷尽,留有余地,调动起读者的想象力和作者一起创造人物。

  史湘云

  史湘云更奇,作者压根儿没写湘云长什么样,面孔、眉毛、眼睛、嘴巴,都未做正面说明,一个字也没有写。

  第二十一回,湘云睡觉,“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写到了头发的黑,臂膀的白,但没有涉及面容长得如何。

  第四十九回,写湘云雪天的装束是:“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色碟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

  脱了褂子,“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锈龙窄褙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从外到里,衣着打扮细微得纤毫毕现,唯不及容貌。但透露出湘云的身材体姿非同一般。现代一点的说法,就是“三围”反差明显。试想“蜂腰”一词,不是形容腰身的极为细巧吗?而“螂形”之美,则又使人思过半矣。

  第六十二回史湘云醉卧芍药裀 ,从别人的眼里看是:“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虽然所写的都是人物的身外之物,而丝毫不及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但散落的芍药花、半埋的扇子、闹嚷嚷的蜂蝶、鲛帕包的花枕,已令一美人形象活脱脱跃然纸上矣。

  还有就是大家知道的,湘云好笑,喜欢讲话,又有点大舌头,管宝玉叫“爱哥哥”。全部关于史湘云的描写就这些了。

  可是《红楼梦》的读者,都觉得湘云长得好看,与黛玉、宝钗可以鼎足而三,成为“三美”,而且难分高下,不便死钻牛角尖落实说,谁比谁更出众、更美丽一些。

  当然凭我们读《红楼梦》的审美经验,不难想象出钗、黛、云的一些美的轮廓。譬如肤色,宝钗最白、湘云次之、黛玉又次之。脸型,宝钗是大圆脸,湘云是长圆脸,黛玉是瓜子儿脸。

  至于胖瘦,应该是宝钗最胖,湘云次之,黛玉瘦弱非常。身材则宝钗体丰态足,湘云款段分明,黛玉则“小苗条”是也。得多么高的写作艺术,才能把人物的相似而不相同,写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

  《红楼梦》写女性的美,常常借助间接描写的方式,如“湘云醉卧”,是以景写人,通过物来写人。而作者惯用的手法,是借彼人写此人,通过“他者”的眼睛,来“增添”、“证实”或者“证伪”。

  晴雯

  第七十四回,王夫人眼睛里的晴雯是:“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

  虽是贬损晴雯,却让我们体味到了晴雯的美丽。“水蛇腰、削肩膀”,是对晴雯体态身姿的描写,即使以现代眼光来看,也会觉得这样的身姿着实很美。

  至其“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则是写晴雯的容貌神采之美了。但又不是直接描写,而是借黛玉的美来写晴雯的美。

  而在王夫人若有所悟地贬损晴雯之前,恶奴王善保家的已经下了欲置晴雯于死地的谗言。

  她说:“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然后读者看到这番添油加醋的诽谤之辞,在引起对诽谤者的憎恶的同时,反而透过恶意编织的扭曲的网罗,看到了语言魔方所折射出来的晴雯的特别之美。

  试想,“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这句话,不是直接反映出,连美的仇视者,也不敢否认晴雯的美丽吗?

  甚至“打扮的像个西施”“又生了一张巧嘴”“妖妖趫趫”等形容语,不是也潜存着抑中之扬、贬中之褒、反中之正的效果吗?

  而且在“二王”(王夫人、王善保家的)对话之时,还掺有王熙凤的点睛之语,她说:“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这等于说,《红楼梦》中所有丫鬟,无论袭人、平儿、鸳鸯,还是紫鹃、香菱、金钏,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和晴雯的美丽相比,亦即晴雯可以称为大观园中诸鬟之冠。

  不过,审以第七十四回王夫人话语的规定情境,我们虽然透过贬损看到了晴雯的美和黛玉的美,但在客观上、无意中、间接地,或者至少在王夫人的潜意识里,是否也贬损了我们的黛玉呢?

  《红楼梦》作者那支春秋之笔,摇曳生姿,正不可期测。而且王善保家的说晴雯“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一语,犹有可说。细心的读者一定知晓,书中的晴雯是最不事打扮的一个女孩子。

  那么到底是美丽得像西施,还是“打扮的像个西施”?显然作者的寓意是说,晴雯本来就有西施之美。而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眼中的黛玉之美,就有“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形容。可见,黛玉和晴雯可说是两美并出一辙了。

  拓展:《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别名《石头记》等,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大部分人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红楼梦》更以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和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使学术界产生了以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成书过过程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1736—1765)左右。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当年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儿都是生活中实有其人,万不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使她们的事迹湮灭无闻。一念及此,心旌荡漾,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何况乡野生活悠闲自在,风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涌,下笔如神。曹雪芹自谦才疏学浅,只得用市井白话来写这部小说,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

  思想内容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小说的巨大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好了歌》和十二支《红楼梦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三重悲剧。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作品极为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如鸳鸯、晴雯、司棋这些人物的悲惨下场,但是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所造成的,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

  《红楼梦》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纱”内里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艺术成就

  《红楼梦》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作者把生活写得逼真而有味道。《红楼梦》里面大事件和大波澜都描写得非常出色,故事在进行,人物性格在显现,洋溢着生活的兴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它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继承发展了前代优秀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他们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而且其中不少形象已流行于生活之中,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的情节结构,在以往传统小说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重大的突破。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人物事件交错发展,彼此制约,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红楼梦》的环境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笔法可谓多样、特色尤为鲜明。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融合精彩的环境描写,以刻画人物丰满的形象和鲜明的个性,是作者的独创。作者对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没有像一般小说一样进行详细的描写,而是采用似乎不经意实则是别出心裁的粗笔点染,将大范围的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特征融化到小说的细节描写中,让读者感受到大厦将倾的时代变迁和社会生活的特别氛围。

  《红楼梦》语言成熟优美。其特点是简洁而纯净,准确而传神,朴素而多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小说中那些写景状物的语言,绘色绘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使它足以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