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获奖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中石 教案 获奖

管理员

摘要:

河中石兽获奖教案  清代有一位著名学者,他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遗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他叫纪昀,那么他的作品《河中石兽》大家阅读了?  一、课文分析: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设计的立足点是本单元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以科学报道为主,而本文……

河中石兽获奖教案

  清代有一位著名学者,他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遗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他叫纪昀,那么他的作品《河中石兽》大家阅读了?

  一、课文分析: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设计的立足点是本单元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以科学报道为主,而本文所描述的故事看似与科学没有关系。我从以下两点思考本课的教学:一是本课中的科学道理,这在本文中表现为反作用力;二是本课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也就是对文中“究物理”这一道理的表现。我从此出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

  《河中石兽》这篇文章表面上看是在说一件趣闻异事,其寓意似乎也很简单,即做事应考虑全面,不能想当然,要有亲身经历。如此理解,不仅使文章的内涵变得浅薄,也无法与本单元的其它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如果我们细细品读这篇文章,探究文章的核心内容,比较讲学家与老河兵所说的核心内容,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还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这一内涵不仅可以体现出中国儒家知识分子所奉行的最核心的学习方式,也可以与本单元所体现的科学精神联系起来。

  本文的核心是一个“理”字,讲学家“闻之笑曰”,他嘲笑寺僧等人“尔辈不能究物理”,老河兵在听了讲学家的意见后同样“笑曰”,他也在嘲笑讲学家也并没有能够真正“究物理”,结果一样“颠乎”。作者由此得出“可据理臆断欤”的结论。“理”在这里指事物的道理、规律,如果我们从这个字本身的含义出发,并且结合文章的内容,就可以发现认识“理”必须具备几点认识。

  “理”是一个形声字,“玉”为其形旁,对此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如此解释:“《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从外形上看,玉璞与石头差别不大,只有将之剖析开,才能发现藏在其中的玉,因此“理”就是指剖析的过程,这个过程少不了对玉璞特点的分析,因此剖析本身就包含了分析、推究的意思。

  对照讲学家与老河兵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两人都注意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这一特点,并且都用了“渐”字说明石在沙上的位置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寺僧等人仅仅在石兽落水处寻找,找不到就想当然地往下游去寻找,说明他们根本没有考虑石与沙的特点,更没有推究这一特点对其位置所造成的变化,因此讲学家嘲笑他们“不能究物理”。

  “究”是探究之义,同样也是儒家知识分子学习的基础。朱熹将“格物致知”作为学习的至高境界,这里的“格”就是推究之意。朱熹就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也就是世上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及特点,要想认清事物的变化,就必须了解这一规律,这就是“格物”的内涵。也只有先“格物”方能“致知”,“格物”是“致知”的基础,由此可见,认识“理”必须要探究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与规律。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还引用他的老师戴震的话来阐释“理”的含义:“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也就是在研究“理”时,不能放过任何细微之处,找到不同事物的区别,这才能真正了解事物之“理”。从玉的角度来说,剖析出来的玉只是一块美丽的石头,玉与玉之间形状大致相同,颜色差异也不大。但能工巧匠通过自身的技艺,结合玉石自身的色泽,精雕细琢,将其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玉石的美才能得以完全体现。可见,认识玉仅仅是一个开始,从细节上雕琢玉才是使玉成型的必然途径。

  对照本文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讲学家与老河兵都注意到了石与沙的特点,但唯有老河兵认识到了在石与沙之外,水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的特性是自上游顺流而下,但水遇到“坚重”的石兽,在无法推动它的情况下,就会向回流去,由此产生一种回荡之力。而“轻浮”的沙很容易被这种回荡之力带动,这样就在石兽迎着水流的方向形成了一个洞穴,随着时间的推移,洞穴越来越大,最终使石兽“倒掷坎穴中”,此处的“倒”是指石兽倒下的方向正好与水流的方向相反,因此石兽也就向上流移动了。水流的回荡力在河底是无法看见的,它所起的作用也是很细微的,但正是这种细微的活动最终影响了石兽移动的方向,可见细节的重要性。细小的雕琢成就了玉石之美,穷尽每一个细节方能真正认识事物的“理”。

  儒家知识分子同样关注细节的变化,要求学习者穷尽每一个细节。在《中庸》开篇就指出真正的“修道”者不应忽略每一个细节,“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也就是说不要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在细小的事物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朱熹也指出,“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强调研究物理必须穷尽每一个细节。因此,仅仅了解事物表面的道理远远不够,真正的“格物”还要推究事物的细节,去探究更深层次的境界。《礼记·学记》中认为善于提问的人应当如此提出问题:“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先解决容易的问题,但绝不就此止步不前,还需要继续一步步地深入下去,最终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后,达到“相说以解”的境界,这才是学习者应有的态度。

  明代大儒阳明,在年青时就渴望做圣人,他的方法是“格”竹子,结果是面对竹子思考了七天,不知没有收获,且生了一场大病。杨振宁先生指出,阳明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这样当然格不出近代科学。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合在一起。”用在我们这篇文章中,我们就发现,老河兵之所以能够发现这一规律,是因为他有长期在河堤上工作的经验,知道水流对河堤的侵蚀作用,由此也能明白“河中失石”最终的走向。而讲学家“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因为他没有实践的经验,只能通过事物的特点“臆断”。实际上,朱熹也强调“格物”的基础是“因其已知之理”,也就是有一定的实际经验,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探究。由此可见,“格物”是不能脱离实际经验的,否则就是成了空想。

  儒家的知识分子早就指出了这一点,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要达“全之尽之”的境界,必须做到“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前两者指理论上的学习,后两者指在实践上的施行。只有通过实践,方能真正通晓事物之“理”。

  众所周知,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编官,曾经编写了二百卷的《四库全书总目》。但其本人的著作仅有这一部《阅微草堂笔记》,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本人是非常熟悉儒家知识分子对于“理”的追求,以及达到“理”的必由之径,因此本文虽然是一篇看似平常的杂记,但同样渗透了传统的学习观。而本单元的文章均与科技有关,本文看似与科技无关,但其阐述的“理”正是科学研究的精神。没有对事物特点的研究,没有对细节的探究,没有实践的探索,何来科学呢?由此可见,本文所阐述的其实也就是科学研究最核心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预习及检查扫清本文的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含义。

  2、通过分析对比讲学家及老河兵的话明确科学性思维的基本含义。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科学思维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意义。

  重点:教学目标1

  难点:教学目标2、3

  三、教学准备:

  预习作业:根据书下注释预习文章内容,口头翻译全文。

  《礼记》

  四、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文意)。

  ①读准字音、节奏。

  河干(gān)棹(zhào)曳(yè)钯(pá)木杮(fèi)湮(yān ) 啮(niè) 坎(kǎn)穴 遂(suì)溯(sù)(学生齐读、读错的记在书上)

  求石兽/于水中。

  以为/顺流下矣。尔辈/不能究物理。众/服为确论。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②解释关键字词。

  一寺临河干。临,靠近。

  棹数小船。棹,划船,名作动。

  阅十余岁。阅,经过。

  竟不可得。竟,终于。

  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是非木柿。是,这。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洪水,动作名。

  渐沉渐深耳。耳,罢了,语气词。

  盖石性坚重。盖,表推测语气。

  但知其一。但,只。

  (依次轮流解读)

  ③常用文言文虚词

  下列词语中,与“啮沙为坎穴”的“为”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忠乎。B.可以为师矣。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众服为确论。

  下列词语中,“其”的含义与其它各项不同的是( )

  A.回也不改其乐B.其反激之力。C.如其言D.但知其一

  2、文本导入(点出本文所包含的科学精神,突出思考的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大都与科技有关,但本文似乎只记载了一件奇闻秩事,似乎与科学没有关系。帕斯卡说过:“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3、整体把握(归纳文中三个人对河中石兽去向的意见及理由)。

位置

理由

结果

寺僧

求之下游

顺流下矣

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

求之地中(深处)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遂反溯流逆上矣。

果得于数里外

  4、对照两人的理由(分析文中所阐述的思考内容对科学思维的启示):

  ①翻译上面两句话。

  应该是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软,(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沙罢了。

  大概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软,水不能冲走石头,(但)它的反冲的力量,必然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水)越冲(洞)越深,(洞的深度)冲到石头(底部)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

  提示:“石必倒掷坎穴中”中的“倒”应读作dào,此处老河兵强调的是石兽倒下的方向与水流相反,即“反溯流逆上矣”,虽然译为栽倒在洞穴中更加通顺,但体现不出这一层含义。“转转不已”中的“转”当读为zhuǎn,因为“转”读为zhuàn指旋转,与“石性坚重”的特征不符,而读为zhuǎn指转动,符合文意。

  ②找出两句话的相同点

  “石性坚重,沙性沉浮。”“渐”

  他们都认识到了事物的不同特点,并且认识到了这些特点决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兽在水中的位置是会变化的。为什么他们可以认识到这一点,而寺僧却认识不到?

  提示:寺僧在哪里寻找的?(在石兽丢失的地方以及下流)(他们都思考了石与沙的特点。寺僧不思考就去寻找,因此讲学家嘲笑他“尔辈不能究物理”,这里的“究”是什么意思?(推究)什么是推究?(探究)探究的关键在于思考,思考其特点,思考事物的变化规律。

  补充材料:学校的“格物廊”,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这个走廊不大,但却弯弯曲曲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如此设计吗?(认识科学的路径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要经历曲折的)正如这个河中石兽,讲学家的话为何会被大家“服为确论”?(符合我们的生活常识)但讲学家为何也不能究物理呢?我们继续探究

  ③再找出两句话的不同点。

  渐沉渐深;渐激渐深。

  (以示意图的形式来归纳老河兵的理论)

  讲学家“渐沉渐深”的推断是如何得出的?(根据事物的特点推断而出的)老河兵的推断又是如何得出的?(他不仅认识到了事物的特点,还进一步指出在这两个事物之间,还有一个事物在起着作用,那就是“水”)为什么讲学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水的变化很细微,容易被忽略)

  归纳:认识事物还不能忽略细节,往往是这些细节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方向。

  ④为何老河兵能够认识到这一细节,讲学家却认识不到呢?

  提示:两人的身份有什么区别?(缺少实践的经验)讲学家有理论的知识,非常骄傲。因此直接用强调的语气提出他的认识,而老河兵虽然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有他有实践的经验,并且注意归纳思考这些经验。

  大家一定要注意从实践中发现规律,并随时注意应用这些规律。

  5、拓展延伸(将文中内容与学习生活相联系)。

  “穷物理”既包括理论上的探究,也包括实践中的认识。荀子在《劝学》篇中就指出,如果要使自己的精神达到至高的境界,必须做到四点“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前两者关注于理论的研究,要能够把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就必须了解所读所有作品的内容、特色。后两者关注于实践中的认识,要身体力行,并且敢于迎接外界的挑战与挫折。这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帮助吗?

  补充资料:学校“大道之行”碑后面所刻的《学记》的一段话,“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砍木头从易处着手,但也不能放松难的地方,这一经验虽然讲的是学习,但来源于现实生活。

  五、教学后记:

  上完本节课,的确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作为区级公开课,我在此之前试讲了三次,每一次试讲都有不同的收获。

  在第一次试讲过程中,我首先带着学生去勾画文中的关键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我主要是通过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收集的:找两个语义难以理解的字词。找两个形同而意不同的字词。两个可以概括两段话内容的句子。这是我模仿的是余映潮老师在《陈太丘与友期》一课中的问题,希望用这种形式将文章内容理清。但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存在很大障碍,一堂课差不多用了近半小时才将字词理清,而对文中老河兵的话的解读耗时也太长了。此后的内容就只能匆匆而过,这节课成了基础课。课后大家都觉得字词讲得过多,我也觉得,余老师这几个问题用在《陈太丘与友期》上可以,因为这篇文章很短,学生很容易把握,而本文的篇幅大大超过这一篇,如果讲字词太耗时了。于是我们决定将这节课改成第二课时,直接进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

  在第二次试讲中,我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就围绕“理”字,解读了如何研究“理”的特性,关注细微的变化,联系实践,并且还联系了阳明“格竹”失败的事例,及“龙潭悟道”的成功原因。在这一过程中,我联系了学校中的“格物廊”“善学者碑”两处相关景点,同时还借用子夏问诗及礼的例子说明理性思维的实例。课后我们的教研员及听课老师都指出,这堂课思考很深,但超过了初一学生的理解范围,一些例子过于艰深,甚至超过了课文。他们纷纷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其中教研员程云老师提出了几点对我很有启发的建议,他建议我在讲解老河兵话的时候可以画一个简易的示意图,让学生们标明水流的方向;他还指出科学往往建立在纠正人们由于常识而产生的错误见解的基础上,这在文中也有所体现。我也就想到了为什么人们会对讲学家的话“服为确论”呢?就是因为常识在起作用,而这也可以与我们学校的“格物廊”曲曲折折的造型联系起来,这就是说明了我们对事物的科学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程老师指出,很多事可以让学生课外来做,字词可以随堂讲解,不用单列出来。由此我想到了,学生的预习是对教学很大的补充,虽然他们一开始的预习不正规,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是能够起很大作用的。

  在第三次试讲时,我再次将教学时间控制为一节课,但通过习题来检查学生的预习,将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删去了没有必要的内容联系。这节课的流程就显得很流畅了,不过由于学生预习的不充分,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来指导学生解读文本,因此漏掉了一些内容,特别是与学校环境的联系。我觉得很遗憾,因为这是这节课的亮点。为避免这一问题,我在正式上课前就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在上课时,学生的回答的确很流畅了,整堂课的相关亮点也得以呈现出来。课后,石晓灵老师在评课时赞扬这节课对文本的挖掘以及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联系,但她也指出,课文注重了“文”,“言”有些忽略,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我特别注意到,前面的习题还是有些长了,如果把一些习题的考察内容与后面的文本讲解联系起来,就能更好地把“文”与“言”结合在一起。

  “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次公开课从试讲到正式上,前后不过几天时间,但给我的收获却极多。我最大的收获还是要想学生之所想,让课堂不仅停留在课内,还要延至课外,联系生活。真正的语文课堂就应当是在浅显中有趣味,在平易中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