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词祖范仲淹简介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范仲淹 豪放

管理员

摘要:

豪放词祖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前辈(九八九——一0五二)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后世一般记载他为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年幼丧父,家境贫寒,苦读诗书,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二十七岁的他通过科举……

豪放词祖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前辈(九八九——一0五二)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后世一般记载他为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年幼丧父,家境贫寒,苦读诗书,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二十七岁的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仁宗时官至右司谏,他力主改革,革除弊政,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一生为官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他的文学素养很高,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忧国忧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了炎黄子孙励志的千古名句,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1052年6月19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3岁,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等。

  范仲淹前辈五十一岁时因为遭奸佞诬谤被贬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市)守边四年,虽然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但是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年。在此期间,范前辈少去了朝廷中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在寂寞孤独的时光里,一边感悟着人生的淡泊与宁静,一边深思着守关保家卫国之大计。在大顺城巡防时范前辈已逾五十四岁,满头白发在朔风中摇曳,抬头望着天空南飞的大雁,心中有无尽的感慨。每到深夜他都失眠,便挑灯填起词来,写出了许多描写边关将士艰苦生活的词作,表达了作者保家卫国破敌立功的决心,也抒写了将士思念家乡的心情,词格极其悲壮苍凉。由于范前辈精通乐律、乐器,填词的第一句都是以时间地点为首句,所以在写将士守关保家卫国的词,所写乐歌兼以“塞下秋来”为首句,词句中饱含着对镇守将士劳苦的同情,《渔家傲》一词就是其代表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范前辈站在大堂外迎着咧咧寒风,用惆怅的双眼望着边塞荒凉壮阔的秋景,与江南的秋天是多么的不同。天空中飞着南去衡阳越冬的鸿雁,它们对边塞没有半点留意。城墙四周不时传来号角声。远眺屏障般的山峰衔着落日,夕阳烟霭般的余辉,雾蒙蒙的笼罩着紧闭城门的大顺孤城。“孤城闭”三个字,从表意看是写边关的城门,其实作者暗喻自己镇守边关孤独中缺朋少友自闭的心境。

  下阕写范前辈回到屋中的内心活动,只见他独坐在桌前喝着当地的土酒,不由地想起家乡的亲人,自己镇守边关多年,还没有为国建立刻碑勒功之绩,更不知道何时是自己的'归期。深夜月光随着作者吹奏的羌笛声,如霜般地洒入屋中。夜深了军营的屋子都亮着灯,人人都没有睡意,将军们为操持军事熬白了须发,士兵们戍守边关多年,都流着思乡的眼泪难以入眠。

  这首词不仅是范仲淹前辈词作之代表,更是宋代豪放词之鼻祖。词风一改宋代填词低沉婉转哀怨之情调,而是用爱国激情释放着思乡之情,把国家与民生的矛盾反映到了词里,使看客在豪放悲壮的爱国激情中,感受着将士们浓重的思乡之情,慷慨激昂之豪情充盈着整篇词章,此词是宋代豪放词风格的扛鼎之作。作者的构思从景入笔,然后渲染起大顺孤城之险要,然后写将士们思乡之情,巧妙地把家国之思与边将的豪壮之气融入词中,就像让看客听着作者吹奏着一曲昂扬豪迈的军旅进行曲,一股凌云之志流淌在整个词篇中。