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同伴温庭筠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传同伴温庭筠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
河传·同伴温庭筠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传·同伴温庭筠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河传·同伴唐
[唐]温庭筠
同伴,相唤。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
仙客一去燕已飞,不归,泪痕空满衣。
天际云鸟引晴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
雪梅香,柳带长,小娘,转令人意伤。
注释:
【1】河传:词牌名,又名“水调河传”。调名始于隋代,词体则创自温庭筠。《金奁集》入“南吕宫”。双调五十五字,上片七句二仄韵五平韵,下片七句三仄韵四平韵。
【2】依违:原意是形容声音忽离忽合。这里是指人的离合,重在离。一说指迟疑不决。
【3】仙客:古人指特异的人或动植物,如借称官职清贵或风神超逸之士。这里是指“鹤”,相传仙人多骑鹤,所以称之为“仙客”,或称“仙禽”。
【4】云鸟:云间飞鸟。
【5】引晴远:使人觉得晴空宽阔辽远。“晴”与“情”谐音,是双关语,“引晴远”含有将感情引到远方之意。
【6】烟霭:云气。
【7】南苑:御苑名。因在皇宫之南,故名。此处泛指一般园林。
【8】柳带:柳丝,柳条。
【9】小娘:旧称歌妓。此处指少女。
【10】转令:犹更令,更使。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相思词,写一个少女暗恋一个男子又羞于表达,情郎远去而又怀念、感伤的那种情感经历。
上片主要是叙事,写女子与同伴谈话与独白。前二句以简短的语言写同伴相招,互诉心曲,推出一群活泼可爱的花季少女。接着“杏花稀”二句笔锋陡转,写暮春季节,杏花飘落,兴起女主人公愁绪,她在梦里都十分担心相聚又散。以下“仙客一去燕已飞”三句点明女主人公忧愁的原因:情人远行,如鹤去,如燕飞,音讯全无,聚首谈何容易,只有空留泪痕沾衣。下片写由念而怨,自怨自伤,恨己不如鸟,高翔远引,追随情人,以景物烘染人物的.情思。过片“天际云鸟引晴远”承“仙客一去燕已飞”意象,写天际鸟飞,而情亦远去,紧接着“春已晚”写春晚烟雾缥缈,过渡到闺阁环境,自然地转到写园中景、闺中人。“雪梅香”二句写雪梅飘香,柳枝长拂,表明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思念。结拍二句直抒女子心中忧伤,并揭示女子身份为“小娘”,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特定群体,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歌妓是很多的,她们地位低下,却才华横溢,文人、士大夫多与之交往,往往产生一时之心往神会,但短暂的恋情带给她们的却是长久的忧伤,此词所表现的就是这样,“转令人意伤”,更使人心伤。
此词句式长短错落,转韵频繁,促节繁音,结构起伏,曲尽情意。通篇句断而意不断,展转相连,融成一片,既有完美的意象,又有简短活泼的节奏美感。
【作者简介】
温庭筠(812-870年),又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诗人、花间派词人,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屡试不第,曾任隋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助教。他不受羁束,喜欢讽刺权贵,因放浪而受时俗轻视。温庭筠一生坎坷,潦倒而终。他精通音律,善琴笛,好艳词。他才思敏捷,据说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吟成诗,人称“温八叉”。
温庭筠生平介绍
才华横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于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幼好学,苦心研习,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词有《握兰集》、《金荃集》,今不传。唯《花间集》中尚存有其词六十六首。孙光宪《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在中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像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极为罕见,实在令人惊叹之至!
考场救人
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士不第。今可考者,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温庭筠将近40岁时开始应举,未中,只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究其原因,大约是受宫中朝廷斗争之害。因为杨贤妃的谗害,庄恪太子李永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温庭筠被卷进这起朝廷斗争中,没受灾祸已算不错了,哪还指望中进士。在他步入科场前,便注定了不能及第的命运。开成四年应举不第后,温庭筠在鄠郊住了两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当时是真病,还是畏祸待在家里,不得而知。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温庭筠41岁时,到淮南与李绅相见。早在温庭筠8岁时,便与李绅相识,可谓自幼为友。到唐懿宗大中九年(855年),温庭筠又去应试。这次应试是沈询主春闱,温庭筠却由于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风雨。事件的起因,是温庭筠有“救数人”的绰号,即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因此这次沈询将温庭筠特别对待,特召温庭筠于帘前试之。温庭筠因此大闹起来,扰乱了科场。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当然,这次考试又没能中。从此之后,也就是说从55岁起,温庭筠便绝了这门心思,不再涉足名场。
考场救人,虽属不该,但从这里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能。同考场救人一样,温庭筠还帮过相国令狐绹的忙。温庭筠出入令狐馆中,待遇甚厚。当时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绹大为不满。温庭筠看不起令狐绹的才学。唐宣宗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让未第进士对之,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之,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令狐绹不知“玉条脱”之说,问温庭筠。温庭筠告他出自《南华经》,并且说,《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言外之意说令狐绹不读书,又尝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令狐绹无学。令狐绹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无行,不宜与第。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皆因当权者所嫉也。不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坏名声。又相传温庭筠在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唐宣宗,因不识为皇帝,曾傲语诘之。
温庭筠搅扰场屋后,贬隋州隋县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大中十一年(857年),徐商镇襄阳,辟为巡官,此时温庭筠已45岁。在襄阳,温庭筠与段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在襄阳待了几年时间后,唐僖宗咸通二年(861年),徐商诏征赴阙,温庭筠随后也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已经49岁了,次年冬又回到了淮南。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已自潦倒,不检行迹,与贵胄裴诚、令狐滈等博饮狎昵。当时令狐绹出镇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时曾压制过自己,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咸通四年(863年),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连牙齿也打折了。他将此诉于令狐绹,令狐绹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因此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了到京师。51岁老翁,被打折了牙齿,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
才高累身
咸通六年(865 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恨。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醁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咸通七年(866 年)冬抑郁而死。《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未知到方城后不久而死,还是未到方城便死了。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他恃才傲物,蔑视权贵。所以纪唐夫送他赴方城诗又云:“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温庭筠终以他杰出的文学成就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