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发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发声 合唱

管理员

摘要:

合唱发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合唱发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欢迎阅读。  1.抖声。  有的叫“摇晃音”或“打摆子”。它是合唱……

合唱发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合唱发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欢迎阅读。

  1.抖声。

  有的叫“摇晃音”或“打摆子”。它是合唱训练常见的发声问题。纠其原因是合唱个体在发声时喉部肌肉痉挛,呼肌肉群和吸肌肉群失去平衡,喉头紧张,舌根后倒隆起,造成喉头不稳定,当受到呼气力量的冲击后,声音站不稳,声音产生波动。气息冲击越剧烈,声音越抖。有的人发声就抖动,有的人是发长音抖动,抖动的幅度一般在小二度左右。当抖动超过了大二度,音准会受到影响。出现声音抖动并非绝对不允许,独唱时声音小幅波动可增加一些色彩,但在合唱中声音抖动就很难将众人的声音统一在一个频幅上。所以,如若合唱群体中有多个个体声音抖动,并且各人声音抖动的快慢不同,幅度大小不同,则整个合唱的声音将成杂乱的声网交织在一起,极其影响声响效果的协调统一。解决抖音问题,首先要调整呼吸,放松喉头,强化呼吸控制,多用弱音、短音、直音练习,减轻喉部负担,增强气息吸入与呼出的柔韧性,将能慢慢消除合唱中的无控制抖动。合唱指挥大师马革顺先生指出:“如果有歌者的波动不统一,就必须尽力地自行控制。如果具有特别明显的波动不统一,就不宜参加合唱,因为这种声音将破坏协调,并使声部音响的力度相互抵消”。

  2.倒声。

  这种毛病常常是合唱个体为了模仿一种宽厚的声音,舌根后倒,并压迫喉器,声音被沉重的负担压得僵硬,无色彩,没弹性。后倒音响的产生会断送声音青春活力,不仅听者感到音色苍老,声音空虚,而且就连歌者本人也会感到演唱吃力、面红耳赤、高音难唱。“后倒”声音没有穿透力,无法控制声音的自然变换,高音更难完成。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在发声观念上进一步把握呼吸支持与声音共鸣的关系;另一方面,在练习中适当的运用开口音a、o、ao母音练习,自上而下做叹气感觉练习。

  训练时自身要求喉头自然平稳,舌尖尽量低着下齿,音量上小于合唱声部其他队员的声音,轻松灵活地向上向前的发音,也可用打“嘟噜”练习,用嘴皮子弹动发音来解决声音后倒现象。

  3.鼻音。

  鼻音是合唱个体片面追求鼻腔共鸣而引起的。鼻音非鼻腔共鸣。鼻腔共鸣是头腔共鸣的一部分,是声波在鼻腔产生共振时的结果,音响明亮、松弛、圆润,声音有“亮芯”,并且可以感觉到发声时鼻梁上部有明显振动。鼻音是因为软腭塌下,声音完全“陷”进鼻腔,舌面中部高,软腭与咽壁间的空间大,没有反射点,缺少口腔共鸣与鼻咽腔上方各窦共鸣。这种声音与合唱声部协作时显得含混不清,晦涩、暗闷而毫无生气,像是闷罐子里发出来的音响。而有鼻音的人往往自己觉察不到,因为声波在鼻腔内振动,会产生一定的错觉。鉴别的方法:发声时用手按住鼻孔,音量明显变小,证明有鼻音;如果按住鼻孔声音不变,证明没有鼻音。克服这种毛病,要积极自然的提起软腭,稳定喉头,扩张鼻咽腔,把声音反射点移向硬腭,多练习元音,让声波在深气流的推动下,顺着高抬的软腭、小舌与后咽壁间形成的狭小通道,飞向鼻咽腔的上层空间去形成高位共振。

  4.白声。

  这是一种无共鸣的声音,是初学者发声常见的毛病。其原因是合唱个体没有掌握参与合唱发声的正确方法,不会运用气息,声音不通过共鸣腔体共振,完全处于原始状态,有时盲目追求音高音量,拼命靠挤、卡发声,声音干涩,无弹性,无泛音光泽,习惯直喊,呼吸无支点,合唱时又常常自己的声音游离于声部之外,导致整个合唱失去艺术感染力。纠正方法:一是要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掌握合唱呼吸、发声、吐字咬字链式滚动的基本技巧,练习声音的柔和圆润;二是学习掌握发声时的混合共鸣运用,多用小声模唱,多作“哼鸣”练习,把自己的声音融入群体声音之中。

  5.沙声。

  合唱个体声带受损会导致声带漏气,发声伴有“嘶嘶”杂音,即为沙声。有沙声者音色空虚、暗哑,缺乏明亮色彩,不易与合唱声部的声音融合,还影响声部音色的纯净。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声带受过损伤,或是有先天缺陷。这种情况发音振动时,声带两边形态不协调,边缘不平滑,张力不均衡,声音因漏气发“沙”。二是不按科学方法发声,长期用强气息冲击声带,致使声带闭合不全,引发声音混杂而发沙。这种情形往往是初学者盲目在高声区长时间训练,用力过猛,声带附近的环甲肌、披裂肌等肌肉群弹性收缩力减弱,嗓子疲劳,声带不能自然闭合造成的。对于前者,必须请喉科医生对声带进行诊治,嗓音病变严重者应停止练声;对于后者,应克制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训练思想,少练高音,在中声区练好纯净柔和的起音,找到轻声、假声的位置,再逐步放声练习。

  6.尖声。

  用胸式呼吸或片面追求声音明亮度使发音“尖锐”。胸式呼吸缺乏深部位的支持作用,在发声时大量气息涌向喉头,迫使喉部发声肌处于痉挛状态,靠束紧喉头来阻挡气流,因此,发出的声音“刺耳”。这种声音音质亮但不圆润,音位靠前但共鸣色彩差,缺乏歌声应有的弹性,不自然、不灵巧,音越高越尖锐,也不易于与合唱声部融合,艺术表现力越差。纠正这种毛病,合唱个体要首先调整呼吸方法,坚持做“闻花呼吸”练习,掌握正确的胸腹式呼吸方法,使吸气自然深入。发声时,尽量避免唱高音,避免用强大的呼气对喉头冲击,从头至尾保持“叹气”感觉,贴着咽壁上下联动吸着唱,渐渐找到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在合唱声部训练中,自觉把自己的声音融入群体声部的声响之中,不要听到自己的声音,待中声区音色圆润、甜美后,确立了自己应有的'音色,再逐步往上练。

  7.喉音。

  喉音是过于追求喉部作用引发的。这种声音多是合唱个体尤其是男女低声部的初学者,盲目追求或模仿厚实的声音,强迫喉头和舌部过分下压,喉部紧缩,撑喉咙发声,声音向里抠,有的是喉头提起过高,舌根僵硬并下压喉头,声音不能在喉部有效释放,导致声音生硬和缺乏泛音光泽,口腔好像含着东西,严重者会导致合唱声部运行迟缓、笨重,不利用演唱轻巧灵活或快速的合唱作品。对此,世界著名歌唱家卡鲁索对喉音歌者批评说:“许多歌唱都有一种最坏的缺点就是喉音或过于靠后的声音,即使有强壮的体质和最结实的发音器官也经不起这种声音。”

  拓展阅读

  合唱中关于音色的问题

  音色,是指音的色彩与特性,也被称为音的品质。音色是在音高、音量及音的时值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共鸣、声波、强度、情绪等元素,演绎出不同的音乐色彩。音色是音乐中最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音色是否好听,能否根据不同的表情记号和要求在演唱中变换声音的“色彩”,是衡量一支合唱团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以下是三个较常见的音色问题:

  (一)音色黯淡且缺乏力度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第一种情况是团队在非正常情况下出现“音色黯淡且缺乏力度”的问题。所谓的非正常情况,就是团队成员在过分疲惫、或歌唱状态不好时排练所出现的问题。只需要指挥或声乐指导对团员状态进行微调便可解决。可以考虑借助一些类似于扔飞镖之类的肢体动作帮助团员激活歌唱状态,提高兴奋度。待团员精神状态有所改善后,再进入正常排练流程。第二种情况是团队的声音确实存在音色黯淡又缺乏力度的问题。这种情况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改变,首先是指挥/声乐指导要有正确的声音观念——靠前唱,而不是躲避声带或靠后唱,然后将正确的声音观念传递给合唱团员。同时,要对团员进行听觉训练——做黯淡和明亮、错误或正确的音色辨别训练,在团员能够清晰辨别音色的差别后,让他们尽可能的去模仿“靠前唱”的音色。如果指挥或者声乐指导在排练中能够通过自己的演唱做出正确的声音示范,那么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缺乏力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团员在歌唱时气息和发声配合不好、身体支撑不够。笔者建议,指挥/声乐指导在平时训练中多加入跳音练习及音量控制的练习,以帮助团员提高声音、气息、力度的控制能力。

  (二)声音太粗太僵硬

  在一些合唱谱上经常可以看到“ff”甚至是“fff”的力度记号,个别声部需要演唱超出适中区域以外的音也是较常见的情况之一。对于没有很好掌握声乐技巧的团员来说,有不少人会为了追求音量和高度而不惜扯着嗓子“嘶吼”,发出僵硬、刺耳的声音。有时,又为了追求声音的厚度而故意的压低喉头,用不科学的方法试图将声音变粗演唱。这两种发声方式都是不科学的,甚至会对嗓子造成伤害。因此,当指挥在排练中感到团队的声音太粗或太僵硬时,首先需要检查的是每个声部的乐谱是否在该声部适中的音域演唱,是否有触及声部的极限音域。在排除这种情况后,需要对每个声部的声音进行分析,考虑真假声的融合比例是否正确、歌唱的支点是否过大、是否有压喉的现象、气息支持是否充分、气息是否不够流动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声音状态。而对团员来说,则需要加强声音技术、音量控制及音色变化相关的练习。

  (三)起声过硬

  合唱中可以有两种起声方式,即“软起”和“硬起”。除了特定音效要求需要“硬起”以外,“软起”是合唱中常见的起声方式。“软起”是指在慢吸气的前提下,保持激起的气息紧张度并进行发声。但是,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单用纯元音来练习“软起”,团员似乎很难很快找到元音正确的开口位置,反而容易漏气,从而无法达到合唱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声乐指导可以考虑在元音的开头加上“w、fr、l、m、ng”等辅音激活气息,带动母音送出,并加强对气息和音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